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趙國就能把匈奴“打趴下”,為何匈奴卻消耗漢朝100多年?

陳韜


戰國時期的趙國位於今日河北及山西一帶,與燕國並肩於北境,都處在抵禦外族的前線。

趙國有三個里程碑式的勝利,可以說明在抵禦匈奴方面有著相當卓越的戰績。   

第一個勝利的關鍵人物就是著名的推行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

趙國的地理位置使國人與遊牧民族的接觸非常頻繁,趙武靈王得以在全國推行“胡服騎射”,而這僅僅是趙國“胡化”的一個標誌——沒錯,向遊牧民族轉變。


這以後,趙國境內出身狄夷的大批武人得到任用,全國上下也掀起了更猛烈的尚武風氣,所以後來得以西略胡地,至榆中,又先後平定三胡,闢地千里。   

而第二個人物,趙惠文王這個君主本身可能沒那麼聞名,但他在位時,趙國文武大將是大名鼎鼎的廉頗與藺相如,可見趙國國力強健一時——二十六年,趙軍大敗東胡取歐代地。   

第三個人物則是趙悼襄王時的邊將李牧,此人功名卓著,可謂趙國的擎天之柱,曾率軍大規模反擊匈奴,斬殺匈奴10餘萬騎兵;也是他在對抗匈奴的時候,玩了歷史上著名的“美馬計”:在匈奴的馬場附近豢養母馬,讓母馬日夜嘶鳴,引誘大批匈奴良馬飛奔而來。

戰國時期,特別是北境,戰馬可是極其珍貴的戰略資源;李牧還有種種奇計軼事,此處不贅述,總而言之,李牧身為趙國當之無愧的戰神,成功地收拾了匈奴。   


但漢朝身為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好像在對抗匈奴這方面很是說不過去。

武帝之前,從漢朝的祖宗劉邦開始,西漢都要以宗女名為公主,嫁匈奴單于為妻;贈送金、絮、繒、酒、米等物於匈奴;開放關市,准許兩族人民貿易。

和親和防禦在國威和國庫上都是消耗,而這樣的和親防禦政策持續了百年之久,最著名的代表人物莫過於“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的昭君,搞得後代文人一提起和親就搖頭,明朝更是打死不願意送公主出遠門。   

趙國和大漢在國力上似乎是不可相比的。但要明白,這僅就古代國家最主要的要素——疆域和人口來說的。

就軍事力量這一決定大漢和匈奴誰低頭的核心要素,其實趙國未必比西漢早期差。   

趙國自從推行胡服騎射以後,整個國家的發展是根本性的。經濟上國家更趨於遊牧經濟,政治上胡人精英加入權利高層,推動了國家的文化和政策轉變。胡人重義尚武的精神也傳播開來,所以後代常說燕趙之地多義士,北方人的豪爽脾性也有所萌芽。



整個國家在經常為生存而作戰的情況下完成了軍事力量上的蛻變,這樣的土地也養出了眾多名將,使得從君至民都勇武善戰。強力的人民組成的軍隊,再遇上能幹的領導人,擊退匈奴的要素就齊了。   

然而西漢早期首先面臨著楚漢之爭後,經濟上的衰退和政治上的混亂。漢高祖時期,君王都不能湊齊四匹同樣顏色的馬,大臣有的只能坐牛車上朝,那你猜戰馬又是什麼情況?

沒有戰馬,步兵面對騎兵就是天然的劣勢,更不提糧草等必備物資在百姓都吃不起飯的時候能不能準備齊全了。

政治與經濟的疲憊不同,反而先是七王之亂,然後呂劉之爭,在幾任君王先後短命而死或朝立夕廢甚至活活被母親嚇瘋以後,自文帝開始,中央才慢慢穩定下來。

比起趙國擊敗匈奴時期厚積薄發的國情,西漢前期必須面對如此廣闊疆域的百廢待興。  

 另一個原因則如宋朝,宋朝在國力尚可的時候,面對外族侵略,也寧可選擇繳納錢財而不打仗,除去宋朝時漢人生氣與尚武之風大不如前的原因,繳納的錢財其實對於整個國家的財政而言,只佔很小很小一部分。

所以漢朝也願意在打不起仗的時候花錢買平安,或者送幾個女孩子。


  

最後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則是戰國時的匈奴與漢朝時的匈奴情況也不相同。

秦末大亂以來,匈奴的活動範圍比起戰國時期空前擴大。趙國時期,匈奴主要是集中在一個地方作戰,所以趙國的手段則是在邊境集中大量駐軍,但在漢朝這樣的辦法明顯不適用。

首先大量擴充各州邊軍,財政負擔沉重;更重要的是漢朝時中央與邊境的距離非趙國可比,大量屯軍容易造成權力分散,養出權將,威脅中央。所以漢朝邊境上每個小的地理單元都只能在匈奴入侵的時候先頂住,等大軍來援,這中間又橫生種種枝節,效率不高,除非朝廷穩定而且鐵了心要打匈奴,否則是難以有所作為的。   

總之,趙國與匈奴的單次戰役規模大,但漢朝則是長時間長戰線的鏖戰。但不管是哪一種,都是我華夏抗擊外族的錚錚勇武之體現。


歷來現實


不僅趙國能把匈奴打趴下,最弱的燕國也能把東胡打趴下,秦國就更不用說了,直接殺義渠王、滅義渠國。

戰國七雄,三個地接草原胡人,但個個都是好樣的,不僅外打匈奴而且還不耽誤逐鹿中原,而最後竟是秦戰國統一了天下。

那麼,為啥擁有華夏九州的漢朝卻跟匈奴人耗了上百年?

1.草原還是那個草原,但匈奴已不是那個匈奴

中原華夏在質變,從列國諸侯到統一帝國。

草原大地也在質變,而且質變的程度一點不比中原帝國小。

匈奴的冒頓單于弒父篡位後,就開始了一系列的統一戰爭,當然他不是統一華夏,而是統一草原。

向東,攻滅了東胡;向西,趕跑了大月氏,同時已經開始著手控制西域諸國了。

所以,等到劉邦建漢稱帝,匈奴早已建成了幅員萬里的草原帝國。

這個帝國的實力有多強?

首先是強大的軍隊,號稱控弦之士30萬。

劉邦首次出擊匈奴而白登山被圍,也就帶了32萬軍隊;70多年後,漢武帝馬邑之謀,總共動員了30萬軍隊。

也就是說,在軍隊數量方面,匈奴人已經能跟中原帝國打成了平手。

上下山阪,出入溪澗,中國之馬弗與也,險道傾仄,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弗與也;風雨罷勞,飢渴不困,中國之人弗與也。

草原作戰靠騎兵,步兵基本就是靠邊站,戰馬不如匈奴、騎兵不如匈奴、戰士不如匈奴,在兵力對等的情況下,打起來,漢朝方面真心沒啥優勢可言。

其次就是匈奴已經建立了政權,也就是步入了國家形態,成為草原帝國。

置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匈奴謂賢曰“屠耆”,故常以太子為左屠耆王。

之前,趙國、秦國以及燕國能打敗胡人,那是因為胡人的組織形態是遊牧部落。

國家打部落,就跟歐洲人殖民非洲和美洲一樣,基本上就是想怎麼打就怎麼打。

但是,抹除了文明代差之後再交手,那就不可同日耳語了。

2.中原在變弱,而且已經殘弱非常。

劉邦建國之時,中原是個什麼形勢?

漢興,接秦之弊,丈夫從軍旅,老弱轉糧饟,作業劇而財匱,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

這就是中原之形勢,經濟已經破產了。

而經濟破產原因就是從公元前209年大澤鄉起義之後就開始打仗,而且一直打到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

打了整整八年時間,這時間已經是足夠長了。

更關鍵的是,中原帝國不是局部的打,而是全面的打,基本上每一寸土地都被戰火燃遍。

關中秦地、韓魏之地、趙地、齊地、燕地以及楚地,基本上都打遍了。

打的時間足夠長、打得空間足夠大,秦末戰火是“世界大戰”的級別。

歷經此等級別的戰火,中原帝國能不殘破嗎?

除了經濟破產,還有政局不穩。

劉邦統一天下,可並未擁有天下,整個大漢帝國遍地是諸侯王,而且多是實力雄厚的異姓諸侯王。

他們不僅削弱了中原帝國的力量,而且都是不穩定因素。

韓王信造反,是勾連了匈奴的。

也就是說他不是一個人在造反,匈奴人已經在干涉中原內政了。

劉邦帶三十萬大軍北伐韓王信,也想趁機一戰定匈奴,效仿一下始皇帝的大將蒙恬。

但是,劉邦或有蒙恬的武力值,但匈奴已經不是秦時模樣,而且匈奴也出了一個“始皇帝”——冒頓單于。

先出兵示弱,再退卻誘敵,見你孤軍深入,便準備來一個包圍殲滅戰,所以劉邦有了白登之圍。

可以說,冒頓單于組織戰爭的能力,是相當強的。他既不是死命地硬打,也不是無利便退,而是極有章法的。

韓王信造反、勾連匈奴;陳豨造反,也勾連了匈奴,而且動靜更大。再之後,還有盧綰造反、彭越不出兵,英布徹底造反。

等等此種境況,中原帝國自顧不暇,怎麼還有力量去收拾匈奴。

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稱帝之後,便是消滅異姓諸侯王的戰爭,這可不是簡單的平叛戰爭,而是中原帝國的又一次滅國統一戰爭。

這場統一戰爭,劉邦一直打到死都沒有打完。

燕王盧綰是大將周勃給平定的,而此時劉邦已經駕崩長樂宮。

經濟不行、政局不穩、內戰連年,要打匈奴是不可能了,能不被匈奴打,就已經阿彌陀佛了。

所以,劉邦和親匈奴,得說是走了一步高明的棋。

如果匈奴入侵和異姓諸侯王造反徹底攪和在一起,那天下大亂不知會幾時休。

3.匈奴就那麼難打嗎,非要打一百年

可能,一百年都說短了,而是打了兩千多年。

這不是漢人與匈奴人的較量,而是兩種文明的較量:中原文明和草原文明。

中原帝國跟草原帝國的競相較量,一直較量到清朝中期才算結束。

哪是什麼一百年就能完事的。

雖然漢武帝追亡逐北地打了幾十年,把匈奴人的囂張氣焰給打滅了,但草原帝國還在,所以邊地問題一直就是中原帝國的生死劫。

這個問題總是處理不好,而且總是在這個問題上亡國滅家、改朝換代。

為什麼會這樣?

就是中原文明和草原文明,是兩種不同性質的文明。

從中原文明的思維方式去處理草原邊地的問題,就始終處理不好。

既然處理不好,那沒辦法,只能一直打,要麼中國打草原要麼草原打中國。

能把中原文明和草原文明處理得比較好的,唐代算一個,但只是開始,安史之亂之後便徹底崩盤,中原算是處理好了但草原出問題了。

契丹遼國,算是一個,草原和中原分治,但金人做強,還是被滅了,問題還是出在了草原。

元代也是一個,但是它能搞定草原,因為自己本就出自草原,卻始終搞不定中原,所以有國90年後便被朱元璋取而代之,問題出在了中原文明。

清代雖然各種非議,但卻是把草原和中原都處理好的,可以說清朝全部實現了對中原和草原的有效統治。

但是,如果非要仔細論的話,滿人還是沒處理好中原文明,包容性更強的中原文明已經準備跨越至現代文明瞭,但滿洲貴族卻不能與之同步、成為文明進步的絆腳石,所以愛新覺羅家族便被歷史一腳踢開。


減水書生


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吧!

簡單地說,就是漢朝的實際戰鬥力遠不如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國。要承認這一點,真的很痛苦。但是,事實真的就是如此。

戰國時期的諸國,尤其是趙國(人口不足500萬)、燕國(人口不足300萬)、秦國(人口不到600萬)這三國,戰鬥力都是爆表的,草原蠻族與之相比,是處於絕對劣勢的。

這一時期的戰國諸國,國內人口雖少、但可戰之兵卒卻遠多於後世。長平之戰,趙國損失四十萬大軍,但並沒有因此滅亡,而是仍舊堅持了三十多年,這顯得非常的奇怪。

究其原因,戰國時期的各路諸侯倚靠的還是各家國內大大小小的門閥或更小規模的諸侯,以及下面的門客。說白一點,他們相當於歐洲後世的職業騎士。

國家出糧少、成本低,但戰鬥力強,更有旺盛的戰鬥慾望。因此,國家也願意發起各種規模的戰鬥。

但是,再後來,大一統的封建極權社會慢慢形成,門閥和大小諸侯消失,下面的門客也跟著消失了,導致軍隊戰鬥力低下和戰爭成本的大規模增加。


費其士


“趙國”可不是區區的趙國,而是吊炸天的趙國。不說其他的,就單憑當時齊魏秦等強國都曾被趙國狂虐過,尤其是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趙國更是越居六國之首,成為真正霸主,秦楚齊魏等強國皆只能是避其鋒芒,不敢與其爭鋒的這點來看,趙國可謂是真正的強國,而不是啥“區區”。



再者,趙國能把匈奴打趴下,可不是靠簡簡單單的運氣,也不是什麼匈奴太弱(匈奴會弱,怎可能在前244年調動數十萬騎兵去與李牧對戰,數十萬騎兵可不是一個弱國能有的),是用絕對的實力,去用武力直接打趴匈奴的,而匈奴卻是連一絲的反抗能力都沒有,只能是任由趙國欺壓,正所謂“其後趙將李牧時,匈奴不敢入趙邊”(《史記.匈奴列傳》),自前244年,趙國名李牧親率戰車1300乘、騎兵13000人、步兵5萬、弓箭手10萬,與匈奴會戰,大破匈奴十餘萬騎後,匈奴是數十年都不敢踏入中原半步。

當然,在春秋戰國時期,如匈奴、東胡、林胡、樓煩等北方遊牧民族皆是被中原國家死死壓制著,即使是如同燕國這等在中原不算強大的國家,它亦可壓制著當時北方最強大的東胡不敢動彈,“後燕有賢將秦開,為質於胡,胡甚信之。歸而襲破走東胡,東胡卻千餘裡”(《史記.匈奴列傳》),前300年燕國大將秦開大破東胡,迫使東胡北退千餘里。



秦滅六國後,一統天下,兵鋒正銳的秦國更是打的匈奴是叫苦不迭,“後秦滅六國,而始皇帝使蒙恬將十萬之眾北擊胡,悉收河南地”(《史記.匈奴列傳》),前215年,始皇帝命蒙恬率領30萬秦軍北擊匈奴,收河套,屯兵上郡,蒙恬是“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匈奴被迫北退數百里,自此不敢再南下河套,而在蒙恬鎮守北方數十年間,匈奴更是懾其威猛,不敢再犯中原半步。

到這裡,很多人都不明白了,為何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原任何一個國家都能打的匈奴叫苦不迭,而到漢朝,匈奴為何卻能反過來壓制漢朝近百年的時間,逼的漢朝只能用“和親”這等屈辱的方式來保一時之太平呢?



其實,在解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需注意一點,那就是漢朝並非打不過匈奴,而是不想打。正如西漢陳湯所言:“夫胡兵五而當漢兵一,何者?兵刃樸鈍,弓弩不利。今聞頗得漢巧,然猶三而當一”,當時漢朝與匈奴之間,在軍事技術上是有著質的差距的,最初漢兵仗著裝備上的優勢,在戰場上若是步兵戰是能以一擋五的,而後匈奴雖然掌握了一些中原的兵器鍛造技術,但也只能是以三擋一。

當然有人會說,既然漢軍這麼強,為何劉邦會被匈奴圍困於白登山,最後得靠賄賂冒頓妻才能逃脫呢?是的,這一戰劉邦的確是敗在匈奴的手上,但劉邦為何會敗?那是因為劉邦在主力軍沒有集合完畢時,他就率著數萬騎兵輕敵冒進,才致使被冒頓單于圍困在白登山,而事實上之後匈奴會答應放劉邦走,根本原因就在於此時劉邦主力大軍已經快趕到,冒頓已無勝算,所以才索性選擇敲詐一筆,放劉邦回去。



此外,從西漢初年的歷史記載中我們會發現這麼一個問題,在武帝之前,匈奴最多就是漢朝的邊境之患,每當朝廷集結大軍要將他趕出漢朝境內時,匈奴多數都是主動退卻,很少與之發生爭戰。比如文帝三年五月“匈奴右賢王入居河南地,侵盜上郡葆塞蠻夷,殺略人民。於是孝文帝詔丞相灌嬰發車騎八萬五千,詣高奴,擊右賢王。右賢王走出塞”(《史記.匈奴列傳》),這一年匈奴右賢王入侵河南地,對上郡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此時文帝遂命丞相灌嬰發車騎八萬五千餘人前往退敵,右賢王見漢朝大軍已到,遂趕緊退出河南地。

因此,從中可看出,西漢初年,匈奴雖時常侵略漢地,但最多就是搶奪,並未對漢朝造成多大的威脅。在大環境下,匈奴的國力始終是要弱於漢朝的,如果真要打,匈奴是打不過漢朝的,也耗不過匈奴的。



那這裡又有很多人不明白,漢朝既然打得過匈奴,為何不去打?反而是用和親、送金銀財寶等方法去求得一時之和平呢?這裡原因其實也很簡單。不是漢朝打不過匈奴,而是因漢朝內部受到諸侯王的掣肘,致使漢武帝之前的帝王不敢對匈奴大規模用兵,怕一旦大規模用兵,諸侯王就有可能趁虛而入,致使皇權旁落於他人,因此在未解決諸侯王對於中央政府威脅之前,漢朝皇帝是絕不會對匈奴大規模用兵的。

事實上,之後隨著諸侯王之患被徹底解決後,也就是在漢武帝時期,漢朝隨即就開始了對匈奴的大規模用兵,之後的結局我們也知道,那就是“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匈奴的核心地帶,河南、河北、漠北等地皆被漢朝所佔。

如此,說實在的,非漢朝打不過匈奴,而是不想打。與其說是匈奴壓制漢朝百年,倒不如說是諸侯王之患壓制了漢朝百年的擴張之路。



此後,隨著武帝登基時,諸侯王之患已徹底解決,漢朝也就得以能拿出精力,專心的對付匈奴的邊境之患了。

公元前133年,漢武帝遂停止對匈奴“和親”之策,開始了持續百年的漢匈大戰。

在文帝、景帝兩代帝王的努力下,武帝時期的朝廷是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要糧有糧,總之是什麼都不缺,如《史記.平準書》載:“漢興七十餘年之間,國家無事,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皆滿,而府庫餘貨財。京師之錢累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這時漢朝是財政富足,京師之錢累鉅萬,太倉中的糧食更是數不勝數,至腐敗不可食。而且最為重要的是此時的漢朝早已不是“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的那個時代,此時經過文景數十年的發展,漢武帝登基時作為冷兵器時代最為重要的戰略物資“馬匹”已是高達40餘萬匹,而民間的馬匹更是阡陌成群。



如此,漢初在與匈奴對戰中最為吃虧的騎兵,在武帝時期不再成為問題,反而是有了與匈奴硬碰硬的實力,甚至在某些方面是有了遠超匈奴的實力,其中就包括騎兵的素質、騎兵的裝備上。

首先在騎兵的素質上,早在景帝時期就引起了朝廷的重視,當時朝廷一些有識之士就認識到以農民為主的士兵在騎術上是很難抗衡從小就精於騎馬的匈奴人的,所以朝廷在選擇騎兵上多選長城邊緣的農牧業交會地域,選其精壯充當騎兵,之所以會選擇這裡的百姓為騎兵,主要是因為這裡的百姓因靠近匈奴之地,所以很是熟悉匈奴騎兵的戰術,再者這裡也臨近匈奴,所以匈奴時常騷擾此地,在這裡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因此這裡的百姓多與匈奴有著血海深仇,藉著這個仇恨,其戰鬥力自然不容小覷。



同時漢朝的騎兵不似步兵的義務制,而是職業制,也就是一旦被選為騎兵就需服役20年,這樣就可確保騎兵長時間的戰鬥力不會被削弱。

再是在騎兵的裝備上,此時因騎兵沒有馬鐙(馬鐙在南北朝時才出現),所以在馬上揮舞長兵器不便,因此雙方所用的主要武器主要還是弓箭,而對於箭的製造,顯然是漢軍佔據著極大的優勢的,此時的匈奴因缺少冶金業,所以所用之箭基本由獸骨製成,用獸骨製成的箭顯然是難以穿透漢軍的皮甲的,更別說是金屬盔甲。而漢軍的箭卻不一樣,藉著強大的冶金業,漢朝的箭完全是用金屬製成的,因此穿透力極強,往往一箭就能讓匈奴失去戰鬥力。



同時,匈奴軍用的劍多還是青銅劍,而漢軍卻已用上鐵兵器,如此在戰鬥過程中,匈奴的劍往往是最快折斷的,想想看,連武器都沒有,匈奴拿什麼跟漢軍打呢?除了被漢軍圍毆,所能做的也就是逃跑了。

因此,就是在這樣極其巨大的差距下,漢軍的實力已經全面躍居匈奴之上,此時就連匈奴最引以為傲的騎兵,亦也敵不過漢軍(從漢匈交鋒的情況來看,漢軍騎兵戰鬥力已強於對手,曾有過1個騎兵擊敗20個匈奴兵的戰例)。如此,匈奴焉能不敗。


澳古說歷史


匈奴是我國古代北方一個遊牧民族,匈奴的祖先源於中原,史稱: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匈奴族逐漸強大起來。頭曼單于時期,匈奴人正式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政權,匈奴帝國逐漸強盛起來。

戰國末年,匈奴族與中原華夏族的衝突逐漸多起來。戰國七雄中靠近北部的趙國、燕國、秦國三國為了抵禦來自來匈奴等北方少數民族,一方面修築長城,另一方面還派軍隊防禦。為了防禦匈奴,趙國的李牧曾經率領軍隊在北部邊疆抵禦來自於匈奴的入侵。李牧也是在抵禦匈奴的過程中,打下了自己的聲名,讓世人見識到了自己的軍事才華。

李牧在抵禦匈奴的時候,基本上採取防禦的方式。由於李牧此前並沒有多少展現自己的機會,所以不少人都覺得李牧膽小,匈奴人也覺得李牧膽小。李牧被調離匈趙邊境之後,匈奴人逐漸佔據了優勢。趙王又不得不將李牧調回抗擊匈奴前線。李牧在全體將士的支持下,決定打一仗震懾匈奴。為了擊敗匈奴,於是乃具選車得千三百乘,選騎得萬三千四,百金之士五萬人,彀者十萬人,悉勒習戰。李牧以示弱的方式,引匈奴軍隊功擊。匈奴單于率領大批軍隊進攻,李牧提前佈置的奇兵從兩翼包抄過來,擊敗了匈奴。李牧一戰消滅了十萬匈奴軍隊。此後李牧又率領軍隊擊敗了東胡、林胡等少數民族,從此匈奴不敢再一次南下入侵。

此時的趙國已經處於沒落時期,當時的趙國也可以總結為“內憂外患”。趙國最大的敵人不是匈奴,而是秦國。趙國把絕大部分主力部隊用於對抗秦國,把非主力部隊用於抵禦匈奴。趙國主業是對抗秦國,業餘時間打匈奴。即使是這樣,趙國還是將匈奴“打趴下”,匈奴從此不敢南下。

西漢建立之後,北部的匈奴也沒有閒著。公元前200年,劉邦率領32萬精銳部隊,抵禦匈奴入侵。結果在白登山地區,被冒頓單于的40萬精銳部隊包圍。劉邦在白登山被圍困長達七天七夜才得以逃脫。劉邦逃脫之後意識到自己和匈奴之間的差距,只得採納婁敬的意見,採用和親政策換取和平。此後呂后、漢文帝、漢景帝時期,對待匈奴的態度都是和親,用金錢和女人獲取短暫和平。即使這樣,漢朝還是沒有獲得想要的和平,匈奴還是隔三岔五入侵漢朝。

公元前133年,漢武帝決定反擊匈奴,在馬邑設下埋伏,準備一舉解決匈奴問題。雖然馬邑之謀無功而返,卻也揭開了漢朝大規模反擊匈奴的序幕。漢武帝從公元前133年到公元前89年,對匈奴作戰長達44年。在此期間湧現出像李廣、衛青、霍去病、李蔡、蘇建、趙破奴等著名的軍事將領。尤其是霍去病和衛青,成為對匈奴作戰的最傑出將領。公元前127年、公元前121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發動三次對匈奴的大規模作戰,此三戰過後匈奴對漢王朝的威脅基本解除,漢朝徹底掌握戰爭主動權。漢武帝時期,雖然一直打擊匈奴,但是始終沒有徹底消滅匈奴。

漢昭帝和漢宣帝時期,漢匈戰爭還時有發生,一直到公元前71年,漢朝發動十幾萬漢軍,還有幾萬其他民族軍隊,徹底擊敗了匈奴。漢匈戰爭落下帷幕。從公元前200年白登之圍到公元前71年擊敗匈奴,漢匈戰爭斷斷續續打了長達130年。強大的漢王朝經過了100多年時間才將匈奴徹底打殘。

為什麼趙國可以輕鬆將匈奴打趴下,而匈奴卻能消耗漢朝長達100多年呢?

趙國對匈奴作戰和漢朝對匈奴作戰的規模和戰爭廣度等並不一樣。

趙國對匈奴基本上採取守勢,並沒有大規模出擊匈奴。趙國和匈奴之戰的戰爭基本上也就是一次戰役。這一次戰役之後,匈奴基本上停止了南下入侵,趙國也沒有深入匈奴腹地打擊匈奴。所以準確地說趙國只做到了禦敵於國門之外,而不是將匈奴打趴下。所以說趙國將匈奴打趴下並不準確。

漢朝和匈奴的戰爭則不太一樣。漢朝初年對匈奴採取防禦措施,而到了漢武帝時期對匈奴的大規模軍事打擊則有你死我活的意思。漢武帝已經不滿足於“禦敵於國門之外”,而是想將匈奴徹底殲滅。衛青和霍去病率領的漢軍直接打到了匈奴腹地,匈奴祭天聖地等地方均被漢軍攻破。匈奴為了躲避漢軍打擊,甚至將匈奴王庭遷到了漠北。到了後漢武帝時代,漢匈戰爭也始終沒有停止,漢軍繼續深入打擊匈奴。匈奴被漢軍徹底打殘,後來匈奴單于也被漢軍斬殺,匈奴也發生了分裂。

其實到了漢武帝前期,匈奴已經不敢入侵漢朝。漢朝已經實現了趙國的戰略目標。打贏一場戰役的難度並不大,但是要將一個強大帝國徹底打殘並不容易。趙國能打贏一次戰役,以當時的實力想將匈奴徹底打敗並不容易。

戰爭攻守模式不一樣。

趙國對匈奴基本上處於防守態勢。趙國是農耕文明,匈奴是遊牧民族。趙國依靠長城和城池抵禦匈奴會佔據很多優勢。李牧能一戰打敗匈奴,和主場作戰有很大關係。但是漢匈戰爭則不一樣。漢朝初年,漢朝和趙國一樣處於防守態勢。漢朝雖然曾經敗給匈奴,但是也多次擊退匈奴入侵,也取得了一些勝利。

但是當漢朝大規模反擊匈奴之後,漢軍處於進攻態勢。農耕民族的軍隊以步兵為主,遊牧民族的軍隊以騎兵為主。在廣闊的蒙古高原上面,步軍對騎兵有先天劣勢。匈奴民族隨水草而居,沒有固定的生活場所。漢軍想給匈奴致命一擊,更是難上加難。雖然漢軍也組成精銳騎兵,但是也很難給匈奴致命一擊。漢軍攻佔的土地,也很難堅守。所以漢軍始終不能完全將匈奴消滅。如果我們以趙國的標準要求漢朝的話,漢匈戰爭早就已經結束。

匈奴政權的發展階段不一樣。

戰國時期的匈奴勢力還非常弱小。當時的匈奴只是活躍於北方一帶的民族之一。匈奴的力量並不比東胡、月氏的力量強大。李牧擊敗匈奴的具體時間並沒有記載,只說李牧擊敗了匈奴。匈奴的第一任單于為頭曼。頭曼單于時期匈奴並不強大,匈奴還需要向月氏提供質子。關於頭曼單于的最早精確記載是公元前215年。當時的匈奴力量尚且不強大,李牧擊敗匈奴之時,匈奴的力量則更加弱小。當時的匈奴應該是“童年時期”的匈奴。趙國擊敗了的只是一個未成氣候的匈奴。

公元前209年,冒頓單于殺父自立,成為新一任單于。冒頓單于上臺之後,匈奴才真正強大起來,控弦之士達到了30萬。匈奴擊敗了東胡,擊敗了月氏,基本上統一了長城以北區域。到了公元前200年時,匈奴的精銳騎兵已經達到了40萬。劉邦的32萬軍隊很快就敗給了冒頓的40萬精銳大軍。從冒頓單于開始到伊稚斜單于時期,是匈奴帝國的強盛時期。其中從公元前176年至公元前128年,為匈奴的最鼎盛時期。強大的匈奴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之一。當時沒有哪個國家的騎兵人數可以達到40萬。當時匈奴騎兵可以說打遍天下無敵手。

漢朝的初建、發展和鼎盛時期,正好和匈奴的鼎盛時期重合。當時兩個強大的帝國直接相遇,直接發生軍事衝突,則是火星撞地球。

李牧進攻匈奴的時候,趙國雖然非常殘破,但是趙國的國力尚存,趙國的綜合國力依然超過匈奴。趙國攻打匈奴,仍然是以強擊弱。漢朝建立之後,當時的社會經濟面臨著崩潰的局面。整個國家處於初建階段,根基也非常不穩定。大漢初建之時,漢朝的綜合國力要遠遠弱於匈奴。漢初統治者要考慮的問題不是匈奴,而是如何讓新生政權活下去。漢朝經過文景之治,國力才逐漸超過了匈奴。漢朝還是新生兒的時候,遇到青少年時期的匈奴。當漢朝到了少年時期,匈奴正好處於壯年時候。匈奴最強盛的時光全部都“給了”漢朝。漢朝打擊匈奴的難度自然更大,漢朝想徹底擊敗了匈奴更是難上加難。正是由於最強的漢朝,遇到了最強的匈奴,所以漢朝對匈奴的戰爭才會非常艱難,直到西漢中後期才徹底擊敗了匈奴。

趙國一戰擊敗匈奴非常不容易,但是並不能說趙國徹底將匈奴打趴下。漢朝經過100多年徹底將匈奴擊垮,也造成了自身巨大消耗。


依稀說史


趙國從來沒有把匈奴打趴下——李牧時代只能讓匈奴不敢入邊掠奪

戰國時匈奴和趙國的關係記錄:

《匈奴列傳》:

“其後趙將李牧時,匈奴不敢入趙邊。”

《李牧列傳》:

“李牧多為奇陳,張左右翼擊之,大破殺匈奴十餘萬騎。滅襜襤,破東胡,降林胡,單于奔走。其後十餘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

這些記錄都說明一個事實:

李牧雖然擊敗匈奴,但也只能達到讓匈奴不再入關掠奪,只是防守性質,談不上擊垮。

這就和漢文帝時期李廣等守邊疆對抗匈奴的將軍一樣。

秦朝時蒙恬對匈奴的出擊才真的重創匈奴:

“後秦滅六國,而始皇帝使蒙恬將十萬之眾北擊胡,悉收河南地。”
“當是之時,東胡彊而月氏盛……頭曼不勝秦,北徙。十餘年而蒙恬死,諸侯畔秦,中國擾亂,諸秦所徙適戍邊者皆復去,於是匈奴得寬,復稍度河南與中國界於故塞。”
“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

蒙恬奪取了匈奴世代所居的河南地,迫使匈奴逃跑到漠北。這是和衛青、霍去病一樣的進攻性質。

從上面的記錄來看,戰國時期的匈奴,主要是在漠南活動;秦朝蒙恬奪取漠南,匈奴才被迫遷徙到漠北,進而在秦末漢初一統漠南、漠北地區。在統一漠南、漠北的基礎上擊敗月氏和東胡。

戰國時的匈奴僅僅擁有漠南,漢朝時匈奴擁有漠南、漠北、東胡、月氏等地,一統北方草原,匈奴汗國一分為三:匈奴王庭、左賢王、右賢王,即西方的月氏地、東方的東胡地、匈奴故地三塊。

漢高祖白登之圍時,匈奴兵力就高於西漢:

“漢兵逐擊冒頓,冒頓匿其精兵,見其羸弱,於是漢悉兵,多步兵,三十二萬,北逐之。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盡到,冒頓縱精兵四十萬騎圍高帝於白登,七日,漢兵中外不得相救餉。”

西漢全部兵力32萬——漢悉兵,說明這是西漢能夠調動的全國全部兵力。

匈奴兵40萬把32萬兵切割為兩部分。

李牧擊敗匈奴時,匈奴全部兵力才有10多萬。

也就是說,戰國時的匈奴,是西漢時匈奴實力的四分之一。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我一直認為,趙國七雄中,趙軍的戰鬥力強於秦軍。

一是李牧率領戍邊的趙軍(還不是全部主力)。消滅匈奴十餘萬。

二是在閼與之戰中,趙奢率趙軍對抗秦軍。斬首八萬。閼與地形狹窄。任何迂迴包抄的計謀都用不上,將軍只有正面硬碰硬。閼與之戰,趙奢率領的趙軍大破秦軍。斬首八萬。

三是長平之戰中,趙軍陷入包圍中,糧草箭矢用盡。沒有後勤補給,才被全殲的。在趙軍被圍前,秦趙兩軍正面硬碰硬。趙軍只損失幾萬人,消滅秦軍30萬。

四是長平之戰後。趙軍45萬主力全軍覆沒。燕國20萬大軍伐趙。廉頗率5萬趙軍抵抗。斬首15萬,殺燕軍主將。廉頗反攻燕國。燕王求和,廉頗不許。燕國割讓城池。廉頗才同意求和。

正因為趙軍強大的戰鬥力,李牧才能斬首匈奴十幾萬。滅匈奴三國。


楊朱學派


都別搶,我來答。

如果趙國把匈奴給打趴下,那漢太祖劉邦可得謝謝趙國了,畢竟白登之圍確實挺丟人。

另外整個漢朝也得謝謝趙國了,這樣一來就不必大費周章深入漠北攻打匈奴了。

實際上匈奴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強大,從戰國時代開始就被各個諸侯壓著打,但是匈奴有一個特點就是機動性太強。

畢竟是遊牧民族,走到哪就是家。

所以中原各諸侯也很尷尬,雖然把匈奴人打敗了,但是也僅僅只是獲得戰術上的勝利,沒有獲得戰略上的勝利。

你今天把它打敗了,它騎著馬一溜煙就跑回大草原上躲起來。

等實力恢復了,明天又來騷擾你。因此匈奴招人煩的就是這點,正面衝突它打不贏,只能跟打游擊似的,今天來打你一下,明天來打你一下。

所以秦國人也比較苦惱,只好修築長城,試圖把這些匈奴人擋在外面。

遂起兵伐殘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史記·匈奴列傳》

趙武靈王時代,為了能夠在諸侯爭霸中脫穎而出。他學習胡人的服飾和騎射,這在當時“華夷觀”的背景下,趙武靈王能夠做出這個決定可以說是十分偉大的。

但不管是趙國,還是燕國都無法完全消滅匈奴人,上面說過遊牧民族機動性太強,居住地點不固定。

所以即便把匈奴人打敗了也解決不了事情,等它恢復實力了還是會來侵擾你。

因此當時主流的辦法就是修長城,這對攔截匈奴人還是很有效。

而趙武靈王亦變俗胡服,習騎射,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而置雲中、雁門、代郡。其後燕有賢將秦開,為質於胡,胡甚信之。歸而襲破走東胡,東胡卻千餘裡。與荊軻刺秦王秦舞陽者,開之孫也。燕亦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拒胡——《史記·匈奴列傳》

到了戰國末期,趙國即便在長平之戰後元氣大傷,但是在大將李牧的帶領下,匈奴人依然被打的抬不起頭,連趙國邊境都不敢接近。

可見匈奴人真的就屬於游擊隊似的,實力不咋地,但是能折騰。

在秦始皇時代,他派遣蒙恬率軍十萬北上攻擊匈奴,不用說也獲得了勝利。但是這支軍隊主要是拿來鎮守邊疆。

其後趙將李牧時,匈奴不敢入趙邊。後秦滅六國,而始皇帝使蒙恬將十萬之眾北擊胡,悉收河南地。因河為塞,築四十四縣城臨河,徙適戍以充之——《史記·匈奴列傳》

真正開始和匈奴人較勁的是漢武帝時代,漢朝前期匈奴人很強大,因為它完成了對其它民族的統一,人口大增。

劉邦率領三十多萬軍隊都沒能把匈奴人擊敗,結果還被圍了起來。

到了漢武帝時代,漢朝對匈奴不再放縱了,開始主動出擊,一共發動了四場戰役:漠南之戰、河西之戰(兩次)、漠北之戰;

其中漠北之戰就是讓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的著名戰役。

經過這四次大規模打擊後,匈奴人實力大損,而漢朝也擁有了對西域的掌控,絲綢之路也才得以順利建立起來。

而匈奴人也被打得分裂,南部匈奴開始臣服漢朝,再加上又採取和親的方式,漢朝和匈奴還是保持了一段時間的和平。

東漢時代,匈奴分裂,南匈奴內附,北匈奴後期也被打的抬不起頭,只好西遷。

即便在三國時代,匈奴人也被北方的曹操壓的死死的。

終漢一朝,匈奴人都始終被漢朝壓著打,最後直接被打的內附稱臣,應該說這是戰國時代諸侯遠沒有取得的成就。

當然這也是因為當時各個諸侯的重心都放在中原地區,所以對匈奴都只是被動防禦。

而漢朝自漢武帝開始,就採取主動出擊的方式追著匈奴人打。

魏晉以後,由於統治者自身的腐敗加上社會局勢的混亂,最終才開啟了“五胡亂華”。

自此以後,那個“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榮耀時代就再也一去不返,唐朝也只是在李世民時代重現這一榮光過,但是一場安史之亂把唐朝沒差點折騰死。

縱觀中國大一統王朝,獨漢朝的強盛如此迷人,文治武功,可謂殊絕一世。

關注【圍爐談史】,每天閱讀深度歷史內容喲~


圍爐談史


很多人都知道冷兵器時代騎兵的強大,而匈奴作為草原民族,恰恰把騎兵跟弓箭這樣的武器運用到了極致。因此,漢武帝為了消滅匈奴,整整耗費了他的父親跟爺爺留下來的“資產”。

而在戰國時期,趙國很容易把匈奴打跑,其實是因為匈奴真正興起的時間是在秦漢時期,匈奴是在冒頓單于掌權之後才真正的強盛起來。

己方太強,對手太弱

趙國其實是戰國後期第二個強大的國家,所以當時的匈奴並不具備和趙國對抗的能力,可以說當時的匈奴,在戰鬥力上是處於非常疲軟的狀態。

我們首先要知道,當時的趙國在趙武靈王進行胡服騎射的改革後,讓全國百姓達到了“上馬為兵,下馬為農”全民皆兵的狀態。

而趙國當時的軍事裝備也是比較先進的,可以說冷兵器時代不管哪一個國家,騎兵是作為戰爭中最主要的軍事力量存在,而當時趙國因為長期抵抗匈奴的入侵,也練就了他們馬上戰鬥了本領,而恰恰在七國之中戰國,也擁有最強大的騎兵,因此在同樣擁有騎兵的情況下,戰國的國力顯然更優勝於匈奴。

所以,當時的匈奴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強悍,而趙國也沒有那麼軟弱。

那麼說到漢朝時期,為什麼對抗匈奴要消耗100多年時間?

據史料記載,當時的戰國人口大約六到七千萬,而秦末經過推翻秦朝政府、劉邦項羽爭霸等等戰亂後,到漢朝初期時人口只有2000多萬。

我們知道國家財政的高低源自於人口基數,也就是說人口越多其消費能力越高,國家的財政收入就會越高,國家財政收入的提高就會增強國家的軍事力量。

漢朝前期也就是高宣文景時期,並不是打不過,當時高祖劉邦其實只有一次粗心大意的白登之圍,再後來由於內耗和年齡問題一直防禦狀態。宣帝時期的動亂,導致全國君臣並沒有這個心思去攻打匈奴,然後文景帝也沒有和匈奴一決勝負的決心和能力。

畢竟當時的國家還處於穩步發展階段,輕易動干戈的話有可能一下回到解放前,所以漢朝的主題是以和平發展為前提。

其實從漢高祖劉邦到漢武帝是之前,漢朝只有一個字“忍”,為的就是韜光養晦提升勢力,然後再一舉擊敗匈奴。

不戰則以,要戰必定是釜底抽薪

其實截至聶壹被抓是,漢朝已經忍了69年,從百姓到大臣再到皇帝,大家都憋著一口氣,他們一直在用自己努力發展國力來洗刷恥辱,漢文帝和漢景帝用寬鬆的政策來激勵民間發展,甚至匈奴到甘泉宮閱兵,他們也在咬著牙忍到底。

文景二帝他們並非慫了,而是用兩代皇帝的休養生息來爭取國富民強。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如果沒有前幾任的皇帝隱忍,也就沒有那麼強大的國力資源來消滅匈奴。因此才會說匈奴消耗了漢朝100多年的國力。

但與其這樣說還不如更確切的說,漢朝用了100多年的時間來囤積力量做到一擊斃命。漢武帝他從開始的想法就是。要麼不戰,要戰就舉全國的兵力來做一次了結。

在隱忍了這麼多年以後,漢武帝抓住一個最重要的時機,他派衛青和霍去病直接舉兵進入草原,直到打得的匈奴人丟盔棄甲,而後來的霍去病也因為他的軍事行動才有了封狼居胥的傲人戰績。

也因為漢武帝的這一次強悍態讓匈奴人哭著說道: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大國布衣


一個小小的趙國,一個龐大的大漢王朝,在不少人的心目中,這兩者之間完全沒有可比性,一個是王朝一部分土地曾經的領主,一個則是龐大的王朝,但實際上,趙國真的就那麼弱嗎?趙國一點也不弱。

其實趙國被秦國輕易擊敗這件事,還是很讓人懷疑的,在戰國後期,趙國可以說是諸侯國中唯一能夠與秦國比肩的一個強大國家,趙軍的戰鬥力很強,兵丁數目也不少,比之秦軍也是絲毫不差,可是最終卻因為一個趙括的紙上談兵失了國之根基,趙國元氣大傷,從此再也無力與秦國對抗。

曾經的趙國,面對北方胡人的入侵,早就習以為常,北方胡人雖然入侵趙國,卻逃不到便宜,這是為何?趙國的強大是一方面,胡人不團結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春秋戰國時期,分割的可不僅僅是華夏大地,即使是北方匈奴之地,也是處於一種分割狀態的,當時的匈奴人也不是統一的,因此,趙國面對的僅僅是匈奴人中的一小部分,即使兩者實力相當,以趙軍的剽悍戰力,攻破胡人的一次次南下還是輕而易舉的。

而漢朝建立以後,匈奴也完成了統一,這時候的匈奴雖然在人口,經濟上完全無法與中原王朝相提並論,可是在軍隊戰鬥力上,中原王朝卻也不一定是匈奴的對手。

眾所周知,數千年來,華夏民族之所以被北方遊牧民族步步緊逼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北方遊牧民族強悍的民族風氣,數目眾多的卓越騎兵。基本上可以這麼說,但凡是北方遊牧民族,總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在手。

特別是當年秦國崩潰的時候,匈奴人其實也從中分得過一杯羹,匈奴的力量進一步壯大,加上匈奴人全民皆兵的現狀,對於劉邦而言,匈奴的確是一個惹不起的存在。

漢初最大的窘境是什麼?漢初最大的窘境正是劉邦雖然是皇帝,卻不能完全掌握全國要務,劉邦曾經分封過許多諸侯國,這些諸侯國都不是劉邦能夠輕易動得了的,因此,與匈奴大戰之際,劉邦其實並不能舉全國之力抵抗匈奴,而匈奴卻可以盡全國之力南下擊潰劉邦。

趙國不在了,曾經的匈奴也不在了,趙國面對的匈奴尚且較為弱小,而劉邦面對的匈奴人卻是剽悍不可抵擋,兩者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

再加上,劉邦治下的漢軍,其實在質量上與之趙軍還是有些差距的,面對同等水平的對手,趙軍可以大獲全勝,而漢軍卻可能全面潰敗,這就是失敗根本原因。

等到漢武帝時期,大漢王朝終於達到了巔峰,這時候漢軍才能夠將匈奴打的節節敗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