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怎麼會生病?怎麼讓觀賞魚少生病?花5分鐘閱讀完就懂

關注草缸養魚蝦,更多養草養魚養蝦的經驗就在後面,請隨我來!


所有的生物都倍受疾病困擾,疾病來自“四面八方”,讓我們防不勝防。就像現在爆發的新型冠狀肺炎疫情一樣,不僅是影響我們人類的健康,還影響著我們的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

觀賞魚怎麼會生病?怎麼讓觀賞魚少生病?花5分鐘閱讀完就懂

“生病了就吃藥!”這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話。同樣,魚也是生物,魚也會生病。是的,魚患病了也要吃藥,可是這都是事後諸葛亮。歸根結底,吃藥不是治療魚病的最有效方法。對於我們飼養的觀賞魚來說,治病先治水,魚的水體生存環境良好與否,直接影響魚的健康狀態。有時候養魚的水質得到根本改善,我們不需要用藥也能讓魚的健康狀態得到緩解,畢竟魚本身也有抵抗力的。所以,良好水質的作為養好魚的先決條件,我們絕不能忽視!

養貓、狗等寵物,有寵物醫院。但是,養觀賞魚,你就是它們的醫生。觀賞魚生病,你得診療。既要冷靜科學地“診”,還得進行針對性的“療”。所以,我們養魚還要掌握不同魚病的症狀以及治療方法。

觀賞魚怎麼會生病?怎麼讓觀賞魚少生病?花5分鐘閱讀完就懂

發現觀賞魚行為異常就該立刻採取行動

細緻觀察是必須的。當你打開魚缸燈燈或是給魚餵食的時候對魚進行觀察的最佳時機,有時可能就會發現它們的行為反常。當然,比如偶爾的追逐、蹭缸等行為,單憑感覺很難判斷這是正常的現象還是生病症狀。很多新魚友遇到這種悄況時,即使感到異常也不會採取行動,通常會繼續觀察一段時間。

但是,如果疾病是由於細菌的寄生引起的 ,那麼不及時處理,不止是魚的狀況迅速惡化,而且整個水族箱都會受到汙染。如果水族箱遭到汙染,會很迅速地傳染給其他的魚,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行為偶爾的異常我們沒有必要手忙腳亂,但是,大家也不能僅是觀察以後抱著僥倖心理的袖手旁觀。假如發現異常,即使沒有相關經驗也還是要及時查詢、諮詢,確定這種現象是否是病症。養魚時最重要的是一邊觀察一邊採取行動。

觀賞魚怎麼會生病?怎麼讓觀賞魚少生病?花5分鐘閱讀完就懂

環境導致疾病

我們在最初飼養觀賞魚時總是興致勃勃,很上心。對水質和水溫的管理很細心 ,並且每天都要確認魚是否健康。但是,等到對養魚操作漸漸熟悉了,反而日常的管理就會懈怠,甚至懶惰,日常管理的不到位,魚的抵抗力下降,所以給病菌侵入魚身體有了可乘之機。

可能你會說:我日常維護工作一直都這樣的,做得很好,但是稍不留意我養的魚還是生病了。下面我例舉一些我們養魚需要特別值得注意的場景,提早認識到位,做到心中有數,然後你再去觀察魚的狀態,就能在魚患病的初期及時發現並採取措施。

觀賞魚怎麼會生病?怎麼讓觀賞魚少生病?花5分鐘閱讀完就懂

當你剛買到魚和水草

剛購入的魚和水草可能會攜帶有病原體或病原蟲,所以在把它們放入水族箱內一定要細心地觀察。在野外野採到的魚在放入水族箱時還必須進行必要的藥浴防止帶入致病菌。

生鮮飼料

一些可用作飼料的生物,比如紅蟲。野採的紅蟲很容易攜帶病原體或病原蟲。當然,你想用來清除苔蘚的蝦類和貝類也必須注意。

水溫突變

加熱棒出現故障或是換水時疏忽造成的溫度驟變等等,這些意外的“事故”會導致水溫突變,那麼此時病原體和病原蟲就會開始活動。而且水溫的突變也給魚自身帶去損害,所以此時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蝕。

水質惡化

“此消彼長”在水體微生物環境中也是一樣。當水質適合病原體和病原蟲生存的同時,魚的體力就將會下降,那麼發病率自然很高。而且換水和清理魚缸稍有不慎還會生出水垢等有害菌。

觀賞魚怎麼會生病?怎麼讓觀賞魚少生病?花5分鐘閱讀完就懂

受傷

被其他的魚咬傷或是在撈魚的時候不小心傷到了魚體表的保護膜,在這種情況下也很容易感染細菌,進而魚生疾病。

抵抗力下降

如果魚的體力很好,也就是抵抗力很強。即使水族箱中存在很多病原菌也不會生病,但是如果魚的體力、抵抗力下降就會很輕易地感染上病菌。

其它的因素

購買回來的水草莖葉的表面常常會寄生一些雜菌或是貝殼卵、蟲卵之類的東西,所以一定要認真地在水桶裡清洗乾淨。在修剪水草下缸前,儘量仔細把根部剪短到兩三釐米長。如果發現根部附著小螺也要清除掉。


觀賞魚生病時,我們要及時進行治療。充分地準備、正確的步驟、足夠的細心和耐心是治療的關鍵。

觀賞魚怎麼會生病?怎麼讓觀賞魚少生病?花5分鐘閱讀完就懂

正確地瞭解治療方法至關重要。通常我們治療方法主要有4種。以下是注意事項:

一、藥浴

這種治療方法是讓魚在有藥物溶液的水族箱中游動。要注意藥的濃度 、藥浴的時間以及維生素的追加。不要忘記治療後的處理工作。

二、口服藥

這種方法是把藥混在飼料中。口服藥對病症輕 ,食慾好的魚很有極佳治療效果。

三、外敷藥

這種方法是直接塗藥在魚的患病部位,操作要快而準確,同時注意不要弄傷魚。

這種治療方法是用攝子等工具直接取出魚體表的寄生蟲。當然,和塗藥治療一樣需要快速而準確的操作,還得注意不要傷到魚。

為了避免其他的魚相繼發病,一定注意隔離治療,增加溶氧量,同時不要忘記對水族箱進行換水甚至整體消毒。

魚病治療雖然結束了,但不能到此為止。我們還必須找出生病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否則相同的情況也許還會發生。最重要的是掌握改善致病水體環境的要點,迅速地著手準備。

觀賞魚怎麼會生病?怎麼讓觀賞魚少生病?花5分鐘閱讀完就懂

及時總結經驗,防患於未然是養魚人必須認真對待的功課之一。

在營造舒適健康的水體生態環境的同時,避免魚生病是再好不過了。但是為了“防治並舉”我們還是要準備—些魚病的診療工具。不然,當魚突然生病時,我們缺乏合適方法或是工具,因此造成魚病的迅速惡化就追悔莫及了。所以,魚病就算防不住,也需要我們的細心和耐心,及早發現、及時治療。


我是草缸養魚蝦。個人觀點,不妥之處請魚友們批評指正!歡迎關注、留言、交流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