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書香能致遠


最是書香能致遠

“布衣暖,菜根香,讀書滋味長;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

——題記

細梳古訓,我們知曉了讀書之美,傾羨於文人墨客駕一葉扁舟,徜徉山水之間的詩意。於是,我們期待現實之中追尋先哲足跡,愜意地品一杯香茗,徘徊於田野,玩味“小橋流水人家”的清雅,亦或沉浸在一抹夕陽的溫暖裡,獨坐房間一隅,手捧一卷好書,任憑思緒遊蕩於六合之際,品味“斷腸人在天涯”的愁苦和悲傷。

行走在字裡行間,宛如進入一個仙境,而你卻忘了歸期。冉冉墨香,背襯一張張素白的扉頁。細讀處,像是行走漫步於秋園之上,一地金黃,心情在文字後開始跌宕激盪。書到深處,直抵的心靈,歡達沁心,有種莫名的酣暢與幸福。如紅泥爐茶,氤氳開來,不僅淡然清香,更是剔去浮塵。清新在心,明澈在目。


最是書香能致遠

小小書卷,涵蓋了大千世界,靠著書籍的滋養,讀書之人方能“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那些能夠在歷史上留下印記的人們都深知:書中不僅有黃金屋、顏如玉,它更是一個深刻而沉靜的世界。他們以書為伴,才得以站在一個個“巨人的肩膀”上去論及一個個思想的高峰。孔子、蘇軾、孫中山、馬克思······一個個閃光名字的背後,凝聚的是無數書的力量。是書,讓人的心靈得到淨化,讓人的智慧得到提升。讀《史記》,便有興衰榮辱,朝代變遷,引以為鑑;讀《詩經》,便有民風淳樸,宮廷禮樂,陶冶情操;讀《莊子》,便有上天入地,逍遙神遊,發人深省;讀《論語》,便有行為禮儀,人生哲理,養性修身······每本書,都凝聚著人類的智慧,承載著文明的成果,傳遞者文化的薪火。


最是書香能致遠

東坡有云: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讀完一本好書,猶如飲下一杯甘醇的美酒,酣暢淋漓、回味悠長。人生多繁忙,事事總相隨,不是每個人都能靜下心來去讀書。所以,讀書貴在堅持,讀書需要心境,只有當我們捧出心中最為柔軟的溫情和最為細緻的情懷去迎接書籍的墨香,才能對人生道理、人生價值的感悟有所把握,才能真正享受讀書的樂趣。

開卷有益,益己,益人,益民族,益未來。如此,便讓我們行動起來!左手掬歲月,右手握文字。在墨香環繞的世界裡,滋潤充實;於婆娑紅塵中,心,不迷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