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又命曹植写《死牛诗》,不能出现“死、牛”二字,结果怎样了?

周玉清-相濡以沫


“三曹”是汉魏时期曹操与他的儿子曹丕、曹植的合称。这是因为他们父子兄弟在政治上的不凡地位和文学上的不俗成就,对当时及后代的文坛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三人还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在文学史上,他们父子兄弟三人与以文学见称的宋朝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齐名。


曹丕工于心计,为人沉稳老辣,经过处心积虑的争斗,最终继续了曹操的魏王爵位,以后又废掉了汉献帝,建立了魏国。曹植的(字子建)文采超过了他的哥哥,人们曾说:“天下文人才气如果有十斗,曹子建独占八斗”。这也是“才高八斗”的由来,见证了他的才华横溢。

这则 故事真假有待商榷。话说有一天,曹丕与曹植哥俩出游,途中看见两头牛殊死相斗,结果一头牛斗败,坠死井中。曹丕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当场诏令曹植赋《死牛诗》一首,而且限定诗中“不得道是牛,亦不得云是井,不得言其斗,亦不得言其死”,走马百步令成四十言,步尽而诗不成则要砍头,条件可谓苛刻了。曹植从容,淡定,当即付赋诗;

两肉齐通行,头上带横骨;行至凶土头,峍起相唐突。二敌不惧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

该诗完全合乎曹丕的要求,以“肉”比“牛”、“土窟”比“井”、“唐突”比“斗”、“卧”比“死”,使二牛争斗的整体意场景生动起来,深入其中,妙趣横生,令人拍案叫绝。曹植,再一次用自己的文采和智慧使自己幸免于难。

曹植自是才高八斗,但由于政治失意,生活一直处于压抑状态。后来,也还是遭到了曹丕的非难。不得不为此迁徒,他的境遇与身体也每况愈下。曹丕死后.继位的曹睿对他这位叔叔依然处处加以防范,对此,曹植心知肚明但又无可奈何。继续着难受又心酸的日子,谁叫他太有才了呢?


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有《七步诗》《白马篇》《洛神赋》《七哀诗》《飞龙篇》等作品,他是诗歌史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人;几乎以一己之力完成了乐府民歌到文人诗的转变,推动了文人五言诗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