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的小戶型成主流,缺錢的背後其實還是收入低

大家好,我是勇談。對於城市房產有所瞭解的朋友應該知道,越是大城市的小戶型越是受歡迎,而且逐漸成為主流。

包括住建部在內的很多部門甚至專門出臺了70/90戶型,現在不少城市在契稅徵收上對於90平以下和以上的也是有區別的(一般都是90平以下1%,以上是1.5%)。那麼為何大城市的小戶型會成為主流?價格因素或許是主因。藉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

大城市的房價都不低是事實,在收入(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只能選擇小戶型

根據觀察後發現,如今的大城市房價均價基本都在1.5萬以上,但是其中多數城市的平均收入水平還是參差不齊的,不吃不喝需要花費6年以上時間才能付得起首付是常態。這樣的情況下,要想在大城市買房,小戶型就成為了首選。幾點觀察:

綜上,目前來看大城市的小戶型得到青睞的原因無非就是因為房價高,大家的收入有限。不過隨著未來人們收入增加和新的需求產生,改善房(110平米以上)的需求會逐漸成為主流。而改善房成為主流也從側面反映一個事實“大家收入已經比較客觀了”。各位覺得呢?原創不易,喜歡記得點贊、轉評、關注,歡迎大家積極訂購勇談的專欄,更多優質內容繼續貢獻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