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墓葬的意义是什么?

剃刀之锋885


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内最重要的发现就是距今约6000年前的蚌塑龙形图案。在此之前与龙的原型有关的文物有红山文化玉(猪)龙、山西陶寺的龙纹盘、仰韶文化的鲵纹彩陶盆等,濮阳西水坡发现的蚌塑龙对于探讨龙的原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西水坡M45号墓发现的蚌塑



除了这一组蚌塑龙虎图,在西水坡还有另外两组与龙有关的蚌塑:

2)距离M45号墓20米处,有蚌塑的龙、虎、鹿、蜘蛛等图案。

3)也在这两个墓葬的不远处,这一组蚌塑中有人骑龙、人骑虎、飞禽等图案,画风实在是太超前了。也正因为如此,有人质疑西水坡墓葬的年代,质疑西水坡的蚌塑的真实性。但是,我觉得考古工作者还不至于糊涂到侧错文物的年代吧,比较用的是比较科学的测定方法。



新石器时期与龙的原型有关的文物与遗址 龙的原型大概有仰韶文化的鲵、鱼,红山文化的猪、山西陶寺的蛇等,而西水坡的龙形中有鳄鱼的特点。也正是因为这样,有学者质疑将西水坡划分到仰韶文化的科学性。既然西水坡遗址属于仰韶文化,为何这里发现的龙形与仰韶文化发现的龙纹不是一个体系呢?

  • “鲵鱼纹彩陶瓶”武山傅家门种谷台遗址出土



  • “水鸟啄鱼纹彩陶壶”陕西宝鸡市北首岭出土



对于西水坡M45号墓葬,有的专家还解读出了星象图。墓主的两侧东有龙、西有虎(有学者认为这是狗),这是否就是“四象”中的青龙与白虎呢,四象的形象最初是根据二十八星宿的位置想象出来的动物图案,难道在6000年以前,古人就已经选定了二十八星宿吗,如果真是这样,关于龙的起源倒是一下子就清楚了。


并且,在墓主人的北方有蚌壳+两根腿骨,有学者认为这代表的是北斗。所以,整个墓葬就是一幅形象图。 其实,对于史前的考古发现,由于没有文字,解读起来实在困难,有的时候看到的与我们知道的知识对应起来了,但是,这会不会只是巧合呢?有些历史,永远没有答案。

我是阿斗,文物考古聊历史,用文物讲述历史,欢迎点赞关注!

文物考古聊历史


濮阳西水坡“中华第一龙”及M45蚌塑集群是上古中华文明的集合体,是中华文明连续体的界碑,它是上古中华多族团文明承传并融合的形象史诗,它以丰富的图腾徽铭、天文历法、天人合一的大系统宇宙观、生命观、宗法礼制、层次化管理、复杂的祭坛神道帝王陵、精湛的大地灵符、蚌塑综合的文化内涵,向世人昭示了灿烂的上古中华文明的历史画卷,是迄今发现的惟一的一座三皇五帝时代的完整的帝王陵,为重新认识并改写中华民族史、中华文明史、中华开国史、中华天文学史、中华艺术史等等,提供了可靠的信史依据。

1987年5月,在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发现大规模的古墓葬群,经过考古发掘,发现蚌砌图案、仰韶时期房基和大量墓葬、器皿及石人像残块等大量文化遗存,在考古学、历史学、天文学、民族学等学科研究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根据查阅的有关史料,经过梳理补续,以飨诸君。妥否,祈请方家正之。


╔01╗

文明圣地,重见天日

1987年5月至11月,考古工作者在发掘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的过程中,在第45个古墓(编号M45)清理出三组用蚌壳精心摆塑的龙、虎等动物图案,直线式排列,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中第一组由龙、虎组成,龙居东方,虎处西方;第二组由龙、虎、鹿、鸟(蜘蛛)组成;第三组由人骑龙和奔虎组成。每一组图案呈现一次祭祀活动画面,蕴含着神秘深奥的文化信息,表明当时已经具有了非常先进的农耕祭祀文化。

▲第一组蚌图

▲第二组蚌图

▲第三组蚌图

三组蚌图,造形独特、规模宏大,生动逼真、内涵丰富,系仰韵文化考古史上首次发现,是中国迄今已知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时期龙虎图形。通过对第一组蚌壳龙的碳十四测定在距今6460±135年前,被专家誉为“中华第一龙”,濮阳也因而有了“中华龙乡”“华夏龙都”之美称。蚌砌图案的发现成为中国龙文化的珍贵文物,把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400多年,濮阳西水坡遗址获评“20世纪河南十项重要发现”之一。

这一直重大发现,石破天惊,轰动了全国新闻界和史学界,乃至海内外华人。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物报》《文物》等都先后作了报道。1988年《人民画报》曾用19种文版发行120个国家,《中华第一龙》被教育部列入小学语文教材。西水坡第一组龙虎蚌图陈列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展览大厅,供四面八方游客观瞻。

▲第一组龙虎蚌图陈列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展览大厅


1990年,冯时先生在《文物》月刊第三期和《自然科学史研究》季刊第二期发表文章:《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的天文学研究》和《中国早期星象图研究》。他认为:M45墓形为一盖图;墓南的圆弧形墓壁为春秋分日道即中衡;东西两侧的蚌龙和蚌虎为星空东宫苍龙和西宫白虎之象,墓主脚下的蚌塑三角形为北斗魁,紧接蚌塑三角形图案的东侧横置两根人的胫骨。这毫无疑问是北斗的图像。胫骨为斗杓,指向东方,蚌塑三角形图案为斗魁,指向西方。全部构图与真实天象完全吻合。

╔02╗

四象起源,天文肇始

中国古代把二十八星宿分为四象(四宫),分别为东宫苍龙,西宫白虎,南宫朱雀,北官玄武,而把北天区域命为中宫,北斗位于中宫内。西水坡遗址M45蚌壳图案就是一副由二象与北斗组成的天文图。其中,龙位于墓主的东侧,虎位于墓主西侧,布列方位与东、西二象一致。墓主北侧布有蚌塑三角形图案,紧接蚌塑三角形图案东侧横置两根人的胫骨,这就是北斗的图像。胫骨为斗杓,指向东方,会于龙首;蚌塑三角形图案为斗魁,枕于西方。第二组蚌壳图案由龙、虎、鸟、麒麟组成,这其实就是四象系统的早期图像,只是到战国中期,四象中的麒麟才被玄武取代。然而,第二组图案中的四个图像并不与四个方位保持一致,大概是这个时期“四象”还没有形成,只处于“二仪"(二象)向“四象”衍变的阶段。

西水坡M45发掘后,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先生,认为四宫星象的起源可溯源至西水坡蚌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冯时先生深入研究得出结论:它将中国二十八星宿体系的滥觞期及古老的盖天学说的产生年代大大地提前了,中国天文学的“四象”传统在夏鼐的基础上又前推了3700年;蒋书庆先生则认为:西水坡蚌塑龙虎图证明二十八星宿和十二月法在600年前已经产生,等等。

▲随县曾侯乙墓二十八宿漆箱盖面星象图

1977年,湖北随州出土的公元前5世纪初的曾侯乙墓二十八宿漆箱盖面星象图,其核心内容,与西水坡45号墓蚌塑遗迹所表现的星象内容完全相同。

综上可知,西水坡蚌砌图案在探索中国古代天文学得起源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认定其中龙、虎和斗杓摆塑就是6400年前精确的天象图,说明当时人们已经能够参星观象授时,这种传统可追溯到十三万年前对三角形北斗魁的观测和记录。所以,专家认为45号墓蚌塑遗迹所呈现的内容可以认定为远古时代的星象作品,它是目前中国所发现最早的星象图,也是目前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天文星图。

“濮阳天文图”,让中国天文可考的历史一下子提前了3500多年,它比之前世界最古老的、在埃及金字塔内发现的天文图还要早2000多年,比巴比伦的界标天文图早3000多年。


╔03╗

墓主身份,谜底未解

西水坡遗址三组蚌壳龙虎图案是M45中的一男性骨架,身长1.81米,仰卧,头南足北。然而墓主人身份却一直是个谜,也引起学术界的各种猜测,到底孰是孰非?

河南博物院晥长许顺湛、南开大学先秦史学专家王玉哲等引注详实的历史资料,证明濮阳是上古雷泽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龙泽的所在地,中华民族人文初祖伏義的母亲就是在濮阳踩了巨人的脚印生下伏義的。距今6000年前,有一个伏義时代,历16世,世代承袭,每一世均可称伏義,濮阳地区是其中一世或几世活动的中心,西水坡墓主应为其中集大成的一位。伏義是中华民族原来所称的“三祖”(黄帝、炎帝、蚩尤)共同的祖先。河南博物院研究员、郑州市古都学术资料首席专家张维华先生认为他只能是一代伏義。湖北师范学院段邦宁先生醉心于研究伏義和八卦文化,了解到西水坡遗址的情况,认定了墓主为人祖伏義。也有学者认为,国内、省内其他地方已有了伏羲遗址,不可能再有二;有的认为墓主疑是其他曾在濮阳活动的先祖。但不管何种认知,学者们都一致认同这是一个在当时地位无与伦比的大巫,一个最高级别的王。西水坡墓墓主当为中华第一王,西水坡遗址,堪为中华第一王陵,濮阳,就是中华民族的祖庭圣地、祖茔圣地。

根据这片墓葬区的形制来看,M45的主人应该是地位特殊,且拥有很大权力,是仰韶时期的某位部落联盟首领。而综合史料中对上古人物地望、生活年代来判断,符合条件的传说人物分别有:颛顼、伏羲和蚩尤。

首推是颛顼。濮阳有“颛顼遗都”“华夏祖庭”之称,颛顼是我国古史中的“五帝”之一,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史载,颛顼生于濮阳,定都于濮阳,一生多在濮阳及其周边地区活动,死后又葬于濮阳附近的二帝陵,M45的发掘地正是颛顼的建都之地,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专家认为颛顼的可能性极大。

有人说是伏羲。伏羲在6000年前来到濮阳一带活动,其伏部族的图腾就是虎,后来又吸收了龙的成分,在汉代画像中伏羲被形容成“龙首蛇身”,这与墓中的龙虎相伴很符合。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年代7800年到8300年,风姓,生于甘肃天水(籍贯),故于河南淮阳,蔡河之滨有“太昊伏羲氏之陵”,是天下第一陵,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还有人认为是蚩尤。因为M45墓主骸骨脊柱断裂,胸腔处上下有利器砍断痕迹,断臂残肢,肩髀分离。《皇览·冢墓记》记载:蚩尤战败,被黄帝杀死并被肢解。史上唯一有此遭遇的就是蚩尤,也很符合人高马大的形象。专家认为蚩尤的可能性很大,但缺乏有力的佐证。

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骁勇善战,相传蚩尤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首领,他有兄弟81人(约81个氏族部落),个个本非凡,在位期间,开垦农田,定居中原,奠定了华夏民族的根基。经过专家论证,确认山东聊城阳谷县是蚩尤首级冢所在地,被称为“东夷之都”;阳谷县十五里园镇蚩尤陵是全国各族人民寻根问祖、祭祀拜谒蚩尤的文化圣地。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且不管墓主人是谁,记住这一历史文化内涵和历史担当,相信:西水坡遗址,定会散发出更醇更美的香味,向全世界飘散而去。


三羽鸟


据说龙是现摆的


邺下文风


一点点个人的看法,我觉得这个墓葬,有点奇怪。一是陪葬图案,另一个是陪葬品,相较同一历史背景社会发展和墓葬形式,我认为有些地方不符合历史关系。


河南唐语砖雕


中华文明要远超6500年,中国农业发展是建立在,对天文知识掌握的基础之上的。不敢想,我们那时就如此科学运用时间种植农作物,文明的不可思意。


大风起兮116


简单说,一句话,将中国文明史至少向前推了1500年。


铁锅大烩菜


龙的传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