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瞭解淺降彩的鑑藏知識,你值得收藏

淺絳彩瓷是清末時景德鎮具有創新意義的釉上彩新品種。從同治、光緒到民國初約50年之間,將中國書畫藝術的"三絕"--詩、書、畫,在瓷器上表現,使瓷畫與傳統中國畫結合,創造出瓷畫的全新面貌。"淺絳"原是借用中國畫的概念,指以水墨勾畫輪廓並略加皴擦,以淡赭、花青為主渲染而成的山水畫,起源於元代。其畫家代表人物為黃公望。而淺絳彩瓷中的"淺絳",系特指晚清至民國初流行的一種以濃淡相間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繪出花紋,再染以淡赭和水綠、草綠、淡藍及紫色等,經低溫(650-700℃)燒成的一種特有的低溫彩釉。


淺降彩瓷器的特徵是,畫面彩料很薄,色調清淡柔和,畫幅旁多有畫者題記、印章和年款。繪畫的題材也非常多,有山水人物,花鳥禽獸等。淺降彩的器形有瓷版、筆筒、帽銅、瓷瓶等,而食具及茶具也常有之。


近幾年,在瓷器收藏中,一種淺絳彩瓷正吸引越來越多收藏者的注意,其身價也在不斷上升。特別是在古玩市場上,不時可以看到有人在向攤主問詢是否有淺絳彩瓷,而攤主自然是把暢銷一些的淺絳彩瓷擺出來且要價不低。同時在國內一些拍賣會上也出現了像程門、王鳳池這樣有名氣的淺絳彩瓷藝人的作品,並且逐步有了固定的購藏群體。這種境況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淺絳彩瓷不為收藏者所認知,無人問津,形成鮮明對比。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收藏者對淺絳彩瓷獨特工藝價值的逐漸認識,淺絳彩瓷在市場上還會有所作為。


淺絳彩瓷是一種瓷器彩飾品種。"淺絳"是借用中國畫的概念。它是中國元代開始出現的一種山水繪畫技法,淺絳彩瓷則是清代晚期景德鎮生產的一種釉上彩瓷新品種。它以濃淡相間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繪出紋飾,再染以淡赭、草綠、淡藍等顏色,經低溫燒成的釉上彩瓷。題材除山水外,尚有人物、花卉等。


從事淺絳彩瓷製作的藝人大多有較高的藝術修養,他們大多通書畫,能詩擅文,製作淺絳彩瓷時,從圖稿、勾畫到渲染都是由一人來完成的,使畫面自由灑脫,充滿了藝術表現力。這種彩瓷特點是在上面題上作者名字,或題上詩句,首次將中國畫中的詩書畫一體的傳統表現手法展現在瓷器上,文化氣息濃郁。


同治、光緒兩朝是淺絳彩瓷最流行的時候,瓷瓶、瓷板、帽筒、茶壺、花盆等都有製作,在當時風行一時。後來,藝人開始用進口的彩料繪燒瓷器,也就是一種新粉彩,開始成為一種新的流行,並代替了淺絳彩瓷。淺絳彩瓷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獨特品種,是清末這段歷史上所特有的藝術種類。


20世紀七八十年代,國內在文物商店中有許多這類淺絳彩瓷器,當時許多人都不認識這類瓷器,國家博物館和民間都少有收藏。文物店在銷售中幾乎是成批的低價銷售。後來,少數人意識到了它的收藏價值,開始有選擇地收藏。上個世紀90年代後,特別是最近幾年,隨著人們對這類瓷器的認識,淺絳彩瓷的價格開始不斷升溫。在1994年上海拍賣公司曾專門推出了一些淺絳彩瓷,吸引了人們的興趣。現在,淺絳彩瓷已成為一個獨立的收藏品種,擁有眾多的愛好者,有一些民間收藏團體還專門組織了淺絳彩瓷的收藏展覽。


收藏方向

在收藏淺絳彩瓷器時,一定要注意畫面的完整性。淺絳彩瓷器是低溫燒成,受彩料與燒製工藝的限制,彩料與胎釉的結合不夠緊密,容易脫落,這在收藏時要引起注意;二要注意收藏名人作品,淺絳彩瓷在製作中,湧現出了一大批傑出的人才,他們的作品藝術水平高,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同時,因為歷史條件的限制,保存的相關資料並不是很多,在上個世紀90年代以後,人們才對他們有一定的認同,當時的代表人物有:程門,字松生;金浩,字品卿;王廷佐,字少維;王鳳池,字丹臣,其實還有許多未見著錄的淺絳瓷高手,只能根據他們的作品來判斷了。


一段關於淺絳彩瓷器的知識,可讀,分享給朋友們!

喜歡點個關注,每日更新喲!#淺絳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