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的孩子,哪些事可以让他自己做主,哪些事就必须由大人做主?

大可爱笑


三岁的孩子,哪些事情可以让他自己做主?

吃饭

很多家长怕孩子吃不饱喜欢追着孩子喂饭,三岁的孩子他已经是可以自己吃饭的了,而且他们还很喜欢自己动手吃饭,也有些孩子不爱吃饭。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适当的放手了,让孩子自己吃饭,不要担心孩子吃不饱也不要担心孩子不吃饭会饿。只要你不喂他,两餐之间不给他吃其他的,到了下一餐他就会好好吃饭了,对于喂饭,孩子更乐意自己吃哦。

穿衣服

别看孩子小哦,他其实已经有自己的小心思了,他也会选择的了。我家二宝准备三岁了,他穿衣服可以要自个挑的,知道说这件太厚,这件太薄,这件不好看,这件好看了。每当这时我就只能在旁边默默的看着他挑完,然后自己套,实在套不进去我就适当的帮一下。

玩具

孩子都是喜欢玩具的,看到玩具的时候都是爱不释手的,但是也不能一次性买那么多啊。每次我都会跟他说你只能选择一个,你自己选吧,选好了我们就付钱。他就开始很艰难的宿舍中。

三岁的孩子说大不大,很多小事情可以让他尝试去做,主要还是规范他的一些行为习惯,和培养一些自理能力。

哪些事情必须由大人做主?

带有危险性的一些事情必须由大人做主。这个年龄的孩子好奇心非常的强,也比较好动,他喜欢去触碰一切对他来说新鲜的事物。而这些食物中有些是带有危险性的,比如说他喜欢去厨房里玩耍,这是不允许的,厨房里危险物品太多了。

出去玩的时候,孩子都喜欢一个人跑,这也是不能由着孩子的,孩子不能脱离我们的视线,就算孩子要跑也必须要抓住他或者陪他一起去,而不能让孩子自己一个人跑开。

总得来说,在我们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小事情都可以放手让孩子去做,但是危险性的事情是必须不能让孩子独自去的。


全职宝妈小包


3岁的孩子可以讲道理了,我认为,只有三件事情需要大人做主。

1. 约定一切行为的规则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在懵懂中很容易跑偏,所以需要事前制定规则。如看电视每次看多久?吃饭中不能玩耍(玩耍食物或者离开座位),去超市买玩具只能挑一件,玩完的玩具要收起来,从外面回家要洗手,不能打人,不能玩插座,不能过量食用薯片、咸菜、蛋糕等不健康食品,等等。

约定好规则,就可以任由孩子自己决定具体怎么做。如吃饭,吃饭中不能离开座位,但也可以选择离开,那便意味着吃饱了嘛;如买玩具,只买一件,但可以自主选择买哪一件呀。

2. 可能会伤害孩子本身的事情

三岁的孩子无疑是一位小淘气,爱跳、后退、爬高,也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在一些遇见危险的时刻,大人需要立即做主。

如果大人发现孩子正在蹦跳的床垫正在滑落,就要做主提醒他;如果大人发现他正在玩打火机,或摸到了大人的药丸,也得告诉他有危险。

3. 可能会伤害别人的事情

三岁的孩子是社交小达人,喜欢和人分享、竞争,以及赢得其他小朋友的喜爱。但是,如果孩子有主动伤害别人的举动,也需及时制止,避免养成熊孩子。

如孩子打骂别人,或者抢夺别人玩具拒不交还,或者要求别人从胯下钻过去之类的不雅行为,父母都要及时制止,并鼓励孩子道歉。

简单说,日常的生活中,最重要是制定规则,然后由他自己做主,自由发挥;一旦有危险,不论是伤害自己,还是伤害别人,父母都需要出马,替孩子做主。

崇尚科学育儿,大人轻松,孩子健康。


遛娃实录


三岁左右是孩子行动上开始独立的时期,父母应遵循孩子的成长轨迹,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对于三岁孩子,能让孩子做主的,父母放手让孩子做主,而那些重要的决定,超越孩子的能力水平上,父母要帮助孩子做主。

孩子的物品如玩具可以让孩子自由支配。当孩子与其他孩子玩耍时,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东西,但是如果孩子不愿意,父母不能命令孩子,孩子拥有自己物品的使用权。孩子与其他孩子交友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果不是危害到孩子的安全,让孩子自己出面解决。如果孩子不懂怎样解决,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些建议。

孩子要开始独立睡觉、穿衣、刷牙洗脸,这些能让孩子动手的事情,都让孩子动手。孩子如果做不好,父母在旁边加以指导。像孩子每天要穿什么衣服这样的决定,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决定,如果父母有觉得不妥当的地方,以建议的方式提出。

孩子可以自主安排自己的计划,只要不是有损健康,有损安全的,父母放心地让孩子去执行。

而那些重大的决定,涉及金钱,涉及健康,涉及安全,父母不能交给孩子做主。如孩子要买昂贵的玩具、生病时拒绝吃药、做危险的游戏等。


才智宝贝学堂


3岁是比较微妙的年龄,这时候父母可以在很多方面有意培养他独立自主的性格,但又需要在很多方面监督、规范孩子的行为。


根据题主的问题,我就分两个方面来回答:


01.哪些事可以让他自己做主?


我觉得那些有助于培养他独立自主性格,但又不会对他将来造成很大伤害的行为或者事情,可以尽量让他自己做主。

比如决定要不要吃饭?(可能他暂时不饿)然后一定要记住,让他学会承担自己所做的决定造成的后果。比如他不按时吃饭的话,如果他饿了,不需要再帮他准备饭,需要让他认识他的决定会造成一些后果,而他自己需要承担。


再比如穿衣服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他自己决定外出要不要穿厚一点的外套。这样他万一冷到了,他就会学会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定。中国的父母都是为孩子做一切的决定,生怕孩子冷到,而我在国外的时候,很多外国父母特别西方人,就会尊重孩子(甚至才2岁)的决定。就算孩子暂时冷到,但是孩子却学到一些珍贵的东西。

还有一些这样类似的事情,都是有助于培养他独立的性格,但没有大的伤害,反正饿一顿、冷一下不会有什么大碍。不过家长也要自己把握那个度,适时介入孩子的决定。


02.哪些事必须由父母做主?

所有相对的,那些对孩子的未来会造成坏处的行为、习惯、事情,父母还是需要做主(这个做主也是相对性的,不能太强势),或者换句话说父母需要监督、规范孩子的行为。

比如沉迷手机、游戏、电视,这样的事情父母就需要及时监督、规范孩子的行为,并要告诉他这些的坏处。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他以后产生分辨力,知道什么是对他好的,什么样的事情是对他有坏处的。


还有一点提醒家长慎重做主的,就是很多父母会觉得一些习惯和行为是自认为对孩子好的,就花尽一切力气去培养,这个不一定真的对孩子好。父母还是不能太草率、强势地决定,不要觉得3岁的孩子懂什么。你错了,3岁的孩子还真的懂,你这时候的一些重要决定和行为会对他造成一辈子的影响。


总之,父母如果懂得了什么事上做主、什么事上让孩子自己决定,对孩子的一生都有莫大的帮助。


欢迎关注、留言,我是 @木木大叔谈育儿,多年海外教育经验,多年自学育儿知识,每天为你分享新鲜的育儿理念和干货。


木木大叔谈育儿


《妈宝园》,一群智慧妈妈陪着宝长大,没有华丽的句子,和你分享生活中育儿的故事!欢迎大家加入妈宝的圈子,一起探讨!当妈那些事儿

三岁的孩子,哪些事可以让他自己做主,哪些事就必须由大人做主?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是如何和孩子们相处的呢?年龄太小的婴儿身体孱弱,也没有形成完整的性情与人格。此时的宝宝完全依附于家长生存,毫无独立自主能力。随着宝宝不断长大,他们的自理能力也会随之增长,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而言,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是可以独立完成的。孩子们是什么时候开始初步拥有自理能力的呢?答案是三岁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句俗语,“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句俗语并不是空穴来风,三岁左右的孩子正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和新生儿相比,孩子们已经基本掌握了行动与语言能力,已经初步从一个婴儿转变成一个儿童了。从心理上来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将进入人生中第一次叛逆期,并初步形成自己的性格。这也使得三岁孩子的情绪总是大起大落并不稳定,对于父母们来说这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不过这并不是一件坏事,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给孩子们带来的影响并不全然是负面的,大人们可以借助这个契机帮助孩子从中获得成长,为孩子的未来打好基础。比如大家可以试着增强孩子在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在一些事情上让他们独自做主。

做幼师的好友班上有一个叫敏敏的女生,长得粉嫩可爱非常讨人喜欢,只不过性格有些柔弱,和同龄人相比也瘦小一些。这个宝宝在家里十分受宠,算是一家人的掌上明珠。因此在进入幼儿园之后表现的极不适应,特别是在吃饭的时候总是向老师撒娇,希望老师喂她吃饭,在小朋友们午睡完毕起床的时候,她也总是在老师的帮助下穿上衣服。


尽管朋友所在的幼儿园是小班制教学,这个宝宝极差的自理能力还是给老师们带来了一定的困扰。针对这件事,老师和孩子的家长沟通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学校和家庭双方的努力下,孩子花了好几个月才逐步适应了集体生活。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特别在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这种问题最为普遍。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孩子未来出现类似的问题呢?大家不妨让孩子独立负责生活中的一些小事。

增强孩子的自理能力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好处

1. 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

三岁左右的宝宝虽然已经掌握了基础的动手能力,但是对于身体的控制并不纯熟。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家孩子在刚进入幼儿园时是如何完成手工作业的,即使步骤并不复杂,孩子们在进行一些细微操作时也会笨手笨脚。而动手能力正是在不断实践中逐步提升的,孩子们在独自承担生活中的那些琐碎事物的时候,他们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会随之提升。除此之外,简单的劳动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适当的锻炼,对孩子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也大有裨益。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可以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

2. 增强孩子的认知能力

孩子们自理能力的提升也有益于认知能力的增长。在独立承担生活中的大小事务的时候,孩子们将会从生活中领悟到基础的数理能力,比如物体的轻重,数量的多少,该如何排序等等。这些数理能力被记录在书本上时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晦涩难懂的,经过生活中的实践,这些知识会变得鲜活,变得更加利于理解了。除此之外生活中的磨练也可以锻炼孩子记忆力以及基础的统筹规划能力。这些认知能力上的成长对孩子来说是受益无穷的。

3. 有利于性格成长

治理能力的提升同样有利于孩子性格的成长。三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人生中第一个叛逆期,此时的宝宝正在形成自己的性格,而除了先天遗传之外,后天历练对孩子的性格成长影响极深。让孩子拥有一定的自主性,会给孩子的性格成长带来极为积极的影响,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还可以培养孩子在生活中的自主性,这些性格要素都是非常正面的,对孩子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益无害。

自理能力的提升会给孩子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但是并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交由孩子自己做主的。在适当的事情上给予孩子自主性可以锻炼孩子的能力,但是另一些事情上过度放任反倒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什么事情适合交由孩子自己做主

1. 吃饭

三岁左右的孩子即将进入幼儿园,老师们虽然可以偶尔帮忙喂饭,但是孩子们总是要学会自己吃饭的。与其在上学后给老师添麻烦,大家不如提前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孩子们在练习使用筷子与勺子的同时,手眼协调能力也会随之提升,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强手指的灵活性。在学会了自主用餐之后,大家也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用餐了解他们在饮食上的喜好,并对食谱加以调整,做出孩子更喜欢的菜肴。

2. 穿衣搭配

穿衣服是一件简单而且极为实用的生活技能,学习起来并不复杂,即使是年龄较小的宝宝也可以轻松掌握,是自理能力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因此大家不妨早早的就让孩子练习起来。

除了鼓励孩子独自穿衣之外,大家不妨在衣服的搭配上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性,在明确了要穿几件衣服之后,让孩子自己选择所穿衣服的颜色与款式。这么做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审美,也可以增强孩子在生活中的自主性,更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让孩子了解到基础的颜色与图形分类,一举多得,岂不美哉。

3. 梳洗

想要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大家也可以让孩子自主的梳洗打扮。首先大家不妨在采购的时候就让孩子参与进去,让他们自主挑选喜欢的牙刷牙膏和其他洗漱用品,这样会让他们在每天早晚清洁的时候更有积极性。

让孩子独自梳洗打扮给孩子带来的好处有很多,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可以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除此之外,也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清洁习惯。从小意识到清洁的重要性可以让他们在长大之后更加自律

4. 玩耍

在与孩子一起相处的时候,很多家长都表现得过于霸道,总是要求孩子一直听从大人的命令,引导着孩子一起玩耍。在宝宝年龄比较小的时候,这么做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三岁左右的宝宝正处于叛逆期,这么做反倒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此时大家不妨表现的被动一些。让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度过与家人一起玩耍的时光。这么做可以让他们在玩耍时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也有利于孩子的性格发育,有助于养成自信阳光的性格。

5. 交际

在与同龄人相处的过程中,因为缺少经验,孩子们经常会做出一些大人眼中非常愚蠢的事情,此时家长经常会出手干预。这么做虽然维持一个和谐的社交氛围,但是不利于孩子性格成长。孩子的性格是伴随着实践的磨砺不断成长的,通过感受生活中的快乐心酸愤怒悲伤,他们的性格才会逐渐成熟。强行让他们维持一个快乐的心情,虽然可以在短期内使孩子免于伤害,从长期看来并不利于孩子性格的成熟完善。因此父母们在孩子社交的时候没有必要过度干预。只要维持基本的礼貌,其他的任由孩子自主体验就好了。

什么事情不适合让孩子自己做主

1. 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

孩子们的潜力是无限的,但是三岁的孩子是无法完成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的。比如完成一副上百块的拼图,比如搬起一块大石头。在锻炼孩子自理能力的过程,大家一定要搞清楚孩子的能力界限,不要让他们负责太过复杂的事情。量力而行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不仅无法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还会使他们变得沮丧,让孩子无法养成充分的自信心,

2. 可能诱发危险的事情

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缺少人生经验有时会使孩子做出非常危险的事情,比如爬到过高的地方,使用危险的机器等等。小孩子非常脆弱,稍有不慎就会面临生命危险,大家可以在网上找出许多相关的社会新闻。因此家长们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在让孩子独立负责某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事先衡量这些事情的安全性,安全第一,大家一定要牢记。

3. 不利于成长的事情

成年人拥有孩子们无法比拟的经验和知识。在吃饭的时候,孩子们只知道吃自己喜欢的食物,但是家长们却知道保持营养均衡的重要性。在看动画片的时候,孩子们只知道一定要多看几集,但是家长们却知道长时间观看电视会给孩子的视力带来怎样的伤害。

因为缺少类似的知识,孩子们在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没有意识也没有意愿去管控自己的行为,但大人一定要心里有数,做好管控。因此家长们千万不要让孩子自主的选择每天所吃的菜肴,也不要让孩子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过度的玩耍。孩子们是无法在这些事情上有效的独立自主的,适当的管控必不可少。

让孩子在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事情上独立自主,可以有效的增强孩子的自理能力,而自理能力的提升不仅有利于孩子的生理发育,更有利于孩子的性格成长。想要让孩子能够更好的成长,将其捧在手心里可是远远不够的。

互动话题:大家有没有让家里的宝宝独自做某些事情呢?欢迎留言交流

本文中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欢迎分享收藏!谢绝抄袭!


妈宝园


1,让宝宝自己学会收拾玩具。虽然他要花1小时才能辛苦完成的事可能你花几分钟就做好了,也不可以嫌麻烦。

2, 注意纠正宝宝向别人要东西的习惯,别以为宝宝不懂事就听之任之。

3.让宝宝选择自己的爱好,让他觉得他有自主权,不要强迫他做不爱做的事。



婷生活录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这说明幼儿的心理活动的发展是循序渐进地进行的,幼儿心理活动的稳定性逐渐增长。所以三岁的孩子做的事表现出来的基本上都是他感兴趣的,能满足他好奇心的。现在的家长都能注重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但是这相关的所有决定都是需要孩子本身对这个事物有兴趣才能执行。比如3岁的孩子吃饭,基本上都是自己喜欢吃的会多吃,不喜欢的少吃或者不吃;做的事也是同理。所以在三岁的时候,个人认为孩子自己做主决定的都是基于他的爱好,家长没有必要过于去纠正,也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如果孩子的选择有一定的偏差,家长才需要及时的做主引导。像3岁的孩子喜欢在家里墙上涂涂画画,孩子只是觉得这个事以前没有尝试过,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很多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对绘画有很大的兴趣,就贸然在孩子能上绘画课的时候报了班,其实那只是孩子的一种好奇心的尝试并不能代表孩子在这方面就有很大爱好。我自己有一个女儿,已经7岁了,小的时候总喜欢哼哼唧唧的唱歌,家里人都觉得孩子肯定喜欢唱歌,每次家里人就会让孩子表演唱歌,其实殊不知,我女儿喜欢的是跳舞而不是唱歌,所以建议家长不要太过于主观意识去判断孩子的兴趣爱好。只要是对他自身好的,无论什么事都应该由他自己做主。而关乎安全的才应该由大人来做主!等孩子大了,无论什么事,都要尽量做到和孩子一起商讨。而不是单方面由孩子或者家长做主!


宝贝打小怪兽


你好,三岁的孩子,有很多事你要可以试着让他自己做。让他自己做事也能培养他自己的自主能力和动手能力。\r

比如说穿衣、吃饭、排泄、爬爬、试着走路这些都是他自己可以试着去做的,阅读类您可以给他读,让他试着自己慢慢阅读认字,这也是婴儿期向儿童期过渡的基本能力。\r

但他毕竟只是个三岁孩子,一个人能做的事非常有限,比如说像电器类、插座等带点危险的东西不能让孩子碰、热水壶、热水也不能碰,上下楼梯最好抱着他,按钮、手机也不能用,反正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东西对于三岁大的孩子都是比较危险的。





阿岚博士的育儿屋


比如出去做客,主人给宝宝吃什么,玩什么时,不替他做主。让他自己决定。这样能迅速提升宝宝的社交能力,但在家吃的和身的就要父母帮忙做主那样有利于孩子成长和健康!



卷毛奇说电影


三岁的孩子,刚刚有了一点行为能力,有时候也想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那么这时候的宝妈们在精心照顾的同时也要给宝宝一点自己的空间。

首先在饮食方面,宝妈们是要控制宝宝的,不能因为宝宝想吃什么就让孩子吃什么,孩子小,肠胃功能还不够完善,所有的食材要搭配均匀,保证孩子身体发育的需求。

其次,在孩子活动这一块,只要能保证孩子安全并且对别人没有伤害的情况下,孩子想怎么活动可以随孩子的性子,让孩子玩得尽兴,不要怕这个弄脏了衣服,那个活动量太大出了一身汗,诸如此类的理由,去限制孩子的活动。

最后,还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打理一点自己的生活琐事,比如自己吃饭,自己洗手洗脸,自己扔垃圾和自己穿衣服什么的,不要什么都包办,偶尔放手,不仅不影响孩子的健康,还能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树立自信心,而且这个时候的孩子对这些生活琐事乐此不疲。

孩子的教育在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家长日积月累的用心引导胜过千万句唠叨。人们总是把老师比作园丁,我觉得家长也胜任这个职务,从儿时的启蒙到以后的学有所成,很多都是家长和老师用心栽培和引导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