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澤是“六尺巷”的發源地?“六尺巷”帶你領略什麼叫中國禮文化

河北有個“中國辣椒之鄉”雞澤縣,雞澤縣有條巷子叫“六尺巷”。至今在雞澤縣的東柳村仍保留著“六尺巷”的遺址。相傳,清朝時,雞澤縣東柳村齊祖望,身居高官,秉公辦事,從不私情。一次,家裡來人給他捎來一封信,信中說,家裡要蓋房地方狹小,想往巷子裡侵一牆。巷子本來就不寬,因此鄰居堅決不依,弄得無法施工,要求他說句話,撐撐腰。


雞澤是“六尺巷”的發源地?“六尺巷”帶你領略什麼叫中國禮文化


他覺得家裡做法不妥,便讓來人帶回一封信,信中寫道:“千里捎書為一牆,退後一牆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裡人看了他的信茅塞頓開,就向後退了一牆。鄰居見他家有權有勢還讓出一牆,自己在蓋房時也主動往後退了一牆。這樣本來四尺來寬的巷子變成了六尺。至今齊祖望的故居遺址比別人家的房子往裡一牆,一尺有餘。從清朝、民國到現在,齊祖望故居門洞的門樓已維修三次,門樓上的椽子記錄著具體維修時間。齊祖望的高尚品德,被人們傳為美談。巷子裡的人和睦相處,並給六尺巷起名為“仁義巷”。雞澤人說,雞澤才是“六尺巷”的發源地。


雞澤是“六尺巷”的發源地?“六尺巷”帶你領略什麼叫中國禮文化


2016年春節晚會中,趙薇唱的一首歌曲《六尺巷》:我家兩堵牆,前後百米長,德義中間走, 禮讓站兩旁。我家一條巷,相隔六尺寬,包容無限大,和諧詩中藏。讓“六尺巷”的故事再次被更多人提起。“六尺巷”的故事它彰顯了鄉鄰之間、親朋之間、人與人之間互敬禮讓、和諧共融的傳統美德。


雞澤是“六尺巷”的發源地?“六尺巷”帶你領略什麼叫中國禮文化


在我國,關於鄰里之間和陸相處的故事很多,“六尺巷”的故事就有眾多版本。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安徽桐城有一條百米長的六尺巷,這個看似尋常的窄巷卻有著不同尋常的來歷。據《桐城縣誌略》:清康熙文華殿大學士張英的家人與鄰居吳氏發生土地糾紛。涉及有權大戶人家的糾紛,地方官也不好處理,所以雙方的爭執一起沒有結果。於是,張英的家人便給張宰相寫信,要他出面解決問題。張宰相接信後,寄回一首詩:“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最終,“家人得書,遂撤讓三尺,吳氏聞之感其義,亦退讓三尺,故六尺巷遂以為名焉”,矛盾糾紛和諧解決。


雞澤是“六尺巷”的發源地?“六尺巷”帶你領略什麼叫中國禮文化


“六尺巷”典故,遠遠超出其本意,成為彰顯中華民族和睦謙讓美德的見證。如果對六尺巷的典故有興趣,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六尺巷,一定會有更多發現。頭條搜索真的很強大,很方便。快來試試吧。


雞澤是“六尺巷”的發源地?“六尺巷”帶你領略什麼叫中國禮文化


“六尺巷”在中國很多,有媒體稱湖南亦有,說古代長沙城北的一條小街上,住著兩個做官的大戶,一個是當朝宰相劉閣老,一個是吏部侍郎李大人。李家子女多,想大興土木擴大府第,把院牆砌到了劉府的大門口,劉家人於是向宰相劉閣老告狀。劉閣老當即回書一封。後來發生的故事與上述雷同。


雞澤是“六尺巷”的發源地?“六尺巷”帶你領略什麼叫中國禮文化


其實,我國古代很多名人都是都曾是“六尺巷”的“巷主”。如清代的紀曉嵐、鄭板橋、曾國藩等。明朝的時候,有個狀元叫舒芬。他做官時,家裡的人同樣與鄰居爭地皮,也找舒芬出面干預,舒芬也回了同樣一首詩。舒芬留下的巷子,名叫“讓牆巷”。我們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忍,是從古至今一直在提倡的美德,“六尺巷”的故事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