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21歲的我,16天的西藏遊記。(三)因為珠峰就在那裡

01

在拉薩城內的幾天,我並沒有任何高原反應。

進藏前,我還挺擔心,準備了紅景天人參片,以備不時之需。到拉薩後,結識的同行小夥伴,多少都有點高反,唯獨我還是活潑亂跳的。

前面幾天,我們曬著太陽,遛狗一般,眯著眼睛,穿梭在大街小巷。一邊逛逛賣特色商品的小店,一邊四處覓食。5年前,21歲的我,16天的西藏遊記。(三)因為珠峰就在那裡

看到不錯的甜茶館,就進去喝幾杯。

這裡不得不提一句,拉薩的甜茶真的很好喝。喝多了會上癮,一天不喝就不舒服。

有人說,有高原反應,就要多喝甜茶,能緩解幫助身體適應。多少有點心理暗示,但我們不管,每天都喝。

甜茶初入口,不覺得有什麼特別之處。喝多了,才覺得甚好。

淺褐色的液體,牛乳和茶葉的香氣混合在一起,口感沒有很濃郁,清甜,不膩。

幾乎所有的甜茶館裡,大大小小的桌子都坐滿了藏民。在門外被陽光晃的刺眼,雙腳一踏進裡面,頓覺眼前昏暗,半天才能適應。

要找到一個座位,需要好視力,我們幾次見縫插針,才坐下來。

甜茶是七毛錢一杯,玻璃杯的大小,和普通一次性杯子一樣。你把零錢提前準備好,放在桌子上,自然有姑娘會轉到你旁邊,提著水壺來倒茶。

倒滿一杯後,她們會自己從一堆零錢中,拿走七毛錢,該找你多少,都會放在桌子上。

彼此無需言語交流,你只管自己喝茶。

要是幾個人一起喝,也可以點一瓶,大概十五元,裝滿一個小型開水瓶。

已經上午十點多了,本地的藏民們,似乎沒有工作,除了清早去大昭寺和布達拉宮轉圈祈福,剩下的時間就是坐在甜茶館裡喝茶,和旁人聊天。

當然這也可能只是少數人。

在很多屋簷下,你經常會看到一些藏民,老婦人,旋轉著轉經筒,坐在那裡安靜地曬太陽。

太陽移動一點,她們也跟著挪動一點,不讓自己置身陰影中。

你看不到路上有急急忙忙走路的人,大家都這樣緩慢,整座城也這樣緩慢。

我們自然也被感染,喝會兒茶,聊會兒天,發會兒呆。

拉薩街頭,到處都能看到狗子,沒有人管它們,它們也不怕人。

陽光普照大街小巷,這些狗子無視人流腳步,說倒就倒,說癱就癱,趴在地上,耷拉著腦袋曬太陽。

你不知道它們要曬多久,也不用擔心是否有人會踩到它們。

這恐怕是世界上最佛系的一群狗子吧!5年前,21歲的我,16天的西藏遊記。(三)因為珠峰就在那裡

02

甜茶喝了幾天,小夥伴們的高原反應也消失了。

我們開始了下一個行動:去珠峰大本營。

託人包了一輛車,司機安師傅是個四川人,在拉薩幹這行已經十幾年了,經驗豐富,車技十分好。

三月的天氣還是很冷,此時去珠峰大本營,並不是最好的時機和選擇。

很多路都被雪覆蓋,路面結冰,如果沒有一位實力派,對自己車技自信滿滿的老司機,那我勸你還是先不要去。

因為我們這一路,回想起來簡直太驚險刺激了。

第一站,到達了羊卓雍錯湖。

這哪是湖啊,這簡直就是上帝遺落在人間的一顆藍色水晶。5年前,21歲的我,16天的西藏遊記。(三)因為珠峰就在那裡

藏族歌裡唱道:“天上的仙境,人間的羊卓。天上的繁星,湖畔的牛羊……”作為西藏的三大聖湖之一,羊湖就宛如一顆藍水晶,鑲嵌在海拔4441米的雪山中。

湖水一半結冰,一半融化。結冰的湖面,無數冰縫縱橫交錯,如掌心糾纏的紋路。

在陽光的照射下,冰層和湖水會隨不同的角度,呈現出淺綠至深藍等各種顏色。

你可以羅列出,所有關於藍色和綠色的形容詞,把它們放進萬花筒裡。每轉動一下,就能看到不一樣的色彩畫面。

水天一色,天在湖中,湖在天中,夢幻迷離,讓人沉醉。

傳說,羊湖能夠幫助人們尋找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在西藏,幾乎所有的雪山湖泊,在人們眼中,都賦予了不一樣的內在神韻:純潔,深邃,和神聖。

我們走在厚厚的冰塊上,隨手掰下一小塊冰,晶瑩剔透,閃閃發光。真想把它放在口袋中帶回家。5年前,21歲的我,16天的西藏遊記。(三)因為珠峰就在那裡

身後,高原大風捲起冰層上蒸騰的水汽,時而婀娜飄舞,時而漩渦一般上升盤旋,我們連忙抓起相機捕捉瞬間,這種震撼人心的景象,不是仙境,又是什麼呢?

依依不捨告別羊湖。公路蜿蜒曲折,下一站就是卡若拉冰川。

此時海拔已超過5000米。

卡若拉冰川是是西藏三大陸地冰川之一。

在車上,我們就已經看到巨大的冰川,從卡若拉山巔一直延伸到山腰之下。在冰川前沿,因地勢特點,形成鱗次櫛比的冰塔林,讓人聯想到萬刃刀劍。

電影《紅河谷》、《雲水謠》曾在此拍攝外景。

遺憾的是,當年《紅河谷》拍攝時,為了製造出真實的雪崩的情境,利用炸藥在卡若拉冰川上炸出了一個三角形的缺口,作為著名的古冰川之一,這個缺口將永遠也不會被補上。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冰川每年都在不斷上移。冰川下方裸露著大片的山石,寸草不生。

聽當地人講,十多年前卡若拉冰川曾一度延伸至公路邊,伸手即可觸摸到。

內心一陣惋惜。照此下去,卡若拉冰川終有一天會融化不見。

離開時,我再次回望,冰川上覆蓋的雪,像冰淇淋奶油一樣往下淌,和白雲融為一體。

但願她融化的速度可以慢一點。

再慢一點。

5年前,21歲的我,16天的西藏遊記。(三)因為珠峰就在那裡

03

太陽快下山時,我們到達了日喀則。韓紅唱的那首歌“我的家鄉在日喀則,那裡有條美麗的河……”我在初中時就很喜歡聽。

吃過簡單的晚餐,我們在日喀則的街道上散步,和拉薩街道一樣,日喀則的路面也是平坦寬闊,但人煙稀少。

抬頭,天上的星星出來了,碎鑽一樣佈滿深藍的夜幕,街上的路燈,遠遠看去,也像天上的星星。

今晚在日喀則留宿一晚。明天繼續趕路。

睡了幾個小時,凌晨四點不到,大家就從溫暖的被窩裡爬出來,安師傅已經在車上等我們了。

安師傅給我們規劃好了時間,此時出發,不出意外,我們便能在中午時刻趕到珠峰大本營。

中午太陽直射大地,光線最好,能見度清晰。珠峰頂上的厚厚雲層,極有可能會被大風吹走開。我們看到珠峰全景面容的可能性,也最大。

很快,出了日喀則。

道路開始顛簸起來,我們坐在後面身體隨車搖晃。此時外面的溫度在零下十度左右,車內即使開了空調,也很冷。

透過玻璃往外看,天上一輪明月高懸。

月光出奇的明亮。將路兩邊的雪山照映地清晰明瞭。雪山上的白雪,也在反射著月光。

這寒冷寂靜又光亮清澈的夜晚,我想,除了高原和北極村,再沒有其他地方可以感受的到了。

路上沒有其他車輛,四下靜悄悄,只有發動機的聲音格外突出。

同行的三人,都閉著眼睛昏昏欲睡。安師傅偶爾跟我們扯上幾句。我手腳冰涼,腦袋清醒無比,毫無倦意,望著窗外發呆。

沒辦法,我就是這麼一個喜歡發呆的人。

不要問我為什麼。

明月高懸,萬籟俱靜。一輛白色越野車,獨自在高原雪山中穿行。

這樣寒冷清幽的夜晚,我永遠都無法忘記。

5年前,21歲的我,16天的西藏遊記。(三)因為珠峰就在那裡

04

路況越來越複雜。

車子已經不能用顛簸來形容了。

簡直就是在坐碰碰車。全身的骨頭都在搖晃,唯獨安師傅不慌不忙,熟練打著方向盤,讓我們抓緊坐穩。

天亮了。

四周除了雪山還是雪山,全白。除了山腳下偶爾露出的一塊黑色岩石,視野裡白茫茫一片。

我們看到道路上有未融化的冰塊,和泥土夾雜在一起,車子碾過去,發出清脆的聲音。路邊積雪有半個人那麼高。

車裡的溫度依然冷。海拔持續上升,同行的夥伴說,有點缺氧的感覺了。

到了定日,我們稍作休息,找了家餐館,每人吃了一大碗雞蛋麵,連湯帶水乾個精光,必須要給身體補充滿熱量。

珠峰近在咫尺,只剩最後一段路程。

在到達珠峰大本營之前,我們的身體將再次接受殘酷的挑戰。

身體在地獄,眼睛在天堂。

車子翻過一座又一座雪山,不知身在何處。在到達一個山頂後,眼前豁然開朗。

在描述眼前風景之前。請先允許我說出,一路上得出的結論:在西藏,你永遠也想象不到,下一個風景會帶給你怎樣的驚喜。你以為,你眼前所見即是圓滿,殊不知,一次比一次震撼。

對,我要說的就是眼前,聳立在青藏高原南緣,世界最高大最雄偉山系——喜馬拉雅山脈!

5年前,21歲的我,16天的西藏遊記。(三)因為珠峰就在那裡

沒有任何東西阻礙視野。

一望無際,連綿不斷的白色山脈,在藍色天際盡頭,城牆一般鼎立。

彷彿沒有了她們,天就會轟然塌下。

我們都下了車,裹緊衣服,在凌冽寒風中駐足觀望,猶如身處科幻片裡的無人區。

滄桑、博大、壯觀……腦袋裡氧氣稀薄,已無力表達。

人類在自然中是多麼渺小。

山川湖海,日月星辰,對於宇宙,我們人類的存在,並不比一隻螞蟻偉大。任何妄想征服自然,滿足私慾的行為,必定會受到相應的懲罰。

車子繼續行走,珠峰即將出現。

這時,我們遇到了一段驚險的路。現在回想起來都一身冷汗。

在一個上坡處,車子打滑了。前方路面可見處全部結冰。左邊是山體,右邊是十幾米高的懸崖。

沒有其他的路可走。

我們可以在車裡,坐等太陽把路面曬化,但要花多久時間,誰也不知道。

如果等下去,就會改變中午到達珠峰的原定計劃,如果中午不能到達,那麼第一,我們可能看不到珠峰全貌。

第二,天黑之前出不了山,珠峰大本營三月沒有露宿帳篷,我們找不到地方住,可能會凍死在雪山之中了。

但是,硬衝上去,稍有不慎,車輪一滑,我們就會連車帶人,滾落懸崖之下。

安師傅停下車,跟我們描述了情況。

那時真是年輕膽大,我們幾個人竟一致同意將車子硬開上去。因為幾次路途緊要關頭,安師傅都從容應對。

一路上,他跟我們講他過往開車的輝煌歷史,這讓我們足以相信,他絕對有把握,將車子安全開過結冰的上坡。

安師傅笑了笑,嘴裡叼著一根菸。讓我們抓緊了,坐好不動。

他凝視前方,粗厚黝黑的大手掌一搓,緊握方向盤,油門一踩,我們幾雙眼睛緊緊頂住上坡,“嗡”地一聲,車子開上了坡。

我們一陣歡呼,安全通過了危險地帶。

05

車子到達了絨布寺。

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廟。此時我們已經可以遠遠看到珠峰的身影了。離珠峰大本營只有幾分鐘的路程。

道路上全是雞蛋大小的碎石,搖搖晃晃了一會兒,安師傅說,珠峰大本營到了。

我們如願按計劃,在中午時刻到達珠峰腳下。

按耐住激動的心情,大家一起下了車。

之前的路上,我都沒有缺氧的感覺,但在5200多米的珠峰腳下,我感覺到了。

呼吸不能急促,但又必須大口吸入空氣。

那種感受就像頭髮被人向上拽著一樣,繃的緊緊的。

內心的激動,掩蓋了身體的部分不適。

珠穆朗瑪峰,此刻就在眼前。

沒有一片雲朵遮住她的臉頰。

她就站在深藍的天空下,昂著頭顱,注視蒼穹。

她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高大雄偉。和周圍的幾座山峰佇立在一起,絲毫也沒有凸顯出,她在世人心中的非凡氣質。

她那麼安靜,祥和,自然,質樸。

在喜馬拉雅山脈中,與群山淡然相處。

珠穆朗瑪,在藏語中有“大地之母”的意思,同時也有“第三女神”的含義。

我更喜歡“第三女神”的稱呼,親切,平易近人。

不是人人爭奪的第一,也不是退而其次的第二,只是默默無聞的第三。和她在世人心中威嚴的形象完全相反。

可是,無論怎樣,當她此刻就站在眼前的時候,你的心中充滿敬意。

珠峰,我們不遠千里,翻山越嶺,躍過重重險阻,來到你的腳下,只為看這一眼無與倫比的美麗,一路上再多的顛簸勞累,也值了。

不知何年何月,我還能再與你相見。

現在是淡季,珠峰大本營只有石頭和積雪,還有我們幾個人,慢慢走動著。

手機在這裡沒有信號。

大家拿出相機,站在一起,以珠峰為背景,露出開心的笑容,留下了一張珍貴的合影。

臨走時,我撿了一塊圓溜溜的石頭,帶回家做紀念。

石頭上有一圈一圈細密的紋路,像樹的年輪。

這是屬於,青藏高原歲月的印記。

這隻屬於,珠峰腳下,不可言說的秘密。5年前,21歲的我,16天的西藏遊記。(三)因為珠峰就在那裡

06

回到拉薩城後,我們都放空了身體。

之前懸空的心,也落在了地上。

莫名覺得,回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是多麼自在從容。

人間煙火塵埃,多麼熟悉美好。

在大昭寺附近,我們找了個不錯的小餐館,點了地道的犛牛肉,燒烤,美美地吃了一頓。

酒過三巡,橘黃色的街燈亮起一片溫柔的夜。

出了餐廳,隨著去大昭寺附近的人流走,不問方向,也不管多遠。晚風徐徐,天南地北,大家一句沒一句的東拉西扯。

青石板上,仍有人在匍匐前進,磕頭叩首。

我不知道,此刻,他們心中在想什麼。

但我知道,這樣的夜晚,這樣的拉薩,在之後的漫長生命中,將不再重複。

旅行的意義,在於我曾經擁有。

(完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