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上的燕趙文脈

大運河上的燕趙文脈

大運河滄州市區段為滄州新城增色

如果我們能穿越時空隧道來到唐宋或明清盛世,自天空俯瞰神州大地,一定會被兩條雄踞在中華大地的蜿蜒“人工巨龍”深深震撼:一條是橫亙東西、冷峻深沉的萬里長城;另一條則是連貫南北、軸艫千里的大運河。一撇一捺,一剛一柔,形成中國“人”!

大運河上的燕趙文脈

滄州鐵獅子

說起京杭大運河的挖掘和整治,必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我們無從知道那些群體中的普通姓名,但不妨礙對他們深懷敬意。從一條溝渠的初始,到千里通暢的結果,見證了人類構築文明的艱苦進程。

大運河上的燕趙文脈

風光秀美的運河吳橋段

京杭大運河首批入選《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沿線的8個省、直轄市的31個遺產區共有27段河道和58處遺產點。其中,河北段共有滄州東光縣連鎮謝家壩、衡水景縣華家口夯土險工和滄州至德州段運河河道3處入選。

大運河上的燕趙文脈

運河兩岸是良田

大運河申遺成功,大運河滄州段也煥發青春。到滄州城區遊覽,大家急切地想一睹大運河風采。作為城市建設的重點區域,城區的800多米河道,經過清淤、襯砌防滲、牆式護岸,建設觀光走廊、濱水平臺,古運河景煥然一新,雖然難免失去一些運河原有的自然景觀,卻與日新月異的城市建設相和諧。豔陽照耀,微風輕拂,河面波光粼粼,河水清澈如許,岸邊雕欄上“荷花綻放”,林蔭步道旁錦簇花團,扶欄遠遠望去,還有一座彩虹橋橫臥碧波,都為滄州新城增色不少。

大運河上的燕趙文脈

滄州地標清風樓

漫步綠蔭掩映的河畔,可以看到一座高閣赫然矗立,這就是滄州著名的地標建築清風樓。元代詩人薩天錫曾有詩讚:“晉代豪華地,如今有此樓。暮雲連海岱,明月滿滄州。歸鳥如雲過,飛星拂瓦流。城南秋欲盡,寂寞採蓮舟。”

大運河上的燕趙文脈

木板大鼓

實際上,現在的清風樓是根據古籍記載於20世紀90年代復建的。雖然只有五層,但頗有特色,每到週末,最令人叫絕的還是滄州的木板大鼓及京韻大鼓、京東大鼓、運河大鼓等從清風樓傳出,沿著大運河飛向燕趙大地。72歲高齡的劉銀河是國家級非遺項目木板大鼓傳承人。演唱木板大鼓的藝人一副木板、一架大鼓、一把三絃,布褡褳肩上一搭,便開始了沿著運河跑碼頭的賣藝生涯。他們搭乘船隻,北上南下,一路說唱,把獨具地域特色的木板大鼓傳播到四方,走向世界大舞臺,讓世界人民領略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大運河上的燕趙文脈

滄州東光謝家壩

沿滄州境內的大運河一路南行,穿越時空奔騰而來的大運河,不僅散發著獨有的人文風貌、地域氣質,而且每一段水渠都閃耀著中國智慧,每一處閘壩都折射出古代先賢觀照國運民生的家國情懷。滄州東光謝家壩,那段被演繹成傳奇的糯米大壩,幾百年來守衛著運河沿岸的民生,被譽為世界“水利奇蹟”,它所凝聚的民眾團結互助抗洪的磅礴力量,更加令人震撼。謝家壩築造起的是“民生大堤”,是讓人敬佩的民心工程。

大運河上的燕趙文脈

衡水景縣華家口夯土險工處的雕塑

華家口夯土險工位於衡水景縣境內,與謝家壩有異曲同工之妙。現存壩體有250多米長,高6米左右,堤內坡用黃土、白灰加糯米漿夯築成壩牆,當地人都叫它“糯米壩”。壩牆每步寬1.8米、厚18釐米,分步夯築,底部用的是壩基抗滑木樁施工工藝,外坡與頂部用素土夯實,這種中國傳統的灰土加糯米漿逐層夯築的技術使堤壩異常堅固,據說連根釘子都楔不進去,那在當時可是了不起的工程,到如今也是獨一無二,護佑了一代代華家口的運河兒女,保護了萬畝良田。

大運河上的燕趙文脈

吳橋雜技

說起京杭大運河,講到滄州,就不得不提依託雜技享譽全球的吳橋。

吳橋縣位於我省東南部冀魯交界處,全縣近30萬人,是舉世聞名的“雜技之鄉”。吳橋是京杭大運河從南到北進入滄州的第一縣,古老的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傳承著吳橋的悠久歷史和璀璨文明,賦予了雜技之鄉別樣的韻味。大運河在吳橋境內直線距離僅25公里,但是河道長度達到34.8公里,河道“九曲十八彎”,是大運河長江以北流域地形最秀美的河段。“小小銅鑼圓悠悠,學套把戲江湖走。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遊。南北二京都不收,條河兩岸度春秋……”裡面所說的“條河”,就是指運河。這是一首吳橋傳唱千年的鑼歌,講述了吳橋雜技藝人通過大運河這條流動的通道,走向了北京、天津、濟南、揚州、南京等地,催生出北京天橋、南京夫子廟、天津“三不管”以及鎮江“鯰魚套”等市井休閒經典地段,直到走向世界,發展壯大成為蜚聲世界的雜技軍團的歷史,培養和造就了“鬼手”王寶和、表演“神仙摘豆”絕技的張玉軍及“全能選手”於金生等眾多雜技奇才。

大運河上的燕趙文脈

“鬼手”王寶和正在表演

王寶和先生號稱“鬼手”,他表演的絕活“三仙歸洞”出神入化,在國際雜技界赫赫有名。他說,雜技界“沒有吳橋不成班”的說法,證明了吳橋雜技的顯赫地位,也證明了滄州吳橋人的闖勁兒。

大運河上的燕趙文脈

滄州武術

千百年來,吳橋雜技藝人就是沿大運河北上南下,遠涉重洋闖世界,讓中華文化享譽國際的。

(燕都融媒體特約撰稿 田瑞夫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