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未捷身先死!他的临终遗言成了三十万川军的杀敌誓言

三军九旅十八团,营长连长数不清。

七十多年过去了,川西平原上的安仁古镇还在津津乐道着刘氏家族的故事。

出师未捷身先死!他的临终遗言成了三十万川军的杀敌誓言

刘氏家族,那是民国时期多么显赫的一个家族。只一个刘湘,就有说不完的故事。

青砖灰瓦,雕梁画栋。岁月并不曾斑驳这一座始建于1933年有着典型川西民居风格的刘湘公馆。叩开公馆的门扉,有四合院,一楼一底,红柱抱壁;有办公楼,青瓦砖柱,简洁明快;有小姐楼,清新雅致,瑰丽大方。最是公馆五月时,紫薇花开满楼头。

出师未捷身先死!他的临终遗言成了三十万川军的杀敌誓言

位于安仁古镇上的刘湘公馆

走在如此别致的公馆里,你能想象它当时的主人吗?

出师未捷身先死!他的临终遗言成了三十万川军的杀敌誓言

人去楼空,物易其主。这座旧时的公馆并没有记住刘湘的故事。然而几十年后,与它毗邻而生的建川博物馆,留住了刘湘以及他麾下川军的故事。

刘湘(1890—1938),字甫澄,原四川军阀,四川成都大邑安仁人,早年毕业于陆军学堂。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四川省主席,重庆大学首任校长。

出师未捷身先死!他的临终遗言成了三十万川军的杀敌誓言

刘湘将军

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前,他只是一个连年征战的军阀。

清末民初,蜀中四川,军阀林立,混战连年。

1933年7月6日,刘湘被蒋介石任命为长江上游“剿匪”总指挥。刘湘电告中央,以大部兵力会同田颂尧、杨森、刘存厚各军“进剿”,以一部西上制止刘文辉、邓锡侯之争。7日,刘湘被派为四川“剿匪”总司令,为彻底消灭刘文辉,刘湘提出“先安川后剿赤”的口号。8日,刘文辉因刘湘、邓锡侯两军之压迫,退出成都,移往嘉定、新津、眉山,并电中央辞四川省政府主席兼民政厅长职。13日,刘湘、刘文辉两军相持于彭山、嘉定、岷江沿岸。19日,刘湘自隆昌赴成都,21日在成都召开军事会议。8月3日,刘湘、刘文辉两军激战于眉山嘉定一带。13日,刘湘、邓锡侯、李家钰各军对刘文辉军总攻,渡过岷江。15日,刘文辉兵败,刘湘电蒋介石,岷江军事结束即回师“剿赤”。

18日,刘湘军进占名山,刘文辉在雅安通电,“驰赴西康,致力国防”。9月6日,刘湘、刘文辉联名通电,双方停止一切敌对行动,“二刘大战”至此结束,刘湘在历次军阀混战中逐渐统一四川,成为“四川王”。多年战乱,始得安定。

出师未捷身先死!他的临终遗言成了三十万川军的杀敌誓言

建川博物馆之川军抗战馆藏品:刘湘的紫砂壶

军阀混战,百姓遭殃。刘湘作为军阀,你征我伐,连年战祸,确实给四川百姓带来了深重的战患。但他也不是旧军阀,他进过学堂接受过新式教育,所以在他后来执掌四川期间,对四川的教育还有经济都做出了许多有力举措。这为随后八年四川作为大后方为举国抗战源源不断输送钱粮作了很好的铺垫。

1937年7月9日,刘湘在川康整军会议上,惊闻卢沟桥事变爆发。

最后关头,国之将倾。这位偏安一隅的川军王一声惊雷猛的觉醒。

出师未捷身先死!他的临终遗言成了三十万川军的杀敌誓言

建川博物馆之川军抗战馆藏品:刘湘签名的委任状

第二日,刘湘通电蒋介石,请缨抗战,13日再次通电,主张全国总动员,与日本拼死一决。

8月7日,刘湘奔赴南京出席国防会议。战还是和?与会各方,各执一词,犹豫不决。刘湘毅然决然道:“抗战......四川可出兵30万,供给壮丁500万,供给粮食若干万石!” 慷慨陈词近两个小时,在座官兵无不动容。会后,共产党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亲临刘湘寓所访问,赞誉他积极抗战的决心。

8月20日,刘湘任第二路预备军司令长官,辖九个军。

26日,发表《告川康军民书》,号召四川军民为抗战作巨大牺牲:“全国抗战已经发动时期,四川人民所应负担之责任,较其他各省尤为重大!”川军各将领纷纷请缨抗战。8 月29 日,川康各军整编完竣,重庆行营组织点验委员会,派夏斗寅为主任,派员出发点验。9月1日,刘湘率部出川抗战。

出师未捷身先死!他的临终遗言成了三十万川军的杀敌誓言

奔赴前线的川军健儿

10月26日,刘湘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作战地境为江苏的太湖以西和浙北、皖南部分地区。此时的刘湘,胃病已重,实不宜出征,部下纷纷规劝,然而他力排众议:“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

11月22日刘湘下令所部各军、师堵击在浙江金山卫登陆、正向浙江境内侵犯的日军,重点防守于广德、泗安方面。23日,刘湘胃病突发,大口吐血,在昏迷中被护送至芜湖医院,28日送汉口万国医院就医,经抢救苏醒。

身在医院,心在战场,他仍时时会见部下,分析战事,抱病筹谋。

1937年12月3日,川军编为第二十三集团军:

总司令刘湘兼,副总司令唐式遵,辖第21军、第23军和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邓锡侯,副总司令孙震,辖第41军、第45军。12月13日南京沦陷,第七战区所辖地境被敌占领,各军亦转进至皖赣,该战区实际上已不复存在。1937年12月30日,蒋介石训令第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由唐式遵接任,刘湘专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

出师未捷身先死!他的临终遗言成了三十万川军的杀敌誓言

建川博物馆之川军抗战馆

1938年1月20日,刘湘在汉口病逝,终年49岁。死前他留有一纸遗嘱,语不及私,都是激励川军抗战的话:“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出师未捷身先死!他的临终遗言成了三十万川军的杀敌誓言

刘湘灵柩运抵成都时,成都各界民众夹到迎接

听闻刘湘死讯,全体川军悲痛欲绝。刘湘的这一纸遗嘱,成为川军抗战的信条。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前线川军中每天升旗时,官兵必同声诵读一遍,以示抗战到底的决心。

1938年2月14日,国民政府追赠刘湘为陆军一级上将。同日颁令准予国葬。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发唁电说:“国家失一栋梁,川军失一主帅”,对刘湘作了高度评价。

出师未捷身先死!他的临终遗言成了三十万川军的杀敌誓言

刘湘国葬墓园落成纪念章

一如战前刘湘陈词。八年抗战......四川征兵额三百零二万五千多人;服工役人民三百万人以上;献粮总额八千万石以上;各种捐税捐献,四川亦居全国之冠......川军川人,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与贡献。

出师未捷身先死!他的临终遗言成了三十万川军的杀敌誓言

建川博物馆刘湘塑像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在民族大义面前,他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的气节!所以,历史认可了他。

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建川博物馆里,刘湘的故事未完待续。

告川康军民书

中国民族为谋巩固自己之生存,对日本之侵略暴行,不能不积极抵抗,此盖我全国民众蕴蓄已久不可动摇之认识。今者;自卢沟桥事件发生,此一伟大之民族救亡抗战,已经开始:而日本更乘时攻我上海,长江、珠江、黄河流域各大都市,更不断遭其飞机之袭击。我前方将士,奋不顾身,与敌作殊死战,连日南北各路,纷电告捷。

而后方民众,或则组织后援,或则踊跃输将,亦均有一心一德、誓复国仇之概。

默察此次战事,中日双方均为生死关头,而我国人所必须历尽艰辛,从尸山血海中以求得者,厥为最后之胜利。目前斗争形势,不过与敌人搏斗于寝门;必须尽力驱逐于大门之外,使禹域神州,无彼踪迹,不平条约,尽付摧毁,然后中国民族之自由独立可达,可总理国民革命之目的可少告完成也。惟是艰苦繁难之工作,必须集四万万人之人力财力以共赴.而四川为国人期望之复兴民族权据与战时后防重地,山川之险要,人口之众多,物产之丰富,地下无尽矿藏之足为战争资源,亦为世界所公认。故在此全国抗战已经发动时期,四川七千万人民所应担荷之责任,较其他各省尤为重大。我各军将士,应即加紧训练,厉兵株马,奉令即开赴前方,留卫则力固后防。各界奉公人员与文化知识分子,更应集中精力,分配部门,一致努力于后方民众之组织训练与战时管理建设诸工作。

我农工商各界广大民众,为组织中华民国之主要分子、尤应认清责任及民族解放与民族抗战之不可分割,敌汽同仇,毁家纤难,在国家统一指挥下,整齐步调,严整阵容,在整个民族解放战线上作最前进之先锋,在实际战事上为前方之后盾。如此军民一心,上下共济,含国家民族无(之?)意识,掷身家性命于脑外,只知抗敌是目前唯一的中心,只知抗敌解放中国唯一的坦道,排除一切歪曲的认识,克服一切事实的障碍,前仆后继,百折不挠,则最后胜利终必属我民族,而抗战始于斯时告其完成。

湘黍主军民“,誓站在国家民族立场,在中央领导之十,为民族救亡抗战而效命。年来经纬万端,一切计划皆集中于抗敌。睹我七千万同胞抗敌情绪之高亢激昂与其意识之坚决,所以领导提掣之者,唯恐落后。今战幕已启,正吾人躬行实践之时,是非诚伪,正于斯时判决。

我各界人士尚不及时奋然兴起,平日空言高论之谓何?务即摩顶放踵,贡献民族斗争。湘倘或不忠实于抗战,愿受民众之弃绝;抑或各界人士反暴弃退缩,湘亦执法以绝其后。须知国家民族之生命系于此时,非可再容吾人之瞻顾与假借也。至敌我长短,政府知彼知己,早经分析;连日前方战报,亦已予吾人以事实上之证明。

总之,我民族为自己生命及世界人类公理与正义而奋斗,势逼处此,虽赤手空拳,犹当与彼飞机重炮一角,何况我优势正多,前途利钝,只系于吾人今后决心与努力之程度若何。我各界人士,其共兴起,我各界人士,其共凛之哉!

川军总司令刘湘

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五日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