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好精力,就管理好一生


管理好精力,就管理好一生

精力,顧名思義,就是人的精神和體力。我們也可以把它定義為做事、應對任務的能力

“精力”一詞源於《漢書.匡衡傳》中的一句話:

“父世農夫,至衡好學,家貧,庸作以供資用,尤精力過絕人。”

這句話的意思是,匡家世代務農,但匡衡卻十分好學、非常勤奮;由於家境貧寒,他不得不通過給人做幫工以獲取學費。由此可見,匡衡是精力旺盛之人。他白天幫人種田,沒時間看書,到了晚上還要去借鄰居家的燭光來讀書。正因為從小刻苦學習,匡衡後來才成為西漢的丞相,並因為“鑿壁偷光”的苦讀事蹟成為後人的榜樣。

在現實生活中,精力旺盛的人的狀態究竟是怎樣的呢?

你可能接觸過以下這種狀態的人,或者你自己就是這樣的人:

每天總是精神煥發,目光如炬,走起路來健步如飛;


做起事來聚精會神,效率過人,事業發展非常順利;


心態樂觀豁達,遇到困難也不焦慮。

這種類型的人,都是些優秀的厲害高手,我們管理精力的目標就是要讓自己成為這樣的人。有人說了,精力好的人天生就是如此,自己的體質本來就沒有那麼多精力。

不,在張遇升的《掌控精力:不疲憊的身心管理術》這本書中,他告訴我們:

精力管理是一種科學的方法,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學習,養成自己的習慣,使自己成為精力旺盛的厲害高手,這就如同健身,如果你熟悉人體的肌肉結構,運用科學的訓練方法並堅持鍛鍊,就能夠讓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強壯。

管理好精力,就管理好一生

人的精力由四個部分構成,分別是體能、情緒、注意力和意義感

體能是我們保持精力充沛的基礎,它就好比是汽車發動機的氣缸。體能好的人,就像汽車的氣缸數多,能輸出的功率就大,在需要加速、超車、爬坡的時候,這輛汽車也很容易做到。

情緒好比發動機的火花塞,如果一個人沒有積極的情緒,就像不管發動機的功率有多大,汽車也無法正常啟動。

注意力就像汽車行駛所需的導航儀,能夠讓汽車行駛在正確的道路上,不會浪費燃料或偏離終點。注意力不集中的人就好像沒有導航儀的汽車,可能會在錯誤的路上浪費大量能量,人也沒有辦法得到成長和塑造。

意義感可視為汽車行駛的最終目的地,只有明確了目的地,明確了為什麼要去這個目的地,這一趟旅程才會有價值,在沒有明確目的地時就出發,汽車很難到達目的地。

管理好精力,就管理好一生

一 體能好的人從來不知道累

體能是精力狀態的基礎,體能越好,精力才能保持越旺盛。

除了基因的影響,體能的強弱與運動、飲食、睡眠和疾病這4個方面直接相關。

  • 1 運動

長期坐辦公室的我們很難抽出大塊的時間來運動,但是沒有大塊的時間也能在辦公室做一些小型的活動,比如囚徒訓練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管理好精力,就管理好一生

囚徒健身

除此之外,養成堅持運動的習慣還有3種有效的方法:

第一,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


第二,設定具體的目標並從最小的目標開始;


第三,利用碎片時間見縫插針地進行運動。

我每天吃完午飯,就喜歡到公司樓下走一走,一邊走一邊聽聽書或是網課,這樣可以避免困,還可以思考一些問題,這種方法也比較有效。

  • 2 飲食

吃也是很有講究的,有3個原則,可以讓你吃出活力:

原則一:少食多餐

在早餐、午餐和晚餐時,要少吃主食,多吃蔬菜,因為主食容易讓人體的血糖水平快速上升,但蔬菜不會。

原則二:吃低糖、綜合營養質量指數高的食物

營養質量指數,又稱營養素密度,英文縮寫NQI,也有人把它叫成INQ。


管理好精力,就管理好一生

各類食物的NQI

如果某食物NQI值等於1,即它的營養素密度和熱量密度是相同的,那麼該食物還不錯;如果其NQI值小於1,就說明它的營養素含量其實比較低,但它所含熱量非常高,這種食物就不適合吃。

以蛋白質含量為例,豬肉的NQI值是1.17,香蕉的是1.5,而雞蛋的是2.6。

原則三:多喝水,讓身體有充足的水分

人體的70%是由水組成的,大腦中的水分更是高達80%。

平時給身體補充大量的水分,可以減少因為缺水而造成的疲勞感。

  • 3 睡眠

找到自己的睡眠時長,尊重睡眠節律

有人是百靈鳥型,適合早睡早起;有人是貓頭鷹型,適合晚睡晚起;還有人只要睡7個小時就很清醒了。

不同的人只要找到自己的睡眠特徵和節律,就能通過優質的睡眠好好恢復精力。

  • 4 疾病

培根曾說:

“不要以為自己健康,就忽視衛生與養性,必須居安思危,還要注意預防諸病。”

健康是一切的基礎,如果身體不舒服,體能、精力一定大打折扣。

現代社會節奏越來越快,我們很多人坐在電腦前一坐就一天,吃飯時間也不固定,這就很容易把身體弄壞。

要注意:多運動,預防腰頸肩疼痛;少暴飲暴食,關心腸胃健康;按時吃飯,注意營養。

二 情緒:緩解焦慮,預防情緒消耗

很多心理學家發現,相比正面的情緒,人的大腦更容易產生負面的情緒,尤其是焦慮和抑鬱,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小方法來緩解:

管理好精力,就管理好一生

  • 首先,啟動放鬆反射

也就是在我們工作緊張、壓力大的情況下,到了晚上也放鬆不下來,這就需要人為地啟動放鬆反射。

  • 其次,情緒標籤法

也就是在自己感到非常焦慮的時候,內心要對自己說:“這個感覺就是焦慮,我要放鬆下來。”

只有從這個感覺抽離出來,才不會那麼焦慮。

  • 再次,把感到焦慮的事寫下來。

把注意力轉移到紙上,焦慮感也隨之消失了。

三 注意力:進入心流狀態,工作才高效

注意力在哪兒,精力才能流向哪兒。

精力是能量,而注意力就是靶子,只有集中的注意力,才能產生持久的價值。

要做到這點,你首先需要具備自我察覺的能力,可以人為地設定新的目標,提高這件事的難度;或者通過PDCA循環及時給予反饋;有難度的要學會分解難題、排除干擾。

當你能夠熟練地調節自身的狀態,掌控自己的注意力時,你離精力管理高手就更進一步了。

管理好精力,就管理好一生

四 意義感:找到意義,不會迷茫

找到意義感有三種方法:

  • 第一種:工作

要相信自己做的是偉大的工作,你才能夠安然自得。

找到自己喜歡的、擅長的和別人所需要的工作就是你的使命,也是你意義感的來源。

  • 第二種:愛

愛關乎生命的兩種最重要的目標,即成長與奉獻。

只有成長與奉獻,才能給人帶來源源不斷的快樂。

  • 第三種:苦難

成功的人會從失敗中發現對他有意義的正面信息,同時願意承擔失敗的後果,進而整裝待發,迎接新的機遇與挑戰。

管理好精力,就管理好一生

綜上,表面看人人在時間面前都是平等的,但我們可以通過“精力管理”的方法制造時間使用效率的不平等,讓自己有源源不斷的精力,活出豐富多彩、有意義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