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皇后,呂雉掌權後,為何殺了戚夫人而放了薄姬?

不才講史


人們總是盯著眼前的得失榮辱,而容易忽略視線外面的風景,所以呂雉掌權後,誅殺了近在身邊的戚夫人,而唯獨放過了遠方的薄姬。實際上,除了這個距離的問題,還有其他的現實情況。

呂雉和戚夫人矛盾鬥爭關係

  • 話說劉邦把戚夫人接進宮後,就對其百般喜愛時常寵幸,而對原配發妻呂雉則大為冷落,甚至連其後宮也很少光臨,呂雉之所以在劉邦心中地位下降,有很大成分都是因為戚夫人蠱惑的結果,如此心計呂雉焉能不嫉恨。
  • 等到劉邦和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出生後,戚夫人不顧朝綱禮制,三番五次的在劉邦面前哭訴,蠱惑著要求廢長立幼更換太子,這對呂雉來說可謂是戳到了死穴,而更為可怕的是劉邦居然聽信戚夫人的讒言,提出了廢太子劉盈的計劃,以至於呂雉的兒子劉盈差點就被廢掉了,這樣的沉痛打擊和威脅別提多麼令人憤恨了。
  • 戚夫人身居後宮,其思想過於單純,眼界頗為狹隘,不懂得及時激流勇進,再加上她出身寒微沒什麼見識,在朝中也沒有培養親信大臣,連一點勢力和背景都沒有積累,更是意識不到皇后和嬪妃上下有別的貴賤程度,只是習慣性的憑藉劉邦的寵愛僭越後宮的禮儀,在劉邦生前她尚且有所依靠,沒有人敢把她怎麼樣,而劉邦死後她在宮中就徹底失去了靠山,就像一隻待宰的羔羊。
  • 對於整個大漢王朝來說,戚夫人微不足道,有沒有都一樣,沒有任何人關心她的命運,而其與呂雉的怨恨和嫌隙可謂是由來已久,隨著這種矛盾的日積月累,仇恨只會越來越大,以至於到最後落得慘遭屠戮的地步,被呂雉害為人彘。

呂雉和薄姬的關係

  • 縱觀薄姬的前半生,可以說是一個苦命的女人,她入長安後宮一年多時間,連劉邦的面都沒見著,後來還是在其他嬪妃的戲言推薦下,才有機會得到劉邦的寵幸,待她有了身孕生下兒子劉恆後,便被劉邦置之腦後很少相見了,這樣的冷遇在劉邦寵幸戚夫人的時候,呂雉也曾感同身受同病相憐,所以免不了對薄姬心存同情,自然沒有把她當做假想的敵對勢力。
  • 在整個後宮,薄姬的地位很低,不僅她得不到劉邦的喜愛, 就是她所生的兒子劉恆對於劉邦來說也幾乎沒什麼意義,劉邦對其母子不管不問,薄姬跟生活在冷宮差不多,沒有人關心他們的存在與否。一個孤獨寂寥的女人,生育了一個無人問津的兒子,而後又悄悄的去了一個遙遠陌生的小城,這在呂雉的心裡是構不成什麼威脅的,自然也不會很在意。
  • 薄姬為人特別的謙卑和藹、淳樸厚道,對於皇后呂雉又極盡尊敬恭順,再加上薄姬和兒子劉恆在整個大漢帝國位卑人輕。而自從薄姬進入後宮,就沉默寡言低調本分,從來沒有做出過任何出格的事情,別說引不起呂雉的注意,就是滿朝文武大臣也很少有人提到他們。劉邦死後,儘管呂雉屠殺了很多高祖的劉姓子孫,但唯獨遠在代地的薄姬母子得以倖免,除了有運氣的成分,曾經的謙卑低調也起到很大的保護作用。
  • 還有一個層面,是呂雉所顧慮的。薄姬原來出身於魏國王室,是先前魏王豹的嬪妃,她無論是在魏國還是在漢廷,都有一定的人脈基礎和背景。與此同時,她與朝廷重臣陳平的關係也很不錯,當時呂雉想要重掌朝廷政權,不但需要下面王國宗族的支持,還需要朝臣的配合和幫助,所以在呂雉還沒有完全掌控天下的大勢之前,出於各種利害關係的考量和利益權衡,自然不願意對可憐的薄姬趕盡殺絕。

有一句古話說的好,“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 就是說人們在任何時候都要有危機意識,不能想當然的為所欲為絲毫不考慮將來。

戚夫人當年得勢的時候,她絲毫不考慮以後可能會遭遇的不幸或困難,而是一味的想通過跟帝王的感情維繫來不斷獲得榮獲和地位,這實際上是一種自取其禍的行為;而薄姬就不一樣了,她雖然處於不利的政治環境下,但是能夠洞悉朝廷時局,儘量躲避宮廷的危險爭鬥,最終卻把可能的殺戮變成了意外的榮耀,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沉默的智慧。

或許,冥冥中自有天意,是以呂雉掌權後,唯獨殺了讓自己耿耿於懷的戚夫人,而不經意間卻放走了默默無聞的薄姬。人禍還是幸運,想必都是戚夫人和簿姬各自努力的結果吧!


陽光初起時


呂雉是劉邦的原配,在劉邦建立漢朝成為皇帝后,呂雉也順理成章成為了皇后。劉邦的後宮中,除了呂后外,比較為人所知曉的便是戚夫人和後來文帝的生母薄姬。在劉邦駕崩後,劉邦後宮中的女子遭到了呂后的瘋狂報復囚禁,戚夫人最慘,而薄姬卻是最幸運的。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戚夫人很早的時候便跟著劉邦了,是劉邦十分寵愛的姬妾,戚夫人為劉邦誕下了劉如意。在呂后逐漸年老色衰之後,戚夫人母子更是深得劉邦喜愛,劉如意的地位甚至隱隱超過了太子劉盈(呂后之子),甚至劉邦曾言不讓劉如意屈居於劉盈之下。那劉盈已經是太子了,不屈於他之下,便是要取而代之了。

反觀薄姬,進入劉邦後宮後,劉邦一度忘了這個人,後是在趙子兒等人的“提攜”下,劉邦才想起這號人物,寵幸過後生下了劉恆。再之後,薄姬又被劉邦遺忘了,母子二人很少有機會見到劉邦。

說到這裡其實我們不難發現原因,戚夫人有寵,母子二人地位眨眼之間便可能取代呂后母子,對呂后來說是巨大的威脅,若非得到商山四皓的幫助,呂后母子可能被人取代,落得不好的下場,這些都是呂后所不能容忍的。於她而言,戚夫人不僅搶了她丈夫的愛,還想搶奪自己和兒子的地位,不能忍!而薄姬呢,雖然也生育了一次偶得劉邦寵幸生下皇子,但母子二人並不得劉邦的喜愛,鮮少見到劉邦,且平時為人處事十分謙虛低調,於呂后母子並沒有什麼威脅。對於這樣一個聽話的人,呂后不介意放她一馬,免得落下一個趕盡殺絕的名聲。


若淺話史


由於呂后殘忍殺害了戚夫人,很多人都把呂后當做了一個殘暴無德的妒婦。實際上呂后之所以殺死戚夫人,並不是因為呂后妒忌戚夫人得寵,而是因為戚夫人多次勸說劉邦改立太子,險些奪走呂后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呂后嫁給劉邦的時候,劉邦已經三十多歲,還帶著一個私生子劉肥,年輕貌美的呂后並沒有因此嫌棄劉邦,一直都在家中盡心盡力的相夫教子。

劉肥從小跟著呂后長大,並沒有受到呂后的虐待,漢惠帝成為皇帝之後,仍然以對待兄長的禮節對待劉肥。劉邦曾經寵信過美女趙姬,後來趙姬因為牽扯到謀反案被投入監獄逼死,呂后一直撫養趙姬的孩子劉長,對待他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呂后撫養劉肥和劉長的故事都出自於《史記》,從呂后撫養遺孤的事蹟來看,呂后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這樣歹毒。呂后對待戚夫人歹毒,主要是因為戚夫人觸動了呂后的底線。如果把戚夫人比作現在社會的小三,那麼戚夫人這個“小三”不僅奪走了呂后的老公,還想要霸佔呂后的財產。

劉邦能夠奪取天下,呂后出了很大的力氣,劉邦手下的很多大將都是呂后家族的親戚朋友,呂后的兩個哥哥呂澤和呂釋之都是戰功赫赫的大將,呂后的妹夫樊噲也是劉邦帳下的猛將。劉邦平定天下之後,韓信和彭越都手握重兵,兩個人在軍隊裡面很有威望,極大的威脅到了劉邦的統治。

在劉邦帶領大軍平叛的時候,韓信想要趁機發動叛亂,呂后採用了蕭何的計謀,謊稱劉邦已經得勝歸來,將韓信殺死在宮廷裡面。之後彭越被劉邦發配到蜀地,半路上遇到了回京城的呂后,呂后又勸說劉邦殺死彭越,避免了彭越起兵造反。

因為呂后在平定天下的時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漢朝的大臣都對待呂后十分的尊敬。然而劉邦在統一天下後,卻開始疏遠了年老色衰的呂后,呂后經常見不到劉邦,而戚夫人憑藉著年輕貌美,經常能夠陪伴在劉邦的身邊。

《史記》記載戚夫人在生下趙王如意後,便日夜哭泣要求劉邦更換太子,由於呂后不在劉邦的身邊,劉邦幾次都改變心思想要更換太子。劉邦能夠坐穩天下,呂后出了很大的力氣,現在天下太平,戚夫人卻想要為自己的孩子謀取天下,呂后痛恨戚夫人也十分的正常。

劉邦經不住戚夫人的枕邊風,公開提出要更換太子,由於群臣都支持呂后,劉邦在眾人的勸說下,才放棄了換太子的想法。之後呂后又在張良的建議下,請來商山四皓來輔佐太子,才最終保住了太子的位置。從《史記》中的記載來看,呂后一度被戚夫人逼得十分尷尬,因此呂后才會殘忍殺死戚夫人。薄姬和呂后沒有矛盾,呂后不僅沒有殺死薄姬,反而讓她離開皇宮,放她回到了兒子的身邊。


史海泛舟擺渡人


導語:劉邦去世後,呂雉的兒子劉盈稱帝。呂雉獨攬大權,便開始對劉邦後宮的妃子們大開殺戒。尤其是對付戚夫人的手段極其殘忍。後宮的妃子幾乎都難逃她的魔掌,但呂雉唯獨對薄姬卻放過一馬,不僅沒有殺害她還允許他出宮跟兒子去了代國。

呂雉之所以殺戚夫人而放過薄姬主要原因是:第一,戚夫人恃寵而驕而薄姬內斂低調;第二,“始作俑者”劉邦的原因;第三,呂雉顧及國本,並非肆意屠殺,薄姬對她不足為患。

一、戚夫人恃寵而驕而薄姬內斂低調

劉邦是在戰敗逃跑時遇到戚夫人的,戚夫人也算是劉邦的救命恩人。楚漢之爭時,項羽率輕騎突襲彭城,劉邦不是項羽的對手,漢軍戰敗後楚軍追至靈璧東睢水上,劉邦隻身向北而逃。項羽一路追擊劉邦,劉邦當時孤身一人 走投無路之際躲到了一口枯井中,被戚夫人父女二人相救。讓劉邦在家中住了三天。劉邦見戚夫人非常貌美,又被二人的救命之恩所感動於是就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並許諾得了天下就來迎娶戚婦人。戚婦人便以身相許劉邦,次年便為劉邦生下一子。

三年後,劉邦在定陶稱王,戚氏父女趕去相認。劉邦這個兒子取名如意,封為趙王。因為戚夫人能歌善舞,劉邦非常寵愛她,每次出去打仗都帶著她。反而對自己的糟糠之妻呂雉不聞不問,這讓戚夫人恃寵而驕。一度想代替呂雉的身份,甚至想讓劉邦廢了呂雉的兒子劉盈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兒子。

(一)戚夫人觸碰了呂雉的逆鱗

劉邦晚年覺得劉盈太仁弱不像自己,而戚夫人的兒子如意更像自己。

《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第九》中記載:及高祖為漢王,得定陶戚姬,愛幸,生趙隱王如意。孝惠為人仁弱,高祖以為不類我,常欲廢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類我。

戚夫人因為經常跟隨劉邦出征,知道此事後日夜在劉邦面前哭泣,希望能立自己的兒子如意為太子。而呂雉因為年紀大了,一直是留在宮中幫劉邦守大後方。很少見到皇上,再加上年老色衰跟劉邦的關係越來越疏遠。在戚夫人的一再要求下劉邦從軍隊回來後便後了改立太子的想法。在張良、太傅叔孫通的極力勸解下才勉強答應。

戚夫人的這一做法徹底觸碰了呂雉的逆鱗。呂雉是劉邦的槽糠之妻,在劉邦還是個小小沛縣亭長的時候呂雉就嫁給了他,呂雉是大家閨秀,她嫁給劉邦是下嫁。在劉邦打天下的期間,她跟隨劉邦南征北戰、顛沛流離,坐過牢還被項羽囚禁過,經歷了千辛萬苦才走到這一步。而戚夫人只靠色相便把劉邦搶走了,這對一個女人來講已經是很痛心的一件事了。不過呂雉畢竟是正妻 是當朝皇后,她的地位還是在的。但現在戚夫人連呂雉的地位和劉盈的太子之位都想一併搶走。這一行為徹底激怒了呂雉。

(二)薄姬低調得人心

薄姬本是魏王魏豹的妻子,魏豹最開始是跟隨劉邦一起攻打項羽的,但後來因聽取許負的話後,便背叛漢高祖劉邦,開始持中立的態度,劉邦派人攻打魏國並將魏豹俘虜了,魏豹死後劉邦見薄姬有幾分姿色便將她留在了宮中。

《史記·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是時項羽方與漢王相距滎陽,天下未有所定。豹初與漢擊楚,及聞許負言,心獨喜,因背漢而畔,中立,更與楚連和。漢使曹參等擊虜魏王豹,以其國為郡,而薄姬輸織室。豹已死,漢王入織室,見薄姬有色,詔內後宮

但自古帝王多情有無情,很快劉邦就把薄姬忘了,因此薄姬入宮一年都沒有得到劉邦的寵幸。薄姬也一直安分守己從未爭過寵。唯一的一次臨幸竟然是因為被“好姐妹”嘲笑,劉邦可憐她才寵幸了一晚,結果薄姬比較幸運僅一次竟然就懷孕了。

薄姬年少時曾與管夫人、趙子兒關係比較好,三人約定“如果將來富貴了不要忘了彼此”,後來管夫人、趙子兒都相繼受到劉邦的寵幸,她們卻將薄姬拋之腦後,不僅如此還在劉邦面前嘲笑她。劉邦聽了之後憐憫薄姬才與當晚召來並與她同房。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漢王四年,坐河南成皋靈臺,此兩美人侍,相與笑薄姬初時約。

而此次以後薄姬也是很少有機會再見到劉邦。

薄姬的遭遇讓呂雉覺得她跟自己很像,而薄姬的低調內斂讓呂雉覺得很舒服,起碼薄姬沒有爭寵算是給了做為皇后的呂雉最大的尊重。

二、“始作俑者”劉邦

呂雉之所以變的陰狠毒辣,劉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一個女人對另一個女人恨之入骨,那麼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原因跟男人有關,自古以來後宮之爭也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然而在這場戰爭中,劉邦沒有給到呂雉作為一個正妻應有的待遇,才造成呂雉的嫉妒、不安甚至扭曲。

呂雉開始的時候也是一個非常溫柔賢惠的妻子。呂雉嫁給劉邦時,劉邦並不富裕,經常為了公務和朋友周旋,三天兩頭不著家。呂雉便在家裡帶著女兒從事農桑針織,整點錢孝敬父母照顧一家人,自食其力、任勞任怨。劉邦有一次因為押解犯人時因醉酒看管不力,結果犯人跑了。劉邦擔心上面降罪就跑了,躲在一塊沼澤地裡不敢回家。呂雉除了獨自撐起整個家之外還要偷偷給劉邦送衣食用品。

呂雉性情大變主要是因為兩件事:

第一,劉邦造反時,呂雉曾被連累入獄,在獄中備受煎熬。在蕭何的百般周旋下才被解救出來。如果說這裡呂雉或許對劉邦還可以理解,但當劉邦當了漢王再次殺回去時,並沒有去迎接他的這位糟糠之妻,反而是第一時間收斂財務和美女,這呂雉已經心寒了。

第二,

徹底改變呂雉的是在楚漢之爭的一場大戰中項羽大敗劉邦,並將呂雉和太公等劉邦的一些家屬虜走了。在對戰前項羽將呂雉和太公駕到陣前為人質,以“烹殺”的方式威脅劉邦,逼他投降。然而劉邦不屑一顧,還調侃項羽要“分一杯羹”。呂雉被項羽所俘三年,想必受盡了折磨和屈辱。然而當劉邦楚漢議和呂雉被放回時,劉邦身邊已經有了戚夫人,此時呂雉因為年長只能留守宮中,而戚夫人卻常伴劉邦左右。此時呂雉能不恨嗎?

《史記·呂太后本紀》:呂后年長,常留守,希見上,益疏。

呂雉的改變是主要是因為劉邦的薄情寡義讓她產生了不安因素。而戚夫人正是引導這一因素的導火線,她的出現不斷的威脅的呂雉的地位。不斷的提醒呂雉是多麼的無能,多麼不受皇帝的喜愛。呂雉不能將火發到劉邦身上,就只能發到戚夫人身上了。

三、呂雉顧及國本,並非肆意屠殺,薄姬對她不足為患

呂雉雖然善妒,但她也不是隻要是劉邦的妃子就殺,還是顧忌國本的。

一來,薄姬身份劉邦的賓妃,低調內斂,從未爭過寵,甚至被自己的姐妹嘲笑。她的兒子劉恆

八歲便因被封代王,一直留在晉陽(今太原),在就藩代地的十五年間,劉恆恭儉作則,因為之前深受母親的悉心教導,他養成了謹慎沉靜的性格。所以呂雉覺得這對母子不足為患。

二來,薄姬是魏國王氏宗親的女兒,雖然不受漢高祖的寵愛,但還是頗有一些人脈和根基的。而且和當朝寵臣陳平關係就很不錯。而在呂雉掌權後,還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陳平。而且薄姬的表現已表明自己無異心。所以根據各方面的權衡呂雉就放過了薄姬。

呂雉執政期間,權傾朝野,雖然有過很多政績,然而她的陰狠、毒辣和專權也遭到了很多人的憎恨,在呂雉去世後,忠於劉邦的一些大臣攜手誅滅了呂氏的勢力。最後正是這位呂雉當年唯一放過一馬的薄姬兒子劉恆成為了皇帝,可能連呂雉也不會想到吧。


我是歷史愛好者小湮,歡迎關注我,與你一起探索那些歷史湮滅的故事~


歷史湮滅的足跡


秦漢通史,我來答史。

概序

“無情最是帝王家”,漢高帝劉邦的家庭構成與家庭糾紛,完美詮釋了這一點。因為漢高帝的不檢點,造成的直接後果是正妻呂后的心理陰影,普通人家正妻有心理陰影還好,帝王家則不然,那將是腥風血雨。

呂后身為劉邦的原配,對這位不檢點的高皇帝還是頗為了解的,故而長期壓制著怒火,不向其他受寵嬪妃發難。但這種容忍是有限度的,最低限度就是不能危機呂后地位和太子的地位,任何一個都不行。

一、不識時務,貪心不足

顯然,被受寵過度的戚夫人沒明白這一點,她接連挑戰了呂后的這兩條底線,完全沒有留餘地。反觀薄姬,她壓根就算不上是受寵的嬪妃,某些方面還和呂后有點同病相憐,加上性格好,並沒有個呂后對立。同時其對兒子劉恆也教導有方,劉恆溫文儒雅,加上沒有勢力撼動太子位,薄姬就成為呂后“法外開恩”的對象。

但這位被呂后恨之入骨的戚夫人,就沒有那麼好運了。高帝的寵幸逐漸讓戚夫人霸屏,諸妃想雨露均霑都得看戚夫人的臉色,加上劉邦愈演愈烈的寵愛,哪一個不受寵的正妻不會心生怨恨。

《史記》:而戚夫人有寵,其子如意幾代太子者數矣。

被寵昏了頭的戚夫人,當然明白呂后不會放過她,但她卻選擇了一不做二不休,勸皇帝改立太子!

二、新仇舊恨,給予一身

觸碰到劉邦底線了,更觸碰到呂后的底線了,戚夫人的對策不僅僅是改立太子,因為改立太子之後,母憑子貴之下緊接著就是廢立皇后了。這樣的女人,呂后如何會放過?

當年的呂氏,年輕貌美可以說是白富美,但卻嫁給了劉邦這麼一個糙漢子,要啥沒啥還搞出來了個婚外子劉肥,著實命苦。再看劉邦稱帝之後,呂后知道劉邦的心頭之患,又幫他剷除功臣良將。

這樣的賢妻良母,最後卻要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罪魁禍首還是一個姬妾――戚夫人,呂后如何不能惱火。不但戚夫人不能存活,就連劉如意也被呂后“鴆殺之”。

到最後,幸運的戚夫人也成為了不幸的人,而不幸的薄姬卻成為了幸運的人。


王朝通史l


一、呂后殺戚夫人,原因如下:

1.名利之心——爭權

呂后生個兒子,取名劉盈,當時已經被立為太子。戚夫人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如意。劉邦常說:“這個孩子像我,甚和我心意。”因此,萌生了廢呂后所生的太子劉盈,改立如意為太子的想法。

母憑子貴,誰的兒子未來能當上皇帝,關係到自身以及整個家族的富貴榮華。所以,當時,劉如意是劉盈的有力競爭者,在權利安全面前,是你死我活的鬥爭和結局。

2.嫉妒之心——爭寵

戚夫人是劉邦在戰爭中認識的。她能歌善舞,又年輕貌美。因此深受劉邦寵愛,從而疏遠了呂后,也讓呂后嫉恨在心。

作為一個女人,從情感上講,想集萬寵與一身,無可厚非,呂后也不例外。

二、呂后放過薄姬,原因如下:

1.薄姬低調行事

薄姬是一個聰明人,做事很低調,她知道要想在皇宮之中活下來,必須要小心行事。所以,她一直謹言慎行,不爭權奪利,不建立矛盾,不樹立敵人。

2.呂后同情之心

薄姬在後宮之中,並沒有受到劉邦多少寵幸,相反,默默無聞,更多的是冷落。這一點,讓呂后感同身受,博得呂后同情心之心。





小諸葛歷史觀


呂后,做過皇帝(劉邦)的正妻,做過下一代兒子漢惠帝(劉盈)的皇太后。

薄姬,做過皇帝(劉邦)的姬妾,做過下一代兒子漢文帝皇帝(劉桓)的太后,但不是皇太后,因為他不是漢高祖劉邦的正妻,所以她只能被稱為漢文帝太后(也叫薄太后)。

雖然東漢時期的漢光武帝劉秀為他追尊為高皇后,但史書依然習慣稱他為薄姬或者薄太后。她還做過下下一代孫子皇帝漢景皇帝(劉啟)的太皇太后。



橫向對比的話,呂后的實權遠大於薄姬。

縱向對比的話,薄姬的影響遠大於呂后。

我們今天還是說三個問題:

1.呂后為什麼會放過薄姬?沒有斬草除根?

2.呂后為什麼又對戚夫人恨之入骨,最後做成了人彘?

3.名聲的重要性。

第一個問題:呂后為什麼會放過薄姬?沒有斬草除根?

薄姬的出身:她是個私生子,還曾是別人的女人。

薄姬的父親在秦朝的時候,曾經與魏國宗室之女魏媼(音襖)私通,生下了她。後來魏媼將薄姬獻給了當時的魏王——魏豹。

劉邦在擊敗魏豹之後,覺得這個女子長得不錯,順便就給收到後宮了。然後就忘了這事。直到一年後想起來。



一次臨幸,薄姬還真爭氣,就懷了龍種了。然後劉邦又開始冷落這母子倆。他是真沒把她倆當回事兒。請注意,他是沒把薄姬當回事,也沒把他的孩子劉桓當回事。畢竟皇帝的兒子們太多了,一個優秀的太子,再加上自己最寵愛的劉如意。這個不受寵的妃子和不受寵的皇子真不在劉邦心裡佔任何一點分量。

也沒有想到這竟成了薄姬母子倆人活命的原因。劉邦死後呂后執政,把原先劉邦寵愛的妃子們全給打入了冷宮,並開始變著法的折騰。

而薄姬這一對兒不受劉邦待見的母子,本來幸運的能夠在一個地方生活。劉環被封為了代王,呂后同意薄姬,去找他的兒子去住。遠離了長安,這個是非場,薄姬倒是過得逍遙快活。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呂后對戚夫人恨之入骨?把她削成了人棍?

這世界上從來就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呂雉對戚夫人的恨意是逐漸累加的。對於男人來說最大的仇恨殺父奪妻,對於女人來說最大的仇恨奪夫搶子。不幸的是戚夫人這兩件事都幹了

呂雉曾經被項羽俘虜過三年,劉邦對這個老婆是不聞不問,並且重新找了一個能歌善舞的戚夫人。只有新人樂,哪聞舊人哭。劉邦把他這個原配老婆給忘的死死的。

當年老珠黃的呂雉回到劉邦身邊後,看到這如花似玉的戚夫人,心裡沒有一點氣,那是假的。不過正妻總歸有正妻的樣子,她忍了。



忍無可忍的是戚夫人竟然攛掇劉邦,要將太子的位置傳給他們的孩子——劉如意。這就是呂雉所不能忍的了。 最終劉邦死後,呂雉狠狠的報復了戚夫人。把她做成了人彘。

我一直認為任何一個強勢的女人或者說心狠手辣的女人都是被逼出來的。 沒有任何一個女人天生就是心狠手辣,性格殘暴的。

丈夫劉邦的沾花惹草,移情別戀;

對手戚夫人對太子位覬覦之心;

外臣們對皇位的蠢蠢欲動;

這都會讓呂雉的心態發生重大的變化。

特別是當劉邦死後,一個失去丈夫的女人,孩子還未成年,她只能變得堅強並心狠手辣。



第三個問題:名聲的重要性。

後世的宋江,靠著義氣的名聲做了梁山的頭把交椅;

後世的劉備,靠著仁慈的名聲,打下了一片天下;

人生在世,名利二字。有些人不逐利,不貪財不好色,但他追名。一個好的名聲,往往比有錢有勢更重要。

薄姬就是這樣的例子。

漢惠帝死了,呂后倒臺之後,面對劉邦剩下來的兒子,讓誰來繼承這片江山?

薄姬清心寡慾,仁慈有愛,為他的兒子劉桓當皇帝奠定了堅實的名聲基礎。因為大家都相信一個好媽媽教育出來,兒子肯定也差不到哪去。

所以本來沒有皇帝命的劉桓,就這樣當了皇帝,也就是後世赫赫有名的漢文帝,而他的兒子劉啟做了漢景帝。父子二人開創了文景之治的大好局面。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現在想想這話真的沒錯。


少校柳下惠


引言:

兩千多年前的中國,此時正值楚漢相爭的最關鍵時期,和滎陽和項羽對峙許久的劉邦今天好不容易有了半天休息時光,好色成性的他偷得浮生半日閒,怎能不好好利用呢,就找了兩個美女和他一起在章臺聊天遊戲。這兩位美女一個叫管夫人,一個叫趙子兒,他們原先都是魏王豹的嬪妃,在魏豹投降劉邦後就變成了劉邦的女人,三人在聊天時兩位美女就聊起了小時候的故事,原來,她們之前是姐妹三人,在剛剛入宮時約定了誰富貴了都不要忘記她人,但另一個姐妹卻沒那麼好運,現在還在做織布的女工。劉邦聽聞之後,心裡非常慘然,於是安排內侍召這位女子前來,當晚與這個美女同宿,可憐的女子很感動,於是告訴劉邦:“昨晚我夢見一條蒼龍盤在我的肚子上面。”流氓氣十足的劉邦回答道:“這是富貴的象徵,我成全你!”


薄姬劇照

因為那一晚,那個女子懷了孕,生下了劉邦的第四個兒子,也就是後來的漢文帝劉恆,而劉邦的後宮也自此多了一個姬妾,被稱為薄姬。但劉邦是個妻妾特別多的人,很快就把這個薄姬拋諸腦後,轉而寵愛他最愛的戚夫人。薄姬與戚夫人也成為劉邦後宮中差距最大的兩個女子,以至於後來在劉邦去世後,兩人也因此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戚夫人被呂后殘忍的做成了人彘,而薄姬則幸運的離開了皇宮來到了自己兒子劉恆的封地代國,最終成為大漢太后。是什麼原因讓呂后掌權後殺了戚夫人卻放了薄姬呢?

一.同夫不同命

薄姬與戚夫人都是漢高祖劉邦的姬妾,這就決定了她們倆先天地位的問題。戚夫人是劉邦在滅秦之後才遇到的,而薄姬更晚,是楚漢戰爭期間劉邦的一次意外事件所邂逅的,在她們倆之前,劉邦已經在老家沛縣有了妻子呂雉,因此她倆只能做劉邦的妾室。

雖然都是妾,但待遇卻大不一樣了,戚夫人與薄姬兩個人在劉邦在世時的待遇可以稱得上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1.地位

中國古代是講究一夫多妻制的,因此妾的數量總是遠遠大於妻子,但是妾和妾之間也有差距,薄姬和戚夫人雖然同樣是妾室,但在地位上卻有著很大差距。

戚夫人劇照

薄姬雖然在兒子劉恆做皇帝之後成了西漢的太后,但在劉邦去世前,他的稱呼始終是“姬”,即妾室中相對低下的一個稱呼,而戚夫人卻成為劉邦的“夫人”級別的寵妃,地位要比薄姬高很多。

2.寵愛

薄姬的出現源自於當年姐妹之間的一句玩笑話和劉邦的惻隱之心,當劉邦聽到薄姬悽慘的遭遇時又看到她的兩個姐妹嘲諷的嘴臉,頓時“心慘然,憐薄姬”,當即把她召開幸之。但她與劉邦之間的姻緣也就此而止了,劉邦只是把她當做一個普通的女子而已,如果不是薄姬生下了劉邦的孩子,可能她連進入史書的機會都不會有。

反觀戚夫人,自從劉邦與她相遇之後,她便成為劉邦的頭號寵妃,而且真正做到了“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的地步。當然,戚夫人能做到專寵也是有她的能力的。

首先,戚夫人年輕,漂亮,是個大美人。

其次,戚夫人有才,她“善歌”,經常領著數百位侍女一起合唱,歌聲直入雲霄。她“善舞”,戚夫人的舞姿非常優美,“夫人善為翹袖折腰之舞!”

再者,戚夫人“善樂器”,戚夫人對瑟和築兩種樂器非常的精通,劉邦經常與戚夫人一起鼓瑟擊築,而且每次演奏完畢,都會被音樂打動,流下眼淚。

高帝戚夫人善鼓瑟擊築。帝常擁夫人,倚瑟而絃歌,畢,每泣下流漣。夫人善為翹袖折腰之舞,歌《出塞》、《入塞》、《望歸》之曲,侍婢數百皆習之,後宮齊首高唱,聲入雲霄。


漢高祖劉邦劇照

在寵愛上,薄姬與戚夫人可以說差距最大,劉邦對薄姬那是一夜情,而對戚夫人,經常是接見大臣時也抱在懷裡,足見對他的寵愛。

3.兒子

薄姬與戚夫人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兩人都為劉邦生下了兒子,薄姬生下了老四劉恆,而戚夫人生下了老三劉如意。

由於母親不受寵愛,劉恆從小也不受父親喜歡,在劉邦大封同姓諸侯王時,劉恆被封到了偏遠的代國。而劉如意因為母親戚夫人的原因從小就是劉邦的掌上明珠,經常抱在懷裡寵愛有加,劉如意在封王時被分到了繁華的趙國,後來為了保護劉如意免受呂后迫害劉邦還特別安排重臣周昌做了趙國的國相。

通過這三點我們可以看出,薄姬與戚夫人雖然都是劉邦的妾室,但兩人的待遇卻天差地別。對於人老珠黃的呂后,劉邦自然早已提不起什麼興趣,專寵戚夫人。愛情是條單行道,更何況是呂后這樣強勢的女人呢,薄姬與戚夫人的待遇成為呂后對她們態度不同的先決條件。

二.一個奪嫡,一個認命

按照中國古代的宗法制,呂后作為劉邦的正妻,在劉邦成為皇帝后理所應當的成了皇后,而他們倆所生的兒子劉盈也成為了皇太子。按理說這是遵循祖制,沒有什麼問題,但因為戚夫人的出現,使一切都起了波瀾,而這波瀾的背後,隱藏著的就是呂后的殺心。

在楚漢戰爭期間,由於彭城之戰的失利,呂后成為項羽的俘虜。在這四年戰爭中,陪在劉邦身邊的一直都是戚夫人,從戚夫人的兒子取名“如意”便可以看出劉邦對戚夫人的寵愛程度。劉邦的寵愛也使得戚夫人的野心逐漸膨脹,她不甘心只做劉邦的妾,她也不甘心自己的兒子只做一個諸侯王。因此,在劉邦平定天下後,戚夫人經常給劉邦吹枕邊風,希望劉邦可以廢除劉盈太子之位,讓劉如意做太子。原本劉邦對劉盈就有些不滿,劉盈的柔弱仁慈讓劉邦覺得他無法成為王朝的繼承人,反觀劉如意,從小得到劉邦的寵愛,劉邦也經常對臣下誇讚劉如意說“此兒像我”,劉邦也兩次想要更改儲君之位。但劉邦同樣是一個聽得進意見的皇帝,劉盈並沒有犯錯,劉邦這樣做遭到了幾乎所有人的反對,最終在呂后請張良和商山四皓出山後立儲風波才不了了之,但這一系列的鬥爭卻大大加深了呂后對戚夫人的恨意。

上欲廢太子,立戚夫人子趙王如意。大臣多諫爭,未能得堅決者也。呂后恐,不知所為。 …… 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呂后真而主矣。”戚夫人泣,

——《史記.留侯世家》


漢惠帝劉盈劇照

而薄姬在生下了劉恆之後卻一直勤勤懇懇,不爭不搶,似乎後宮里根本不存在這樣一個嬪妃一樣。薄姬認命,她知道自己只是一個弱女子,因緣巧合下得到了劉邦的眷顧才得以在後宮中立足,她也把他的那份隱忍和謙卑很好的教育給了兒子劉恆,劉恆在成為代王和皇帝后的一系列行為都深深地受薄姬對他教育的影響。

三.薄姬與戚夫人的幸運與不幸

作為女子而言,戚夫人與薄姬都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一筆,成為西漢初年最具有代表性的女子之一。她們兩人,各有自己的幸運與不幸,而這些幸運與不幸加在一起,構成了呂后對於她倆的態度與結局。

1.戚夫人的幸運與不幸

戚夫人是幸運的,作為妻子,她得到了丈夫劉邦幾乎所有的愛,她的兒子劉如意被封為趙王,成為劉邦的掌上明珠。她獨寵後宮,在劉邦在世時,即使是呂后見了她也要讓她三分,那時候的她可以稱得上是世上最幸福的女人。

同樣戚夫人也是不幸的,劉邦對她的寵愛遭到了以呂后為首的其他妃子的妒忌,對於這些妒忌,戚夫人在劉邦在世時並沒有做出任何保護措施,她的奪嫡行為也為她的兒子劉如意埋下了禍根。最終在劉邦去世後不久,劉如意便被毒殺,而戚夫人更是被殘忍的做成了人彘,了卻殘生。

2.薄姬的幸運與不幸

薄姬是不幸的,她如同一件物品一樣被送來送去,原本是魏豹女人的她成了劉邦後宮的一員,但更不幸的是她生命中的這兩個男人都不愛她。魏豹愛的是算命人所說的那個天子預言,劉邦更是對她轉頭就忘。作為一個女人,她的一生都沒有愛情,這就是她最大的不幸。

漢王聞之,問其故,兩人具以實告漢王。漢王心慘然,憐薄姬,是日召而幸之。薄姬曰:“昨暮夜妾夢蒼龍據吾腹。”高帝曰:“此貴徵也,吾為汝遂成之。”一幸生男,是為代王,其後薄姬希見高祖

——《史記.外戚世家》


薄姬劇照

但薄姬同樣也是幸運的,劉邦對她的不幸成為她人生的大幸。呂后不怎麼恨她,只把她當做後宮一個普通嬪妃看待,甚至在後來把她放出皇宮回到代國,成為代國的太后,再後來因為權力鬥爭劉恆做了皇帝,薄姬成為太后,母儀天下,這又是她人生最大的幸運!

四.薄姬的大智慧與戚夫人的愚蠢

劉邦在世時,後宮中的鬥爭主要圍繞著戚夫人與呂后之間關於皇后之位和太子之位的爭奪展開的,而薄姬在其中根本是一個無足輕重的角色,很容易把她忘記,但細細品來你就會發現,薄姬與戚夫人的這一系列行為恰恰反映了薄姬的大智慧與戚夫人的愚蠢。

七情六慾是人天生所擁有的,但對情和欲的態度卻決定了人未來發展的腳步,這才有了那句經典的“知足者常樂”的由來。因為知足,所以對世上之事所求不多,就像薄姬,對於她來說,雖然得不到愛情,但在這亂世之中,自己原本只是一個“戰利品”,如今卻能活的不錯,未來還有一個兒子可以依靠,她已經很滿足了。但對於戚夫人來說,她想要的太多了,除了劉邦對她的寵愛以外,她還慫恿劉邦另立儲君,原本她和呂后之間的矛盾只是愛情上的,卻牽扯到了權力,瞬間就變了味,所求太多而不得的最終就是悲慘的結局,而戚夫人也很好的印證了這一點。

戚夫人劇照

但不要以為薄姬只是一個這樣安於現狀的女子,實際上,在劉邦生前與她為數不多的交集中你就會發現,實際上薄姬是一個非常懂得時勢的女人。當劉邦把薄姬召開見面時,薄姬對劉邦說“夢見一條蒼龍盤在我的肚子上”,一下子拔高了劉邦的地位,這哪裡像一個只甘於任命的女子所說的話,而是早就有預謀的想好了,因為這句話,劉邦非常開心的寵幸了她,而她也靠著這次寵幸懷上了劉恆,在劉邦後宮站穩了腳跟。而戚夫人卻是一個非常不懂得時勢的女人,她所能依仗的只有一個劉邦,而她要面對的卻是眾多勢力組成的反對派,但她卻依然要求劉邦另立儲君,在各方壓力下即使劉邦多次興起這個念頭也不得不作罷,劉邦作罷之後留給戚夫人的只有悲劇這一條路,因為不會有任何一個繼任的統治者會饒恕曾經和他爭奪天下的人!

結語:

慾望矇住了戚夫人的雙眼,讓她敢於向儲君發起挑戰,而背離時勢的結局只能是以失敗而告終。以史為鏡,可以明得失,戚夫人的悲慘結局只是一個兩千年的故事,而這世上還有很多像戚夫人一樣的不自知的人,戚夫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相城歷史小學生


如果歷史真的能夠帶給我們教訓的話,我們能從戚夫人身上得到什麼樣的警示,又能從薄姬身上得到什麼樣的啟發呢?

說到呂雉,戚夫人以及薄姬,人們並不陌生。尤其是發生在呂雉和戚夫人之間的殘酷爭鬥,更是讓人見識到了人可以兇殘到什麼程度。

呂雉這樣的人,你真的得罪不起。因為她冷酷,無情,而且,毫無做人的原則。

當她的親生兒子漢惠帝劉盈親眼看到,戚夫人做成人彘之後的模樣,忍不住嚎啕大哭,指著呂雉說道:“你這不是人乾的事。”

呂雉肯定聽不懂,或者不以為然。在她的價值觀裡,不知道有些事情是人所不為的,比如,你不能吃蝙蝠,你不能不把人當人。

呂雉的人生原則是簡單的,然而, 奉行這個原則的人,一旦成了人生贏家,就會成為無數人的噩夢。

吊軌的是,呂雉作為一個政治家,她的身後名是很不錯的,她護住了老劉家的皇權,她鎮服了功臣集團和勳貴集團。

但她也是一個很普通,很簡單的人物,她偏向自己的孃家人,就像今天任何一個村姑,任何一個城裡小媳婦一樣的。她好像是扶弟魔,然而,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在劉邦創立天下的期間,以呂澤為代表的呂家集團,為劉邦建國立下不朽的功勞。

人家呂雉不是扶弟魔,她的孃家是用實力與血汗,換來的這個地位。可惜,呂雉沒有能力保護好呂家人的命運,在她死後,呂家很快遭到了清算。

有意思的是,清算者正是她一力打壓鎮服的勳貴集團,而最後的贏家,竟然是她並不看在眼裡的一對母子:薄姬和兒子劉恆。

薄姬,何許人也?一個私生女!

薄姬的父親是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秦朝還沒亡的時候,這位爺和魏王宗室女魏媼私通,生下了薄姬。薄姬從小應該是跟著母親生活的,而魏媼也一直靠著魏王宗室的關係,尋找生存發展空間。

那時正值秦末楚漢亂世,陳勝吳廣打響反秦第一槍,但他們出身卑微,沒有號召力,於是他們率領農民起義軍,擁立了魏王咎魏王,魏王咎死後,魏王豹繼位。魏媼把自己女兒送進了魏王豹的魏宮中當妾。

在魏媼的教導下,在現實環境的歷練下,薄姬養成了極為低調和寬和的性格,對她而言,低調,討好強者,是她的生存之道。

反觀戚夫人,出身名門(高武侯戚鰓的女兒),典型的大家閨秀,她的生存不存在物質之憂,生存發展之道,就是管好自己漂亮的臉蛋,身材,每天練習歌舞,終於,她在亂世梟雄中挑對了最有潛力的劉邦,成為劉邦的寵妃。

戚夫人的生長環境註定了她不可能是一個低調的人,後來的事實果然證明了這一點,她深得劉邦寵愛,野心不斷膨脹,開始和正妻呂雉對著幹。

戚夫人一度差點讓劉邦廢了劉盈的太子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劉如意。可戚夫人忘記了關鍵的一點:為什麼劉邦沒聽她的枕頭風,對呂雉下手?因為如前所說,呂雉的孃家人,以呂澤為代表,那是劉邦不敢輕易觸動的。

太子不一定要是劉如意,但一定得姓劉,也就是說,劉邦關心的問題是,如何保住老劉家的江山。在這方面,呂雉儘管很久不和劉邦同房了,但卻同心。

而且,呂雉能夠幫上忙,不像戚夫人,除了能在房裡床上幫劉邦快樂一番,什麼用也沒有。自此,勝負已分。

呂雉毫無懸念的笑到最後。我們也就能夠理解,呂雉為什麼要如此瘋狂報復戚夫人了:一方面出自女人的嫉妒心,以及發洩之前受過的委屈,另一方面,這也是權柄魔杖的一次華麗表演。

薄姬卻不會被呂雉傷害到,一來,劉邦不喜歡薄姬,很少和薄姬相見,更別提臨幸與寵愛了,激發不了呂雉的嫉妒心。二來,薄姬有一個兒子可以依靠,這給了她王后之尊和生活待遇,對薄姬來說,這已經讓她很滿足了,她從來不攛掇自己的兒子去爭太子之位。

綜上所述,薄姬的種種表現,很讓呂雉滿意,所以,呂雉當權之後,橫掃血洗後宮的時候,偏偏放過了薄姬,讓薄姬帶著弟弟薄昭,去兒子劉恆所在的代國安享晚年。

只是呂雉沒想到,自己死後,呂家被徹底清算,而劉盈早亡,子嗣太過年輕,淪為了權臣陳平、周勃以及夏侯嬰等人的籌碼,在迎立劉恆當皇帝的那一晚,劉盈的幾個兒子盡數遭到殺害。

薄姬什麼也沒做,笑到了最後,成為歷史上都數得著的人生超級大贏家。

所以說,人低調點,總是沒錯的,不會激發他人人性中的嫉妒因子,不會招惹敵人,還能獲取很多人的喜歡支持。


我見青史多嫵媚


誰讓戚夫人曾經那麼囂張哩。

是個女人都不能忍,何況是手握重權的呂雉了。


當初劉邦在生時,對戚夫人那叫一個寵。呂雉在家侍候公婆,養育兒女,劉邦在外與戚夫人雙棲雙宿,好不快活。

劉邦坐天下後,好歹沒換妻,但呂雉也就剩個名號了。

呂雉頂著名號在後宮苦捱,戚夫人花枝招展地在眼前晃,誰受得了?更何況戚夫人還給劉邦吹枕頭風,想讓自己的兒子如意上位?

呂雉對戚夫人又嫉又恨,無法衝劉邦撒氣,都攢在戚夫人那兒呢。

而薄夫人,本身就不受寵,更不在皇后面前現眼,老老實實帶著劉恆,悄沒聲兒地過日子,母子倆身上只差刻著“別看我,當我們不存在”了。

所以相形之下,她們共同的依傍劉邦死後,戚夫人會更倒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