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這裡,博覽水利

興水利、除水害是治國安邦的大事。在長期治水實踐中,先輩們建設了規模宏大的水利工程,積累了彌足珍貴的實踐經驗,凝聚了治水的文化精神。為了銘記這些物質和非物質成果,加強對社會公眾的水情教育,我國建有水利史、水科技、水文化等多種主題類型的水利博物館、展覽館與展示館。

站在這裡,博覽水利

中國水利博物館

座標 浙江杭州

類型 綜合類

水利部直屬的國家級行業博物館,旨在宣傳人民群眾治水的歷史功績和偉大成就,弘揚水利精神,傳承水利文化,普及水利知識,促進水利持續發展。中國水利博物館在浙江杭州市蕭山區設立,於2010年3月22日世界水日開館試運營。博物館地處杭州錢塘江南岸,建築面積3.65萬平方米,高128.9米,採用塔館合一的設計,實現了古典風格、現代材料和先進技術的完美結合,成為“漂在水上”的水晶寶塔。

站在這裡,博覽水利

黃河博物館

座標 河南鄭州

類型 水資源

成立於1955年,位於鄭州。黃河博物館佔地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900平方米,其中陳列面積1200平方米。黃河博物館作為世界上最早成立的江河博物館之一,截至2016年是中國唯一一座以黃河為專題內容的自然科技類博物館。黃河博物館的前身是成立於1955年的“治黃展覽會”,1987年6月,正式更名為黃河博物館。

站在這裡,博覽水利

陝西水利博物館

座標 陝西咸陽

類型 綜合類

陝西水利博物館是陝西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2014年2月8日批准成立的陝西省水利廳直屬全額事業單位、正處級建制,是一座集水文化收藏、展示、研究、水科普教育及園林景觀藝術於一體的、陝西省唯一一座水利專業博物館。

站在這裡,博覽水利

陝西水利博物館位於陝西省咸陽市涇陽縣王橋鎮,毗鄰鹹旬高速、關中環線,距西安市60公里。總佔地66742平方米,分為水文化大道、文化廣場、主展館和儀祉墓園四個區塊。建有節水灌溉示範園、百米浮雕牆、文化柱、紀念碑、竹林、櫻花林、柏樹林等自然人文景觀。景觀別緻,極具意蘊。展館內分為古代水利、近現代水利、陝西水利、水利科普四個展區,通過歷史文物文獻、沙盤模型、浮雕泥塑以及幻影成像等高新科技手段全畫幅展示陝西悠久的治水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治水文化,再現了“中國近代水利先驅”李儀祉先生為水利鞠躬盡瘁的一生和治水偉績,彰顯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陝西水利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水利歷史文化收藏、展示及水科普宣傳的文化盛殿,也是陝西水文化建設地標性建築。

站在這裡,博覽水利

天津節水科技館

座標 天津西青

類型 水科技

展館布展面積1680平方米,是集宣傳和教育於一體的現代化節水科技館。由序廳和4個相互關聯的展區組成,共設置展項200餘組,通過融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的展覽,介紹了水的特性,水情狀況及水資源分佈,引灤入津、南水北調等調水工程概況,家庭節水用水常識,自來水的生產流程,天津節水工作開展情況,節水技術原理及應用等知識,突出“水是生命之源”主題。

站在這裡,博覽水利

三峽工程展覽館

座標 湖北宜昌

類型 水利工程

長江三峽旅遊線上唯一一個以三峽工程為主題的專業性展覽館,主要展示三峽工程的建設歷程和科學技術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三峽工程展覽館也是中外遊客參觀三峽大壩的首選景點和必經之地,豐富的科技文化內涵倍受矚目。展覽館會展大樓共計4層,目前有兩層投入使用,展廳面積440 0平方米。一樓為固定性專題展廳,長年舉辦“三峽工程展覽”,面向國內外宣傳三峽工程;二樓為綜合性展廳,為中外客商合作提供辦展平臺。


聯繫人:劉豔飛

郵箱:[email protected]

雜誌訂閱、廣告合作與應聘

聯繫人:王瑞琨

郵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眾號:jianghezazh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