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伴有血尿的诊断与治疗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伴有血尿的诊断与治疗


1. 急性肾小球肾炎

(1) 诊断要点: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临床以起病急,血尿(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为主要特征,有时暂短出现氮质血症。部分病例有急性链球菌感染或其他微生物的感染史,多在感染后1~3周发病。血清补体C3及总补体在起病时下降,8周内逐渐恢复正常。

(2) 治疗方法 西医主要采取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中医治疗以清热利湿,活血解毒为主,药用:双花12克 连翘12克 桑叶30克 蒲公英30克 白花蛇舌草30克 益母草30克 泽兰30克 白茅根30克 玉米须20克 金蝉花10克 。

(3) 加减:蛋白尿加黄芪60克 猪苓20克 穿山龙12克;血尿加:小蓟30克 荠菜花20克 萱麻根12克。眼睑浮肿加桑白皮12克、桑叶12克、浮萍12克;咽痛加蝉蜕12克、牛蒡子30克。水煎服,一日一剂,分3次口服。此方为作者方,经济实惠,疗效可靠。

2. 隐匿型肾小球肾炎

又称无症状蛋白尿和血尿

(1) 诊断要点:有轻度至中度蛋白尿(<1.0/24h)或肾小球性血尿,不伴有水肿、高血压和氮质血症。在排除了继发性肾小球病变后,方可诊断为原发性隐匿型肾小球肾炎。

(2) 治疗方法:对隐匿型肾小球肾炎的血尿,西医尚无效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有较好的疗效,也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临床可以根据其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

① 脾气不足证:表现为,尿色淡红,或镜下血尿,红细胞常在(+~+++)常伴有少量蛋白尿,活动后红细胞及蛋白尿增加,腰膝酸软,倦怠乏力,食后腹胀,面色恍白,舌体肥胖,舌苔薄白,脉沉细。治则:健脾补气,止血;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30克 焦白术12克 柴胡12克 升麻12克 蝉蜕10克 茯苓30克 猪苓30克 神曲10克 香附12克 当归12克 白茅根30克 荠菜花20克 小蓟30克 杜仲炭12克 莲房炭12克 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口服。加减:蛋白尿持续不下加重用黄芪60克、牛蒡子30克;夜尿多加巴戟天12克、杜仲12克、金樱子12克;腹胀加木香12克、青皮12克;食欲不佳加鸡内金12克、焦神曲12克、炒麦芽12克、枳实12克。

②阴虚内热证:表现为血尿鲜红,或有镜下血尿,红细胞(++~+++)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则:滋阴清热,凉血止血。方用:小蓟饮子加减:小蓟30克 生地黄30克 牡丹皮15克 女贞子15克 旱莲草15克 当归12克 紫草12克 紫竹草12克 荠菜花12克 白茅根20克 。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口服。加减:气虚加黄精10克、太子参30克;血瘀加地龙10克、水蛭6克、川芎12克、泽兰30克;有蛋白尿加金蝉花10克、猪苓20克;管型尿加穿山龙12克、王不留行12克、海藻10克;高血压加龟板20克、鳖甲12克、珍珠母12克、牡蛎30克。

③气阴两虚证:及阴虚内热+气虚证的表现共同存在,治以益气养阴止血。方用大补元煎加减:生晒参30克 黄芪60克 太子参30克 生地黄30克 女贞子12克 旱莲草20克 当归12克 牡丹皮12克 白茅根30克 小蓟20克 紫竹草30克 萱麻根20克 藕节12克 莲房炭20克 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口服。加减:久治不愈有血瘀加:川芎、赤芍、水蛭、红花,以化瘀止血。阴虚火旺加知母12克、黄柏12克、胡黄连10克、银柴胡12克、血尿加荠菜花12克、萱麻根12克、紫草12克、白茅根30克;

3. IgA肾病

(1) 诊断要点:反复出现肉眼血尿,持续性的镜下血尿,可伴有轻度蛋白尿,蛋白尿(0~++)。可确立诊断。有赖于肾活检,免疫荧光显示细膜区有IgA沉积。做出病理诊断。

(2) 治疗方法:目前西医没有有效的疗法。中医治疗方法与急性肾小球肾炎相似,只不过加重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张氏清热止血方:柴胡12克、黄芩12克、桑叶12克、金银花12克、白花蛇舌草30克、蛇莓12克、紫草12克、紫竹草12克、土茯苓30克、白茅根30克、泽兰30克、水蛭10克、荠菜花30克、萱麻根12克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口服。加减:毒热内盛加:半边莲20克、龙葵12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12克、黄连10克、白头翁12克等;血瘀选用益母草30克、当归12克、白茅根30克、红花12克、酒大黄20克等,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具体辨证可参阅有关章节。

4. 薄基底膜肾病

(1) 诊断要点 本病有家族史,故称为家族性良性血尿,起临床特点是持续性镜下血尿无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和慢性肾功能不全,肾活检电镜下肾小球基底膜变薄(<256nm)是其病理特征。

(2) 治疗方法:目前西医无特殊疗法,中医在治疗本病也是探索阶段,根据辨证论治治疗原则,一般以肺肾阴虚最为常见,表现为:疲乏无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虚烦失眠,潮热盗汗,口干舌燥,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以益气养阴止血,方用益肺滋肾方:太子参20克 黄精12克 生地黄20克 女贞子20克 旱莲草12克 牡丹皮12克 地骨皮12克 白茅根30克 荠菜花30克 紫竹草30克 小蓟20克 藕节12克 莲房炭20克 地榆炭12克 水煎服。

(3) 临床加减:血尿加杜仲炭12克、血余炭10克;蛋白尿加猪苓30克、金蝉花12克、淮山药20克、金樱子12克;阴虚火旺加知母12克、黄柏12克、银柴胡12克、胡黄连12克;舌红舌苔加鳖甲30克、龟板30克、地骨皮12克;盗汗加麦冬12克、五味子12克、牡蛎30克;失眠加黄连10克、肉桂3克、百合30克、酸枣仁30克。

5、 遗传性肾炎

(1) 诊断要点 有明显的家族史,以青年男性为主,约占慢性肾炎综合症的3%。起病隐匿,小儿时无症状或有轻度蛋白尿或反复镜下血尿,约60%的患儿可为镜下血尿,常在刺激运动后或上呼吸道感染后加重,肾功能缓慢性减退,常伴有耳鸣眼异常(圆锥形或球形晶状体病、近视、白内障、视网膜病变)。

(2) 治疗方法:西医无特殊疗法,只能对症治疗。可以试用中医中药治疗。临床以肝肾阴虚证多见。表现为:头晕耳鸣,视力减退,腰膝酸软,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虚烦不眠,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患弦细。治则:滋补肝肾,活血止血。方药:杞菊地黄汤加减:枸杞子15克 菊花15克 生地黄30克 山萸肉12克 女贞子10克 旱莲草15克 茯苓20克 蝉蜕12克 紫竹草30克 白茅根30克 紫草12克 三七粉6克 水煎服,一日一剂。

(3) 临床加减:蛋白尿明显加黄芪60克、牛蒡子30克、猪苓30克、金蝉花12克;血尿明显加:萱麻根12克、紫草12克、莲房炭30克;视力减退加石斛12克、王不留行12克、菊花12克、枸杞子12克;腰膝酸软加枸杞子12克、女贞子12克、菟丝子12克、秦艽12克;咽干加麦冬12克、牛蒡子12克、蝉蜕12克、青果12克;血瘀加益母草30克、红花12克、水蛭12克;高血压加双钩藤30克、莱菔子12克、珍珠母20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