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的《面紗》下掩藏著你不知道的婚姻真相和複雜人性


毛姆的《面紗》下掩藏著你不知道的婚姻真相和複雜人性

英國著名作家毛姆1925年出版的小說《面紗》,是講述一個女人凱蒂在背叛婚姻後自我救贖的故事,透過她的婚姻我們還看到了另外兩種婚姻現狀,也因此驗證了托爾斯泰的那句名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

01

主人公凱蒂是個美人胚子,一雙大眼睛,烏黑的眼珠子,睫毛長長的,她在顧盼流轉中瞟上你一面,就能攝人心魄,讓你融化在她的美目之中。

母親經常帶著她出入各種交際圈子,希望女兒能在舞會上釣得金龜婿。然而事與願違,年到25歲時,連平庸的妹妹都跟一個很有錢的外外科醫生訂了婚,凱蒂卻還沒有覓得良緣,她接受不了自己老姑娘和剩女的身份。

加上母親賈斯汀太太的責備、催婚和嘲諷冷眼,於是,

一氣之下便接受了跟她跳過幾次舞的細菌專家沃爾特的求婚。

沃爾特個頭不高,皮膚略黑,眼睛也不大,還沉默寡言,是個極度冷靜、剋制的男人。凱蒂和他在一起,並不放鬆,因為他的身上沒有讓人快樂的細胞。

凱蒂和很多適婚或大齡的女孩一樣,會因為受不了父母的催促,而隨便找個外在條件,對自己還不錯的人嫁了,沒有心動更沒有愛情,嫁過去之後,她跟著丈夫沃爾特去了香港生活。

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群,讓她一時很難適應這裡的社交場合,在物質上得到滿足後,精神上卻更加空虛無聊。

毛姆的《面紗》下掩藏著你不知道的婚姻真相和複雜人性

也就是這個時候,她認識了四十一歲,高大英俊身形還很輕盈的查理,她知道他是個有夫之婦,卻被他的一句,您是一位大美人,坐在你身邊很有幸而打動。

初次見面就聊得非常愉快,有相見恨晚的感覺。短短三個月之內,兩人就揹著各自的伴侶發展成了情人關係。查理的甜言蜜語令凱蒂無法自拔,她常常對查理說,我太愛你了


此前,從來沒有像這樣去愛過誰,甚至在感覺沃爾特發現了她的出軌時,恐懼稍縱即逝,還在心裡想,他要鬧就讓他大鬧一場吧,我擁有了查理,還在乎什麼呢?


何況她本身不愛沃爾特,還反感他對自己的熱情和體貼,想要趁此徹底跟他劃清界限,再嫁給查理。

然而丈夫沃爾特說,

我知道你愚蠢、輕浮、沒頭腦,但是我愛你;我知道你的目標和理想,既粗俗又平庸,但是我愛你;我知道你是個二流貨色,但是我愛你。

因為我愛你,我可以忍受你不愛我,也可以忍受你的背叛和愚蠢,只要那個男人會娶你,我就成全你,如果他不娶你,就跟我去霍亂。

怕死的凱蒂用顫抖的聲音問,那是你的決定,絕不要指望我去,我討厭疾病,更別說傳染很快的霍亂了。


她帶著焦慮去找了查理,希望他和多蘿西離婚娶自己。可查理說,我得為我的孩子著想啊,我也不想讓她難過,我們在一起一直相處的很好,她是一個特別稱職的妻子,不介意告訴你,我對她的依賴程度超過任何人的想象。

還責怪凱蒂的要求很過分,會毀了他的前程,即便你丈夫鬧到法庭要離婚,我也不會娶你的。

陷入婚外情的女人,往往會失去理智,把這種感情當真愛,可以付出一切,拋棄家庭,可男人愛你的表皮下面隱藏著的卻是自私和偽善,人心隔肚皮,你全心信任的那個人,可能隨時做出令你難以想象,無法接受的事情來傷害你。

02

從凱蒂和查理給我們呈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婚姻。

查理是很多出軌男的縮影,不管在外面對情人許下過多少承諾,說了多少攝人心魄的甜言蜜語,他都很清楚不能動搖自己的家庭,情人可以很多也可以隨時換,而老婆只有一個,她才是跟自己有血脈相連的女人。

而且愛情只是男人的一小部分,尤其是對一個有野心的查理來說,他需要表面的家庭幸福,給自己帶來光明的前途,而聰明能幹的妻子更是助自己平步青雲的階梯。

毛姆的《面紗》下掩藏著你不知道的婚姻真相和複雜人性

妻子知道丈夫在外面很多女人,她也不屑去跟那些鶯鶯燕燕爭風吃醋,在她的眼裡,丈夫所有的情婦都是二流貨色,而且她也需要一個看起來還不錯的男人,來充當自己幸福婚姻的門面,她把婚姻徹底經營成了各取所需。

表面的光鮮下隱藏著夫妻二人心照不宣的齷齪,這或許也是世俗意義上的完整家庭,幸福婚姻。

凱蒂和沃爾特的婚姻,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她因為年齡大了選擇一個不愛,但能保障她物質生活的沃爾特,很多人在這種情況下結婚會選擇認命,不安分還愛慕虛榮的凱蒂卻選擇了出軌,有了婚姻的穩固她還追求浪漫的愛情。

自以為遇見了真愛,到頭來發現自己不過是情人的玩物,在他華麗的面紗下面是對她最殘忍無情的傷害。

凱蒂不瞭解查理,更不瞭解沃爾特,她不知道丈夫沉默寡言的後面是什麼?他們的婚姻最後以沃爾特死亡,凱蒂懷著孕回到父親身邊而結束。

表面看起來這是三觀不同,沒有愛釀造成的婚姻悲劇,實際上是跟凱蒂的自身性格及成長有關。

她的母親賈斯汀太太因為父親說賈斯汀是個年輕有為,能輝煌騰達,帶著這樣的美好寄望,她嫁給了這個男人,然而事與願違,直到她死去丈夫都還是在單位裡默默無聞。

她一直喋喋不休,眼見丈夫無望時又把希望寄託在兩個女兒身上,她對丈夫的態度直接影響了兩個女人對父親的態度,她們對父親熟視無睹,冷漠,沒有父女之情。

對於擇偶的標準也直接照搬母親的,她們在母親的培養下成了交際花,在舞池裡挑男人,挑來挑去卻不知道怎麼選擇,無奈下嫁給了沃爾特,不試去愛丈夫卻愛上有婦之夫查理。

被查理拋棄後又只能跟著丈夫去霍亂之地,婚姻出現問題時就把責任歸咎於母親的身上,不懂自省,不會分辨,對於一個沒有主見的人來說,所有的選擇都是在別人的選擇裡,正如沃爾特罵她是一個愚蠢、膚淺、低俗的女人。

03

面對愛情時,極盡理智冷靜的沃爾特也同樣深陷泥潭,不可自拔。他明知道凱蒂不愛她,也知道凱蒂那麼粗俗沒有理想的女人不值得愛,但他還是瘋狂地要娶她為妻,愛她至深。

遭遇背叛後,提出你能保證查理離婚娶你,我們就離婚,如果他不娶你,就跟我去霍亂。看起來似乎在成全妻子的愛情,其實是他了解查理,深知他不可能為了凱蒂離婚。

他罵凱蒂的時候,其實也是在罵自己,他們兩個人在愛情面前都同樣盲目,愛上了不愛自己的人。

他要求凱蒂跟他一起去霍亂,是對她的懲罰也是對自己的懲罰,誰也無法保證能否從疫情區活著出來,他甚至是做好了跟凱蒂赴死的決心,在得知凱蒂懷的孩子可能不是他的時,他連最後一絲活下去的勇氣都沒有了,他幾乎不吃東西,也不睡覺。

表面上的冷靜和工作狂的表象後面,是內心世界的徹底坍塌。

毛姆的《面紗》下掩藏著你不知道的婚姻真相和複雜人性

相比凱蒂來說,沃爾特更偏執、狂熱,凱蒂見識到查理的無情後,便放下了對他的愛,雖然恐懼、難受,但精神狀態是在可控範圍之內,在生死麵前,愛情渺小到不值一提,她只想好好活下去。

於是,整個身心寄託到了霍亂,跟著修女們開始工作,修道院的孩子們讓她找到自信和責任感,並完成了對自我的救贖和重生。

他們兩個在面對感情的遭遇創傷時,都需要尋求走出困境的途徑,凱蒂選擇了直面挫折,從殘敗中尋求新的生機,而沃爾特一面做不到原諒凱蒂,一面又放不下對她的愛,在雙重摺磨下,他最終筋疲力盡衰竭而死。

凱蒂自己也無法確定是否愛過沃爾特,但對於自己未出生的女兒,她的態度是非常明顯的,她跟父親說,我愛好養育她,不是為了讓她將來和哪個男人睡覺,把這輩子依附於他。我希望她是個無畏坦率的人,一個自由自立的人,能找一份活計養活自己。

通過這段話,我們看到了凱蒂由一個沒有主見,只想找長期飯票的膚淺女人,成長為自信、自強而清醒的女人,揭開那層華麗的面紗後,是她對生活真相的覺醒,知道了愛情不是生活的全部。

再次遇到查理時,她早已不再是從前的那個把愛情當全部的女人,而查理卻還是原來的浪蕩男人,她輕視他,對其不屑一顧。

在整個悲劇中,唯一的慶幸就是凱蒂完成了對自我的救贖和重生。

毛姆的《面紗》中,為我們揭露了婚姻中的無奈和虛假,也展示了人性的真實和複雜,他的每個故事都有人物原型,但我相信,真實的生活永遠比故事更精彩,願我們都能透過別人的故事,發現並認知自我,擁有更好的生活,想要的婚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