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我的閱讀小札:最是秋日好讀書

時間過得真快,上一次寫月度讀書總結已經是2月的事了。

10月整理了今年的書影清單,目前完全讀完的書有51本。比起前幾年,數量減少,但愛好一直延續,從書中收穫的喜悅和驚喜也一直延續,這就足夠。

不多不少,正好讀完了10本,稍作分享。

小說類

《窗燈》《一個人的好天氣》

青山七惠

第一次讀青山七惠。這兩部作品都曾讓她拿下日本的文學獎。

《窗燈》中有兩個故事,第一個講一個有偷窺欲的女生,喜歡偷偷觀察對面窗戶的人。

第二個講一座大廈中的保潔阿姨,她有一個巴黎夢,生活疲累時她就想象自己是一個出生在巴黎的法國人。她常說:"距離咱們那麼老遠有那麼美麗的地方,咱再怎麼難過,那些地方也永遠是美麗的,今天也一樣。"

難過的時候,想想美好的事物,美麗的風景,就沒那麼難過了呢。

《一個人的好天氣》講一個二十多歲打零工的頹喪女孩,在與一位年長老人的相處中,逐漸找到自己、最終過上獨立生活的故事。

其實,書名的"一個人"指的不只是二十歲的女孩知壽,還有吟子姥姥。七十五歲的她一個人生活,養貓,享受孤獨,自在心安。她談戀愛,打扮漂亮去約會,學跳舞。在家裡就做好吃的。

她說年輕人才什麼都伸手要,人老了就什麼都自己做了。

吟子姥姥經常不經意間說出一些哲理性金句,也是生活的智慧。

吟子在做麵點,知壽聊起即將終結的戀情,說自己就是這個命。她總愛把事情往壞處想。吟子就說:"嵌不進模子才是人之常情啊。嵌不進去的才是真正的自己啊。"

是啊,我們總擔心比別人差,卻忘了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而迷失了自己。

知壽決定離開吟子的家。分離前夕,她們同榻而臥。

知壽問:"吟子,外面的世界很殘酷吧。我這樣的人會很快墮落的吧?"

吟子答:"世界不分內外的呀。這世界只有一個。"

這句話讓我想起《遇見未知的自己》中張德芬那句"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很多時候,牽制住自己的,正是自己本身。

潛移默化中,她影響了知壽,給她正向生活的引導。知壽也不再是那個輕易煩躁、負能量滿滿的女孩,她有點溫柔了,開始為別人著想。這些正面改變,讓她有了穩定的工作,也吸引了別人的喜歡。

知壽在這段"同居"生活中學到的是,如何一個人生活。一個人才不可憐呢,一個人也能好好過。

《米格爾街》

V.S.奈保爾

上個月去年和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不是才揭曉嘛,我恰好讀了一本18年前的諾獎小說《米格爾街》,作者是英國印度裔作家,V.S.奈保爾。

這本書我買了一年,一直沒讀。這次用了一晚上時間讀完。

讀罷蓋上書本,熱鬧褪去,寂靜歸來。在讀的過程中沒覺得什麼感觸,反而是讀完時覺得很大觸動,回味無窮。這就是大師的筆力吧。

2019年10月我的閱讀小札:最是秋日好讀書

讀完後的半個月,那種觸動猶如餘震留在我腦海。

貧民窟米格爾街,生活著一群小人物。故事的第一視角"我"在米格爾街長大,男孩鑽進鄰居的屋子,和各色各樣的奇人打交道,記錄他們的生活感悟。儘管生活不富裕,但米格爾街的人依然活得興高采烈。

家庭主婦會洗乾淨手,買下風景畫,掛在家中。那是平凡生活中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詩人布萊克•華茲華斯一個月只寫一句詩句,他要用一生來寫出世界上最偉大的詩。

2019年10月我的閱讀小札:最是秋日好讀書

巴庫叔叔不好好賺錢,酷愛修車的他,一天到晚都躺在車底。儘管被鄰居笑話,但這份深厚的熱愛,讓他在至暗時刻,眼裡依然有光。

勞拉脾氣很差,愛大吼大叫,數落孩子,抱怨上帝。她生了八個孩子,八個孩子有七個父親。她沒有固定收入,只靠男人和朋友救濟。即使這樣,她從未活得卑微,該生孩子就生,該罵人就罵人。

在別人看來,米格爾街是貧民窟。但在男孩眼中,那是他的大千世界。他能看出每個人的與眾不同,冒險家、哲學家、機械天才……

長大後的我們,看待周圍的人事物時,多了一層批判的濾鏡。如果能像男孩一樣,看到每個人身上的閃光點,生活也會變得容易些吧。

《地鐵上讀書的女孩》

克里斯蒂娜·費雷-弗勒裡

到書名的瞬間就決定要讀它。因為我也曾是在地鐵上讀書的女孩。

那時候,早上的七點到八點,晚上的六點到七點,是我的地鐵閱讀時光。很可惜沒去統計我在地鐵車廂裡看完了多少本書。

現在不用搭地鐵上下班,反而還有點惋惜。

2019年10月我的閱讀小札:最是秋日好讀書

這本書講了一個原本每天兩點一線、搭乘地鐵上下班的女孩偶然進入一個圖書站,瞭解到一件新鮮事——把舊書送給適合它的人。

後來她發現,做一名圖書傳遞者是她真正想做的事情。她辭職,全心投入這個圖書站的工作。故事的結尾,她開著名為"黃色潛水艇"的小巴,開啟更廣闊的、傳遞圖書的旅途。

朱麗葉辭職前給兩位同事各留下了一本書。這本書讓他們勇敢追尋內心所求。

大學畢業時,我也為幾位同學挑選了書,送了他們。不知道這些書是否改變了他們什麼。

書中很多句子引起我的共鳴。大概每個喜歡閱讀的人都會產生共鳴吧。

"與書為伴,總有驚喜。"這句話,多麼適合掛在家中有書的地方。那是一個家的靈魂棲息之所。

書中提到很多書名,在附錄裡有一張書單。很驚喜地在單子中看到熟悉的作家和書名,如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如《枕草子》,如三島由紀夫……

那種感覺就像,你去一個新朋友家裡做客,無意中發現原來你們認識同一個朋友,瞬間就有了親切,有了話題。

《相約星期二》

米奇·阿爾博姆

這本不是虛構小說,而是自傳式紀實小說。它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作者是我很喜歡的美國小說家,米奇·阿爾博姆。

社會學教授莫里老年時罹患肌萎性側索硬化,來日無多。他希望將疾病引起的思考和多年來的人生感悟,傳遞給更多人。作為莫里教授最喜歡的學生,米奇擔任記錄教授口述的責任。兩個相約星期二上課。其後的十四個星期二中,米奇飛越七百英里聽老人講課。

這些課程的主題包含人生的許多組成部分,愛、文化、婚姻、死亡……老人去世後,米奇將課堂筆記——教授稱它們為最後的論文——整理成書。這本書已被譯成31種文字,全球累計銷量超過一千一百萬冊。

2019年10月我的閱讀小札:最是秋日好讀書

莫里教授是個可愛的老頭,走在生命邊緣,不是長吁短嘆,而是繼續探索和思考。他幽默風趣,充滿智慧的,讓身邊人都感到舒服。

臨近生命盡頭,老教授的很多思考感悟能啟迪任何年齡的人。尤其是對生活感到困惑迷茫的人,這本書或許能改變你對生命和生活的看法。

2019年10月我的閱讀小札:最是秋日好讀書

技能類

《一日之計:精英們的清晨日課》

本傑明·斯帕 邁克爾·贊德

這本書是兩位作者採訪全球63位有早起習慣的知名人士,集結他們的經驗而成。

我們都說一日之計在於晨,很多有早起習慣的人都因為早起,改變了生活,成為了更好版本的自己。這本書適合培養早起習慣各個階段的人去讀。

閱讀這本書,我們能知道,早起的好處、早起後能做哪些有意義的事情。書中也有許多晨間例程的案例,可以挑選喜歡的部分,加入自己的晨起清單中。

2019年10月我的閱讀小札:最是秋日好讀書

讀完後,我也開啟了自己的早起習慣養成。和他們一樣,早起給我帶來最大的好處就是有一個清靜的獨處空間。這個時間我可以用來做,平時白天和晚上無法專注做的事情。同時它也能促使我進行早睡,這是一個正向的習慣循環。

對於晨間例程的意義,我很贊同書中的這個觀點:

早起的時刻組合在一起,反映出我們是誰以及我們的生活方式。

我們能通過早起的時間,實現工作之外的人生價值。

在這一本書中我發現了另外一個寶藏是,很多早起的人,他們都有冥想的習慣。

我讀過很多關於冥想的文章,也聽過很多人說通過堅持冥想獲益無窮,但自己一直都沒開始冥想。冥想也在我的技能清單中。之後一定會抽時間學習和體會冥想。

《如何再次拿起書》

艾倫·雅各布斯

這是我目前讀到的所有讀書方法類書籍中最好的一本。它是一本會讓我放慢速度去看的工具書。

作者的許多觀點刷新我的閱讀認知,很幸運能夠遇到這樣一本書。

2019年10月我的閱讀小札:最是秋日好讀書

這些觀點比如:

要往"上游"讀書,看喜歡的作家受了誰的影響,會發現各種富有吸引力、啟發性和挑戰性的作品;

閱讀的反芻:有用的東西需要反覆咀嚼;

讀詩要慢,詩歌要求你停下來。一首好詩,重讀次數越多,它給讀者的反饋就越多……

雖然書名叫"如何再次拿起書",但探討的其實是讀書的本質:為什麼要閱讀,如何閱讀。我想只有自己弄清楚閱讀的目的,我們才能在每一次放下書之後,還能夠再次拿起書。而不是讓讀書成為一個很難堅持的習慣。

真正熱愛閱讀的人已經不把閱讀當作一種習慣了,而是像喝白開水一樣的日常行為。

書中有很多關於讀書的名言金句和少見的名人讀書故事,特別新鮮有趣。

2019年10月我的閱讀小札:最是秋日好讀書

你還記得第一次拿起書的場景嗎?也許從未想過第一次拿起書,這件事的意義吧?

英國女作家佩內洛普·菲茨傑拉德說過一句話:"一生中有兩個時刻,你知道自己得到了所有人的承認——一次是你學會走路,一次是你學會讀書。"

《極速寫作》

劍飛

我知道劍飛是2017年在簡書上,彼時他已經在舉行第三屆國慶寫作馬拉松活動。

寫作馬拉松是他極速寫作的一種應用。具體規則是:在1天內,全程寫42195個字,半程21098個字,統計字數不包括標點符號。

很多人參加寫作馬拉松後,收穫頗豐:感動自己,認識自己,創造不一樣的自己。有人在極限挑戰中,用10天完成100萬字挑戰。

因為在學習語音寫作,聽說這本書中提到了這一點,就找來看。全書理論較多,如何實操的篇幅較少。不過對於入門指導還是適用的。

為什麼要掌握極速寫作或者語音寫作這一技能呢?這是因為它能鍛煉出"極速思維"。劍飛說:"大腦是用來思考的,不是用來記憶的。"

如果讓回憶佔據太多腦容量,只會擠壓到思考的空間。我曾有一個毛病,如果不把腦海中的想法摘錄出來,那些想法會循環播放。而重複的想法阻礙我的下一步思考,並不能解決問題。

唯一的解決方式就是,將那些想法寫下來或者說出來。因為手寫的速度時常跟不上腦子運轉速度,所以語音輸出就成為最優的輸出渠道。

讀《極速寫作》的幾點收穫:①收集話題清單,書中的問題清單也可以用;②大量寫,每天定下目標,字數或時長;③每21天進行一次反饋分析;④每年結束時打印當年所寫文字,裝訂成書。

繪本

《你總說沒事,但我知道你偷偷哭過很多次》

一禪小和尚

書名很長,我喜歡直接叫它《一禪小和尚2》。

比起第一本,這本的內容較少,風格沒變,依舊是暖心的治癒風。

一禪小和尚和師傅一起住在廟裡,他不諳世事,接受的都是師傅頗有智慧的教育。有一些話,雖然他也許不明白,但他能用小腦袋瓜去理解,然後勸慰"小施主"不要傷感。書中有很多暖心的句子,讀到時忍不住微笑:

不許哭,不許哭,不許流那些小珍珠願你所有驚嚇都只是虛驚一場,願你所有歡喜都不是空歡喜人的每一次成長,其實都是劫後餘生天氣好的時候,把心情拿出來曬曬,祛溼掃濁,坦蕩溫暖……

願我們的生活中都能有這樣的治癒能量陪伴,治好我們的間歇性頹喪病。

生活隨筆

《關鍵是品味》

松浦彌太郎

松浦彌太郎被譽為生活美學大師。很喜歡他的《100個基本》。

這一本《關鍵是品味》,原以為是雞湯,閱讀後才知,這是松浦先生由"品味"一詞引發的思考。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評論,這個人很有品味,那個人品味不好。但究竟什麼是品味,我們為什麼喜歡有品味的人,品味如何提升,卻是沒有認真想過的。

在這本書裡,松浦先生就帶著我們思考了這些問題。書中松浦先生總結出59個提升品味的關鍵點。注意好這些簡單的日常細節,不僅能悅納自己,也給周圍的人留下好印象。

一直以來都認為,提高品味需要很多錢,但書中松浦先生提到的方法並不貴,相反,它們簡單易行,很適合作為提高品味的入門。

這些行動比如說:

在夏天,清潔的肌膚才是時尚;保持衣著整齊、舒服、乾淨;注意儀態,儀態不好,穿得再好也無益整理好自己的生活標準對人、對事、對物,放下傲慢與偏見……

松浦先生認為,品味,首先指選擇或者判斷。我們從眾多物品當中挑選出兩三件,穿在身上,代表我們。我們選擇的物品即體現我們的品味。

時尚博主黎貝卡在新書《今天也要認真穿》中提到:

"在我們變成現在的自己這個漫長而無形的過程中,有時候物品比我們更清楚你想要什麼。"

我們選擇物品,物品記住我們的選擇,進而表現出我們是誰,是怎樣的人。

全書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與其做一個無所不知的人,不如做一個無所不思的人。

越來越覺得,許多的"知",其實來源於足夠的"思"。

我在想,其實每個願意分享讀書感悟、分享書單的人,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圖書傳遞者吧。區別是,我沒能將有觸感的書親自送到你手上。

(不過,我也曾這麼做過。很慶幸當時做了這件事。)

公眾號"書單"登過一篇推薦綜藝節目《一本好書》的文章,文中提到《一本好書》在做的事情,也是"書單"一以貫之的目標:

"不遺餘力地推薦好書,讓好書影響大家的生活"。

閱讀,本是一件私人的事情。分享,不是為了炫耀,而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從閱讀中收穫與自己一樣的內心的喜悅和平和。

涼涼的空氣中,就著明亮的暖暖日光看書,真的超級愜意~

好啦,祝大家11月都能讀到喜歡的書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