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家鄉三河之名人軼事 民兵英雄姚成寶

民兵英雄姚成寶


姚成寶(1921.9-2002.1),三河市黃土莊鎮栲栳山村人。上個世紀40年代參加如火如荼的抗日戰爭,組織帶領民兵英勇殺敵,屢立戰功,1945年被晉察冀軍區命名為民兵英雄。


可愛的家鄉三河之名人軼事 民兵英雄姚成寶



苦難童年

姚成寶出身貧苦家庭,3歲那年,勞累成疾的父親一病不起,撒手西去,孤兒寡母房無一間,地無半壟,靠沿街討飯度日,後經好心人說合,母子倆與該村貧苦的莊稼人王義組成了新的家庭。

為了餬口,年幼的姚成寶到一個地主家當了“小棒夥”,和繼父一起賣苦力,一家三口含辛茹苦,省吃儉用,勒緊褲腰帶,才逐漸攢下了幾個錢,置買了6畝價廉的山坡地,生活上總算有了轉機。然而,世道不公,窮人總要受欺,本村的惡霸地主趙必勾結偽大編鄉鄉長周子厚,硬誣陷王義與土匪有勾連,將其五花大綁捆到偽大編鄉,並聲言要送縣上治罪。

姚成寶母親求救無門,為搭救繼父,忍痛賣了6畝山坡地和家裡僅有的一點糧食,湊足了18塊大洋才勉強把人贖回。從此,在幼小的姚成寶心靈中,深深埋下了仇恨的種子,他恨透了這個吃人的世道,決心跟欺壓和剝削窮人的地主老財、土豪劣紳勢不兩立。


投身革命

1938年,冀東發生了震驚遐邇的抗日大暴動,革命的烈火迅速燃燒起來。這一年,18歲的姚成寶第一次聽說,在延安住著毛澤東和朱德,領導共產黨和八路軍打擊日本侵略者,一心一意為窮人辦事,他恨不得馬上投身到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隊伍中去。

1940年,三河地區建立了第一個黨支部,黨組織吸收了苦大仇深的姚成寶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姚成寶入黨以後,白天去地主家扛活,夜裡就去找革命同志聽講革命道理。這段日子,就像有一股清澈甘甜的泉水灌進了他幹凋的心田,使他這棵弱小的禾苗,迅速茁壯地成長起來。

1941年初,栲栳山村正式成立了民兵組織,當時稱“人民自衛軍”,21歲的姚成寶被推選為中隊長。

民兵沒有武器,姚成寶腦筋一動,就打起地主老財的主意。他帶領民兵從本村和附近村莊地主老財家,先後起出19支長短槍和一批子彈。從此,姚成寶帶領民兵邊種田邊抗日,不久民兵隊伍就發展到100多人。他們勞武結合,鋤奸反特,轉運糧食物資,保護革命幹部,栲栳山村成了冀東抗日隊伍的堡壘。


破敵線路

1941年,日本侵略軍實行“強化治安運動”,經常對革命根據地進行瘋狂地清鄉和掃蕩。為了加強聯繫,統一行動,日寇在三河、薊縣、平谷等縣城之間架起了電話線。為了切斷日寇之間的聯繫,姚成寶經常帶領民兵砍電杆、割電線,使敵人聯繫中斷、行動失誤。但是,每次電話線被破壞後,敵人會馬上組織搶修。姚成寶就想出一個狠招:在一個夜裡,他帶領民兵將三平(三河——平谷)公路旁的電線杆一連砍倒了19根,把割下的電話線捲起來放在電線杆旁。然後,在線捆底下埋好地雷。第二天,日偽軍組織搶修,剛一動手,雷聲突起,炸得日寇肢體橫飛,血肉滿地。

日寇氣急敗壞,為了保護電話線,就召集附近村莊的保長開會,要各村分段保護電話線,每根電線杆派一人看著,並宣佈誰的電線杆被砍了或電話線沒了,就殺死誰。這一下保長們真害怕了,有幾個“兩面保長”就找到姚成寶,央求民兵暫時不要再破壞電話線了。對此,姚成寶早有準備,他不慌不忙地說出了一條對付敵人的辦法,幾個保長心裡才有了底。這天傍晚,派去看護電線杆的人都已到位,其中大部分是民兵。深夜,姚成寶轉了幾處沒發現異常,便低沉有力地下令說:“開始!”剎那間,數十名民兵一齊動手,迅速把幾十根電線杆砍倒,並割下電話線。之後,姚成寶命令民兵朝靈山敵人據點一齊開槍射擊,同時大聲高喊:“八路軍帶人砍電線杆了……”然後,民兵們抬著杆,扛著線,勝利地撤回村中。

深更半夜,據點裡的日寇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有多少八路軍,只好龜縮在據點裡,胡亂放了一陣槍了事。第二天,保長們紛紛跑到炮樓上“報告”,說夜間村裡來了大批八路軍把電線杆砍了,弄得日寇無可奈何。


夜送軍糧

抗日時期,栲栳山村位於山區和平原的結合部,又是革命根據地和抗日物資的集散地,姚成寶和民兵也就成了運送物資的主力。

1941年冬季的一天,上級來了命令,要栲栳山民兵把一萬斤糧食送到薊縣莊果峪我方主力部隊所在地,姚成寶挑出70多名身強力壯的民兵組成運糧隊。夜深後,姚成寶帶領隊伍,趕著毛驢馱著糧食沿著崎嶇小路出發了。途中要經過蔣福山敵人據點,為了不驚動據點裡的敵人,避免聲響,民兵們就用棉花、破布將驢蹄子包起來,有的民兵索性將自己的棉鞋脫下給驢穿上,不顧天寒地只穿雙破布襪子在山路上行進,天亮前一萬斤糧食一顆不少地送到了目的地。這時,再看這些送糧的民兵,由於天寒地凍,山路難行,不少人的腳都凍腫了、磨破了,部隊領導深受感動,對送糧民兵堅決抗日不畏艱苦的精神大加讚揚。


街心伏擊

1942年春天,一連幾天總有四五十個日、偽軍耀武揚威地從栲栳山經過,早晨向蔣福山方向走去,下午三四點鐘回來。姚成寶派民兵偵察得知,這夥人是到蔣福山協助修據點的,經過反覆思考,姚成寶決定在街心伏擊敵人。

這天,敵人像往常一樣,早晨從村中過去,隨後區小隊員和民兵立刻行動,在街心日偽軍經過的地方埋好了幾十顆地雷。下午,20多名區小隊員和60多名民兵混合編隊,分別埋伏在街心兩側,專等敵人經過。3點多鐘,只見偽軍在前日軍在後,排著隊從蔣福山方向回來。幾天來,他們總是平安地從村裡穿過,今天自然也不會特別在意。到村中時,走在前面的敵人突然踏響了地雷,還沒容敵人醒悟過來,民兵和區小隊員們的子彈、手榴彈一齊飛出,打得敵人暈頭轉向,連爬帶滾,不得不丟下三具死屍,架著傷兵狼狽地逃回馬坊據點。


據點奪馬

1943年夏季,冀東十三團準備攻打段甲嶺日偽據點。姚成寶接到命令,率領民兵配合這次行動,埋伏在八百戶村。半夜,戰鬥打響了,敵人憑藉堅固的工事拼命頑抗,部隊一時攻不上去。這時,有民兵報告說,在敵人據點的西南角另有個小院,是敵人養馬的地方。經過幾年的實踐鍛鍊,姚成寶已經成為一名打仗勇敢、遇事肯動腦筋、智勇兼備的民兵指揮員。這一重要發現,一個搶馬計劃立即在他的腦海裡形成了。在得到部隊首長批准後,他立即帶領30多個民兵悄悄地靠近養馬小院。為了掩護民兵們的行動,部隊首長命令機槍手重點攻打炮樓東邊的射擊孔,以分散敵人的注意力。這時,敵人把主要兵力放在死守炮樓上而忽視了馬廄的守衛,裡邊只放了兩名馬伕。見此,民兵們迅速豎起木梯,姚成寶第一個順梯翻進院內,趁馬伕茫然之際迅速打開大門放進民兵,就這樣,不費一槍一彈,從敵人手裡拉出了21匹大洋馬。

事後,民兵把這些戰馬全部送給了十三團,十三團首長把其中一匹大戰馬作為特殊獎品獎給了栲栳山村,以此來表彰姚成寶和民兵們的功績。


地雷逞威

1944年4月的一天,從內線送出情報:平谷縣的幾百名日偽軍,將要到栲栳山村掃蕩。得知這個消息,姚成寶迅速與區小隊取得聯繫,經過充分謀劃與準備,決定打敵人一個伏擊。

經過實地勘察,他們選擇了掘山頭村西南敵人的必經之路作為伏擊點。當夜,姚成寶率領50多名年輕體壯的民兵,在區小隊的掩護下,迅速奔赴佈雷地點,把一里多長的路段和路邊的墳地、繚溝、道口等地方都埋設了地雷,並佈置民兵進行封鎖,只等敵人上鉤。

第二天中午,幾百名日偽軍從平谷出發,沿平三公路向南撲來。情報傳來,民兵和區小隊立刻行動,分別埋伏在路旁有利地形。敵人進入雷區以後,只聽一聲命令,區小隊員和民兵一齊瞄準射擊,打得敵人暈頭轉向,就像一群受傷的狼到處亂竄,尋找有利地形準備反抗。有的敵兵跳進公路旁的溝裡,一下子踏響了地雷;有的躲到墳頭旁,又踩響了地雷……這時,槍聲、雷聲響成一片,敵人被炸得血肉橫飛,屍體遍野,頓時死傷40餘人。日偽軍做夢也沒想到會遭到如此沉重打擊,只好架著傷兵,抬著死屍,狼狽不堪地逃回平谷老巢,好久不敢出來。


地道神威

栲栳山村民兵在姚成寶帶領下,打得敵人日夜不安,膽戰心驚。因此敵人恨透了姚成寶,欲置其死地而後快,就懸賞500塊大洋捉拿他,並多次對栲栳山村進行燒殺搶掠,掃蕩報復,先後有七名群眾慘遭敵人殺害。

1944年春,姚成寶聽說平谷縣大旺務一帶村莊在挖地道,為了有效地打擊敵人,更好地保護群眾,就前去取經。回村以後,他立即發動群眾,在村裡也挖起了地道。人心齊,泰山移。在姚成寶的精心組織下,廣大民兵帶頭幹,全村男女老幼齊參戰,只用兩個多月時間,就在村裡挖成了好幾里長的“井”字形地道。地道內有暗門,建有防毒的卡口,洩水的通道。每隔幾十米就有一處“容身堂”,地道內可同時容納全村2000多口人。支道口有的通房屋,有的通水井,有的通村外有利隱藏地點,地上地下連成一體,能上能下,能出能入,行動自如,既便於藏身,又利於殲敵。

1945年農曆3月20日,三河、平谷、薊縣三個縣部分敵人300多名聚集在一起,開始攻打栲栳山村。天剛拂曉,敵人就佔據了村外有利地形。

姚成寶集合民兵埋伏好,自己隻身一人摸出村子觀察動靜,發現在大沙河一帶有敵人在走動,就瞄準開了一槍,一個敵人應聲倒下。這下子,就像捅了馬蜂窩,敵人紅了眼瘋狂地邊打邊向村裡撲來。敵人進村後,姚成寶立即指揮民兵向敵人猛烈開火,一時,民兵的子彈、手榴彈從不同方向飛向敵群,日、偽軍一下就死傷了幾十人。敵人被打得炸了窩,不知藏到哪裡好。民兵們在地上地下和敵人周旋,不時放冷槍、投冷彈,敵人只聽到槍響,看見手榴彈爆炸,卻連一個民兵的影子都摸不到,就像盲人騎瞎馬亂折騰一陣子,最後放火燒了幾間房便急忙收兵溜走。敵人不死心,此後又連續兩次進村掃蕩,因有了地道,敵人在明處,我們在暗處,敵人的優勢無法發揮,只能陷在村裡被動挨打,每次都死傷慘重。

敵人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的,雖多次慘敗,但仍不死心。一次,又聚集了附近幾個據點的2000多名日偽軍,發誓要血洗栲栳山村。民兵發現後,立即組織群眾迅速轉入了地道。敵人進村後,亂翻亂找地道出入口,妄想挖出姚成寶和他率領的民兵。經過一番折騰,敵人終於在村西北角一隱蔽處發現一個洞口,敵人就像得了寶貝一樣喜出望外,立刻組織力量挖掘。

姚成寶得知後,一面組織鄰近洞口群眾轉移,一面帶領幾個民兵來到出事之處,用十幾顆手榴彈捆在一起繫好長繩,放在被發現的洞口處。

洞口漸漸被挖大,敵人的說話聲、敏鎬的挖土聲都聽得一清二楚,姚成寶見時機已經成熟,就讓同夥隱蔽,自己猛地一拉導火索,只聽驚天動地一聲響,鐵片和黃土飛起老高,洞口被炸塌,挖洞的敵人死傷好幾個。這時,姚成寶帶著民兵早已繞到敵人背後高房處,一陣排子槍,又有數名敵人被搭倒。日偽軍想報復,但摸不著民兵的影子,乾著急沒辦法,他們折騰到下午4點多鐘什麼也沒撈著,只好垂頭喪氣地用車拉著傷員和死屍撤走了。

為防敵人更大的報復,敵人撤走後姚成寶迅速組織群眾離開地道,動員群眾撤到村外或躲到親戚家去,自己也帶著民兵撤到泃河以西村莊。時隔一天,日偽軍加倍組織兵力來到栲栳山,等進村以後發現這裡人去屋空,已經成了一個空村。敵軍軍官氣得“哇哇”亂叫,就命令手下士兵放火燒房,全村1700多間房屋無一倖免。


英雄受獎

1945年5月的一天,在平谷縣劉家河村,就像過年一樣熱鬧,原來這裡正在召開慶功大會。當司儀高聲叫到姚成寶的名字時,只見一個20多歲結實的小夥子,英姿颯爽地登上主席臺,從軍區首長曾雍雅、李子光手中接過立功證書、獎章和一支嶄新的三八大蓋槍及百發子彈。頓時,臺下人群中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就是在這次大會上,姚成寶被晉察冀軍區授予“民兵英雄”光榮稱號。此時,姚成寶激動萬分,他做夢也沒想到,當年一個要飯、扛長活的孩子能有今天,兩眼不由得流出了熱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