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草原五寶,最地道的草原味道,沒吃過怎麼算去過內蒙

位於祖國北部的內蒙古,以其廣袤的草原、豪放的人民和動人的音樂聞名遐邇。人們都喜歡到內蒙古去感受草原的熱情,去唱一首祝酒歌,大品美食美酒。

今天小鈺就帶大家走進內蒙,看看大草原的味道,到底合不合你的口味!

1. 烤全羊

內蒙草原五寶,最地道的草原味道,沒吃過怎麼算去過內蒙

內蒙古烤全羊,又稱"全羊席",起源於西北遊牧民族,此菜羊形完整,羊跪在方木盤內,色澤金紅,羊皮酥脆,羊肉嫩香。是蒙古民族的餐中之尊。

內蒙草原五寶,最地道的草原味道,沒吃過怎麼算去過內蒙

烤全羊是成吉思汗最喜愛吃的一道宮廷名菜,是成吉思汗接待王宮貴族,犒賞凱旋將士的頂級大餐。

內蒙草原五寶,最地道的草原味道,沒吃過怎麼算去過內蒙

一手拿著有羊肉的羊骨,一手用刀剔下羊肉,蘸著佐料吃。烤全羊是招待客人的必備之菜,可以說不吃烤全羊就算沒有真正到過這裡,沒有領略到這裡的風土人情。

2. 手把羊肉

內蒙草原五寶,最地道的草原味道,沒吃過怎麼算去過內蒙

上手把羊肉和吃手把羊肉也非常講究。要將帶骨羊肉剁成二指寬的長條或塊狀,放入大盤之內,眾人圍坐而食之。胸茬和肋條肉最為鮮美,最為珍貴,先要敬呈給貴客和最年長者品嚐。

內蒙草原五寶,最地道的草原味道,沒吃過怎麼算去過內蒙

吃羊肉時最好搭配豆腐,它不僅能補充多種微量元素,其中的石膏還能起到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

內蒙草原五寶,最地道的草原味道,沒吃過怎麼算去過內蒙

肉味鮮美,不膩不羶、色香俱全。

3. 內蒙古奶茶

內蒙草原五寶,最地道的草原味道,沒吃過怎麼算去過內蒙

內蒙古奶茶的核心,在於茶,特指一種磚茶,磚茶得寵於蒙古人民,源於清朝時期的通商曆史。據記載,清朝康熙時代,內地商人攜帶磚茶、米麵、布帛雜物等到蒙古腹地,交換蒙地各種物產。

內蒙草原五寶,最地道的草原味道,沒吃過怎麼算去過內蒙

奶茶是蒙古族人們的傳統飲食習俗。其在蒙古族人生活中之重要體現在"一日三餐茶,一頓飯"。每日清晨,主婦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煮一鍋鹹奶茶,供全家整天享用。

內蒙草原五寶,最地道的草原味道,沒吃過怎麼算去過內蒙

蒙古族喜歡喝熱茶,早上,他們一邊喝茶,一邊吃炒米,將剩餘的茶放在微火上暖著,以便隨時取飲。通常一家人只在晚上放牧回家才正式用餐一次,但早、中、晚三次喝鹹奶茶,一般是不可缺少的。

4. 奶豆腐

內蒙草原五寶,最地道的草原味道,沒吃過怎麼算去過內蒙

奶豆腐,蒙古語稱"胡乳達",是蒙古族牧民家中常見的奶食品。用牛奶、羊奶、馬奶等經凝固、發酵而成的食物。形狀類似普通豆腐,但不是豆腐。因像豆腐而得名。

內蒙草原五寶,最地道的草原味道,沒吃過怎麼算去過內蒙

味道有的微酸,有的微甜,乳香濃郁,牧民很愛吃,常泡在奶茶中食用,或出遠門當乾糧,既解渴又充飢。還可以做成拔絲奶豆腐,其軟韌牽絲為斷,是宴席上的一道風味名菜。

內蒙草原五寶,最地道的草原味道,沒吃過怎麼算去過內蒙

奶豆腐因其形狀不同,味道也是不一樣的,厚塊奶豆腐吃起來柔軟,有濃厚的奶香味,而薄奶豆腐油膩,進嘴即溶格外香甜。奶豆腐放置時間長就會變硬。因此食用時可將奶豆腐泡在熱茶裡變軟後再食用。

5. 清湯牛尾

內蒙草原五寶,最地道的草原味道,沒吃過怎麼算去過內蒙

清湯牛尾是內蒙古傳統風味名菜。也是內蒙古烏海當地有名的特色菜之一。以內蒙古草原鮮牛尾為主要原料,配以雞腿、魚肚、海參、口蘑等煽制而成。口味鹹解,清澈見底,營養豐富。

內蒙草原五寶,最地道的草原味道,沒吃過怎麼算去過內蒙

牛尾既有牛肉補中益氣之功,又有牛髓填精補髓之效。牛肉可以補氣,功效同黃芪。牛髓具有補中,填精補髓的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壽。


內蒙草原五寶,最地道的草原味道,沒吃過怎麼算去過內蒙

內蒙古橫跨祖國西北至東北,大草原、戈壁灘的美食風俗文化均有不同,去內蒙,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喜愛,但無論如何,大快朵頤總是要的。


大家快在評論區裡留下你最中意的內蒙古美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