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后人游岳飞墓,遭同僚讥讽,遂做对联一副,从此官运亨通

兴七年公元1137年正月,宋高宗决意将宋军大部分的指挥权交由岳飞掌管,岳飞闻讯斗志昂扬,着手北伐大计。然而就在彼时,秦桧却借机进“功高盖主”的谗言,继而不断在议和、立嗣的问题上弹劾岳飞,终将岳飞下入大狱,置于“莫须有”的千古奇冤。

秦桧后人游岳飞墓,遭同僚讥讽,遂做对联一副,从此官运亨通

图文无关系

人所共知,面对金人的铁蹄,岳飞坚决抗击绝不妥协。他率领麾下岳家军数百次痛击金军,即便在死前,他念念不忘的仍是还我河山,收复中原!

如此一个心怀家国天下的赤诚好汉,却葬身于秦桧这等奸佞小人的口舌之下,怎能不令人唾骂?秦桧一跪千年实属咎由自取,即便是他的后人,对此都深觉羞愧。

根据清代史料记载,乾隆在皇太后60大寿之际开万寿恩科,金陵人秦大士高中状元,乾隆帝看重秦大士的才学,令他掌修国史,负责科举,后来被调进上书房,教授皇子们读书,秦大士一门至此青云直上地位显赫。能获得乾隆如此赏识,除了才学,更重要的是秦大士的气节。


秦大士是秦桧的后人,对于这点他不遮瞒,反而以此来警示鞭挞自己。因为秦桧的原因,秦大士遭到同僚们的轻视,他不予争辩而是默默承受。

一次秦大士奉命到杭州督办事务,故而特意来到岳飞墓前祭拜,当他看到祖先的跪像竟然羞愧的掩面痛哭许久,含泪写下“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正是这样坦荡磊落的襟怀,令秦大士赢得乾隆和同僚的正视,成为一段佳话,流传到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