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怎麼入門?踹門進去就行了

管絃樂 | 不知道怎麼入門?踹門進去就行了

欣賞古典音樂不需專業知識,不需藝術細胞,沒有人是天生的音樂家,只要靜下心來聽就好。千萬不要試圖去理解或“聽懂”它,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耐心多聽上幾遍,覺得悅耳動聽就足夠了,用美感給人們帶來愉悅才是音樂藝術的真諦,絕大多數古典作品都是為討好耳朵而作。

管弦乐 | 不知道怎么入门?踹门进去就行了

歷史上大部分著名作曲家的主要收入均來自於給貴族/宮廷當樂師、 開音樂會以及出版樂譜,所以精神正常的作曲家才不會故意讓人廣聞而生畏,否則就是砸自己的飯碗。

管弦乐 | 不知道怎么入门?踹门进去就行了

反對認為“聽古典音樂前應先學習知識”的觀點,人類對新事物的正確認識過程永遠是從感性到理性,任何時候,任何方面都是如此。 你們還能不能讓沒受過音樂教育的人開心地聽聽古典音樂啦?套用一句俗話:不知道怎麼入門?踹門進去就行了!

管弦乐 | 不知道怎么入门?踹门进去就行了

管絃樂入門

維瓦爾第《四季》

巴洛克時期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家維瓦爾第用音樂最早抒寫"四季"。莽莽穹蒼的萬生萬物,都有可現的情態。

由於維瓦爾第的《四季》屬於標題音樂,所以從形式上看,自然較其他協奏曲顯得自由而且不平衡,但這樣反而更能表現出巴洛克的特色及魅力。這四部作品畫意盎然,激發出人們對巴洛克時代音樂的濃厚興趣。

巴赫 《勃蘭登堡協奏曲》

(3個樂章)

《勃蘭登堡協奏曲》是德國作曲家巴赫眾多管絃樂作品中最為著名的一組樂曲。全曲6首的樂器組合各不相同,被瓦格納稱為“一切音樂中最驚人的奇蹟”。

該組曲展現了絢麗多彩而又富於獨創性的對比,華麗而高超的復調手法,活躍而宏偉的旋律,可以說,巴赫用這首作品把大協奏曲這種當時已經趨於過時的體裁推向了最後的高峰。

亨德爾 《皇家焰火音樂》

(共6個樂章)

英國皇室準備用一場焰火晚會來慶祝和平,而亨德爾則受命為焰火表演創作背景音樂。由於在創作前英王要求在這部作品中不要出現提琴,所以可以在作品總譜上看到銅管樂器和木管樂器的數量極其驚人!

為了體現出音樂的非凡氣勢,亨德爾為這部作品編配了24個雙簧管、9個圓號、9個小號、三個定音鼓以及12個大管。後來修訂時,亨德爾則執意進入了絃樂器。

莫扎特《第13號小夜曲》

(共4個樂章)

《小夜曲》曲風優美柔和且富有鬥志;既委婉動聽,又可點燃人生之鬥志。是絃樂的著名樂曲,主要以小提琴為一聲部,大提琴烘托氣氛,從側面也反映出莫扎特高超的音樂技術。

管弦乐 | 不知道怎么入门?踹门进去就行了

貝多芬《第五交響曲 命運》

(共4個樂章)

《c小調第五交響曲》以音樂中的短—短—短—長節奏動機開場。據說,貝多芬曾將四個音的動機解釋為“命運之神在敲門”。它主導了第一樂章,並在整個交響曲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整首交響曲可以被看到是情感的發展,從c小調第一樂章的衝突與鬥爭,發展到c大調末樂章的勝利與喜悅。最末樂章是全曲的最高潮,它比第一樂章在篇幅上更長、在聲音上更有力。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 合唱》

(共四個樂章)

在《第九交響曲》創作的最後關頭,貝多芬甚至還不捨得過早的就把歌唱《歡樂頌》的部分放到自己的作品中。他並不願意把《第九交響曲》作為自己在交響樂領域的封筆之作,作為自己最高理想的體現,當時他還在計劃著《第十交響曲》甚至《第十一交響曲》、《第十二交響曲》。

但最後樂聖還是妥協了。或許是宿命、或許是巧合,《第九交響曲》成了貝多芬最後一部交響曲,最終成為了他作曲生涯的巔峰。

埃爾加《威風凜凜 進行曲》

埃爾加一生忠心耿耿地為提高英國的音樂水平而努力,英國人民把他看作是英國的貝多芬。在世界各地愛樂人士眼中, 埃爾加就是『威風凜凜』作者。過後不久, 英王愛德華七世提議把曲調配上歌詞, 『希望與榮耀之國』於焉誕生。

柴可夫斯基《三大芭蕾組曲》

(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

《柴科夫斯基芭蕾組曲:天鵝湖 睡美人 胡桃夾子》在所有的芭蕾舞音樂中,柴可夫斯基的也許是最受世人愛戴的。從浪漫的《天鵝湖》、奇妙的《睡美人》到輕鬆愉快的《胡桃夾子》都大受歡迎。

管弦乐 | 不知道怎么入门?踹门进去就行了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