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以教龄定职称高低的教师,是什么心态?

鸡肋


提倡以教龄为依据评职称,大多是年龄较大的老师提出的。因为,在年轻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没有评到理想的职称。而现在年纪大了,没有机会去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就是给机会,颜值也不行了,理念也落后了,精力也不继了,获得荣誉的机会也是微乎其微。要想获取得那些评职称的材料比登天还难。别指望评上自己满意的职称了。

想想自己毕竟是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把全身心都投入了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做出来的贡献不比那些比自己职称高的年轻教师少,而评不上只是因为比他们少了几本荣誉证本本而已。

于是发出自己的心声,表示自已的愿望而已。对他们这种想法,我持理解和支持的态度。


琦轩妙数学


教师评职称时,教龄的积分只占很少一部分,而占积分大头的是各类获奖证书。你教龄再长,只要没有优质课证书,没有发表论文,你就永远也评不上职称。 但这在教育上已不是什么秘密:证书可以托关系、花钱买、可以造假,君不见一些代发论文的广告都打到了墙上,人们早已见怪不怪了。所以,很多教师都比较倾向于教师评职称应该以教龄为主。教龄是硬件,证书是软件,教龄无法随便伪造,证书可以凭人情或金钱获得,如果以教师教龄为主,自然可以杜绝一切因职称产生的腐败问题。

但是也应该看到,单纯的按教龄评职称也有它的不科学之处——又回到了吃大锅饭的时候,教师干与不干一个样,熬年头、论资排辈获得职称,这样的职称制度完全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它已根本发挥不出激励作用。但是可以适当增加教龄的权重,这样既可以鼓励年轻人终身从教,还给了专心教学但各类荣誉证书较少的老黄牛型的教师以机会。除了增加教龄在评职称时的权重,还要增加工作量、实际业绩等方面的权重。比如毕业班的教师,毕业班的教师无疑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因为没有教学能力,学校领导是不敢托付毕业班的。毕业班的教师工作压力是最大的,因为他们是学校升学率的保障。笔者认为,在评职称时,应该侧重于这些教师的工作量和实际业绩,而不是侧重于充满“水货”的各类荣誉证书。

必须要适当降低证书、职务、论文等在评职称时所占的比重。因为很多地方的一线教师反映,教师需要竞争学校的各类荣誉时,学校却从来不公开、不公示,教师有疑问去问学校领导,领导只推说学校没有分配名额。但到了评职称的时候,领导、关系户的各类证书用不完,普通教师却缺这少那的不符合条件。因为评职称的条件年年变,导致教师年年缺证书,年年报不上。笔者还建议,学校领导不应该和教师一起竞争,领导应该有他们的评职称途径。试问哪一位教师证书比学校领导还要多?没有,所以普通教师根本不是领导的竞争对手,即使硬着头皮跟领导竞争,还害怕事后被穿“小鞋”。最合理的做法是,普通教师一起竞争,领导们一起竞争,大家“井水不犯河水”,教师才无后顾之忧。



柒月0学历提升


目前教师职称评定方法,一言难尽。

教过书的人,应该了解学校老师可以分为一下几种:

1、心里想着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个同学的作业,把自己带的每个同学都尽力教好。他们在学校默默无闻,不善表演,或是有点害羞,有人听课反倒上不好课。所以那些竞赛课、公开课,以及各种比赛都参加不了。或是勉为其难参加,也拿不到好名次。这样就导致他们没有证书或是证书含金量不高,职称评比毫无优势可言,教了一辈子书,临到退休还是个初级职称。学校大部分是这样的老师。你觉得这样的老师不中?恰恰错了,他们是一个学校的支柱。正是他们默默无闻地付出,支撑着学校正常地开展工作。对他们来说,以教龄定职称再合适不过了。

2,既能像前面的老师一样认真工作,又能参加各种比赛,获得各级各类证书,早早拿到高级证书。这种老师每个学校都有,但是少,是金字塔顶端的存在。如果他们搞个什么名师工作室啊什么的,学校领导就会青眼相看,喜欢的不得了。对这样的老师来说,以教龄定职称会让他们很生气。

3、工作一般,不是很愿意趴桌上备课批改作业的老师。他们往往颜值尚可、能说会道、善于表演。因此,虽然平时工作做得不怎么样,监考的时候还经常漏收试卷、装订时前后颠倒,时不时空个堂,检查教案、作业都不是很到位,家长还对其颇有微词。但是他们关键时刻能顶上,比如说外校来参观他能上个表演课、校际联合集体备课他说的头头是道……具有很多领导喜欢的品质,也能拿到不少证书,职称评定也很快,他们也不希望以教龄定职称。当然,这类老师在学校也是少数。

4、负能量爆棚,天王老子都敢骂,学校领导他经常怼,总觉得学校欠他很多很多。口头禅经常是:我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搞那么好干什么,我只能做某某事某某事,其他的叫我做,那就别怪我不客气。领导也很怕他们,因为他会随时给你难堪,工作量在同类老师中是最少的,但是待遇决不少,大型活动他们要是到场了,领导会主动上去打招呼。这类型估计每个学校有那么十个八个,他们无口碑无业绩无证书,目前职称评定办法下他们也很难评,他们希望以教龄定职称。

至于还有其他关系户啊假证书啊把别人名字扣掉写上自己的啊把老师们交上来的论文改成自己名字的啊估计每个学校也都有那么些。

嘿嘿,职称到底怎么评呢?还真不好说。


左手一指


『职称』反过来就是『称职』

只要你把工作做好了,能够对得住你的职责,职称自然就来了。

要求以年龄定职称的老师,大概是认为现在的职称评定不合理。那以年龄评职称就合理了?他岁数大,有比他还大的,职称比他还高的,他可能又会想其他的标准了吧。

另外一种心理,可能就是不想奋斗,混日子,等到岁数到了,评上职称了,有高工资了,日子过舒服了。





大虾游戏


职称评定永远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职称开始是为了体现能者多劳多得,适当拉开收入差距,鼓励能者鞭策后者,最终提高教育水平的目的,不可否认,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因过大的收入差距,不相称的付出,而被诟病。将行业人员分三六九等,是必然的。问题是怎么评,终身从事一线教育者本身就是一种奉献,但这种奉献怎么能体现在收入上,是改革职称评定必须考虑的。


手机用户蝎子草


如果一个评职称的前提是以人的能力和贡献论,确实不该只看年龄。但如果没有公平的原则,或者无原则,论年龄也许就是比较公平的办法了,毕竟老教师辛苦了半辈子了,苦劳还是有的。所以不能说以教龄定职称这些人心态好坏,要看他处在什么环境中这样说了。


高老师英语在线


这种老师,不配当老师,倚老卖老,不思进取,只会误人子弟!我认为职称评定需要改革,但教龄决不能成为较大的权重。遗憾的是,由于历史遗留原因,现在公办教育系统还有不少这样的老师。


九色鹿


一是觉得评职称没能真正做到评出老师的真实水准。

二是觉得自己没办法评到想要的职称。

三是觉得评这职称太累人了。


陌上人独立


大家都认为,姜是老的辣,因为一些教职龄高教师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于学生的把握,课堂气氛的把控有着十分充足经验与能力。因此一些学校与机构都用教龄来制定教职人员的职称。


马昭萨克斯教学


可能岁数大了,有论资排辈之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