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紗》:凱蒂匆匆嫁給沃爾特釀成大錯,賈斯汀太太責任重大

英國作家毛姆的小說《面紗》,讓讀者不僅為男女主角的命運牽腸掛肚,也會產生很多思考。

譬如沃爾特最後用自己做實驗,一心求死,到底值不值得?譬如深愛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是不是很不明智?譬如,凱蒂為什麼要答應沃爾特的求婚,嫁給他後又不安於室?

諸如此類的問題,不勝枚舉。不過,細讀這篇小說,讀者又會發現,每個情節的展開都很自然,似乎並不存在假如男女主人公不這樣做、將會如何如何的問題。

比方說,男女主人公沃爾特和凱蒂,他倆的性格、情趣相差迥異,卻結為夫婦,悲劇由此而起。倘若他倆不結婚,這篇小說也就不成立了。然而我們在讀完小說之後,卻不得不承認,沃爾特和凱蒂只能結婚。也就是說,這場悲劇幾乎不可避免。

為什麼這樣說呢?沃爾特深愛著凱蒂,這是故事發生的前提之一。能夠阻止故事發生的關鍵,在凱蒂身上。她不答應沃爾特的求婚,不就行了嗎?

事實上,她確實有著無數的理由拒絕沃爾特的求婚,可惜,她也有著許多不可抗拒的理由,只能答應這樁求婚。

《面紗》:凱蒂匆匆嫁給沃爾特釀成大錯,賈斯汀太太責任重大

《面紗》劇照 沃爾特和凱蒂


首先,因為凱蒂有個“與眾不同”的母親——賈斯汀太太

毛姆這樣描述了賈斯汀太太的特點:

“當她跟你說話時,冷漠、毫無皺紋的黃臉上不安分的眼睛實在讓人心煩意亂——先在你身上各部位間移來移去,再落到房間裡的其他人身上,然後回到你這兒,讓你覺得她在品評你,給你下結論,同時又留意著她周圍發生的一切,而她說出的話跟她的所思所想毫無關係。”

假如你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不幸與賈斯汀太太這樣的人打過交道,或許最開始會因她的態度感到不安,但很快你就會明白,與其說這是她們的無意之舉,不如說是這是她們經過長期訓練後養成的習慣。她們的目的正是讓你感到不安,從而對她們產生畏懼。這是一種虛張聲勢的方法,用來掩飾她們內在的膚淺、貧瘠。

賈斯汀太太確實是這樣的人。毛姆毫不留情地寫道:

“賈斯汀太太是個冷酷無情、善於操持、雄心勃勃、吝嗇而愚蠢的女人,是利物浦一位律師的五個女兒之一。”

她嫁給賈斯汀的目的,是想通過他來出人頭地。她按自己的設想來干涉丈夫的職業生涯,卻因她的愚蠢——看不到丈夫的特長,非要揚短避長的做法,使得丈夫的收入變少。她缺乏愛心與教養,在她的影響下,女兒們看不到父親的忍耐和勤勉,只把賈斯汀先生當成收入提供者。

對丈夫失望後,賈斯汀太太把目標轉到女兒們身上,希望通過女兒們的婚姻來實現讓她出人頭地的目的。

於是,漂亮的凱蒂變成了她母親手裡的籌碼。

這就是賈斯汀太太這個母親“與眾不同”的地方。普通母親會為親生女兒的幸福考慮,賈斯汀太太則不是個普通母親,而是一個冷酷的賭徒和鴇兒。

對於自己手裡的籌碼——凱蒂,賈斯汀太太是這樣看待的:

“她的美麗很大程度源自青春年少,賈斯汀太太認為她要在春情萌動之初嫁人成婚。”

這時的凱蒂並不知道愛情為何物。賈斯汀太太也很忌諱這種感情,在她看來,愛情是危險的。凱蒂只需要懂得如何與男子調情就可以了,這有利於凱蒂吸引追逐者,便於從中挑選丈夫,或者說,等待被人挑選為妻子。


《面紗》:凱蒂匆匆嫁給沃爾特釀成大錯,賈斯汀太太責任重大

《面紗》劇照 凱蒂


來自母親的嫌棄

賈斯汀太太野心勃勃,對凱蒂的婚姻抱有狂妄的幻想。

“單是門當戶對不是她的目的,她要讓女兒的婚姻輝煌無比。”

她的挑剔讓凱蒂樂得享受各種舞會等社會聚會,卻沒有真心與任何愛上她的人認真地交往。賈斯汀太太將不切實際的幻想灌輸給凱蒂,又在追逐幻想的時候幹盡蠢事:

“賈斯汀太太從來沒想過,或許是她那讓人難以接受的殷勤勁兒嚇跑了那些人,她總是過於熱情地慫恿有錢人家地兒子或爵位的繼承人來家裡做客。”

在幻想註定落空的時候,賈斯汀太太卻將責任推得一乾二淨,刻薄地警告凱蒂,說她就要錯過行情了。

賈斯汀太太的貪心和愚蠢,讓她沒辦法贏得自己設下的賭局。凱蒂並非一定要嫁給沃爾特,可是,賈斯汀太太的冷酷無情,撕開了母女間溫情脈脈的面紗,讓凱蒂看清了母親的真面目,只想逃離這個家。

“就算他愛上我,我也不會嫁給他。”凱蒂輕蔑地說。

賈斯汀太太沒有回答,她的沉默裡帶著深深地不悅。凱蒂臉紅了,她知道母親現在已經不在乎她到底嫁給誰了,只要能將她脫手就行。

《面紗》:凱蒂匆匆嫁給沃爾特釀成大錯,賈斯汀太太責任重大

《面紗》劇照 沃爾特


妹妹訂婚帶給凱蒂的緊迫感

賈斯汀太太曾經為了凱蒂而冷落長相醜陋的小女兒多麗絲,意外的是,十八歲的多麗絲剛在社交季亮相,就遇上了如意郎君,隨即訂了婚。

這讓賈斯汀太太欣喜萬分,也讓年方二十五歲的凱蒂驚慌失措。因為,這將意味著凱蒂要在妹妹的婚禮上擔任女儐相。妹妹先結婚,而姐姐依然單身一人,會讓她顯得更老,越發缺少吸引人求婚的魅力。

妹妹結婚帶給凱蒂的壓力若以一份計算,那麼,凱蒂參加妹妹的婚禮被眾人評論所感到的壓力則有幾十份幾百份。

於是,慌亂之下,凱蒂答應了沃爾特的求婚。

凱蒂是從未愛過的人,只是憑直覺知道沃爾特瘋狂的愛著她,她不知道這種愛具有多大的威力,不知道這種愛既可以讓人陶醉其中感到幸福,也可以讓人痛苦和毀滅。

同樣,從未愛過的人,一旦遇上談情說愛的高手如查理·湯森,必然會毫無抵抗力,墜入情網,由此產生一系列可怕的後果,讓事情變得極其複雜,難以收場。

《面紗》:凱蒂匆匆嫁給沃爾特釀成大錯,賈斯汀太太責任重大

《面紗》劇照 沃爾特和凱蒂


父親對沃爾特的肯定,是另一形式的壓力

奇怪的是,就連凱蒂的父親,在這個家裡沒什麼地位的男人,也對沃爾特表示了肯定。

沃爾特某次登門拜訪時遇見了賈斯汀先生,兩人聊了幾句。多年來為了兩個女兒不得不招待年輕人的賈斯汀先生,通過他在律師界的老朋友和他自己的印象,評價沃爾特是個非常聰明的年輕人。

對於沃爾特,凱蒂在父親面前說出了自己內心深處的感受:“我不怎麼喜歡他,他讓我有點兒不舒服。”

父親對沃爾特的肯定,非但不會減輕凱蒂在這種特殊時期的壓力,反而是另一形式的壓力,讓她不得不著重考慮眼前的對象。


《面紗》:凱蒂匆匆嫁給沃爾特釀成大錯,賈斯汀太太責任重大

《面紗》劇照 沃爾特和凱蒂


沃爾特抓住了最佳求婚時機

凱蒂當時面臨著多重壓力,但是對於沃爾特來說,這個時候卻是求婚的最佳時機——他看穿了凱蒂想趕在妹妹出嫁前結婚的迫切心情。

沃爾特的求婚,可以說是趁人之危。他深知凱蒂面臨的壓力,深知凱蒂完全不愛他,也深知他倆完全不合拍,但他太愛凱蒂,太想娶她為妻,所以他必須抓住這個機會。

而他所有的優勢不僅僅是時機上的把握,還有地利之便。因為他很快就要回中國工作。,可以帶著凱蒂離開英國,避開多麗絲的婚禮,讓凱蒂在一個相對陌生的地方生活,遠離家庭帶給她的煩惱。

倘若在幾年前,賈斯汀太太不可能把這位細菌學家放在眼裡,但現在,她已經只求有人娶走在她看來已錯過行情的凱蒂。

而凱蒂的父親,很少喜歡女兒們的朋友的賈斯汀先生,儘管只是從智商、專業的角度去判斷,卻也對沃爾特表示了肯定。

此時的沃爾特,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只要他提出求婚,勢必會獲得成功。

此時的凱蒂,似乎已無路可走,答應沃爾特的求婚,是她唯一能做的決定。

賈斯汀太太對女兒的命運負有很大的責任,但她並非唯一的責任人。眾多因素,推動著凱蒂的人生走向。

我們在《面紗》中看到的早期庸俗、淺薄的凱蒂,並非她天生就想這樣,主要還是被她的母親和家庭所影響。隨著故事的展開,凱蒂將在生活中學會思考,在命運的痛擊下迎來涅槃,最終脫離母親的影響,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參考書目:《面紗》(毛姆)

  • 書看完了容易忘,做點筆記記得牢。書裡書外,都是人生。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本賬號持續更新讀書筆記,歡迎收藏、轉發、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