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感覺現在餐飲生意好做嗎?為什麼有的人花20萬開個店卻不捨得花一萬去做外賣運營?

外賣小神童


餐飲生意好做嗎?為什麼有的人花20萬開個店卻不捨得花一萬去做外賣運營?

回答是:堂食和外賣,各有千秋,只有互相合益,才能把餐飲生意做到最好,分析如下:

1、餐飲行業喜憂各半,餐飲業的馬太效應突出

正因為民以食為天,所以做為高頻消費的餐飲行業是目前街頭巷尾最多的生意。

一條街兩邊各有一家米線店,街東頭是做雲南過橋米線的,街西邊是自己研發的雞湯米線。兩家雖然都是做米線店,但是經營方式卻大不相同,過橋米線那家裝修檔次很高,口感不錯,價格偏高,據說房租也高,所以生意一般。雞湯米線這家面積雖然還小,裝修普通但是很溫馨,最主要的是價格便宜,符合老百姓的消費水平。大約過了半年左右,街東的那家過橋米線店就關門了,而街西頭這家雞湯米線店還是以每天200-300碗的銷量,生意依舊很好。

餐飲行業門檻低,但是不代表誰都能做,能抓住顧客消費心理的才能做好,做長遠。餐飲競爭不光拼價格,還要注意差異化的問題。

朋友花90多萬,租了一個商業區700多平的場地做美食廣場,裝修加雜費又花了將近200萬。忙活三四個月終於開了業,但是好景不長,運營了不到3個月就感覺出了很大問題。當時招商的時候最初想按照租金模式合作,也就是把美食廣場分割後進行租賃,收取租金,一本萬利。於是打出招商廣告,開始運作,但是由於租金定的太高,每平米每天核算到了7塊錢以上。結果將近一個多月,一個租戶也沒有招起來。於是又調整策略,改租金為聯營,扣率20%,這樣前期客戶只需要裝修一下交一部分保證金即可。這樣一改,效果肯定比之前要好很多,但是仍舊難以招滿,畢竟由租金改聯營後,增加了很多窗口,並且實行統一刷卡收銀也有很多不便。所以後期的一些檔口就沒有對經營項目進行限制,最後導致美食城的餐食同質化嚴重。商戶之間的糾紛不斷,同時有一些商戶開始撤場。

所以,經營餐飲應儘量避免同質化,而應在特色化上多下功夫。

2、優秀的餐飲店都有一些共同的氣質

當看到一條街上很多餐飲店,有的門庭若市,有的門可羅雀,究其原因不難發現,那些做的好的餐飲店都有一些相通點:

首先,店面的門頭顯眼,店內的陳設溫馨。當你在街上尋找餐館的時候,如果有一家店鋪,招牌很顯眼,或者很個性,會不會眼球順間被吸引,哪怕就是好奇也會去光顧一下吧。還有,餐飲店的桌椅是否舒適,店內的燈光是否溫馨,還有頂部的裝修是否壓抑,空調的溫度是否適中,這都影響顧客的就餐體驗。

其次,就餐的環境乾淨衛生、餐具擺放整齊有序。現在的顧客對健康的追求越來越高,對於就餐的要求也會提高。朋友在大學經營餐廳,別人的餐廳把重心都放在了做飯上,朋友卻單單對衛生要求苛刻,桌子擦得比鏡子還亮,地面絕對不能有汙跡和殘留的水漬。久而久之,學生們開始理解和喜歡上了這一理念,變成了這個餐廳的忠實顧客。

還有,服務貼心、周到。這一點,所有的餐飲公司都應該學習一下海底撈,就算達不到他們的要求,至少應該學習他們的理念。比如經營一家麵館,是否增加一些小鹹菜和蒜瓣,雖然增加了一點成本,但是獲得了顧客的喜歡。還有,在顧客用餐後能否贈一條口香糖或者手帕紙,這些溫馨的服務,怎麼能不打動顧客的心。

3、堂食+外賣,機會和負擔同在

有一個朋友做雞公煲,是在一個商業樓的二樓,面積20來個平方。當時租賃這個店面的時候,對方稱會做成室內步行街,人氣會很好。實際上,這幾年室內步行街的模式已經跟不上發展了,人氣也沒有集聚效應。所以,朋友本來還想以堂食為主,結果一天都沒有多少顧客。無奈之下,朋友只得介入外賣平臺,前兩年平臺扣率少,加上朋友夫妻經營,可以自己配送,省去了一些費用,掙了些錢。

但是,最近一年,平臺突然對於自身盈利有了要求,前期的流量紅利沒了,扣率也提高了很多。加上參加各種優惠和促銷活動,朋友一算,雜七雜八加起來總扣率超過了22%。並且做外賣優惠活動後,朋友的訂單量有所增加,自己配送已經達不到,還僱了1個人來做。目前一天,單量達到了140多單,營業額卻在2500—3000元左右,盈利能力越來越差。

4、外賣的目的是引流,而非分流

本人所在的二線城市有一家做的很好的快餐店,無論是口碑還是客流都是首屈一指的。這家快餐店也是同時做堂食和外賣,基本上堂食的比例更高,大約在70%以上,這也符合黃金比例吧!


這個快餐店也是經過了很多嘗試後,才調整的戰略。接入外賣平臺是一個趨勢,無論是大餐飲還是小餐飲,只要有客戶群體,就不應該放棄。因為你放棄了,總有人會進入,那麼別人的機會就更大。但是,有堂食的外賣,還需要進行控制,讓外賣來引流,做口碑和宣傳,但是絕不能分流。人氣是實體店最主要,老百姓相信自己的眼睛勝過其他。

所以,這家店就做了一個策略:堂食的顧客可以免費的喝粥!要知道一碗玉米粥在平臺上也是收費的,2元一碗。並且,這個快餐店的粥是一大特色,所以,它的營業比一直做得很合理。

總之,餐飲業永遠不過時,特色的餐飲會越來越好,並且堂食和外賣是互相補益的,只有合理規劃,才能經營的更加科學、持續。


釐生商業策略


我做過1年多的餐飲行業,也是深有體會。

2017年,大學畢業幾年後,和同學一起,一人投了15萬,開了一家川菜館,店面有280平米,做小炒菜等,也承辦小型的生日宴或者酒席。

剛剛開張,靠著朋友關係和優惠活動,將門面撐了起來;不過好景不長,3-4個月後,生意就慢慢冷清了下來。

那時候,看著一些外賣店面做的風生水起,我們也想轉型,接外賣單子,所以我們在餓了麼、美團等平臺註冊了商家,定了打印機什麼的,開始做外賣的生意。

從那以後,我們深刻的體會到,外賣也不是那麼簡單。餓了麼和美團,都要對結算金額抽6-8%不等的錢,而且外賣還有配送費,餐盒費。再加上,各種商家之間的競爭,做活動送紅包、滿減活動,造成你沒辦法用堂食的性價比來衡量外賣的食物。說白了,就是要對食品的分量做調整,而且要調整的很到位。

困難就在,你到底是微利走量,還是按照原則走質量維護口碑。我們試過很多種方法,確實很難找到平衡點,也很難估算出成本等等。

我不是很瞭解外賣運營,我覺得我們這種小炒店,哪怕找專業的外賣運營團隊,也給不出很好的方法,所以我們就放棄了。

那如果是菜品比較單一的餐飲店,比如只做小吃呀、甜點的餐飲店,是可以找外賣運營團隊進行品牌推廣,成本核算,應該會有一定的效果。只是不太清楚,1萬塊錢的標準會有什麼樣的服務,是什麼標準,是高級還是基本服務。

現在我已經離開餐飲行業,投身互聯網了,所以也就聊這麼多。


區塊掘金者


在這裡我講一講關於外賣的個人經歷。

一六年的時候,我手頭七家店,大的店差不多2000平方,小的500多方,做傳統中餐正餐。

那時候外賣平臺已斗的差不多了,只剩下美團,餓了麼和糯米,糯米結果也糯進百度了。

我的店全部在廣東的一個三線小城市,當時經營狀況還不錯,在當地也也小有名氣,我在美團上了團購,幾家外賣平臺的業務員天天纏著我,給了很多優惠條件,扣點好像是8%還是10%,因為美團的團購業務已經有了合作,團購扣2%的點,講了很多,我最後就讓美團的業務員幫我上線外賣,一六年美團的團購和外賣還未分家,我就什麼都沒管,那時候七家店一個月下來大概總共有一萬元左右的外賣業務,我一看太少了,也沒把外賣當回事,有一次到廣州聽課,有一個學員是專門做外賣的,一聊發現外賣這一塊還是有很大空間的,我就跑到北京去聽外賣培訓課,中間有半天是餓了麼副總黃念講的,主要是外賣平臺的遊戲規則。回來後我花了半個月的時間,從平臺的門店裝修,套餐設計,引流,滿減,返券等地方下手,結果一個月之後,七家店的外賣量接近三十萬元。(而且就餐高峰期我下架外賣)。那時平臺扣點12個點,加上促銷活動平均去了8個點,毛利率大概還有三十多個點。

我當時嚇了一跳,自以為是個餐飲老手了,沒想這裡還有一塊利潤沒挖到。我就堅持做下去,外賣量最好的一個店,月收入有九萬多元,慢慢地,我發現這個外賣最好的店,中午堂食收入下降了。我從後臺調數據,發現外賣點評一片好聲,說方便了他們,不用出門也可以吃到我家的飯菜了,而且還便宜很多👍👍。再看一下訂單的集中下單點,全是店周邊幾家寫字樓。

我明白了,客人還是原來那批客人,吃飯也還是吃的我家的,只是換了個就餐地點,方便了客人,白白耗掉了我店面的利潤而已。最麻煩的是,堂食這一塊,原來每天中午滿滿的,現在競然有空位啦!而且慢慢的越來越嚴重,後來,就沒有後來了😪。我調整減少外賣平臺的優惠力度,結果,外賣量又下降了,堂食流量又沒有增加。後來,就真的沒有後來了!幸虧其它幾家店還能穩住,外賣量平均三四萬每個店,否則一腳踩到這個坑裡,拔不出來!😓😓

講到這裡,我相信有類似經歷的人不在少數,我暫不講平臺怎麼怎麼樣,餐飲行業的人,現在基本上被幾大平臺綁架,上與不上都有困惑。其實真要上外賣平臺的話,平臺後臺都有完整的遊戲規則使用方案,完全用不著再花一筆錢,讓所謂的第三方運營再插一腿。自己用心一點就會操作了。最熟悉店面情況的,應該是店老闆自己,而非所謂的第三方運營團隊。

最後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一,外賣平臺一定要上,這是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 二,如果堂食流量不夠,要從出品和服務加強內部管理,外賣優惠力度儘量與堂食折扣力度接近,不要讓外賣優惠把堂食流量吸走,千萬勿信那些所謂專家用優惠引流的方案。


胡說餐飲


進店的顧客還照顧不過來那,哪有功夫現代外賣的呀,我這進店的顧客基本上等十幾分鍾就能吃到,外賣的話半個小時以後,不是說外賣不好,而且外賣影響口感,我跟大家的不大一樣,我做的是獨一無二的菜品,所以不花錢,我都懶得上外賣!我上外賣只不過是讓大家知道我的地址,有人點單,我基本上也不做[呲牙]


柴雞燜羊蹄


外賣代運營那麼厲害幹嘛不自己開店大吉了?去年找過外賣代運營,運營了三個月,運營了個啥玩意兒!氣都能氣死你,做的那個活動到最後還有自個給平臺錢!一筆訂單收入少一點也好,居然成了負!!!給當初跟我籤合同的銷售打電話,直接不接了都!


Mumu的Vlog


根本就沒用 都是騙子 認識很多商家做過的 根本沒利潤 很低很低 平臺21到23 代運營平均每月兩千左右 價格不等,,,朋友的店各種雜七雜八做的運營宣傳 到最後 還沒我賣的好 我這生意好 還賠錢 做外面的很少有盈利的 賠錢賺吆喝


我們一起走路去紐約


您好,我用我的10年餐飲經歷來回答您的問題,吃飯是頭等大事,所以餐飲永遠是容易掙錢的生意,想做好餐飲,選址、口味、服務缺一不可、十字路口,明亮的窗戶,透過大玻璃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裡面的環境和美食,平民的價格,可口的味道,你的生意就不會差,餐飲分地域性,在國外咖啡廳可能是很受歡迎的餐飲,但在中國,燒烤生意絕對遠遠超越咖啡廳,而且利潤很客觀,缺點是熬夜,對人的身體是個考驗,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做這行要三思。迴歸主題,為什麼有的人20萬開店不願花1萬外賣推廣?因為做餐飲是很辛苦的,掙錢不容易,外賣的利潤很低,競爭很激烈,平臺扣點很高,還有時間限制,當你接單後要立刻馬上做出餐品來,如果這個時候你店裡有很多客人,就忙不過來,你會首先保住利潤高的店內堂食客,而且外賣的差評,對外賣生意影響很大,各種各樣的顧客都有,有的時候你做的很好,也照樣會有差評,差評多了你的外賣生意就很受影響,很影響心情的。總之,外賣生意變動性很大,有可能你花1萬元只會暫時讓你的外賣生意有起色,稍微經營不注意細節,你的生意可能就不好了,當然


你的營銷費用就打水漂了。


激情奮鬥的歲月


我也是一個做了十多年的老餐飲了,首先要說的是今年的餐飲生意特別難做,有幾個原因:社會的大環境不好(主要是房子不好賣了),餐飲行業的競爭激烈,成本一直增加價格漲不起來利潤下降。主要是這幾點,具體我就不舉例子說了,主要說下我對外賣的看法。

為什麼有的人花20萬開個店卻不捨得花一萬去做外賣運營呢?

跟大家說說我的具體情況

我開的是一個快餐店,已經有幾年了,生意從今年開始就更差了,最直觀的就是每天進店裡面吃飯的人少了,營業額下降了四分之一左右。

然後我就想著擴大客源,加了美團和餓了麼。那是一個狠那,都是抽20個點,我店裡賣12元的快餐平臺抽了提成到手只有9塊6,還沒連餐盒的費用。剛開始加入的時候還強制要你做滿20送10,滿40送20的活動一個星期,我這個人比較老實,平臺上面的價格沒有去提高很多,這一個星期我就直接虧了2000多塊,過了這個星期其實單就不是很多了。

你可以想一下,花一萬塊錢去做外賣運營,就是紅包啊,優惠券,滿減活動一類的,你自己的純利潤有多少!要做多少單才能賺回拿一萬塊!而且很有可能你花了一萬以後還得繼續花錢運營,無底洞啊!

現在我是想明白了,外賣坑是填不滿的,上面的就隨意,我主要就是把實體的做好。

所以說花20萬開店是包括店面裝修,門頭,房租,設備等等整個店鋪的運營在裡面,其實相對來說也不算很多的,而外賣就是 一個無底洞。

當然,也有很多餐飲店通過做外賣成功的,但是你會發現其實外賣的競爭往往比店面經營更加的激烈。

好了,說了這多希望對你有幫助。


80後亮哥


餐飲分大小,我偏向於小店(5-7平方)經營,特色小吃為主,船小好調頭,風險降到最低,以小搏大。以5-8萬租金檔口,營業額保持在年60-80萬之間。



淡定哥285113356


曾經做了將近十年的餐飲,現在也有很多幹餐飲的朋友,大家共同的看法是,現在的買賣越來越不好做了。

但是大家都吵吵不掙錢,但很多店還在那維持著,或者新開的店,現在也很多。餐飲店現在可以說是“前仆後繼”,一批倒下了一批馬上就接盤。

餐飲生意好不好做

  • 可以這麼說,中國最好做的就是餐飲生意,因為畢竟“民以食為天”。
  • 餐飲生意好做的原因,還在於開店成本比較低,技術含量不高。租個房子,僱個廚師來個服務員,就可以撐起一家店。而且流動資金不需要多少,尤其是很多的夫妻店,可能連僱人都省了。
  • 餐飲店現在最好做的是大店,以及通常大家說的“小粑粑館”。最難做的就是一些不大不小,中等的店。
  • 所以現在幹餐飲生意,朋友們都說幹“小粑粑館”比店掙錢,尤其是單一產品的如:拉麵館,米線店,混沌館,餃子館,或者快餐店這些。因為投資少,見效快,成本低,好掉頭。加上現在的外賣興起,這樣的店都可以維持的不錯。
  • 現在投資大的餐飲企業,除非是有知名度的“名店”,或者連鎖的餐飲店好乾。其它類型的真的很難,因為房租、人工、原材料、裝修等,對一個比較大的餐飲店是很大的運營壓力。
所以,我覺得現在的餐飲生意,小店可以活的很滋潤,大型的能接待大型宴會的也可以。就是那些中型的沒有特色的普通餐飲店,現在可以說是“舉步維艱”,特別不好過!

花二十萬開店卻不捨的花一萬去做外賣運營是為什麼?

  1. 二十萬的開店費用,在一些城市也就是“小粑粑館”的費用。這樣的店一般就三四個人經營,如果本身店裡堂食特別好的話,沒有必要去做外賣。因為外賣去了平臺費用、送餐費用、餐具費用,本身利潤就所剩不多,屬於可有可無的狀態。為什麼要花錢去做運營呢?
  2. 即使花二十萬開的店,主要的客戶群體都是外賣,那麼運營能給他們帶來多大的收益?這個還存疑,畢竟做運營是先收錢,至於效果不一定能顯現出來。有這個錢還不如多做滿減或送券,再不就在菜品上下功夫。別忘了一萬塊在客單價三十左右的送餐中,可以做多少份?那麼拿給運營的錢,去維護自己的既定客戶多好,客戶得到實惠必回給餐飲店拉客。這種效益比給運營一萬塊錢,要強多少?
所以,如果是任何一個有經商頭腦的人,都會算好這筆賬。給誰也不會“無緣無故”的拿自己的錢去打水漂玩,而且是摸不到、看不見的未知數!大家說呢?

如果是我開店,根本不可能拿一萬去做什麼外賣運營!有這個錢做好開業宣傳,以及打折促銷,收到的效果比給“外賣運營”要強的多,大家說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