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土壤”才能培養科學家?

石陳程


1

俄羅斯有一個莫斯科科學院,不知大家聽說過沒有?

這個科學院是俄羅斯彼得大帝時代建立的。彼得大帝可以說是俄羅斯這個民族的大英雄。他把一個落後的俄羅斯,變得逐漸強大起來。

彼得大帝的時代,俄羅斯被西方的那些國家看不起,因為它各方面都落後,後來彼得大帝向西方學習,引進西方的工廠、學校等。

更主要的是他建立了一個科學院,這個科學院引進外國的科技人才(那時候俄羅斯本土還沒有一個所謂的科學家),科學院是怎樣吸引人才的呢?

在彼得大帝和主政時期,科學院是一個對外國學者具有吸引力的地方。科學院有充足的資金來源和一個規模龐大的綜合圖書館,並且只招收非常少的學生,以減輕教授們的教學負擔。科學院還非常重視研究,給予教授們充分的時間及自由,讓他們探究科學問題 。一句話,就是好吃好喝,還不累,靠這個還真的吸引到一些人才。

當時歐洲大陸因為家族原因混不下去的伯努力兄弟,就流竄到俄羅斯這個學術蠻荒之地去了。

後來丹尼爾伯努利把他爹(約翰伯努利)的學生歐拉拐到聖彼得科學院。

歐拉是一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數學家,他在俄羅斯的科學院不愁吃喝,自由自在,所以成就驚人。

後來,俄羅斯有了內戰,歐拉就到了德國,即使這樣,歐拉還在俄羅斯科學院領著數目不低的工資。

有一個故事,說俄羅斯和德國打仗,結果讓歐拉在德國的莊園遭受了損失,俄羅斯的葉卡捷琳娜女王立即給歐拉了豐厚的補償。

歐拉後來又回到俄羅斯,並在那裡逝世。

歐拉帶給俄羅斯什麼?歐拉並沒有辜負俄羅斯對他的厚愛,他送給了俄羅斯一大批數學家,切比雪夫就是那個時代最有名的。

切比雪夫就有兩個得意的弟子:馬爾可夫(1856-1922)和李亞普洛夫

這之後莫斯科學院派的葉戈羅夫Dmitri Egorov和魯津,也開始登場。他們的傳承人是號稱大魔王的柯爾莫哥洛夫……

科學家要什麼土壤?就是俄羅斯科學院這樣的對科學家好吃好喝還不累的地方,是滋養科學家成長最好的保護地方。

為什麼我們感覺俄羅斯已經很弱了,但是它實際上還很強,世界上不能不注意俄羅斯的聲音?就是因為他們

有很好的培養科學家的土壤——俄羅斯科學院模式。

2

疫情來的時候,大家一下子對鍾南山院士欽佩不已。結果有一個反應鐘南山院士日常生活的紀錄片,講到鍾南山院士住的狹小的房屋,大家感覺到挺親切,潛意識裡覺得科學家就應該這樣甘守清貧。

後來,有一個鐘南山的兒子鍾帷德的鏡頭,大家的注意了全被他腰間的一條愛馬仕皮帶吸引力。

即使他不是鍾南山院士的兒子,他也是我國泌尿方面的專家,專家有一條一千多塊錢的皮帶,不行嗎?

我不是說科學家就要奢侈。我想說的就是要給科學家提供儘可能的優越物質,還要給科學家輕鬆舒適的精神環境。這樣的土壤才能培養科學家。


煙花三月09


要培養自然科學家,小孩從小多運動,抽象思維能力強,培養小孩開拓視野,不畏權威,意志力強,能吃苦,耐得住寂寞,興趣強等條件,要培養社會科學家,小孩意志力強,能吃苦,形象思維能力強,多化功夫,多加記憶,參加社會調查,演講和口才好,要學心理學等。


錢玉琴3


熱愛他們。給他們一個適當的快樂、興奮、安定、寂靜、書海無限和交流暢通的土壤。讓他們心神專注。當然也不能否認有了這樣的土壤。也一定要有篩選種子必要程序。這就是我的一點個人遇見。謝謝組織的遨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