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是哲学家中的侠客,侠客中的哲学家

侠是什么?侠客不是脸红脖子粗一言不合就拿刀砍人的人,那不是侠客,只是地痞流氓而已;

侠是什么?侠客不是为了一己私利为统一武林而在江湖掀起腥风血雨,如任我行、东方不败之类;

侠客是反金的王重阳,是死守襄阳的郭靖,是反清复明的陈近南。

墨子: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是哲学家中的侠客,侠客中的哲学家

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少侠客,也不缺少侠客精神。但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游侠,往往以“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激励自己,他们勇敢无畏,他们用于献身,往往只是为了一个死士的虚名。而真正的侠客,是属于群体的,属于社会的,是为天下人的利益而献身的勇士和君子。所以,金庸先生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笔下的大侠郭靖,正是这种侠客精神的化身。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才是真正的中国侠客精神。而如果我们要为这种精神找到一个源头的话,那就是墨家。

墨子是哲学家中的侠客,是侠客中的哲学家。

在墨子身上,鲜明地体现了侠客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和人间大爱。墨子并非中国游侠的祖师,但墨子却是中国侠客的引路人和精神导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墨子匡正了春秋时期游侠精神,为游侠精神赋予了家国情怀,赋予了社会公义,赋予了人间大爱。没有墨子的精神引导,发源于春秋时期的游侠,很可能发展成专业杀手和死士。

谭嗣同把墨子的学说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是任侠,他认为墨家学派具有拯救天下苍生的兼爱精神,相比于儒家的仁爱更进一步;二是格致,墨家崇尚科学精神、逻辑推理,致力于创明创造发展科学技术。墨家学派在战国时期普遍重视人学伦理的各学派中,无疑更为进步。

基于此,墨子的弟子们要么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侠义勇士;要么是精通科技、逻辑推理的巨匠和辩士。而与此对比,孔子的弟子多是宽衣博带文质彬彬的君子;老子的弟子多为清心寡欲浪迹江湖不问世事的隐士。从入世的角度来看,墨家学派更积极更努力。

墨子和他的墨家学派的弟子,大多是行侠仗义之人,所以墨家成员有“墨侠”之称。一贯与墨家学派不共戴天的孟子,也很欣赏墨子的“为天下之大利”的精神;一贯看透人生虚幻、命运之无可奈何的冷眼派的庄子,也说墨子是天下的好人。

墨子: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是哲学家中的侠客,侠客中的哲学家

墨子把治国安邦为最高目标,以匡救时弊兴国安民为己任,以兼爱为最高理想,以反对不义战争为手段,广收门徒,著书立说,积极奔走周旋于列国之间,谋求国与国之间的和平相处。作为影响力巨大的学派,墨家学派在短暂的辉煌之后湮灭于历史之中,但墨子所提倡的“兼爱”“非攻”的理论,却以侠客精神的形式流传下来,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和中国人的精神。

真正的大侠绝不会杀人如麻,相反他必定是一个仁者仁心人间大爱的人,这种情怀来自于墨子的“兼爱”思想。有了“兼爱”思想,墨子和他的弟子们,可以为萍水相逢的弱者披肝沥胆;可以为保卫弱国而慷慨赴死;可以毫无保留地像爱自己的亲人一样去爱别人。墨子告诉自己和他的弟子,“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为了天下的公利,墨家弟子哪怕是摩秃脑袋、磨坏了脚脚跟,也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这正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情怀,这也是中国侠客精神的内核。

真正的侠客,眼中没有私利,只有义与不义之分。而要论对义的重视,没有任何学派比得上墨家。对儒家来说,仁爱才是最重要的价值观,而义只是仁义礼智中的第二位。而墨子说,“万事莫贵于义”,世界上没有比正义更为珍贵的事情,于人而言,维护正义比保存生命更为重要。所以,墨子提出一个人的价值观应该是:“以行天下之大利,除天下之大害”。因此,真正的侠客是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义之所在,虽万金在前美色在侧,除义之外,与我何干?

墨子: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是哲学家中的侠客,侠客中的哲学家

既然“兼爱”,就要反对歧视与压迫。大国侵略并吞并小国是不义;以强凌弱是不义,因此都要强烈反对。所以,墨子提出了“非攻”的理论,并带领弟子组成了武装集团,奔走于齐鲁宋楚之间,不惜牺牲生命,只为制止不义战争维护和平,维护他们的兼爱理想。

真正的侠客都是一诺千金的人,这也是中国侠客的重要的文化精神。墨子为这种精神做了最明确的注释,他崇尚“言必信,行必果”,强调有诺必守,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墨家巨子孟胜为了践行代守阳城的诺言,与弟子一百多人自杀于阳城,践行了一诺千金的侠客精神。

真正的侠客是锄强扶弱扶贫济困的人。墨子心怀天下苍生,他说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面对不平等,他告诉弟子们,“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所以墨子的弟子多勇士多侠客,喜欢行侠仗义锄强扶弱,这也是中国侠客的重要的行为特征。

真正的侠客从来不邀虚名,这种精神也来自于墨家。墨子在帮助制止了出国侵略宋国之后,飘然而去,这正是李白所说的“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大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