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后仍长居故宫,为何13年后突然搬出?

liudongxiao


【真相: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后仍长居故宫,13年后突然被轰出】

话说这革命党兵不血刃的让大清朝交了权,退了位,袁世凯可算是大功一件,他成功的忽悠隆裕皇太后主动的带着小皇帝溥仪签订了《退位诏书》,让几百年的大清朝大厦顷刻间灰飞烟灭,但是在签订诏书之时,当时革命党成立的民国政府也和隆裕就几点退位待遇达成了几点协议,大致的内容如下:


第一点就是溥仪皇帝退位后,仍然享用原来的尊号,而且可以永久性的居住在故宫紫禁城内,唯一的一点改变是不允许在招纳太监和宫女了。


第二点是民国政府每年要支付给清式小朝廷白银四百万两,并且承诺清朝的皇陵派军队保护,而且日后皇帝的帝陵要民国负担修建。皇族的财产也要民国保护等等。其他的还有很多繁复的细节就不做过多的赘述了。


然而溥仪的这个好日子在签订条约的13年后,准确的时间为1924年11月5日上午被打破了,此时政变上台的冯玉祥命令鹿钟麟带领一队人马来紫禁城宣读了一个决定:即刻起限清室全体人员三小时内离开紫禁城。否则后果自负!这个时候的溥仪还想负隅顽抗,派人和鹿钟麟周旋,这个时候,鹿钟麟说出了几乎让溥仪吓尿裤子的话:时间已经下达,如果你们不按期办理,那么景山上面的大炮可是不长眼睛!!!


这个时候溥仪看大势已去,慌忙的命人赶紧收拾一下,出宫逃命去了,下面这个老照片就是和鹿钟麟一同来的记者拍摄的溥仪离开时乱成一团的床榻,被子什么的都没有拿。

(这个背着手的就是当时负责轰溥仪的鹿钟麟,旁边是企图说情的遗老遗少)

(这些是被轰出来的宫女和太监们)

(这些是溥仪慌乱之中拿的行李和部分值钱的文物)

就这样,溥仪从此便离开了紫禁城,故宫后来也被开辟成了博物院,供大家参观游玩。


老猪的碎碎念


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后世称之为“清废帝”或“宣统帝”,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溥仪搬出故宫的事发生在1924年。

溥仪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正月14日出生在北京醇亲王府,是清宣宗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长子。光绪三十四年冬(1908年),慈禧太后与光绪帝载湉相继病重,11月14日光绪帝驾崩,慈禧太后下旨由时年三岁的溥仪继承大统。光绪帝驾崩后仅隔一日,慈禧太后在仪鸾殿去世。12月2日,溥仪在太和殿即位,由其生父载沣任监国摄政王,第二年改年号为“宣统”。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大清帝国风雨飘摇。内忧外乱下,清廷不得已启用袁世凯,令其率领北洋新军南下平叛。战争爆发后,华南各省相继宣布脱离清朝中央。最后,孙中山与袁世凯密约,若袁能使清帝退位,则孙让大总统之位给袁。袁世凯一方面利用北洋新军对清朝宗室进行胁迫,一方面又以清室优待条件相诱惑。经多次磋商,双方达成优待清室条件共八款;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颁布《退位诏书》,溥仪退位。

《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

(1)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

(2)清帝岁用400万两由民国政府拨发;

(3)清帝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

(4)清帝宗庙陵寝永远奉祀,民国政府酌设立卫兵保护;

(5)光绪陵寝如制妥修,民国政府支付实用经费;

(6)宫内各执事人员可照常留用,惟不得再招阉人;

(7)清帝私产由民国政府特别保护;

(8)原禁卫军归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

溥仪退位了,大清朝亡了,但是很多遗老遗少却不甘心。民国六年(1917年)6月14日前清遗臣张勋率4000定武军进京。7月1日,张勋兵变,宣统复辟,12岁的溥仪再一次坐上了龙椅。7月3日,段祺瑞挥师讨伐,仅不足半月,溥仪宣布第二次退位。民国八年(1919年),英国人庄士敦来到紫禁城,成为溥仪的老师,教授溥仪英文、数学、世界史等知识。这一时期,溥仪大开眼界,受庄士敦的影响,思想也变得开放,他开始穿西服,骑自行车,并剪掉了辫子。民国十三年(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11月5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期间派鹿钟麟带兵进入紫禁城,溥仪一行被迫离宫。出宫后,溥仪住进了北府(载沣的居处),继而于11月29日又逃进日本公使馆。至此,溥仪彻底离开了生活了十几年的紫禁城。

面对国民政府的步步紧逼,民国十四年(1925年)2月,溥仪移居天津租界张园。在租界,溥仪与清廷遗老遗少、各路军阀及诸多西方人来往密切,他受到了极高的礼遇,甚至恢复了皇帝的称号,他一度陶醉其中,仿佛又找到了做皇帝的感觉。两次从皇位上退下来的不甘,现如今得到的荣耀的诱惑,在溥仪不断加强的复辟心里中,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用心险恶的日本多次为溥仪提供庇护和帮助,逐步取得溥仪的信任,并以在东北建立新国家且由溥仪做皇帝为诱饵,一步步拉拢溥仪走上卖国的道路。对于一心期望复辟的溥仪,在这一诱人的条件面前,几乎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日本的所有要求。

民国二十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命令张学良执行“不抵抗”政策,日军很快占领了东北全境。同年11月,溥仪在日本人的帮助下从天津来到奉天。次年3月1日,在日本扶持下,溥仪在东北地区建立满洲国,自此,溥仪及满洲国彻底沦为日本人侵华统治的工具。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取得了决定性胜利,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满洲国政权顷刻间土崩瓦解;8月19日,溥仪在沈阳机场候厅室被苏联红军逮捕,后被苏联政府移交给中国政府,并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受到约十年的思想再教育与劳动改造。劳教期间,溥仪认真进行改造,阅读书籍,参加劳动,专心写前半生的自传,他的思想和行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59年12月4日,新中国给予溥仪特赦,这是连他本人都没有想到的。在特赦后,溥仪先后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中央文史馆参加工作,并担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尿毒症医治无效去世,溥仪结束了他传奇而又曲折的医生。1995年,他的遗孀李淑贤将其骨灰葬于河北易县华龙皇家陵园,即清西陵附近,溥仪也算落叶归根了。








历史浮沉


溥仪退位后十三年才退出皇宫,是国民党循序渐进的一招棋,她不能操之过急,当时满清遗老人数众多,国民党根基未稳,况且国民党每年承诺给清皇室400万两白银做为日常开支费,连年拔款财政吃紧,时机成熟后便有此一出,强制执行溥仪搬离皇宫。

溥仪退位期间的十三年,知道迟早有一天会是这种结局,便将清宫旧藏的历代书画名家真迹,精挑细选约二千余卷名画法书全部搬出皇宫,以作日后他用,后因日本战败,这二千余卷历代顶级艺术瑰宝,稀世珍宝也随之散失民间,到现今而叫失佚一词,幸好祖宗有灵,这批历代失佚名画真迹,绝大部分顶级精品古书画现藏宣斋艺术馆,顶级鉴赏大师林衡鉴藏,此乃天意,冥冥之中林衡受历代名家委托为其代言,将这些失佚沉沦百年的老祖宗心血艺术结晶公诸于世,让世人能欣赏到近中国近二千年的顶级艺术文化,傲视全球。

卷卷有原作者落款,件件精美绝伦的名家墨迹

林衡为中国十大名画真迹代言

顶级鉴赏鉴定鉴藏大家 林衡敬启!











宣斋艺术馆


因为国内政局动荡不安,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混战时代政权更迭频繁,根本无法长久的保障紫禁城中的满清王室小朝廷安全更别说答应的条件每年给400万两白银了,军阀冯玉祥打败北洋政府执政派之后闯入皇宫即可下令让溥仪搬出故宫,大军逼迫无可奈何是一个原因,另一方面溥仪经过洋老师庄士顿的教育非常渴望自由对外面的世界一概不知认为摆脱皇宫的那套繁文缛节就可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了。

清廷衰败政局动荡

1.1912年,南方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在广东发动起义声势浩大各省纷纷响应,北方北洋新军实权派人物袁世凯被重新启用他撒谎将革命局势说的非常严峻,满清统治岌岌可危已经无力回天了主张议和签订合约皇帝退位保全皇室的尊严可以继续待在紫禁城中。以隆裕太后和摄政王载沣为主导的清政府人心惶惶都没有坚定意见就答应了这条于自己有利无害的建议,当时的皇帝溥仪年仅7岁根本无法自己拿主意。袁世凯安抚了南方革命党,自己却堂而皇之的当起了洪宪皇帝,86天之后就在闹剧中去世,之后国内军阀混战战争频发民不聊生。

政府无能军阀混战

2.北洋政府腐败无能掌控不了局势,只要手里有军队就能打到北京城来建立政府。中国各地拥兵自重的军阀割据一方互相攻伐,他们大多是满清封的官员对皇帝情有独钟,一到皇帝溥仪过生日,结婚这些重大节日就来庆祝贺礼,即使是北洋政府的军官也会前来这种局面是闻所未闻前所未有的。南方的革命党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想一改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但手里面没有军队,空喊口号也是无济于事。外面战火纷飞,皇宫内的满清小朝廷却是一片安静祥和的景象不受到打扰,溥仪说话也是一言九鼎能够贯彻下去命令。


军队逼迫自由向往

3.虽然身为皇帝但是处处受到掣肘自己想做什么事都办不了,身边有一堆太监内务府大臣跟随,唯一童年的快乐就是看树底下蚂蚁,玩蛐蛐,偶尔自己的兄弟姐妹进攻玩一玩捉迷藏解解闷,其余时间就是与儒学大师学习四书五经,满族,汉族文字语言。1919年,庄士顿进入紫禁城教皇帝学习英语,以及其他知识,带去了自由,平等,西方的文化知识让溥仪大开眼界使得他想要摆脱皇宫的各种束缚去西方游玩一番,1924年娶到了自己的皇后婉容就与这位皇后一块策划要去英国留学的计划。1925年,冯玉祥带领西北军打入北京城赶走了北洋总统曹锟,派遣重兵包围了紫禁城命令溥仪以及满清皇室搬出皇宫,只给三个小时无奈之下溥仪只得匆匆忙忙收拾行李搬到醇亲王府。

溥仪当皇帝的时候只有三岁,什么都不知道退位的时候九岁对清王朝的印象不深,是身边的人对他恭恭敬敬让他养尊处优知道自己皇帝的身份。北洋政府是各个军阀组建的有很多人不满意,谁有实力谁就可以做总统,根本不是民主选举出来的,南方的革命党干着急使不上劲无法建立合法政府。强硬的冯玉祥是曹锟的手下与张作霖合作发动兵变,软禁了这位无所作为的总统,后双方利益不合,冯玉祥入宫赶走了皇帝。溥仪自己接受庄士顿的西方教育想要去西方留学提前做好安排秘密运送财宝出宫以备将来使用。


知史说史鉴史


溥仪,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1912年二月颁布《退位诏书》,溥仪退位。民国政府与清室协商,保留了许多对皇室的优待条件,承诺每年支付清室费用400万两银元,新币发行后,改为400万元,同意溥仪暂居紫禁城。当时溥仪6岁。



直到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进入北京,软禁了直系军阀大哥曹锟,为了获得北京革命人士的支持,表明自己革命的决心,就以彻底铲除封建势力为由,在11月5日指派部下鹿钟麟带着手枪队进入紫禁城要求溥仪在两个小时之内离开紫禁城。

当时溥仪和皇后婉容正在一起聊天吃水果,得知冯玉祥的人进宫了以后,慌张不已,赶忙叫内务府大臣绍英前去周旋,在养心殿门前,绍英截住了鹿钟麟等人。鹿钟麟向绍英出示了大总统指令。绍英看后,吓得魂不附体,两腿发软,差点瘫在地上。幸好侍卫李国雄和严桐江将其挽住,绍英才幸免跌倒。绍英略微镇静了片刻,指着李昱瀛说:“你不是故相李鸿藻的公子吗?你家世代享受皇恩,今天怎么也帮人来欺负皇上?”李昱瀛只是笑笑,什么也没说。绍英又对鹿钟麟说:“你不是故相鹿传霖之后吗?鹿相是清室老臣,你为什么这样逼迫我们?”鹿钟麟一字一句地说:“我们奉内阁之命前来,既是为了民国,又是为了清室。如果不是我们,那就休想这样从容了。”绍英不甘心,又说:“优待条件尚存,你们怎么能这样擅自行事呢?”鹿钟麟正色道:“你少废话。张勋复辟,颠覆民国,优待条件早为清室所毁弃。近来,民怨沸腾,如果不是内阁出面阻止,清室早已大祸临头了。”紧接着,鹿又威胁说:“我们已在景山架好了大炮,按原计划只限二十分钟出宫,如若不然,便开始射击,你们看着办吧!”

绍英一听,吓得面如土色,急忙去向溥仪报告。他一进门,便颤声喊道:“皇上,民国要废止优待条件,拿来这个叫,叫签字。还说限二十分钟搬出去!”溥仪一把夺过公文,想看个究竟,可是眼睛像突然花了一样,看不清是什么,他觉得天旋地转,像泄了气的皮球,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稍停了一会,他又火冒三丈地喊:“马上搬出去?那我的财产呢?太妃怎么办?快打电话找庄师傅!快找王爷!找王爷!”“国丈”荣源像断了气似地回答:“电话线断了,门口已把上了人,出不去了。”屋里所有的人都惊慌得团团乱转。最后,大家一致意见,尽量拖延时间,以宫内人员和物品太多,马上出去有困难为托辞,不肯即日迁出。

绍英去和鹿钟麟商量,结果允许延到下午3点,溥仪的父亲载沣、帝师朱益藩、陈宝琛也被允许进宫。溥仪一见载沣,便叫道:“王爷,该怎么办呢?”可是,载沣的主意并不比儿子多,他嘴唇哆嗦了半天,才迸出一句废话:“听、听旨意,听旨意。”溥仪又急又气。快到3点时,绍英进来,他哆哆嗦嗦地说:“鹿钟麟又催啦,说,要快,快点,不然的话,景山上就要开炮啦。”

说话间,鹿钟麟、张璧已带着几名国民军士兵进入了宫内。鹿钟麟来到溥仪跟前,将两枚手榴弹放在绍英前面的桌子上,然后指着公文说:“请陛下在上面签字!”溥仪见鹿来势汹汹,大惊失色,连忙在公文上签了字,并交出象征皇权的“皇帝之宝"和象征宣统帝位的“宣统之宝”两枚印玺,由鹿钟麟送往国务院封藏。醇亲王载沣一见溥仪签了字,捶胸顿足,他摘下自已的顶戴花翎,扔在地上,嘴里还结结巴巴地念叨着:“完了,完了,大清完了。”



下午3点,溥仪及婉容、文绣等人乘坐汽车,在鹿钟麟、张璧的护送下,驶出紫禁城,回到了溥仪阔别16年的醇王府。


爱历史的小曹气


不是主动离开

是被“轰出来”的

溥仪当年签订《退位诏书》中约定,溥仪退位后仍然可以长期居住在故宫中。

但是13年后冯玉祥突然派鹿钟麟带人去故宫将溥仪等在皇宫里面的一众人等全部赶走。

无权无势的溥仪虽然也想反抗,但是没办法,身在屋檐下,只能匆忙收拾东西离开故宫。

这便是溥仪13年突然离开故宫的原因





希望回答能帮到你


史努比行走历史


特殊的君王

溥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为特殊的一位皇帝,说他特殊,是因为他的一生遭遇了太多别人不曾遭遇的事情,比如:

退位后依旧保留皇帝尊号;

退位后依旧长期住在皇宫里。

而溥仪的这一切遭遇,其实都因为时代的特殊性所导致。


妥协下的共和

溥仪登基那年,只有三岁。

当时光绪皇帝被人毒死,至于凶手是谁,至今仍旧存在争议。而光绪帝驾崩半天以后,掌控中国五十多年的慈禧皇太后,也去九泉之下和她老公咸丰皇帝以及儿子同治皇帝团圆去了。

大清国的万里江山,就这样丢给了只有三岁的宣统皇帝。

而小孩子做皇帝,当然是不可能有效整合清帝国的统治力量,而与此同时,反清革命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到了宣统三年的时候,武昌起义爆发,很快带动整个中国南方宣布脱离清朝独立,随后不久,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


此时的中国,处于南北分立状态:北方的大清帝国,还拥有半壁江山,而南方的中华民国,也是大清帝国所难以覆灭的力量。

此时满清的军权、民政和财权,都已经落在了袁世凯手里,而袁世凯是一个颇有政治智慧的人,他一边联络南京方面,要求清朝灭亡后,自己做民国大总统,另一方面,则对满清皇族许下承诺,这承诺就包括:溥仪皇帝退位以后,皇帝尊号依旧可以保留;清朝的皇陵,民国政府派人保护;皇帝退位后,可以暂时住在紫禁城,过几年后则搬往颐和园……

此时满清皇族上层对于内忧外患,拿不出任何的解决方案,没办法,只好做出妥协。

而对于南京方面来说,让袁世凯做大总统,本身也是一种妥协。


就这样在双方妥协下,中华民国成立,并且,溥仪皇帝也得以保留皇帝尊号,以及长期住在故宫。

自作孽,不可活

虽然按照当初清朝和袁世凯的协议,溥仪退位几年后,溥仪皇帝就要搬到颐和园去住,但实际上,溥仪在故宫,一直住到民国十三年(西元1924年)左右。

之所以这样,也和时代性有关。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政府陷入军阀混战的状态,而不论是上台的大总统,还是实际上的实力派北洋军阀,绝大部分都和清朝有些渊源,都是溥仪皇帝的旧臣。

在当时,虽然溥仪皇帝已经退位,但是,作为旧臣逼迫故主,这话好说不好听,因为没哪个军阀乐意去讨这个厌,去逼迫皇帝,给自己凭空带来没任何好处的舆论压力。


因此,溥仪皇帝得以在故宫,生活到民国十三年。

直到民国十三年,西北军阀冯玉祥,受南方革命党的思想影响,认为只要有溥仪皇帝存在,北方就不会太平,而此外,在民国六年(西元1917年),军阀张勋曾经拥立过溥仪皇帝复位。

这一事件让冯玉祥有了口实:当初民国政府承诺给溥仪皇帝一系列待遇,是基于皇帝自愿退位的基础上,现如今既然皇帝已经毁约复位,然后被二次推翻,那么,民国政府就应该和溥仪皇帝重新签约。

于是,当冯玉祥控制北京以后,立马以满清皇族毁约的名义,和溥仪皇帝重新签约,其中内容包括:溥仪皇帝不得保留皇帝尊号,而是普通民国国民;溥仪皇帝也不得继续住在紫禁城。

就这样,溥仪皇帝阔别了居住了十余年的故宫。


倘若当年没有张勋复辟这一事件,冯玉祥驱逐溥仪皇帝,则有些名不正言不顺,而张勋复辟,让溥仪皇帝丢了家园。

这就叫自作孽,不可活。


藤树先生


原来同清廷签退位协定的北洋军阀被西北军赶出北京,西北军派鹿钟麟逼宫将溥仪等赶出故宫


周方851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满清王朝被推翻,但根据《优待条件》,溥仪小朝廷还可以暂居紫禁城中。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这次,他决心要驱逐溥仪出宫。在征得摄政内阁同意后,冯玉祥召集人马召开了一次会议,决定修改之前的《优待条件》,改变为:

“一、大清宣统皇帝即日起永远废除皇帝尊号。

二、民国政府每年补助清室五十万元,另拨两百万元设立北京贫民工厂,尽先收容旗籍贫民。

三、清室即日移出宫禁,以后可自由选择住居。

四、清室之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民国酌设卫兵妥为保护。

五、清室私产归清室完全享有,民国政府当特别保护,其一切公产应归民国政府所有。”

当北京警备总司令鹿钟麟带着人马来到紫禁城“赶”溥仪时,末代皇帝正和婉容在储秀宫吃水果,他们不慌不忙,以各种理由拖延时间,可到了最后,当鹿谎称驻扎在故宫和景山附近的部队要向紫禁城开炮时,溥仪慌了,连忙收拾细软,在军队的护送下离开了紫禁城。

延续百年之久的清王朝就此和紫禁城say goodbye,当时几乎所有的太监宫女都被驱逐,据说有些太监当场就跳护城河自杀了。

在这场“驱逐皇帝”中,有这样一段对话让我感触颇深:

鹿钟麟问溥仪:“溥先生,你今后是打算做皇帝,还是要当个平民?”

溥仪答道:“我愿意从今天起就当个平民。”

鹿笑了,说道:“好!那么我就保护你。”


宫殿君


让冯玉祥给撵出去的。


末代皇帝


末代皇帝的一生是比较传奇的。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临朝称制,颁布《退位诏书》。当时只有六岁的大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稀里糊涂的就成为了中国最后一位皇帝,且还是个废皇帝。

这一年,距离秦始皇站在顶峰接受百官朝拜,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已经过去了两千一百三十三年。而距离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国,其孙爱新觉罗·福临入主中原,过了二百六十八年,这个关外游牧民族入主中原所建立的大清朝,至是而亡。


在清帝退位之后,民国政府对这些清朝的遗留皇族还是保留着许多的优待条件,例如:

  • (1)大清皇帝辞位之后,皇帝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

  • (2)清帝岁用400万两由民国政府拨发;

  • (3)清帝暂居紫禁城,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

  • (4)清帝宗庙陵寝永远奉祀,民国政府酌设立卫兵保护;


但条约要么是用来遵守的,要么就是用来撕破的。要提起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呢,描述这件事情的文章中大多都会带上一句“冯玉祥无视清室优待条件”,但实际上,冯玉祥并没有无视《优待条件》,而且走的还是合法程序。


昔日皇帝被赶出宫


1924年10月,在这军阀乱战的民国乱世,北京再次易主,被冯玉祥所占据。他干了两件大事,先是监禁了当时的民国总统曹锟,后一个就是授意民国内阁通过《修正清室优待条件》,废了清帝的帝号,把溥仪赶出了紫禁城。

实际上,这也不是他冯玉祥不讲理。在1917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叫做“丁巳复辟”。熟悉这一事件的人大都称之为“张勋复辟”。是年六月,张勋利用黎元洪和段祺瑞的矛盾,带五千辫子兵进京“调停”。可“调停”没怎么见,倒是把十二岁的溥仪抬出来,跪下磕头尊其为皇帝。这是溥仪稀里糊涂的第二次当上皇帝。


值得一提的是,段祺瑞为了表示反对,指挥一架飞机飞至紫禁城上空投下了三枚小炸弹。这三枚炸弹并没有多大的威力,只是起恐吓作用,也被戏称为“吓弹”。不过有一颗却炸到了东六宫中的延禧宫,所以这也是故宫遭到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轰炸。

或许是这次复辟伤透了老冯的心,且《优待条件》中本就写明了溥仪是“暂居”。于是冯玉祥在占据北京之后,命手下鹿钟麟在景山架起大炮,限溥仪两小时内搬离紫禁城。

曾经贵为皇室的紫禁城,此时却是一片凌乱不堪,溥仪只能带着后妃们走过朱红的城墙,离开了这个生活了16年的“家”。

我想,此时的爱新觉罗·溥仪,一定是屈辱的。


物是人非


这一走,很长时间都没再回来过,而下一次回来,这里已经改名为”故宫博物院“。

说些题外话吧。在四年后,发生了一件令全国哗然的事。以孙殿英为首的军阀,借演习之名,盗掘了清皇家东陵地宫。据说溥仪在听说此事后,一下就摔碎了手边的杯子,并头晕目眩,气的站都站不稳。此事使得溥仪与民国政府的关系降至冰点,在后来溥仪彻底倒向日本人,做了“伪满洲国”的“康德皇帝”,直到抗日战争结束,苏联大兵空降车站将溥仪逮捕。

溥仪这么做对吗?当然不对!他也活该被称为“卖国贼”、“国耻”,但我总觉得,我能理解他。

那个两岁时被抱进宫中充满迷茫的娃娃,那个重回故宫博物院的风烛残年的老人。时光在他的身上穿梭而过,留下他的一生:大起、大落、大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