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獨立製造海陸空全系列武器的國家有哪些?

卡哇伊丶筱夢


按照最新的統計,目前全球有23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要說能夠完全自主生產海陸空(還要包括“核”與“天”,即核武器和各類軍用衛星等)全套武器裝備的國家,只有美、俄、中三國!即便是被認為是除俄羅斯外歐洲軍工體系最健全的法國,也無法做到全系武器裝備獨立自主!


聯合國“五常”其實就是各國地位但體現


全球四大導航系統,也反映了各國軍工體系的地位

軍工自主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誌之一,美國作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其軍工能力自然也是最為先進、完善的,不僅規模上擁有絕對優勢,而且長期在軍工科技方面處於引領地位,其他普通裝備無需多提,僅大型核動力航母、B2隱身戰略轟炸機2項就足以體現美國在軍事科技和製造能力方面的“超然”地位,全球首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於1965年服役,目前已經退役拆解,但仍然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建造相同水平的航母,B2隱身轟炸機1997年服役,目前也仍是傲視全球,美國的軍事實力之強大可見一斑!
美國的核動力航母群,超級法大國的象徵

B2隱身戰略轟炸機依然傲視全球

在軍工能力上與美國最接近的是冷戰時期的蘇聯,不論是規模還是技術層次上,都與美國相差無幾,雖然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軍事主體,體系上來說還是完整的,但是在質量和產能上已經與美國漸行漸遠,其中最突出的是在海軍方面,俄羅斯目前保持較好的是核潛艇相關技術,仍處於世界最前列,其他包括先進戰機、各型導彈、地面裝備、單兵武器等也處於世界先進行列,但是在水面艦艇方面下滑較快,正在逐步落入二流。總體上來說俄羅斯的整體軍工能力目前仍是僅次於美國,不過未來不久就可能會發生變化。


俄羅斯在核潛艇方面可以與美國分庭抗禮在水面艦艇方面俄羅斯正在被拉開差距

第三個就是我們國家,其實從體系上來說我國的軍工一直都是比較完整的(我們也沒有其他外部途徑),只不過在技術和質量上長期處於比較落後的狀態。其他時期的情況就不需多說了,但從近20年的發展來說,我國的軍工能力在質量、規模和理念上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甚至在局部達到了世界領先的水平,如反艦彈道導彈、艦載相控陣雷達、通信技術等,不過總體上來說還處於學習、追趕階段,包括航空、精密製造、微電子等還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差距,仍需持續完善。
我國的051型驅逐艦還未被完全替代

055驅逐艦在局部已經達到世界領先反艦彈道導彈是我們獨具特色的裝備之一


除了上述三國外,軍體體系整體狀況最好的應該數法國了,法國在核、海、陸、空、天五個方面都具有很強的實力,包括“凱旋級”戰略核潛艇、“陣風”戰鬥機、“勒克萊爾”主戰坦克、“紫菀”導彈等都是世界聞名的裝備,法國也是全球第二個能夠建造核動力航母的國家,但是在局部領域仍需要藉助外部支持,如與其他國家聯合開發“地平線”驅逐艦、“虎式”直升機、“阿麗亞娜”運載火箭等,雖然也都是在歐洲範圍內的合作,但從獨立行性和完整性上來說與美、俄、中三國還有差距。
法國“凱旋級”戰略核潛艇,性能優異


法、德聯合研發的“虎”式直升機

其他還有一些軍工實力比較優秀的國家,如英、印、日、以等國,都各自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均無法覆蓋全部的軍工體系,如英國沒有自己的洲際導彈、印度中型裝備全靠進口、日本無防衛自主權、以色列需要美國幫襯等。全球230多個國家和地區,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國家擁有完全自主的軍工能力,國與國之間的差異遠比表面上看到的那麼簡單,由此也可以體會“身在種花家”是多麼的幸運,建設好“種花家”你我有責!

曾經的“日不落帝國”海軍已經無法獨立自主
建設強大的“種花家”你我有責!


威吶解析


屈指算來全球共有232個國家和地區,陸海空武器均能實現自造者唯有聯合國五常可以,沒錯,海陸軍全系列,應有應有。在這五個國家中,美國的武器最強,俄國核力量最為突出,中國發展最快(主要是補課),英法最是吃力(不缺科技缺MONEY),發展裝備比拼的是國力,俄英法三國基礎紮實,科技實力不弱,相對於中國,發展開始受到國力牽制和影響,有些個費勁,尤以俄最為贏弱,好在家底尚厚實。基本上評來,裝備全面,有健全的軍事工業體系,科技發達,大有影響。

法國人說,一件裝備好不好使,善在漂亮。如果一件武器看上去醜陋,就難稱得上一個好字。俄羅斯不一樣,只要好用耐用,即具威力,外觀評價說,傻大黑粗,傻大又如何,黑粗又怎樣,使起來稱手就行唄。中國則兼具二者特點,既吸收了西方軍火的製造理念,又能在耐用性下功夫,不只我們善於吸收,博採眾長,有自家判斷,立足自身作戰環境和使用條件,所以不懼寒熱高溼,拿起來能用,精度尚可,不再是廉價的代名詞,武器外銷越來越變得高大尚,努力有成,我們也可以。

美國最強,從尖端的B-2、F-22,到民兵3這樣的戰略重器,一應俱全,說醜陋如A-10“疣豬”這樣的攻擊機,用了幾十年至今奉之為寶捨不得撒手,武器設計如之一慣的生意精明,講究效費比,打開美國武庫,精品和極品存焉,都是最棒的、最強的,生生要高出他人一頭,乍人一背,這是他要持續領導世界一百年的理由,誰不服來戰,從來只有它打別人,冷戰結束數十年,沒人敢惹它的。大棒在手,說一不二,不高興就制裁,活得那是相當風光,世上之事哪一件也離不開美國,或謂,在它身上都能找到原因。


魂舞大漠


目前,只有中美能獨立建造海陸空全系列武器裝備。呼聲很高的俄英法日印等國,都存在自己的短板,並沒有擁有完整得全品類軍工製造能力。
從美軍空海一體戰鬥群中可以看出美軍
的軍工實力
中國勝利日大閱兵


中國海上閱兵式。
從中可以看出中國具備獨立研製陸海空全系列裝備的能力

首先,俄羅斯自從蘇聯解體後工業萎縮,熟練工人大批流失,製造能力大幅下降,目前俄羅斯三軍中海軍受影響最嚴重,近些年俄羅斯建造的軍艦基本都是千八百噸的輕型護衛艦或者導彈艇,推出的大型艦艇製造計劃如“領袖”級驅逐艦、“暴風”級核動力航母以及國產兩棲攻擊艦等沒有一樣成型,由此可見俄羅斯基本已經喪失大型艦艇製造能力。
領袖級驅逐艦喊了很多年都不見影子

其次,英法無論飛機、軍艦、航母、核潛艇還是坦克都能研製,但英法都有短板。譬如,英國能造出新型航母,卻搞不定艦載機,還得向美國購買F35B;能造核潛艇,但導彈買的是美國的“三叉戟”。法國更獨立一些,但唯一的航母“戴高樂”號上的蒸汽彈射器還是得向美國購買。
英國核潛艇裝備的是美國的“三叉戟”彈道導彈

印度雄心勃勃,各種武器類別都很齊全。但說印度製造能力強,還不如說印度的組裝能力強。印度引以為豪的“國產裝備”幾乎找不出一件是獨立造出來的。從技術、到關鍵系統和零部件、再到後勤維修,都得依靠外國。


印度在建的新航母基本就是個“萬國造”

日本表面看很強大,說是自衛隊,其實軍力比大多軍事強國還強。但日本的軟肋是進攻能力受到限制,驅逐艦很強,但沒有對陸攻擊導彈;兩棲攻擊艦很多,但不具備航母的製造能力;常規動力潛艇技術先進,“蒼龍級”號稱世界最強,但無法制造核潛艇。
日本“愛宕”級驅逐艦很先進,但沒有對陸攻擊巡航導彈

與以上國家相對的是,中美擁有全系列武器的製造能力,從一個螺絲釘到航天飛船,中美都能自給自足。這其中,又以美國最為優秀,因為美國不僅具備全系列軍備研製能力,並且在大部分領域都是佼佼者。中國作為後來者,在某些領域跟美國還是有不小的技術差距。
中國同樣具有全系列裝備製造能力


兵者詭道也


所謂“全系列”就是從最初級的子彈開始到航母、洲際導彈、衛星,再到軍服上面一個紐扣,拉鍊、一條坦克的履帶…任何涉及軍隊的物品和制式武器都可以製造,這就叫“全系列生產”!

現代武器裝備的製造完全是現代化大工業的產物,一個國家唯有在重工業有所建樹才能在武器裝備製造上有所作為!因為武器裝備也是工業製成品。而武器裝備製造的先進與否就涉及到了工業人口素質,也就是說:每年要有許多的理工科的大學生畢業和更多數量的專業培訓的高級技師,有了人還是不夠的!還需要持續不斷的工業投入才行,每年所投入的資金大體在數千億美元的技術投入和設備更新,相當於一箇中等國家一年的GDP。
軋輥長度5500㎜寬厚板軋機,目前世界上不超過十臺!沒有它的存在就不能生產出來航空母艦用鋼板,而且這種超大軋機的製造是非常困難的,能製造出來它的國家需要有深厚的冶金生產、機械設計、製造能力!也只有大國才需要它,一般國家即便是擁有了也沒有意義!因為這種軋機不但價格昂貴,軋製出來的鋼板也只能用在超大規模的設備製造上。

航母用鋼一直是軍迷們熱烈討論的話題,但是從事該項工作的工程師和技師做出來的努力不是業界外所能想象得到的,因為這項工作設計的產業鏈非常長,從鋼材的初步冶煉→爐後精煉→澆注鋼錠→鋼錠開坯→扎板→熱處理→探傷→成品出廠…這一整套的生產流程的設備投資需要上千億美元和上百萬相關的工業人口才能實現得了,沒有這樣巨大的投入,還想建造航母只能是像印度那樣購買鋼材…僅這一項基礎工業就把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難住了”!現在可以生產出來航母用鋼材的國家不超過6個,連鋼材這樣的基礎材料都不能生產,也就談不上獨立自主的製造全系列武器裝備了!
450噸電渣重熔鍊鋼爐,凡是瞭解火炮製造的軍迷都知道“電渣重熔爐”的重大意義,沒有它炮管的製造質量會很差的,“電渣重熔”的原理和我們日常見到的普通電焊是一樣的,也是採用焊條做為自耗電極…只不過電渣重熔爐的自耗電極是電弧爐冶煉出來的圓柱形鋼棒,在經過精整後用做電渣重熔爐使用,幾百根的自耗電極通過熔鑄的冶煉工藝生產出來一個幾百噸的大型鋼錠,105㎜以上口徑的火炮都得用這樣大的鋼錠,因為這樣的鋼錠內部的鋼晶體更加緻密、分子鏈更長、合金成分分佈更加均勻…不會出現一般工藝冶煉出來的大型鋼錠那樣有:內部疏鬆、氣孔、夾雜、白點、合金成分偏析…冶煉缺陷,好的武器必須要使用好的材料才行。


百噸級大型電渣重熔鋼錠需要用5萬噸級別以上的鍛造機將它鍛造成炮管粗坯,否則沒法進行下一步生產流程,5萬噸以上級別的鍛造機和5500軋機一樣是一個國家重大的製造裝備,用國之重器形容不為過!它不僅僅是鍛造炮管,航母的推進主軸、蒸汽輪機,燃氣輪機的轉子用初坯、大型飛機的鈦合金主樑…都需要它去鍛造成型,沒有它的存在就不可能製造出來大型武器平臺。
炮管精鍛機,就是講初步加工出來的炮管坯熱鍛造成精確尺寸的炮管坯

,也是非常昂貴和難以製造的工業設備,四個熱鍛錘頭在千餘度的高溫下要想把鋼管精確定尺是很困難的事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沒有強大的重工業基礎和全套的工業製造鏈條再加上數千萬高等工業人口,就不可能將所有的武器裝備製造工業掌握在自己手裡,目前世界上完全掌握全工業鏈條的國家就2.8個!中美和0.8的俄羅斯,這三個國家理論上可以製造世界任何一種武器裝備,並且生產能力也非常強大!可以全套的武裝一箇中等國家的軍隊,從手槍→航母、導彈→衛星。

隨著工業製造的精細化和複雜化,製造鏈也越來越長根據《大目標》這本書的定義,要想完全掌握武器裝備的製造並且在不影響其它輕工業、農業、服務業…等等產業的發展,需要的人口數量要在2億以上,這其中20~55歲的重工業人口要超過2500萬!而2500萬的這個數字也只有在中美可以提供這樣的基數,其它工業發達國家已經形不成這樣的規模了,所以他們在今後10年間工業鏈條開始斷裂,就像英國那樣,雖然是近現代工業的發源地,但是英國已經不能製造大型武器裝備平臺了!
長江-1000航空發動機,將在3年內技術成熟。

一個國家現代武器裝備製造工業完整性,需要大規模的人口素質教育,把人力資源的潛力變成動力才行,沒有工作願望、沒有工作技能、沒有工作紀律的人口只能去搬磚!這樣的低端人口就是有十億也製造不出來有價值武器裝備,唯有通過工業革命的洗禮和強有力的領導組織下完成工業革命,才能實現全套的工業製造鏈條,並且在這個鏈條的基礎實現完全自主全套武器裝備的製造。


皇家橡樹1972


到目前為止,能夠相對獨立的製造海陸空全系列武器的只有美、俄、中、法、英五個國家,也就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常。

但若是幾乎不依賴他國關鍵技術,自己能完全獨立研發三軍裝備的只有藍星扛把子——美帝。

現代武器裝備的研製,是國家整體工業體系完整度的體現。

小到單兵步槍,大到飛機航母,都需要一整套完整的工業體系作支撐。

就拿航母來說,美國尼米茲級航母大約有10億個部件,是世界上最複雜的機械結構。這其中只要有一個關鍵部件卡殼,就能癱瘓整個作戰系統。

當今的世界各國中只有美國擁有如此強大的工業能力。


我們先看世界第一空軍——美國空軍。

美空軍主要由戰略部隊、戰術部隊、航天部隊和特種作戰部隊四種作戰部隊組成

編制有14個航空隊、45個航空聯隊、128箇中隊。

主要裝備有6394架飛機,其中作戰飛機3267架,運輸機1158架。

洲際導彈580枚,其中"民兵"Ⅲ型導彈530枚、MX導彈50枚。

(美國空軍壯觀的大象慢步)

(C-17環球霸王運輸機)

(F-22隱身戰鬥機)

截止2017年度美空現役主力飛機有:

F-22戰機175架

F-35A戰機71架

F-15C/D戰機97架

F-16C/D戰機677架

F-15E戰鬥攻擊機192架

AC-130U戰機28架,

B-2A戰略轟炸機20架

B-1B戰略轟炸機62架

B-52H戰略轟炸機77架

MQ-9B偵查機93架

MQ-1B無人偵查攻擊機150架

A-10C攻擊機106架

U-2S偵察機21架

E-3B預警機30架

C-5戰略運輸機55架

C-17A運輸機188架

C-130H/J運輸機225架

C-21A運輸機31架

CV-22B垂直起降運輸機42架

KC-135RT加油機225架

KC-10A加油機59架

HC-130J加油機107架

MC-130H特種作戰支援機50架

這裡面單是大型運輸機一項就只有美、俄、中三家可以製造,中國雖然也已經研製出大型運-20,但在關鍵的航空發動機方面現在仍需要從俄羅斯進口。

再說下世界第二空軍——美國海軍。

美國海軍下設七個艦隊,約500,000現役和預備役軍人、279艘現役軍艦和4,000架飛機,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龐大、噸位最高、裝備最先進、總體實力遠超於其他國家的世界第一海軍,兼世界第二空軍。(氣勢恢弘的美國航母戰鬥群)

(洛杉磯級核潛艇)

美海軍現擁有11艘現役航母,其中10艘尼米茲級,1艘福特級。

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宙斯盾):22艘服役中

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宙斯盾):63艘服役中。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宙斯盾):1艘。

瀕海戰鬥艦:2艘。一艘"自由級"和"獨立級"

颶風級海岸巡邏艇:8艘服役中

鶚式海岸獵雷艦:8艘服役中

復仇者級水雷反制艦:14艘服役中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8艘服役中

塔拉瓦級通用兩棲攻擊艦:1艘服役中

美國級兩棲攻擊艦:1艘建造中

藍嶺級兩棲指揮艦:2艘服役中

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運輸艦:6艘服役中

奧斯汀級船塢登陸艦:2艘服役中

哈波費裡級船塢登陸艦:4艘服役中

惠特貝島級船塢登陸艦:8艘服役中

LCAC氣墊登陸艇:74艘服役中俄亥俄級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14艘服役中

俄亥俄級核動力巡航導彈潛艇:4艘服役中

弗吉尼亞級核動力攻擊潛艇:9艘服役中

海狼級攻擊核潛艇:3艘服役中。

洛杉磯級核動力攻擊潛艇:42艘服役中。


喜歡呆在家裡的宅男——美國陸軍

目前世界上總人數第二,綜合戰鬥力第一的地面武裝部隊。現有全部總兵力99萬。


(美國陸軍主戰坦克——艾布拉姆斯)

(美軍精良的單兵武器裝備)


千佛山車神


能獨立製造全系列武器的國家只有五常國家,其他國家都不行。


美國的軍工實力最強,軍火商不計其數,我們可以簡單數一下,波音、洛克希德•馬丁、諾思羅普•格魯曼(門)、科林斯、通用電氣、通用動力、柯爾特、西科斯基、L3、貝爾、紐波特紐斯造船、SPACEX……


俄羅斯軍火工業實力也非常強,這得益於二戰德國法西斯的進攻和冷戰的美蘇爭霸,軍火商不計其數,我們可以簡單數一下,蘇霍伊蘇27,情結無限,“金剛石安泰”公司銷售額達到86億美元,S400導彈的出口攪動世界。 俄羅斯聯合發動機公司、高精度系統科學生產聯合公司、俄羅斯戰術導彈武器公司、“烏拉爾車輛廠”公司也都是世界百強。俄羅斯軍隊的新型坦克和裝甲車輛的供應充足,傳統主戰坦克的技術性能穩步推進,競爭力超強。


中國軍工企業實力自不必說,成飛、沈飛、大連造船廠……陸海空天電五維武器都是世界先進水平,軍工科技工作者兢兢業業,發奮圖強,艱苦奮鬥,為保家衛國做出傑出貢獻。

英法兩國儘管沒有了多少主動啟動的武器裝備項目,但是隻有他們想,就能達到出題老師提出的標準。日本科技實力強,但是有美日安保條約給它們帶了嚼子,中程導彈都禁止造,何談全維武器?其他以色列、巴西、印度就更不必說了!你要是說非洲,那就只能是一窮二白,呵呵呵了!


吾評武願


可以說能夠製造海陸空全系列武器的國家在世界上屈指可數。目前來說也就只有美,俄,中,法,英這幾個國家。能夠完全獨立製造的國家也就只有美,中兩國了,因為只有這2個國家才擁有完整的軍工體系。

作為一個能夠獨立製造海陸空全系列武器的國家,就必須擁有完備的軍工體系來支撐。缺少這一點,就根本無法做到獨立製造。所以完備的工業體系和優秀的產業工人,是一個國家工業實力的象徵。同時也是一個國家,軍工潛力的表現。



這位美國毋庸置疑,世界第一軍事大國。無論是海陸空三軍美國擁有完備的軍工體系和軍工製造能力。就讓美國擁有了世界最大的海軍航母戰鬥群。整體軍事製造能力世界其他國家很難企及。正因為美國完備的軍工製造體系,才成就了美國獨霸世界的軍事能力。


在軍事技術上,世界上很多的國家都依賴於美國的技術支持。這也是美國擁有強大的科研能力分不開的。所以經濟,科技,技術,成就了產業,支撐了軍工,成就了大國地位。美國成為了世界的第一。

而我們中國成為了世界工廠以後,就擁有了世界工業的幾乎全產業鏈。在軍工體系上,同樣做到的自給自足,雖說在某些領域上還與需的發達國家,擁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自己的產品,也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



當我們建立起來獨立的軍工製造體系以後,就擁有了自我製造武器的能力,這樣才暫時就不會受制於人。才有了這些年武器快速發展,更新換代的大好局面。所以擁有獨立的軍工製造體系,可以讓一個國家不會依賴任何一個國家。


而作為俄羅斯,看似一個軍事大國,但是在軍事技術上不可能與當年的蘇聯同日而語。從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就可以看出,俄羅斯當年與法國簽訂建造的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就看出俄羅斯並沒有擁有製造大型艦船的能力。最後法國撕毀了合同,俄羅斯到目前也沒有得到合適兩棲攻擊艦。

而作為英,法兩國確實擁有完備的武器製造體系,但是在某些關鍵設備上還是有所欠缺。比如英國在製造航母上就缺錢龍門吊這樣的非軍事裝備,但是又離不開這樣的裝備。再比如英國航母缺少艦載機,目前的航母得等待美國的F-35B艦載機。



而法國相對比英國好一些,但是在航母上的關鍵設備依然需要依賴美國進口。比如法國引進的C-13蒸汽彈射器,E-2C艦載預警機,所以法國還是相對擁有比較完善的體系。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有朋友說日本也算一個,但是淡然認為日本目前在一些關鍵設備上還是依賴美國的軍事技術。日本真正擁有實力的話,它的“心神”五代機早就繼續研製了。


淡然小司


能獨立研製海陸空全系列武器的國家就五個:美、俄、中、法---呃,沒有英國,而是印度!

是否具備獨立而齊全的國防工業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方面,這不僅代表了一國的工業水平,還與科技水平緊密相關。當然,在全球話的大格局下,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其實也沒必要生產所有的武器裝備,即便吊炸天的美國也做不到,所以我們的分析範圍僅侷限在主戰裝備上。而目前這個星球上敢說自己具備獨立研製全套海陸空主戰裝備的國家就5個:美、俄、中、法、印。

看到這個名單,有人馬上會反對,美俄中法沒什麼意見,但是憑什麼這麼給三哥面子,難道它比英國還牛?!大家不要著急,聽筆者說完再罵也不遲。

首先,美國、俄羅斯、中國這三個國家能夠獨立研製全套武器裝備大家應該沒有異議。這三個國家也是綜合國力排前三名的全球性大國,家底厚、門類齊。

就在十幾年前,中國還算不上能夠獨立研製全套裝備的國家。這十幾年在經濟騰飛的支撐下,中國軍工發展日新月異,幾乎在所有的領域都實現了突破。首艘國產航母的誕生標誌著中國已經能夠完全自主研製所有類型的主戰裝備,成就來之不易,值得我輩自豪!

法國雖然只算中等強國,但是由於一直奉行獨立的防務政策,在軍事上並不依賴北約,由此也建立了完整的國防工業體系,能夠生產包括戰鬥機、航母、核潛艇、主戰坦克等幾乎所有的主戰裝備,而且水平還相當高。筆者覺得法國像是一箇中號的超級大國。

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和陣風戰鬥機是法國軍工的驕傲,從全世界範圍看,其技術水平僅次於美國。若說目前法國軍工的缺陷,就是沒有像美、俄、中那樣研製出四代隱身戰鬥機。不過筆者覺得這不是水平問題,而是需求和財力支撐的限制,況且法國已經著手研發下一代戰鬥機項目。

筆者將英國排除在外恐怕得需要解釋兩句。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也曾經一度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工業和科技基礎雄厚。即便現在日薄西山,但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仍然貴為聯合國五常之一。但是,自冷戰後,英國就在防務上緊緊的與美國綁在了一起,軍工業也早已與美國軍工融為一體,獨立性大大削弱。就拿戰鬥機來說,自垂直起降的鷂式戰機之後,英國就再也沒有獨立研發過任何一種戰機。

特立獨行的鷂式竟然是英國獨立研製戰機的輓歌,真是讓人感嘆。而之後颱風是跟德國、意大利、西班牙聯合研製,英國的份額不到三分之一;至於四代機時代,英國只是F35項目的8個國際合作方之一,連條組裝線都沒有。

英國的大型航母只能用國外產的艦載機,維多利亞女王的在天之靈不知是否安息。

最後容筆者重點為印度辯護一下。筆者知道大部分國人看不起三哥,覺得三哥還生活在連廁所都不多的中世紀,工業基礎薄弱,經濟水平低下。在國防建設上,重點裝備一律都是買買買,怎麼著也跟“獨立研製”沾不上邊。但是,筆者懇請讀者朋友仔細想想,在海陸空甚至核武器方面,印度幾乎能生產所有的主戰裝備。

陸軍方面最重要的主戰裝備就是坦克,而印度自主研製的主戰坦克就是大名鼎鼎的“阿瓊”。

阿瓊重達60噸,採用一門120毫米線膛炮,使用一臺1500馬力的大功率柴油機,還有各種先進的觀瞄和火控設備,紙面性能媲美英國的挑戰者坦克。

大口徑火炮方面,印度近年也生產了“Vajra-T”155毫米自行火炮。

其實就是韓國K-9的許可證版本,嚴格意義上不屬於“獨立”製造,但是也算是比較好的開端。

空軍方面,大名鼎鼎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早在半個世紀前就開始組裝戰鬥機,近年來通過許可生產蘇30MKI算是摸到了生產現代戰機的門道。當然,印度“獨立研製”的戰機是大名鼎鼎的LCA。

關於這款戰機筆者就不多做介紹了,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經過印度方面的30年磨一劍,LCA好歹已經量產。國內軍迷對LCA極盡諷刺、挖苦、奚落之能事,還老是拿殲10跟它對比。LCA1983年開始研製,殲10是1986年,而目前殲10已經發展出A/S/B/C幾個型號,已經進化成先進的三代半,生產數量更是逼近500架,比LCA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但是筆者覺得,LCA是印度在先進戰機研發之路上的第一份作業,搞成這個樣子情有可原。我們研發殲10也是用了將近20年時間,沒必要五十步笑百步。印度在LCA項目上獲得的經驗教訓,將大大有益於之後的獨立研製,就像殲10之於中國。

海軍方面,印度能自行建造7000噸級帶四面盾的區域防空驅逐艦,能建造4萬噸級的“維克蘭特”號航母,能建造核潛艇“殲敵者”號,這些本事也就是聯合國五常才具備。

印度殲敵者號核潛艇,其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的反應堆,但是滿世界打聽一下,能造核潛艇的國家一個巴掌就能數過來(得是六指),誰還能看不起三哥?

更不用說印度還有正兒八經的戰略核武器。

其實,從各方面看,印度都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發展中國家,擁有門類齊全的國民經濟體系,龐大的人口規模和消費市場,印度其實很像30年前的中國,潛力無限。對於印度未來的崛起,我們要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回答,因為題主問得實在有些含糊。這個陸海空全系列武器究竟該怎麼定義?武器裝備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如果要細分下來,能有幾千種,整個藍星上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生產所有的一切武器裝備,即使是美國也不行。比如,美國就沒有常規潛艇,美軍裝備的無後坐力炮也是瑞典生產的,而不是美國自己。如果再細化一點,武器裝備上的組成部分及彈藥對於西方國家來說更是全球化生產的狀態。

如果只是說大的作戰平臺,例如戰鬥機、轟炸機、航空母艦、潛艇之類的,目前全世界能夠生產全系列平臺的只有一個國家:美國,中國和俄羅斯都只能算半個。美國當然不用說了,擁有目前世界最先進的武器和最領先的技術。中國雖然近年來進展神速,但畢竟基礎還是薄弱了一點,在某些方面還存在短板。嚴格來說,中國是所有大的作戰武器平臺類別都能獨立製造,但在性能上就略有不足。比如戰略轟炸機,中國目前的主力轟炸機轟-6其實只相當於美俄的中型轟炸機水平;再比如航空母艦,我們雖然能造了,但還只是建造第一艘。還有的領域還處於比較空白的狀態,比如重型直升機、兩棲攻擊艦等。

相對而言,俄羅斯情況就更差。雖然俄羅斯人的基礎比中國厚實,但近20年多來,由於經濟不景氣、人員大量流失、科研生產體系被破壞,俄羅斯在軍工方面全靠吃老本。到如今,俄羅斯在第四代戰鬥機、區域防空艦(俗稱的“盾艦”)等方面已經完全跟不上美國和中國的步伐。

至於其他國家,哪怕如英、法這樣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其軍工體系也已經早就不能獨立完成完整的裝備體系了。T


聯合防務


可以說,到目前為止能夠獨立製造海陸空全系列武器的國家只有美國、俄羅斯和中國,法國,如果歐盟算做一個國家的話,歐盟也可以。

海軍主要武器就那幾個,其餘繁雜的不說,驅護艦艇、潛艇、航母、艦載機、補給船,單單這幾項,就難倒很多國家,如果只是建造,很多國家都可以,但是算上武器裝備,就滅了很多,日本、韓國、印度、英國都可以建造上述艦艇,但是日韓的艦載武器(防空導彈、雷達、動力系統)幾乎都是美國的,印度的艦載飛機自己造不了,只能買俄羅斯的,英國核潛艇的核導彈還是美國的,而可以獨立研製主力艦艇和武器的只有中國、俄羅斯、美國,還有一個法國。

空軍的話,沒什麼好說的,戰鬥機、運輸機、轟炸機、直升機及其武器系統,其他多的不說,美國有F-22,C-17/C-130,B-2/B-52,黑鷹,中國有殲10/殲20(WS-10B),運8/運20(WS-20),轟6K,直18,俄羅斯有蘇27系列/蘇-57、伊爾-76、圖-160/圖-95、卡系列和米系列直升機,而且上述飛機的武器系統均由自己研製,發動機、雷達、對空對地武器系統,就連中國現在的殲16的發動機也是自己研製的WS-10B,而其他國家,要麼是美國買的,要麼就是俄羅斯買的,要麼就是聯合幾個國家研製的(西歐國家),就法國比較強,可惜法國沒有轟炸機!

陸軍就不說了,坦克、大炮、步兵車、火箭炮、輕武器等等,很多國家都可以做得到,一般來說主站坦克可以自主研製成功的,其他的裝甲車輛也可以自主研製,除了聯合國五常,還有日韓烏克蘭等,當然印度不算。

除了上述武器外,如果將戰略預警雷達算進去的話,估計只有中美俄。

綜上所訴,可以獨立自主研製全系列國防裝備的國家,只有中國、美國、俄羅斯,如果降低一點標準的,法國也可以算進來,而這四個國家,正是世界武器出口的前四強:美國、俄羅斯、法國、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