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瘋半仙、被朱元璋稱為老神仙的”周顛”有哪些傳奇故事?

當初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道士,除了張天師之外,大名鼎鼎的至少還有三位:周顛、鐵冠道人張中、劉伯溫。

其中周顛最為神秘,他的詳細情況到今天都是一個謎。

周顛在金庸的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是個脾氣急躁、武功二流的“明教五散人”之一。

但是在正史中,周顛是個半仙級別的人物,很像當年唐玄宗御前的張果老。

周顛,姓周,不知其名,是北宋哲學家周敦頤的後代,14歲那年突發瘋病,後來跑到南昌討飯,總是說些常人聽不懂的瘋言瘋語,所以被人們叫做”周顛”。

半瘋半仙、被朱元璋稱為老神仙的”周顛”有哪些傳奇故事?

一開始,陳友諒的軍隊佔領了南昌,周顛看到後就趕緊避開。

等到南昌被朱元璋佔領的時候,周顛在朱元璋途經的路上拜見朱元璋。

據《御製周顛仙傳》記載,朱元璋攻下南昌之後,有一天出門的時候,周顛從路邊跑出來拜見,朱元璋問:"你到底想幹什麼?" 而周顛則一直重複說著三個字:"告太平"。

周顛“告太平”,這有點類似於陳摶先生當年得知趙家奪天下後,對老百姓們發出的太平預言。

據說,朱元璋覺得莫名其妙,他剛開始聽到時,心中很是高興。

但是,周顛“如此者朝出則逢之,所告如前,或左或右,或前或後,務以此言為先”,把朱元璋煩擾的受不了。

朱元璋終於勃然大怒——他下令把周顛先生關在兩隻倒扣在一起的大缸裡,用柴火一通猛烤,看他還告不告太平!

大火足足燒了半個時辰,朱元璋本想讓周顛出醜,讓大家看看神仙被火烤了之後會怎麼樣。

好多人以為周顛早就被烤死了,嚇得不敢正眼相看。

大缸被打開了,只見周顛好好地端坐其中,只是擦了擦額頭上的細汗,大嘴一咧,笑嘻嘻的對朱元璋說:“告太平!”

周顛安然無恙,只是被蒸出了點汗。

這時,朱元璋才意識到他非凡人,於是命人將周顛帶到蔣山上的一座寺廟蔣山寺,讓他暫時居住在那裡。

半瘋半仙、被朱元璋稱為老神仙的”周顛”有哪些傳奇故事?


過了一陣子,山裡的和尚跑來跟朱元璋說,周顛因為跟廟裡的和尚搶東西吃,被氣得半個月不吃不喝了。

可等到朱元璋去看他的時候,卻看到周顛精神和身體都很好,絲毫都看不出他半月未吃飯。

於是朱元璋讓廚子給周顛上了一桌好酒菜,等周顛吃飽後,又將他關進小屋子裡,一個月不給他送飯。

讓人驚訝的是,結果一直持續了一個月後,周顛還是那樣精力充沛。由此周顛引得將士和附近村民崇拜,爭相供養。

至此,朱元璋更加確信周顛是個非同尋常的人,於是讓他待在自己身邊。

據說周顛經常給朱元璋出謀劃策,但是儒家正統的正史裡面鮮有記載。

朱元璋和陳友諒進行殊死鏖戰那年,周顛也得以隨行。

朱元璋怕周顛改不了平日喜歡多嘴而又預言其中的毛病,說不定說出什麼話來惑亂軍心,所以專門派了個衛士守在他旁邊,吩咐只要他亂開口,就立馬扇他一巴掌!

衛士口頭上連連稱是,但是心裡一直犯嘀咕:這神仙也是隨便打得了的麼?

出發攻打陳友諒前,朱元璋問周顛:"此次出兵是否順利?"

周顛斬釘截鐵的說:“沒問題!肯定能打贏!”

朱元璋疑惑的說道:“人家已經稱帝了,我還只是個吳王,現在和人家交戰,是不是有難度啊?”

只見周顛認真的抬頭朝天上看了很久,回過頭來又伸手算了算,最後確切的說道:"皇帝這個位置,上天沒有安排給他(“天上無他座”)。”

半瘋半仙、被朱元璋稱為老神仙的”周顛”有哪些傳奇故事?

船隊行了不到一半,前方的水面上出現了很多白鰭豚,在江中翻滾嬉戲。

雖然那年頭白鰭豚不如現在這麼少見,但這樣成群結隊的跑出來,畢竟還是罕見。所以大家都擠在船頭指指點點地看熱鬧。

大家正看得高興的時候,人群中忽然傳出一個粗糙的聲音,大聲地嘆道:“唉!水怪這麼多的出現,看來這一仗會死很多人噢!”

大家回頭一看,這個頭髮蓬亂,鬍子拉雜,一身玄色道袍,看樣子至少有一個甲子沒有清洗的傢伙,正是那個多嘴的道士周顛。

士兵們聽周顛這麼一說,馬上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完了!神仙都這麼說,這一去怕是凶多吉少啊!”

“是啊,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要做鬼了!”

“當大官的躲在後面倒安全,每次死的都是我們這些小卒啊。”

朱元璋聽說後勃然大怒!下令把周顛這個臭道士捆成個粽子樣,扔進江中淹死算了。周顛說會死很多人,那就讓他第一個去死吧!

朱元璋心想,我既然沒有燒死你周顛,我就不相信淹不死你!

而那周顛被扔下水後,連叫都來不及叫,便迅速不見了蹤影,朱元璋看了看江面後,滿意地回艙而去。

朱元璋這一次又估計錯了。過了很久,當朱元璋的大軍駐紮湖口時,周顛便一身乾爽地出現在軍營。

周顛向朱元璋要飯吃。等到吃飽之後,他整頓好衣冠,到朱元璋面前鞠躬,伸長脖子對朱元璋說:“你殺吧!”

朱元璋說道:“我被你煩擾,所以多次殺你,都未成功,就放你走吧!”

周顛整理了一下行李,揚長而去。從此之後,就再也沒有音訊了。

半瘋半仙、被朱元璋稱為老神仙的”周顛”有哪些傳奇故事?

朱元璋剿滅陳友諒之後,感悟到周顛言語應驗,於是多次派人去廬山尋找周顛,但都沒有他的消息,大家都說周顛是成仙了。

朱元璋便於洪武六年(1373)在廬山的竹林寺舊址處修建了一座訪仙亭,又名周顛亭,以志紀念。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去世前五年,依然沒能忘記周顛,特意寫了篇《周顛仙傳》來記錄周顛的事蹟。

下面有朱元璋詩為證:

跣足殷勤事有秋,

苦空顛際孰為儔?

懲消累世冤魂斷,

幻脫當時業海愁。

方各昔聞仙婁跡,

天池今見佛來由。

神憐黔首增吾壽,

丹餌來臨久疾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