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也函谷关,败也函谷关,透过函谷关看强秦的兴亡

“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 函谷关自战国时期开始,见证了无数的兴衰成败,既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也是进入八百里秦川最快最安全的通道,

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同为我国古代的重要关口。

战国时期群雄争霸战火连天,秦国抱于崇山峻岭之中,其他国家隔着绵延的山脉虎视眈眈。公元四世纪,三家分晋,秦国趁其他各国不备进攻函谷关,取得这道天险。公元前318年,史书上第一次出现了函谷关的记录,从此秦国和函谷关的传奇故事拉开序幕。

公元前318年,也就是周慎靓王三年,以楚怀王为纵长,东方六国伐秦,秦据函谷关天险大败六国军队。公元前241年,楚、赵、魏、韩、卫五国伐秦,“至函关,皆败走”。战国时魏占函谷关而锁秦,秦占函谷关而出山东。六国合纵攻秦也全是以函谷关为战场。乃至公元前207年,秦内政腐坏,军心涣散之时,刘邦依然不敢进攻函谷关,而是选择耗费数倍的物资与人力冒险迂回山岭由武关入秦。函谷关的威名可见一斑。

由公元前318年算起,到前207年结束,秦的兴亡始终与函谷关紧密相连。那么二者之间又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呢?下文将以函谷关为脉络,串联秦几百年的成败兴衰。

胜也函谷关,败也函谷关,透过函谷关看强秦的兴亡

一、桃林之塞,松柏之塞

战国七雄中的秦国,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西有三关、北有萧关,人称“四塞之国”。四面要塞,环抱着是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四个关塞中,最险要的关卡就是函谷关。

当时秦与其它六国隔山相对,一条豫西通道贯穿东西,是从关内到中原最快速,最安全的路径。函谷关,坐落在这条通道的最西端,自然也就成了一道咽喉要塞。崤山南北,不管敌军从哪个方向来犯,都只有函谷关一条路可以走。

关于崤山,《山海经·中次六经》说:“夸父之山,其木多棕木冉,多竹箭。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荀子·强国篇》中也称赞崤山上的“桃林之塞”,“松柏之塞”。旧函谷关道路两侧“崖上柏林荫谷中,殆不见日”,而中国古代的军事向来是以大军团作战为主,如果选择翻越崤山,在这样的深山密林中不仅士兵难以行进,运输粮草补给的车驾等更是连山都上不去。

关中这个地方,不仅地形易守难攻,大面积的植被也阻挡了水土流失,是当时难得一见的土地肥沃的区域,周族立足于此地建立了西周王朝。到后来王朝覆灭,秦人率兵驱逐西戎,也将周的余民收入麾下。秦国继承了周的高超农耕技术,太史公称秦为“陆海”,认为“九州膏腴皆出此地”。

三家分晋之后,秦国形成了外环四塞,内抱沃土的有利地形,西边再无强敌,东边守函谷关天险抵挡六国。秦孝公时期一纸《求贤令》换得商鞅变法,自此法度修明,内政清和。秦国就此走上了坚城池,利兵器,据西方而望中原的崛起之路。

胜也函谷关,败也函谷关,透过函谷关看强秦的兴亡

二、“车不得方轨,马不能并辔”

函谷关东自崤山,西至潼津,只有一个窄窄的深陷其中,《水经注》上说函谷关“车不得方轨,马不能并辔”,通行不便。在战国时期,评定一个国家强盛的程度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千乘之国”,意思是拥有数以千计的车的国家。那个时代的战争,能够扭转大局的往往也是上可攻城,下可追击的车兵。而函谷关狭窄的地形刚好限制了车兵,六国合纵之战,车马都被阻拦在关外,部队也不能大规模进军。经年累月的消耗之下,部队军心涣散,战力一落千丈。一道函谷关,足以让秦国立于不败之地。

史书上记载的关于函谷关的战争中,有一场败绩非常值得一提。公元前298年,孟尝君从秦国逃离之后决定联合联合韩、魏两国对秦国发起攻击。统军将领匡章是齐国人,早先就有过大败秦军的战绩,垂沙之战中又收买当地百姓,利用浅滩强渡大破楚军,素有智计。这次的三国军队在匡章的指挥下一路打到了函谷关,将领深知函谷关威名,所以选择避实就虚与守军纠缠。

三年之后终于破了函谷关,秦国割城池求和,三国退兵,并未选择从秦国手中夺取函谷关控制权。匡章作为齐国的三朝老将,也是依托着三国的支持,耗了三年的时间才耗得破关,整个战国史上能攻破函谷关的有且仅有匡章一人。但是孟尝君在最后关头居然没有选择从秦手中夺取函谷关控制权,不得不说是一次重大的战略失误,之后的几十年里齐国也为这次失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王贲攻齐,当时已经被耗成空架子的齐国不战而降,秦一统天下。

胜也函谷关,败也函谷关,透过函谷关看强秦的兴亡

三、修政从苛,旧王囚阁

除去以附庸国身份存续的卫国,齐是战国时期最后一个被秦攻破的国家。群雄割据的时代结束,汉族一统天下的国家首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秦始皇嬴政一手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称帝之后十分忌讳六国的旧制。为了便于控制,始皇帝下令将六国富豪强宗十二万户迁至咸阳、巴蜀、南阳等地,使他们脱离旧土,再无崛起的余地。又下令收天下之兵聚于咸阳,销毁铸成金人。

秦统一之后的十几年中,军队的规模一直保持在庞大的水平上。多次大规模战争之后,军队人数达到了惊人的二百万,占到全国壮年男子总数的三分之一。又大量增加徭役,征集民工大修宫室,又建驰道、五尺道用以控制南北方军务。秦代的百姓与其他年代不同,土地资源的短缺并不是造成他们悲惨生活的主导因素,严苛的政令、沉重的徭役逼得他们不得不放弃手中的土地背井离乡。西汉贾山称秦代“群盗满山”,所谓的大盗,都是苛政之下四处流亡的百姓。

现在我们提到农民起义多数时候都会提起秦末,但是秦始皇在位的秦代初期各种反抗也未曾缺席。始皇帝迁万民入岭南,本是为了控制当地人员,但是以当时的人口基数计算,秦朝的根基——关中已经没有了足够的力量来支撑统治。我们可以看出,秦始皇在位时期的政令有着非常不成熟而且偏激的成分,可以说他在早期的政令很大程度上直接造成了秦朝的灭亡。

混乱的政令之下函谷关的守军早就抛弃了自己的职责,不断迁徙的居所使他们对秦的忠诚度一降再降,后来项梁拥楚怀王之孙为王起兵攻秦,刘邦由崤山迂回的时候居然无人阻拦。函谷关本是天险,但是无人守护的天险就不再具备御敌的能力。

宦官赵高杀二世立子婴,函谷关目送沛公领军向咸阳进发。大一统的时代又一次远去。

胜也函谷关,败也函谷关,透过函谷关看强秦的兴亡

四、“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关于秦的预言,出名的有三条——“亡秦者胡”,始皇帝信以为真,杀了胡姬的儿子扶苏,又增派边军防备胡人;“陈胜王”,秦二世信以为真,派少府章邯镇压,兵力不足,于是临时组织骊山囚徒,于函谷关大破敌军,先杀周文,又杀项梁;“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是楚南公说的,秦二世同样信以为真,但是已经没有士兵愿意为他打仗了。于是刘邦诈计过函谷关攻占咸阳,秦亡,存在时间共十五年零四十七天。

三条预言之中,“亡秦必楚”这句话最终实现了,但是面对一个庞大的帝国,以六国旧贵身份苟活于秦的压迫之下的楚南公为何会有这般的自信呢?

《春秋·胡传》中说“声罪致讨曰伐,潜师掠境曰侵”,用这种思路来解释一下秦灭六国之战,楚国被灭的战争是纯粹的背叛。秦楚之间从秦穆公时代起经历了十八代的婚姻关系,甚至秦始皇的皇后自己都可能是楚国人。

在这种时代交好的大环境下,秦昭襄王却使诈计将楚怀王困在咸阳,楚怀王受尽屈辱却还是不肯同意割地,为国守节而死。

胜也函谷关,败也函谷关,透过函谷关看强秦的兴亡

我国封建帝王的谥号中,“怀”这个字有着特殊的含义——民思其惠曰怀。楚国的子民对这位为国而死的君主充满着敬爱之心。而师出无名的秦国,也正式变作了“虎狼之秦”被无数楚国文人口伐笔诛。

再后来白起水淹楚国国都,火烧楚国君陵,滔天的仇恨伴随屈原的离去彻底刻在了楚国人的骨子里。始皇帝虽然发布政令要求“书同文,车同轨”,试图磨灭六国的文化基因,也许再给秦国一个商鞅,再给秦国二百年的国祚这个目标可以实现,但是历史没有如果,秦地境内每一个楚国人都深深牢记着那些年水深火热的家乡。

于是陈胜吴广大泽乡“举大计死国”,项梁寻回楚怀王后代拥立起兵,项羽“屠坑残灭”大破秦军,刘邦受楚王军令诈关灭秦,“百二秦关终属楚”。

胜也函谷关,败也函谷关,透过函谷关看强秦的兴亡

总结

我们今天再来回顾秦的历史,函谷关作为一条隐隐的线串联起了几个主要的阶段。秦穆王以前,晋国占据函谷关,对秦实施封锁战术。秦国空有千乘却只能望关兴叹。三家分晋,函谷关归秦,四关之固外加政令清和,秦利用土地的优势优哉游哉的开始发展军事准备向外扩展。始皇时期,天下一统,几次大的起义都夭折在了函谷关,守着崤山的关隘,一群囚徒也能抵挡万人。到最后一战函谷关依然威名赫赫,逼得刘邦千里迂回耗资数倍依然不敢轻举妄动。

函谷关给了秦发展的机会,但是过于严苛的法令、骄奢淫逸的享乐作风还有乌烟瘴气的朝堂政治一步步摧毁了秦的统治基础。从函谷关守兵数据来看,二世时期函谷关固定守兵不足千人,还时常有士兵逃跑。都城咸阳的守备部队也是人员凋敝,大部队基本都分散在边关防卫胡人或是在关东镇压起义,军事重地沦落至此。

胜也函谷关,败也函谷关,透过函谷关看强秦的兴亡

秦的灭亡,从根本上讲与外界因素的关系占比不大,还是因为自身的政治问题才引致祸端。天险也好重地也罢,失去了看守的人也不过是一堆石块,同理大一统也好千古一帝也罢,失了民心,也不过是汪洋大海上一叶风雨飘摇的小舟罢了。

参考文献:

《后汉书·郡国志》

《过秦论》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汉书·武五子传》

《四库全书 玉海》

《资治通鉴》

《史记 陈涉世家》

《荀子·强国篇》

《春秋·胡传》

《水经注》

《山海经·中次六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