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業績說話的基金,會賺得更多嗎?

拿業績說話的基金,會賺得更多嗎?

文:七七(ID:se7enmoney)

前幾天,證監會再度放行“浮動費率基金”,招來基民們的一番討論。

在獲批的6只浮動費率基金中,有5只從11月28日已經開始認購了,首募規模均限制在30億元。

拿業績說話的基金,會賺得更多嗎?

浮動費率基金的發行,或許會關係到未來的政策走向,所以,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01

  • 什麼是浮動費率基金?

以前,我們接觸的大多數的公募基金都是管理費固定不變的模式進行運作。

不管基金的業績表現好壞,基金經理都是旱澇保收,收取固定費率的管理費。

比如一隻股票類基金,基金賺錢了,基金經理拿的是1.5%/年的管理費,基金虧錢了,基金經理拿的還是1.5%/年的管理費。

現在啟用浮動費率後,基金經理想要取得更高的管理費收入,就得拿業績說話,多賺多得,少賺少得。

將基民和基金公司的利益進行捆綁,激勵基金經理好好運作管理基金。

02

這次新發布的6只浮動管理基金是採用“固定管理費+業績報酬”的方式來計算管理費。

基金的固定管理費率為0.8%/年,相當於給基金經理設了一個基本工資。

目前大多數公募基金都是收取1.5%/年的固定管理費,0.8%/ 年接近打了五折。

在基金工資的基礎上,再來計算業績報酬。

持有期間年化收益達到8%以上的部分按 20% 提取業績報酬,不到年化8%不收業績報酬,業績報酬在投資者單筆贖回時計提。

這樣一來,基金公司就會更有動力去創造更高的收益,對基民來說,顯然是個好消息。

03

浮動費率基金最主要的創新,是管理費設立了激勵機制。

對於我們投資者來說,想要買到一隻賺錢的基金,不能只看收費方式,

基金經理和基金公司的投研能力才是我們要重點關注的。

基金公司的選擇,可以參考晨星、銀河這些評級機構的打分,再結合公司特色考量。基金經理可以從過往業績,個人職業履歷以及投資風格中篩選。

這次試點的 6 只浮動費率基金都清一色設置了1-3年不等的封閉期,這麼做有助於穩定基金的投資回報,避免我們坐不住頻繁操作。

但同時也降低了流動性,對於想投資的小夥伴,切記要用未來2-3年都不會動用的閒置資金來投資,買的時候要看清楚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