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一定等于4吗?且看男财务经理的经典回答,当场被录取

某日,A公司准备招1名财务部经理。经过首轮面试后剩下3个候选人,公司总经理认为这3个候选人的条件都不错。他们都是大学本科毕业,都是学会计专业的,都有在大企业工作10年的经历,而且都是男的,这3个候选人在历史上都没有问题,也就是说通过人カ资源部门考察,他们都没有违规和违纪的历史记录。但公司只能从中选择一个作为公司财务部的经理,怎么办呢?

公司决定对这3个候选人做一下测试。给3个候选人出的题目就是使用会计上比较著名的2+2法则来进行考试,即2+2等于几。第一个候选人的回答是2+2=3或者2+2=4;第二个侯选人的回答是2+2多数时候等于4,有时等于3,有时等于5;第三个候选人考虑了一下回答,贵公司需要它等于几,我就让它等于几。结果第二个候选人被公司用。为什么呢?

2+2=4

2+2=4,从会计角度来讲,这是一个永远的规则。比如说公司买一批家具,价格2万元,在账上告诉别人,购买家具花了1万元,在表上也会告诉别人,购买家具花了1万元,所以2+2=4,它能在表上真实地反映它的价值。第一位应者不太适合做公司的财务部经理,因为在他的眼中,对于会计数字的理解仅仅是2+2=4,他只是从记账的角度来加以考虑。第三个候选人也不会被选中,因为《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果企业的领导想要什么数字,他就填上什么数字,这样的财务部经理是比较可怕的。

2+2<4

2+2多数时候等于4,但有时会小于4。例如,某企业买了一项专利,在买这项专利时花了20万元,可是这项专利最终未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在报表上、账上,仍然要告诉别人,企业有无形资产一一专利20万元。然而从管理者的眼光来看,这20万元应该是零。

2+2>4

2+2也会大于4。例如,某企业在账上所记载的某项专利是40万元。按照会计的规则,能够记入的账面价值,在报表上披露的数字仅仅是专利取得成功以后到专利局去申请注册所花的钱。这个企业一共在这个方面花了40万元,那么在账上、表上告诉别人也是40万元。可是评估师给企业做了一下正确的评估专利的价值是300万元。在这种情况下,报表上的40万元就是实际上的300万元。

2+2法则在会计上是一个很重要的法则,它是通过比喻的方式,告诉管理者,怎样理解会计报表中的数字。在会计的报表上,2+2是永远等于4。可是在读表人来看,2+2多数时等于4,有时等于3,有时等于5,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理解都应如此。

所以说,财务数据在高手眼里,看山不是山,看山又是山。



欢迎关注 ,不一样的财税视角,提升财务创造价值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