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英雄 侠之大者——《天龙八部》人物点评之萧峰

迄今为止,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不是射雕系列三部曲,而是《天龙八部》。并非因为该书中有美艳绝伦、语笑嫣然的王姑娘,而是因为有了英雄无敌、气壮山河的萧大侠。

悲情英雄 侠之大者——《天龙八部》人物点评之萧峰


《天龙八部》中的所有人物形象,我最敬重者,萧峰其人;我最同情者,亦是萧峰其人。记得黄日华版的《天龙八部》刚开演时,我看得如痴如醉,深为剧中人物命运起伏所吸引。其中最吸引我的,自然要数萧峰了。剧中设计的背景音乐很好,只要萧峰一出场,就会响起一段雄壮的音乐,直听得人热血沸腾,豪情万丈。当初,对《天龙八部》尚未完全了解时,总以为小说的主人翁是段誉——因为整个故事都围绕其老爹段二的风流情事而发生和展开。如今,如果非得找一个主角,那我首选萧峰。


悲情英雄 侠之大者——《天龙八部》人物点评之萧峰


说萧峰是大侠,应该没有人会提出异议。他有傲视天下的武功和大悲悯的侠义情怀,连少林老僧都称赞:好俊的功夫,降龙十八掌,果然天下第一。这方面虽然其两个义弟都属绝顶高手,甚至内力都较其更为深厚,然而若把临战经验、武功的收发自如等因素计算在内,他们都不是其大哥的对手。就算令天下人闻风丧胆的四大恶人,虽然有段延庆这般恶贯满盈的顶级高手,也根本难以望其项背。至于和其齐名的“南慕容”慕容复,则如萧峰所言:“萧某大好男儿,竟和你这种人齐名!”实在是没法比的。仅仅武艺高强,是称不了侠的。之所以称萧峰为大侠的另一个原因,则是他胸怀天下苍生,渴望天下太平。同样有少林老僧说话:“善哉,善哉!萧居士宅心仁厚,如此以天下苍生为念,当真是菩萨心肠。”这一点,《天龙八部》中有他这样身份地位的人,没有一人有他这样的见识。即使是其义弟段誉,其实也是懵懵懂懂,达不到他这样的高度。当宋人和辽人互骂为猪狗之时,唯独萧峰茫然。


悲情英雄 侠之大者——《天龙八部》人物点评之萧峰


称萧峰为悲情英雄,自认为再贴切不过。想当初任丐帮帮主之时,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快意恩仇,何等痛快淋漓。怎料无端卷入情海风波,遭人设计,亡命天涯。紧接着被天下武林陷害追杀,红颜知己惨死自己掌下,身世之谜始终难解。直到少林寺群英会上,才知道自己的授业恩师和养父母竟死于亲生父亲之手,真是造化弄人,令人仰天长啸、长歌当哭。按说机缘巧合,结识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官拜南院大王,统率辽国大军,本该是风光无限,前途无量,哪曾想那辽帝有吞并天下之志,不似他以天下苍生为念,于是乎悲剧再度发生了——要我领兵攻宋,勿宁死。从当时宋辽的实力来看,如果萧峰愿意领兵南征,当可一举拿下开封,做他的南王。最悲情的一幕自然是雁门关外一战,情势发展到此,可谓天下之大,已无萧峰容身之地。雁门关城门紧闭,不接纳抗辽英豪;大辽三军已视其为叛徒,必欲杀之而后快。宋人不亲、辽人不爱、恋人已死,虽然其二个义弟甚至女真人都可为其提供庇护,然而那岂是大丈夫所为——于是乎,他再行走于世,虽空具一身武功,却是没有用武之地。死,已成了他最后的归宿!


悲情英雄 侠之大者——《天龙八部》人物点评之萧峰


悲剧的发生,都是有特定土壤的。恨只恨萧峰生不逢时,行走于世三十余年,只能在无奈中,带着对恋人的愧疚,带着对人生的茫然,匆匆弃世!

我谓萧峰:悲情英雄,侠之大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