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败一胜》王兴创业往事

美团的商家们,都在抱怨美团涨价太多,“割韭菜”太狠!有网友说:“2014年,我经营过一家餐厅,彼时美团抽成仅8%,而今,这比例成了22%,什么概念?只要是用餐高峰期,商家接单就是绝对亏损,只有错开高峰期时段接单才会有盈利。”


2月18日,重庆市工商联餐饮商会1987家企业联合发出公函,呼吁美团点评、饿了么等平台减免佣金。近日,一封致美团王兴的公开信在网络上流传,大意是:病毒来袭,餐饮遭受灭顶之灾,堂食几乎没了,仅剩可以做的外卖了。你的扣点依然居高不下,最高超过26%,西贝现金流撑不过三个月,中小商家会怎样。你左手申请国家40亿的低息抗疫情贷款,右手就用高过18%利息来贷给中小商家。我们帮你一起筑长,危难之机你还要嗜血我们血肉之躯吗?我们餐饮商家要活下去!也有商家说最近天天收到美团的商业贷,以为美团发善心与商家共渡难关,结果日利率万分之5。



王兴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又去美国特拉华大学读了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2005年就创办了校内网,一年之后就被千橡互动收购,后来改成了著名的人人网,美国上市。2007年他有创办了最早的微博网站,饭否网。后来没干下去。2010年又创办了美团网,一开始专注于团购,经历了千团大战。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之后转型为外卖,在资本的撮合下并购大众点评,形成新美大。去年香港上市。

在很早的时候王兴就提出了一个四纵三横理论,四纵分别是资讯,交流,娱乐,商务,这是用户的最底层需求。而三横是互联网发展的三个时代,第一是搜索,第二是社交,第三是移动。四纵三横的交界处,就会诞生伟大的企业。比如搜索+资讯成就了百度,搜索+交流是腾讯,搜索+娱乐先是盛大,后市腾讯和网易,搜索+商务就是阿里巴巴和京东。

社交+资讯是新浪微博和微信,社交+交流原来是人人网,现在肯定是微信,社交+娱乐是直播的生意。社交+商务原来的美丽说,蘑菇街,现在的抖音带货。移动加资讯就是今日头条,移动+交流还是微信,移动+娱乐是抖音,还有吃鸡这些手游。移动加商务,就是他所作的美团,最近王兴有提到了第四横的时代也来了,这就是物联网,同样会跟资讯,交流,娱乐和商务产生交集,这个目前还是空白。但必将诞生伟大的企业。下面我们就讲王兴的创业经历。

王兴是1979年生人,现在也才40岁,他在2003年的时候,那一年他还在美国攻读博士,在这期间,王兴亲眼看见,美国的SNS社交网站出现,2002年朋友圈社交网站Friendster创立,2003年7月,myspace也成立, 一年后这家网站就被默多克以5.8亿美元买下。随后王兴也有点坐不住了,打电话给他大学本科的室友,王慧文,说美国这边SNS很火,国内也已经有人在关注了。要不要一起搞点事情,双方一拍即合,这个王慧文是个学霸,但是他自己也承认,是被中国教育坑惨的一代。上大学后这个学霸逐渐沦为了学渣。他在大学里,经常是通宵打游戏。王兴还想到一个人,就是他的中学同学赖斌强,原来在天津大学读书。由于经常来清华找王兴,所以跟王慧文也都很熟。还经常趁着王慧文外出打游戏的时候,借宿他的床。

1998年王兴曾经和王慧文合买过一台电脑,这让他们感受到了互联网的力量。王慧文经常用这台电脑打游戏,还总抱怨游戏做的不好,自己也想学编程做游戏。而王兴则一心只想创业。于是他就到处找机会。

一开始王兴其实是想做穿戴设备的,但他们发现条件不成熟,1是没有可靠防震的传感器,2那时候也没有无线网,3当时的芯片计算能力不足。而这些东西在现在都已经不再是问题。后来这才看到sns的机会,于是王兴一狠心博士也不读了,马上回国创业。他要赶在美国的SNS风暴吹到中国之前,先把产品做出来。

2004年3月,他们在清华大学附近租了一个130平米的三居室,30平米的客厅就是办公室,三个人每人用一个卧室。卧室里就摆放一张折叠床。这三个人当中,赖斌强是唯一一个计算机专业出身,后来还在北电网络写代码。当时他们三分工就是,赖斌强负责前段代码,王慧文负责后端,王兴则负责观察环境,把控产品方向。不过所幸,三人关系都很好,也没有因为王兴不干具体的活而让另外两人抱怨。其实我们很多的创业公司,一开始都是同学朋友组成的团队,比如腾讯五虎,当年也是同学。所以考个好大学,拥有好同学,这其实就是你最大的资本。

作者说创始团队的价值观和分工特别重要,而且一定要反复沟通创业这个事,比如不赚钱的话,这个团队能扛多久。比如苹果的最早创业团队,乔布斯21岁,沃兹尼亚克26岁,还有一个人叫做韦恩,他是42岁,后来这个韦恩很快就退出了,因为他有还子要养。经不起长期不赚钱的折腾。

王兴对股权分配,也很早就有了意识,他知道平分股权是比较糟糕的模式,而是必须要有一个人说了算,所以最早他们的30多万资金中,王兴一个人出了10多万,而王慧文和赖斌强各出几万,三个人把工资也折算进去,最后王兴是大股东。王兴之所以能出这么多钱,是因为他家庭条件不错,而且生活也非常节俭,在美国他都不舍得去剃头,所以就留光头,自己给自己理发。

这是王兴他们第一次创业,他们虽然没什么经验,但是却比较好学,总在总结别人失败的经验教训。所以虽然是第一次,竟然也搞得像模像样。作者说,他认识很多创业者,但是很少有王兴这样,一上来就能让CEO解放出来,专门关注发展方向的。绝大部分创始人都会陷入到具体的事情当中。最后发现只顾埋头苦干,但是方向却跑偏了。

他们租的公寓条件还是很艰苦的,冬天没有暖气,只靠取暖器供暖,那段时间他们每天晚上搞到1-2点才睡,一早8-9点起来牙都不刷就接着干活。直到中午饿了再刷牙吃饭。一开始最难的其实不是技术,而是如何获取种子用户,他们当时希望把手机里的通信录关联起来,但是他们毕竟不是微信,根本没能力做这个事,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想到了用邮箱注册,然后邀请好友加入,这就是多多友。但这个东西依旧不靠谱,做出来也没什么反响。于是他们就不停的换项目,有些东西还没开始做,就觉得方向不对,就放弃了。

2005年之前,三个人还是很有理想的,每月就拿1000生活费,虽然项目挫折不断,但是仍然过的很开心,不过2005年下半年,就有点士气低落了。王慧文的爷爷得了重病,但他由于创业两年,手里几乎没有钱,所以面对现实,他只能出去借钱给爷爷治病。最后手术倒是很成功,不过这也让王慧文反思,自己实在是太不靠谱了,所幸手术及时,需要的钱也不太多,否则肯定会悔恨终生。所以他开始产生了危机感。

《九败一胜》王兴创业往事


至此SNS在中国已经有2年时间,但是却没有做出一个像样的公司,很多人也都在网上探讨,SNS是不是不适合中国人,还说中国人天生内敛,不习惯在网上交流。但王兴他们觉得,这应该不是问题,因为在清华的时候,他们都是混论坛的,天天在上面吵架,还注册马甲号变着花样的吵架。所以社区能火,没道理SNS做不出来。那么之所以现在做不好,也许是因为推广不够。之前他们一直想做出杀手级应用,但也许先满足用户基本需求就好,然后再去迭代改善。


《九败一胜》王兴创业往事


王兴从多多友的数据中发现,用户几乎都是一周来一次,他们就是看看朋友在干什么,互相留个言。所以这就告诉他们SNS的方向应该还是熟人社交,那么接下来的突破口必须是基于真实的关系。王兴当时还参考了陈一舟的Chinaren校友录,当时这个是基于班级关系做出来的BBS,大家在上面发发言,留个动态,也还火过一阵,老齐记得2002-03年之间,我也特别喜欢刷校友录,那会上大学了,但特别想看看中学同学和小学同学的动态。也想跟很多老同学聊聊天。由于大家都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在校友录里,大家也就有很大的动力去留下真实姓名。

与此同时,一个神仙网站出现了,这就是2004年2月4日,扎克伯格创立Facebook,仅仅面向哈佛学生开放注册,王兴他们敏锐的注意到了这点,结合之前水木清华BBS,以及陈一舟校友录的经验,他们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这个决定让他们找到了一条通往成功之路。那么这个决定是什么呢?咱们明天接着讲。


本内容节选自《九败一胜》本书已经在知识星球播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