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戀:李谷一到底受了什麼委屈?

我們很多人知道李谷一,是因為每年春節聯歡晚會的結束曲《難忘今宵》,其實,李谷一也被稱作內地流行樂壇的鼻祖,為什麼這麼說呢?李谷一又受了什麼委屈呢?

這一切都要從《鄉戀》說起,鄉戀是電視片《三峽傳說》的插曲,李谷一採取了受港臺明星風格影響的“氣聲”唱法來演唱,這不符合當時內地的審美趣味,或者準確地說,不符合“官方”的審美趣味。欣賞這種唱法的人,認為是一種創新,而批評意見則認為,這是一種對港臺流行音樂的低級模仿。筆者覺得,學習的第一步不就是模仿嘛?你都不讓模仿,學習的第一步都不允許邁開,又何談學習乃至超越呢?我們模仿港臺,港臺模仿日韓,日韓模仿歐美啊,要不然閉門造車嗎?

《人民音樂》評,“牙關緊咬著,不願意打開……歌詞唱著模模糊糊,甚至是隻出氣,不出字,歌曲的處理上無精打采,缺乏生氣”,你們是不是覺得這些詞很耳熟,周杰倫剛出道的時候,樂評人對周杰倫的點評似乎就是一字不改地複製了以上這段話,時代在發展,歌手在創新,似乎只有樂評人還在嚼幾十年前的糟粕。當時的《北京音樂報》評價道“從藝術上來說,是毫無價值的仿造品”。李谷一因為演唱《鄉戀》,被稱為“李麗君”,“黃色歌女”,連當時中央樂團的領導都對此表示了認同,向李谷一亮出了黃牌。

可是,洶湧的民意是阻擋不了的,李谷一的《鄉戀》在民間大受歡迎。因突破十萬張銷售量,《鄉戀》兩次獲得太平洋影音公司的“雲雀獎”,1984年被評為十五首“群眾最喜愛的唱片”之一。李谷一在上海的萬體館參加過一場音樂會,李谷一演唱完《鄉愿》以後,觀眾報以經久不息的掌聲,李谷一激動的繞場一週。

1983年的春節聯歡晚會,很多人給導演打電話遞紙條,要求李谷一唱《鄉戀》,導演捧著像小山一樣多的紙條請示晚會領導,獲得領導批准以後,李谷一在春節聯歡晚會上唱了大家期盼已久的《鄉戀》,《鄉戀》也終於解禁了。

所以說,李谷一是內地流行樂壇的鼻祖,而李谷一在這個過程中也受了一點小小的“委屈”,因為,也許,誤解就是表達者的宿命吧。

鄉戀:李谷一到底受了什麼委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