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交易繁琐,坑远远比《安家》播放出来的多


继上一篇《安家vs卖房子的女人》的文章后,一直在追剧,最近有些感想继续分享给诸位


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你不知道买房会遇到什么问题,中介会不会联合房东一起坑你。

原来居间合同,可以偏向房东签,也可以偏向买家签的,

当前中国市场经纪人其实是中介的撮合人,不能站在某一方的立场上去签署偏向性质的合同,

这个不足,是所有中介公司不会告诉你的。

国外比较简单,上家一个经纪人,下家一个,两个经纪人去谈判,自己代表自己雇主的利益,

国内一滩浑水,苦了大多数人。

我大多和朋友说,买房要看房200套,这个是基础。

但是买房时一个低频的消费,交易流程有太多猫腻怎么去把控呢,

交易的时候,房子被法院查封了,中介收了佣金,还跑路了,怎么办。

就算中介赔给你钱,你白白花费3个月走所有流程,你的时间成本不是钱么?

所以你需要有法律,专业的经纪人做你背后的后盾,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有些协议条款,一定要偏向你去签署,

房东看到这些协议,若是敢签字,那么房子就是没问题的。

产权需要明晰,这已经是最基本的常识了。

你买房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除了看房200套,还要保护好你们夫妻的征信,网上贷款都不要去用,更不要逾期。老老实实去银行带着身份证和口罩,去查一下征信详细版。

不要小看征信,购房贷款情况,首付是3.5成还是7成,就要了好多人的命了。对应上浮或者打折的LPR也会有很大出入。

不要小看征信,信用卡不小心逾期忘记还了,哪怕是几块钱,可能都是要命的。银行一看,啊?这么不小心啊?贷款利率帮你上调一下。你以为那些不重要的细节,以前薅过的羊毛,往往让你吃了更大的亏

在房产交易中,产权是需要明晰的,行话是买卖不破租赁,这是保护租客的,剧中,撒泼的大妈说别墅就是自己住的,但是没有签任何的合同,住的还是违章建筑,结果肯定是一份都拿不到的。

对于1.5亿的标的,房东给友情费300w其实真的不容易,现实情况,给个1-2w已经很好了。往往是一分不给,直接撕破脸皮。因为法治社会需要讲法,对于泼妇而言,不会采取任何的保护。

在现实环境中,中介小哥真的如剧中所说,不断的高频率的带看,辛苦的不得了,可能最后客户看中了一套房子,找个小中介成交了。贪小便宜吃大亏,没有金钢钻别揽瓷器活。

这里是需要同情小哥的,国外有比较完善的经纪人保护法,带看那么多套,会和客户签带看的协议,最后如果跳单,佣金还是会给第一个经纪人的。

我这里接触专业的代理经纪人,给客户谈判到凌晨3-4点其实是家常便饭,所以大多都三餐没有规律,当然也是可以赚取比较高额的佣金。

上海是一个有情怀的地方,在大宗交易完成后,大多会和客户成为朋友,也会给客户解决一些其他问题,虽然剧中看似有些夸张,但其实是会有这些事情的。房产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低频次的,不过对于投资客,大企业主,还是会高频次的,商铺,商住两用,办公楼等一些房产,还是会有需求的。

今天就聊到这里吧,以后有空可以聊聊老洋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