为什么古代大一统王朝不重姓?

吃喝吃吃喝


每个皇帝都想千秋万代,怎么可能呢?历史不断的发展,各朝未年,除了天灾,朝庭不断腐败。所以人民就要造反,改朝换代!


重温历史老照片故事


同姓者或为同宗

古代没有那么多的姓,上古有八大姓,之后很多姓都是以封地之名来取的。周王室分封诸侯,很多宗亲原本都是姓姬,到了封国之后以封地为氏,后姓氏逐渐不作区分,便有个越来越多的姓。同姓者虽然也有关系很远的,但是他们的血缘关系一定是比不同姓的人多。尤其是在古代,同姓聚居,经常有以姓为名的村镇。同姓者或有血缘之联系,古代尤甚。同姓者虽然很少与皇室主干有关系的,但是宗亲的宗亲自然是有很多。西汉末年,王莽篡汉,那时候刘氏宗亲很多地位已经很低了,和平民百姓差不多少,遍地都是。就算起兵,刘秀和刘备都是以汉为国号,展示自己的身份,以求名正言顺。要么同姓不起兵,要么是为了重建本姓王朝,各个大一统王朝同姓的概率就很小了。

旧王朝势力被打压

新王朝建立后,旧王朝的宗亲自然是被打压,不能得到要职。旧王朝的势力被打压,再崛起自然无望。

概率上是可以的

只是单纯从概率上讲,什么都有可能发生,都不同姓是概率中的一种情况。姓氏有很多,都不同的概率也不算是很小。

古代王朝的命数

这个不是封建,只是古代王朝的建立都是充满了运气,谁得天下似乎都是命数。一个王朝的气运尽了,基本是不能再有同姓的人得天下了。


未济


其实还是有一个的,就是秦朝和宋朝。

关于秦国,《史记》中写到:

太史公曰: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

也就是说,秦国的国君其实姓赵,其先祖是嬴姓,秦国是嬴姓赵氏。

我国姓和氏原本是分离的,姓表示祖先之所出,所以都从“女”;而氏则用来区分子孙的分支,大多以封地命名。

至战国时期姓氏逐渐合流,或者说氏也变成了姓。

关于秦始皇,《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写到:

(秦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

所以,秦始皇的名字其实是“赵政”。

宋朝官家姓“赵”,这个没有疑问,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秦朝和宋朝皇帝是同姓。


心向青山


姓和氏是有区别,上古有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妫、姚、姞。发现什么了吗?都有个女字旁,姓是由母系氏社会产生。后来人口越来越多,姓不够用,随着氏族部落和分封制发生,很多人以氏代姓。

比如秦国君都是赢姓赵氏,赢氏先祖就是赵国迁徙到岐山一带的,所以秦赵本是一家。

再比如楚国君是熊姓芈氏,大家都知看过芈月传,就是王族的支脉。还有屈原,屈氏也是熊姓,屈原也是王族出身。

手机打字真累,看在我辛苦打字,胡说八道的份上,给我点个赞完成下考核任务吧[祈祷]



星梦影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是整个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不同姓的主要原因。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所以,整个文明体系从建立开始就有一种潜规则,就是符合“道”的就留下继续干,不符合“道”的就被撵走,换个姓继续干。

那么,这个“道”是什么呢?

《尚书-洪范》其实早已将中华文明的根本说的一清二楚,天子为民服务,给老百姓带来福气,这就是洪范九畴,前三千多年形成了这套治理体系,后三千多年来一直遵循这个体系,至今没变。天子如果不为百姓服务,天就不同意,民心即天意。无论是四分五裂还是外族入侵,都会被中华民族这种社会治理上的优越性所同化,无有例外。

这只无形的天地之手是怎么形成的呢?这需要看下中国历史的脉络:

中华文明从公元前5000年至今的7000多年不间断的文明体系里,主要有两个文化元素在交替执政:

一个是黄河流域中游的【仰韶文化】,大概是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其特点是彩陶文化,范围涉足很广,东到山东,西到陇西,南到长江,北到河套。

另一个是黄河流域下游山东【龙山文化】,时间是公元前2900到公元前1900年左右;

于是,两千年形成了西系华夏文明,后一千年形成了东系东夷文明,而在这几乎是同时期的长江流域还有黎苗部落,但是长江流域下游同东夷,中上游同仰韶,从地图上看就是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区分,分为东系和西系两个民族特点。

黄帝是华夏族、西系、仰韶文化特征;而炎帝和蚩尤则是东夷、东系、龙山文化特征。

唐尧是西系、虞舜则是东系;

夏禹是西系,商汤则又是东系;

周朝是西系,秦汉是东系,嬴姓山东人,秦始皇老家距离刘邦家徐州很近,都在微山湖经济圈。【东系还有“殷、东夷、淮夷、徐戎、楚、秦、赵等等】

隋唐关陇集团两家同一伙人是西系,【西系有周、羌、戎、狄、蜀等等】;宋赵匡胤中原人东系。

辽金元为戎狄属于西系,明朱元璋安徽,老家实际上是徐州,和刘邦家不远,东系;

清女真戎狄西系,民国和今天,都是楚国,东系。



终南高扬


中国古代时间很长,

但是真正的大一统王朝也就屈指可数:

秦朝、汉朝、晋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每一个朝代都是由不同的人建立的。

中国人多,姓氏也多,

朝代的建立者,他们的姓氏是多样化的,

也是随机的。

从概率论的角度,

重复的姓氏确实是挺低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

也可以看出,

中国古代王朝的延续性很差,

往往都是一个朝代延续几百年,

就会腐败然后灭亡,

被另外一些人推翻取代。

这是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规律,

它不是线性的,不是稳定的,

而是不断地重复,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熊爸爸讲历史


答:没错,就是巧合!

  • 首先,要明确什么叫做大一统王朝

对于大一统王朝,划分的依据不统一。因为辽国的存在,现在还有人在讨论北宋算不算大一统王朝,但在我眼里他就是大一统,因为他是正统!

我们姑且把大一统王朝,算作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一共有九个王朝。

  • 关于姓什么的问题

根据《百家姓》记载,中国的姓氏一共有504个。九个王朝里有相互重复姓的概率大约百分之一点多,可谓是很低了。

要是把历史放远,五代十国里就有喝大一统王朝相重复的:比如后唐姓李,后汉姓刘,虽然他们跟李渊刘邦没半毛钱关系。

这真的是一个概率学。

而且,如果同姓的人建立一个王朝,他大概率会打着前人的名号,比如建立个后秦、后隋之类的。


陆一说历史


中国数千年的历史,真正大一统的朝代一共8个。

包括秦朝、汉朝、西晋、隋朝、唐朝、元朝、明朝和清朝。

有人说了,宋朝也算的,我认为,两宋都不算,为什么呢?

因为两宋都是半壁江山。

那么,中国有多少姓氏呢?约有6363个。(资料来源:《中华姓符》)

6363个姓氏,总共8个大一统王朝,重姓的概率非常之低。

不过,如果算上各种割据势力的话,重姓就比较多了,比如刘姓,西汉、东汉、蜀汉、十六国、五代十国都有刘姓帝王。

李姓,也出了不少割据政权,基本上中国的前十大姓都有重姓的政权。

但是唯一一个张姓,名列中国人口第三位,却没有一个姓张的做过皇帝。

不过,张姓却在宗教里做了皇帝,现在的道教,尤其是正一道搞得就是万世一系形式的封建体系,教主代代有传人,父传子,子传孙,代代传人都姓张。


陆弃


简单来说,最主要原因还是中国的姓氏太多了,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答案,还需要知道首中国有多少个姓氏?中国有多少个大一统王朝?我简单列了分析如下:

1️⃣中国有多少个姓氏?

可能大多数人知道有“百家姓”单纯的以为我国的姓氏只有几百个,其实不然。

在1996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中华姓氏大辞典》,可以说是比较权威的我国姓氏百科全书。全书一共收录了11969个姓氏,分别有单姓、双字姓、三字姓等等。具体个数如下所示:

1、单字姓5327个,

2、双字姓4329个,

3、三字姓1615个,

4、四字姓569个,

5、五字姓96个,

6、六字姓22个,

7、七字姓7个,

8、八字姓3个,

9、九字姓1个。”

可见,我国的姓氏有多达11969个姓氏,而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只会有一个姓氏,所以出现重复姓氏王朝的概率就是很低很低了。


2️⃣、中国有多少个大一统王朝:

什么样的王朝才能称之为大一统的王朝,也没有定论,暂且我们就把那些不管是存在年限、人口、经济地位、疆域领土都靠前的王朝称之为大一统王朝。

这样的话,可以称得上大一统王朝的有:

秦朝、汉朝、晋朝、隋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这样的话就是有八个大一统的王朝。其余的存在于各个时期的王朝,或只是区域性小王国,或只是前朝的残余势力组成的小朝廷,暂不做讨论。


问题总结:

所以,中国历史上有八个大一统的王朝,而我国的姓氏有11969个。也就是从11969个姓氏中出现8个王朝,这个概率非常低,所以没有出现姓氏相同的大一统王朝,也是在可以理解之中了。


醉观沧海


古代的大一统王朝一巴掌都能数过来,秦汉,西晋,隋唐,元,明,清!除去少数名族开国的元和清只剩六个,古代亿万人中,选出六个人作为开国之君,这概率比买彩票中奖还低不少,然后还要求这六个人同姓,相当于要连中两把,这个概率就更低了!

这么低的概率,其实在古代历史上还真出现过一次,那就是东汉,其实西汉和东汉是两个朝代并不是一脉相传下来,刘秀开创东汉那也是自己一刀一枪打出来的,只不过刚好是刘邦后代便于笼络人心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