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化这么好的技术,为什么你们不用?

晓视界


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

第一、现在水肥一体化的设备建设还不完备,需要进一步优化,老百姓试错成本高、后期维护也跟不上;

第二、宣传力度不够,现在的高校科研单位、农技推广站等,在新技术推广方面力度不够,导致很多人不知道;

第三、农民意识不够,改变农民的习惯是很难的,农民普遍来说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弱;

第四、现在农村绝大部分地区是小农户个体经营,导致种植规模太小,相关建设成本太高,不利于普及。

希望好的技术在农村越来越普及。


张在田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节肥节水提高肥水利用率,增产体质的优秀技术!这个技术不是老百姓不用,而是很多人不会用。

一、什么是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一体化滴灌技能是将灌溉与施肥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能,通过水肥设备凭借压力体系或地势天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根据土壤营养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特性和规律,按照一定比例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管道和滴头均匀、守时、定量的输送到作物根系发育成长区域。

二、水肥一体化优势

1.节水:滴灌用水效率高,了节水30-50%,在有物联网设施的情况下能够根据土壤、作物做到精准灌溉。

2.方便快捷,节省人工

水肥一体化系统不需要太多的人工,远程可控制,节省劳动力成本

3.节肥增效

通过水肥一体技术,可以把肥料直接送到植物的根系范围,提高肥料利用率,少量多餐,微量元素更有利于传送到作物根部做到优质好效。

4、灌溉均匀。

灌溉体系能够做到有效地操控每个灌水器的出水流量,因而灌溉均匀度高

5.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程度

三、缺点

1、对肥料要求较高:

要求全水溶、肥料配比不能拮抗反应

2、需要设备

过滤器、拌肥器、施肥器等首部设备

3.不会使用容易过量灌溉(这也是老百姓普遍不会的地方)







极限农服二哥的农民梦


目前来说,水肥一体化是世界上公认的提高水肥资源利用率的最佳技术,那好处真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但目前的推广一直很尴尬,小农哥今天就跟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好处多多的水肥一体化,推广却困难重重。

水肥一体化技术于1960年左右始于以色列,而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是从 1974 年开始的,说起来也算是比较早的。当时引进了墨西哥的滴灌设备, 试验点仅有 3 个, 面积约 5.3hm2, 试验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和节水效果。1980 年我国第一代成套滴灌设备研制生产成功。1981年后, 在引进国外先进生产工艺的基础上, 我国灌溉设备的规模化生产基础逐步形成, 在应用上由试验、示范到大面积推广。

从12年开始,国家就开始强调要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16年,农村农业部又发布了《推进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2016—2020年)》,能让国家这么大力推进的技术,总结一下就是因为水肥一体化有以下好处:

1、节水效果明显:可减少水分的下渗和蒸发,较传统的灌溉方式水分利用率45%,喷灌为75%,滴灌为95%,综合节水率可达到30%-40%。

2、节肥效果显著:可实现定量施肥,集中施肥,大幅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据调查,常规施肥的肥料利用率为30-40%,滴灌则能达到80%。

3、减轻病虫草害:集中供肥和用水量的降低改变了田间生态,降低了空气湿度,可抑制病菌、害虫的发生、传播,减少杂草的生长,因此也可带来农药用量的下降。

4、降低生产成本:管网供水,水肥一体,操作方便,省工省时。

5、便于田间管理:只湿润根部,不影响田间其他农事操作。

6、改良土壤生态:较大水漫灌可提高地温2.7℃。利于根系生长与微生物繁殖,不会破坏土壤结构。

限制水肥一体化发展的因素也有不少:

1、引起堵塞,技术要求高:配套设施易发生堵塞,水肥一体化对水质和肥料品质要求高,一般需要进行过滤,肥料溶解性要好。前期水溶性肥料的缺失,也是限制水肥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限制根系发展,降低作物抗倒性:因作物根系的向水性,喷灌滴灌可引起根系分布变浅,集中,降低作物的抗倒伏能力。

3、前期投入高,维护成本高:设备采购、安装一次性投入高,农户难以接受,后期还需定期维护与更新。

4、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知识:农村年龄偏大的农民没有节水节肥的意识,也缺乏相关的知识。社会本身同样是追求眼前利益和短期效益, 水资源严重短缺对生态环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 还远未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

总结了这么多,那到底水肥一体化的前景如何呢?小农哥认为水肥一体化技术前途一片光明。

第一,本身我们中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缺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排在世界第 109 位,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农业用水在用水量当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严峻的缺水形势肯定会逼着我们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第二,目前土地流转已成大势,田间管理已经开始走向集约化道路,大面积的农场必须依靠水肥一体化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水肥一体化前期投入的边际成本会进一步降低。

第三,生态环境的压力促使我们提出双减计划,而双减的实现除了在肥料、农药本身下功夫外,还要在施用方法上做文章,水肥一体化则当仁不让。

第四,经过多年的发展,水肥一体化配套设施渐趋成熟,水溶性肥料也成为了热点,具备了大规模推广发展的条件。

您那边有没有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呢?使用过程中又有哪些问题呢,欢迎留言与大家分享交流!


农村大傻哥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农业新技术 ,是借助压力系统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按要求配成肥液 ,与灌溉水一起通过管道系统输送至果 树根部 ,可做到均匀可控 、定时定量浸润根系分布区域 。

该项技术的优点是水肥同施 ,肥效快 ,养分利用率高。可以避免肥料施在较干的土中造成的挥发损失 、 溶解慢 、 肥效发挥 慢的问题 , 既节约肥料又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省工省时 。

但水肥一体化技术要求有专门的设备 ,投入成本较高 ,对水质要求也高 。长期实行水肥一体化也会造成根区过湿 ,引起根系窒息 。

大量的水溶性肥料的施用也存在次生盐渍化的风险 , 土壤结构有恶化的趋势 。





墨斗哥


首先要达到水肥一体化就要有一套水肥灌溉系统,它由首部系统,管道系统及滴水系统组成。在推广过程中存在几个问题:

1、要达到好的效果,必须根据地形,作物方式,水源和水量,施肥特点,蒸发量等指标科学设计,否则压力过大过小都不合适,影响效果。农户种植面积都不大,一般的设计单位不一定愿意接活,除非很大的面积可以考虑。


2、水肥一体化系统在成规模的种植领域都在利用,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块分散,不集中连片,各自种植,品类也不集中,操作层面有难度。

3、水肥系统需要投资泵,管道等材料,农户生产模式下是不愿意再投入的,除非种植的农作物附加值特别高,例如草莓种植。

4、在农户层面上,政府扶持和鼓励的力度非常小。


石头与核桃


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自横空出世以来为什么会备受关注呢?因为这项技术从传统的“浇土壤“改为“浇作物”,是一项集成的高效节水、节肥技术,不仅节约水资源,而且提高肥料。下面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原理、结构组成、优缺点以及技术的易忽视点。

一、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原理

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

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灌溉方式,其水的利用率可达95%。与传统模式相比,水肥一体化实现了水肥管理的革命性转变,即渠道输水向管道输水转变、浇地向浇庄稼转变、土壤施肥向作物施肥转变、水肥分开向水肥一体转变。因此,有专家指出,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的重大技术,更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的“一号技术”。

二、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组成

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由首部枢纽(水泵、动力机、过滤设备、施肥系统、控制阀等)、输配水管网(包括干管、支管、毛管三级管道)、灌水器(分为滴头、滴灌管等)以及流量、压力控制部件和测量仪等组成。施肥系统有文丘里施肥器、注肥泵、施肥罐、智能施肥系统等。常用的过滤系统有网式过滤器、叠片式过滤器,含沙多的水源需加装离心过滤器、含苔藓或杂物多的水源需加装

三、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优缺点

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与传统地面灌溉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优点

1、灌溉用水效率高

滴灌将水一滴一滴地滴进土壤,灌水时地面不出现径流,从浇地转向浇作物,减少了作物的棵间蒸发。滴灌水的利用率可达95%。一般比地面浇灌省水30%~50%,比喷灌省水10%~20%。

2、可方便、灵活,准确地控制施肥数量和时间

根据作物需求营养规律进行针对性施肥,做到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实现精准施肥。

3、提高肥料利用率,有利于保护环境

水、肥被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最发达部位,可充分保证养分的作用和根系的快速吸收。

4、节省施肥用工

特别对保护地内栽培的作物尤为明显,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可节省大量劳动力。

5、有利于应用微量元素

金属微量元素通常应用螯和态,价格较贵,而通过滴灌系统可以做到精准供应,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施工成本。

6、灌溉均匀

灌溉系统能够做到有效地控制每个灌水器的出水流量,因而灌溉均匀度高,一般可达80%~90%。

7、提高农作物产量

灌溉可以给作物提供更佳的生存和生长环境,使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一般增产幅度达30%~80%。

8、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灌溉可以降低室内的空气湿度,减少蔬菜农药残留量,提高了蔬菜品质。

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缺点

1、易引起堵塞

灌水器的堵塞是当前灌溉应用中最主要的问题,严重时会使整个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报废。因此,灌溉时水质要求较严,一般均应经过过滤,必要是还需经过沉淀和化学处理。

2、可能引起盐分积累

当在含盐量高的土壤上进行滴灌或是利用咸水灌溉时,盐分会积累在湿润区的边缘,如遇到小雨,这些盐分可能会被冲到作物根区而引起盐害。

四、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9大易忽视点

1、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浇水施肥制度

实施水肥一体化之后,常常看不到浇水过程。所以在设计之初,就应了解水肥一体化系统的灌水强度,作物需水量和土壤田间持水量,就能更好地根据作物需要进行浇水。同时需要注意灌水周期、灌水量、施肥量、肥料配方等,要根据气候和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而调整浇水施肥制度。

2、使用同一型号滴头

滴头按照补偿性能可以分为压力补偿式和非压力补偿式,按照滴头位置可分为內镶式和外镶式,按照流量可以分小流量滴头和大流量滴头等。

对于压力补偿式,一般用在山地果树种植中,虽然贵一些,但效果更好,可确保每一个滴头出水均匀,施肥均衡。大田作物一般采用內镶式灌水器,铺设方便,易于大面积采用。而如果水质情况较差,建议选择流量偏大的滴头,不容易堵塞。

3、忽视过滤设备

在进行水肥一体化系统设计之前,需要对水质的物理和化学组成进行分析,根据水质采用适合的过滤设施和水溶肥,避免产生滴头堵塞和肥料沉淀,影响水肥一体化效果。

4、缺少压力表

压力表可以检测滴灌首部、中部和滴灌毛管尾部的压力情况,对比设计压力或水压的历史情况,可以辅助判断系统的问题所在。

5、忽视日常维护保养

水肥一体化系统需要通过精心维护以发挥最优性能。每年灌溉季节结束,必须对管道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维修。冲洗地埋管道及放空存水,对首部设备进行清洗遮盖保护。

6、浇水施肥不同步

水肥一体化的最大优点就是浇水施肥同步进行。但使用水肥一体化系统时,要有防止肥料倒灌装置,以防肥料污染地下水和其他水源。

7、忽视肥料的溶解度

水肥一体化系统的灌水器流道小,很容易堵塞。普通复合肥不溶解的养分成分,杂质很多,极其容易堵塞过滤系统。所以,水肥一体化推荐使用水溶肥,溶解度高,养分全面。

8、忽视水溶肥的二次溶解

虽然水溶肥的溶解度很高,但其溶解速度慢。所以在溶肥的过程中,需要不停地的搅拌,加快溶解速度。肥料倒入水池前,应在容器内将水溶肥完全溶解,然后再倒入水池。

9、忽视肥料配方

不同作物对肥料需求不同,即使是一种作物,在不同生长期,对同一种元素需求量也不同。所以我们要针对作物,在其各个生育阶段,按照作物实际需求,搭配营养元素。

实施水肥一体化,最重要的是管理,符合实际情况的浇水、施肥制度是保证水肥一体化效果的关键。其次是水溶肥的质量和配方是水肥一体化产量和品质的保证。最后水肥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安装和材料质量是水肥一体化的基础。





孙老大的农村生活


我说下自己的感受哦

首先呢是成本增加,这个成本不单单是前期设备投资,还有后期肥料成本也有增加,很多不能用。

二呢要求水质好,不然又要加装设备净化。

三要求地平,不管大水还是水肥一体化都必备要求,不然有的水多有的水少,影响生产。

四呢当前市场上的肥料大多不适合水肥一体化。适合的也会增加投入。如果选择不当,会造成出水眼的堵塞。

五是使用不当会造成减产,这是真的。很多人没接触过,操作也比普通浇水要求多


用作年迈的回忆


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系比较现实的问题就是该系统的价格是很多种植者难以接受,很多种植都会表示虽然知道该系统应用起来更方便,能节省人力,但是价格方面确实让他们难以接受,个体户的应用确实不多,因此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要想广泛的被应用,要么是后期有价格方面的优势,要么是有特殊的补贴政策。


湖乡阿军


第一:水肥一体化的成本相对较高,很多农户用不起。

第二:中国很多地方属于山区,水人均可耕种面积少,而农业也是高风险行业,农户也用不起水肥一体化。

第三:普通农户还是以传统的人工施肥,浇灌为主,因为土地面积少,为了降低成本,农户都选择自己动手……


希望的土壤


不懂啊,再说了,现在种地的都是老年人,老年人都认老理,很少能接受新事物,即使接受,接受得也非常慢。年轻人大都出门务工,不愿在家种地。种地都是老人说了算,否则老人会生气的。

只有地里出钱多,能受到年轻人重视,我相信,没一项好技术都会得到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