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过后丘吉尔威望那么高,为什么会在选举中落选?

韦庄谈史


有个段子,说二战结束后,国家英雄丘吉尔竞选连任首相,竟然失败了,斯大林嘲笑丘吉尔,说你保卫了人民打赢了战争,却被人民罢免了,看看我,谁敢罢免我;而丘吉尔淡淡地说,我就是保卫我的人民拥有罢免我的权利。

丘吉尔。

是的,1945年7月5日英国大选,对手艾德礼所在的工党获得了393票,丘吉尔的保守党只获得了197票,连同追随者算在内,最后也才213票,有人说当时海外驻军的票数未统计,其实海外的加上也赶不上工党的票数,只是找个借口罢了,而且丘吉尔的儿子伦道夫、他女婿桑兹,还有一些亲信大臣,全部落选。

有人说英国人忘恩负义,这是偏激的,治理国家不是过家家,英国人是很明智的,反而丘吉尔还活在战争中,俨然一个人民心中的战争英雄,所以他开着豪车,带着家人,在全国各地去旅行演讲,所到之处都是提前设计好的大幅宣传,自我标榜,演讲内容充满战斗,甚至希望人们像反德一样再次策动反苏战争,开玩笑时都说,没有战争,我感到孤独。

图为艾德礼。

其实丘吉尔的这番做法才是开了历史倒车,没人希望有战争,二战的结束,英国满目疮痍,人们迫切希望恢复生活,此时再大谈战争,只会引起反感,有街上的采访说,丘吉尔从不了解百姓,他没坐过公交车,没做过地铁,只知道陶醉在欢呼声中。相反,工党的艾德礼和夫人则开着一辆很旧的汽车,深入群众身边,举止文明礼貌,只问困难,倾听民众意见,大谈如何建设国家,如何恢复和改革百姓的住宅、医疗、保险等。

晚年的丘吉尔。

所以,英国人是很清醒的,丘吉尔是得意忘形的,再者,艾德礼是个经验相当丰富的政客,如何哄好选民那一套,他揣摩的非常透彻,当丘吉尔如梦中惊醒一般时,已太晚,1950年再一次的内阁大选,丘吉尔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主要宣传他的工业计划,为民谋福利,希望国际和平,同苏联友好等来争取民心,果然,以321票对295票,丘吉尔再度担任首相。


图文绘历史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好吧不得不承认这是个很严肃的话题,但老梁还是憋不住想笑。你可以想象一下,可怜的丘吉尔端着红酒,嘴巴里嚼着雪茄蹲在浴缸里,暖暖的大太阳透过朦胧的玻璃,照在身上很惬意的样子,但当他自己居然落败了的消息,是一副什么样子?错愕?愤怒?惊喜?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跳出来:“你个瘪犊子老梁,别侮辱伟人!”

侮辱?没有,一丁点意思都没有,反而我很佩服这家伙。所以咱在这里,就先从二战开始讲讲丘吉尔如何获得威望,然后再来解决题主的问题。

二战中的丘吉尔

想当年,整个欧洲在小胡子希特勒的闪电战之下,都在战栗,号称世界第二的高卢雄鸡法国佬,德国佬仅仅用了三十九天的时间,就将他按在地上摩擦。上演了一出有名的大撤退——敦刻尔克大撤退。

约翰牛家里的小牛牛,听到这个消息,都崩溃了,惶恐席卷了整个英国的地界。早在这大撤退之前,丘吉尔一脚踹开了软脚虾张伯伦,把首相的帽子拿过来,扣脑袋上,叼着雪茄烟就组建了战时临时政府。

丘吉尔瞅着人心的浮动,撸起袖子,拍着脑壳明确表示要和德国佬对着干。

小胡子希特勒的吐沫星子都飞过了英吉利海峡,可丘吉尔根本就不吊,瞪着大眼珠子:“爷们耗死你,有本事你飞过来!你不过来都是那俺的那个啥!”捎带着还竖起了手指头,在小胡子的希特的面前晃悠!

小胡子绝对不接受挑逗,怒了的小胡子用海军封锁了英国,接着开着飞机搞轰炸,把个伦敦炸了个稀巴烂,房子没了,土地都变成了坑。

倔脾气的丘吉尔,摸着落了灰的大脑壳,又点亮了雪茄烟:“刺激,有本事你再来一次,爷们不怕!”

就是这么硬朗的作风,给约翰牛家的小牛牛们打了一次又一次强心剂,这才让英国撑到了二战结束,以胜利国的姿态蹲在了谈判桌上,成为了世界三巨头之一。

2002年的时候,英国搞了一个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活动,丘吉尔蹲在榜首的位置上,没人能撼动得了他。

就是这么个人,有威望,有资历,那咋就在二战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家里的小牛牛通过选票将这位给踹了下去呢?难道他们不希望丘吉尔带领他们再走一次辉煌?

原因

这首先,咱就得从英国的政治制度走起。

大家伙都知道,英国这地分上议院和下议院。当然不论是上议院还是下议院他们都很有特点,一帮人一开会,吵吵吵吵开了挂的互怼,就像哪菜市场似的十分的热闹。

而上议院又被外人称为贵族院,您听这名字就应该了解这是一个通过世袭或者脑袋上扣着爵位,年龄都在六十岁开外的人组成,当然咱通俗一点,可以把这地方看成一个退休人员的养老基地也成。当然这贵族院之后进行了改革,但这改革和咱今天的话题无关,所以老梁也不细说了。

而下议院是通过约翰牛家的小牛牛共同努力,普选产生的,所以一个政党想要上台,必须在下议院选举中占多数,这才能上台。

丘吉尔的苦恼就出在了下议院。二战爆发,英国整个国家执行的是“竞选休战”,也就是说竞选选政府这事扔了,按照精英层的内定出来。而丘吉尔在二战期间就是通过内定定出来的,这个时候,眼瞅这二战要结束了,英国在工党的推动下,内部呼吁通过选举产生新一届的政府,一浪高过一浪。

丘吉尔对于这样的呼声很高兴:“好啊!你们先选着,我先和斯大林以及罗斯福开个会,会后我瞅结果!”

丘吉尔同意了,保守党一帮子大佬也同意了,毕竟丘吉尔是带着小牛牛们走出困境第一人,这么大的光环套头上,放个人上去,都感觉想不获胜都难。

英国人总是这么自信,不然现在的脱欧,咋就能闹成了国际笑话了。这话有点远了,咱接着上边往下聊。

可结果一出来213对393,以大比分的落差居然落选了,落选了!就连军队里的大头兵都投了反对票。

丘吉尔和另外俩巨头在雅尔塔的皇宫里开会,三人商量德国问题,波兰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会议准备开十二天,这都已经过了八天了,第九天头上,丘吉尔接到了消息,没辙了,丘吉尔拍拍屁股走了,英国方面换人,俩巨头和一个陌生人继续开会。三巨头缺了一个,这整的!这结果把个斯大林笑的嘴都歪了,这都叫啥事呢。

丘吉尔的落选,和当时的环境有关,当时的英国人在二战中的承受能力已经到了极限,大家伙眼瞅这战争就要结束了,都想蹲在家里温暖的被窝,过几天没有炸弹的日子。

可丘吉尔发表的演讲中,居然还在鼓动战争,通过战争来获取更多的利益,并且还主张扶持战后的德国用来对抗老毛子。

这都是什么事啊!还打!被炸了那么多天,死了那么的人,你看不见啊!这还帮助德国佬?瞎呀?

反过来看看,工党的政策,保护工人的利益,保证普通人的就业,让每个人有牛奶喝,有面包吃。而且这些措施,在二战期间工党也是这么做的,这都亲民啊,所以啊英国小牛牛们一股脑用手中的选票,一脚将丘吉尔踹了下来。

严格的说来丘吉尔是个优秀的军人,不是个优秀的政客。所以他的失败那是难免的!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原因很简单——英国人务实。

在1945年的英国大选中,丘吉尔打出的宣传招聘是“战争英雄”。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英国人民更关心的是战后生活如何重建。

英国是议会制国家。

所谓的议会制国家,就意味着首相不是一人一票普选出来的,而是先由各个政党的议员在其选区赢得胜利,国会成为多数党后,党魁才能连任首相。

但是,英国人民是不健忘的。

固然是丘吉尔带领大家走出战争的泥潭。但是,英国在二战中的被动也是丘吉尔所在的保守党所赐。绥靖政策的倡导者,就是前任保守党党魁张伯伦不是吗?

所以,说起战争的功过。丘吉尔是有功劳的,但保守党就未必了。

此外,在二战期间,保守党的对手工党也是出了力的。

在丘吉尔内阁中,工党领袖艾德礼当了5年的议会副领袖,工党全力支持丘吉尔的战时政策,战争的胜利也有他们的功劳。

最后,击败丘吉尔的除了上述原因外,更在于1945年大选时他的昏招——

丘吉尔一味宣传自己是战争英雄,却没有意识到老百姓已经厌倦了战争,更在意灾后重建的问题。

总而言之,赢了二战是了不起,但并不意味着民众就能接受你继续作首相。


HuiNanHistory


丘吉尔是民族英雄 ,是二战的大功臣,是世界亿万人民称颂的消灭法西斯拯救人民与水火的伟大人物。但是,人们万万没有想到,竟然风头正盛的丘吉尔在竞争首相的选举中落败了!为什么呢?难道就是丘吉尔抱怨的英国人不知道报恩?不感谢为他们牺牲自己的民族英雄?

显然,这些都不是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要从二战后英国人的心态和愿望说起。二战后的英国人普遍感受到这是千真万确的劫后余生,人民强烈的愿望是医治战争创伤 ,修复破损的家园,克服战争遗留下的物资匮乏生活艰难的窘况,尽早地恢复平静温馨的家庭生活。但丘吉尔还沉浸在二战巨大胜利的喜悦兴奋之中,扬言要恢复昔日英国的尊严,让英国再次成为日不落帝国,成为世界第一。按现在的话,就是让英国二次辉煌。如果按照丘吉尔的想法,英国还得不停的折腾下去!英国将永无宁日。这和英国老百姓的普遍想法大相径庭。而此时适逢英国首相选举,一个和丘吉尔名声相去甚远的英国工党党魁艾德礼成了丘吉尔有力的竞争对手。他的竞选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他深谙当时的英国国情和老百姓憎恶战争,许诺说,让英国人从摇篮到坟墓都能过上高福利的幸福生活,这无疑和丘吉尔的瞎折腾针对性很强,英国人抛弃了自己的民族英雄,认同并接纳艾德礼!就这样 ,一个二战时期的伟大人物,在强大的法西斯目前没有落败,而在自己国民的选举中遗憾地失败了!


洛阳老董1


温斯顿·丘吉尔


丘吉尔在二战中担任英国首相,带领英国走向胜利。

“如果不是因为丘吉尔带领我们获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我们真的没有必要花这么多时间纪念他。”英国人评价。

二战过后,丘吉尔的威望是很高,但也有一个事实摆在了英国人的面前,那就是他们赢得了世界大战,却输了整个帝国。

英国从工业革命后,疯狂的进行殖民扩张,数百年的资本累积,因为一战打了个支离破碎,帝国摇摇欲坠。

二战过后,英国百废待兴,所以英国人厌倦了打仗,丘吉尔是强硬派,在纳粹疯狂进攻英国的时候,他决不投降,抵抗到底。现在目标换了,变成苏联了。

苏联的威胁近在眼前,他依旧主张外交强硬、军事等措施,英国人自然是不会买账。

英国人厌倦了战争,英国人要重新建设自己的国家,所以英国工党政治家们上台了。


克莱门特·理查·艾德礼

英国工党政治家,首相,牛津大学法律系毕业。

根据研究机构MORI在2004年作的调查显示,克莱门特·艾德礼获众多受访的教授,选为20世纪和平时期最具效率的英国首相。

二战后,艾德礼支持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的"欧洲复兴计划"。

他实行大规模福利事业,建立国民医疗服务制度,对一些工业实施公有化。

另一个重要的政策就是使英国摆脱了殖民主义,完成非殖民化,授予原殖民地的印度和缅甸独立地位。


英国在二战中饱受摧残,英国人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重新发展经济,重新建设国家,恢复秩序,英国人不想要战争了,所以丘吉尔落选了。


小猴子的趣味杂谈


其实丘吉尔在战后的大选中没有输,输的是他所代表的保守党而已,不了解英国政治游戏规则的人才会认为丘吉尔输了。


英国的政治体制是“内阁制”,只有在议会里占有多数席位的政党,它的党魁才可以当选首相,所以英国大选就是各党的参选者尽可能保证自己当上议员,占有议会的多数席位,那么作为多数党的党魁就自动成为首相。

而战后的这次选举,丘吉尔是当上议员的,奈何队友不给力,大面积落选,所以保守党丢掉了议员院的多数席位。丘吉尔本身没输,输的是保守党,英国人民没忘记他们的战争英雄,但是战后英国需要更加能代表民意的工党来建设。


在二战期间,保守党和工党相互配合共同抵抗法西斯,但是分工不同,保守党更加侧重于外交和军事,而工党则侧重于民生和内政,日常与英国百姓的接触更加频繁,这样的安排让工党更能接触到英国人民,也更容易获得人民的好感,在人民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党员激增。


战后,丘吉尔动用权力赶走了过渡政府里面工党成员,全部换上了自己的保守党成员,这种粗暴的做法激起了人们的愤怒。

在战后竞选时,保守党的竞选策略频频失误。保守党在战后依然由丘吉尔主导,主打精英加好战的旗号,要大家继续对苏联保持警惕,并且不断强调自己打赢战争,并将继续领导英国人打击苏联。而当时的英国人民在经历了二战的摧残后,更渴望平静的生活,希望搞经济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丘吉尔的竞选对手,工党的艾德里为自己精心打造了一个亲民的形象,他出外演讲拉选票都是乘坐旧汽车,和出门乘坐豪华专列的丘吉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演讲中,这位工党领袖不断强调自己未来要领导人民重新建设家园,这些话正好说到了英国人民的心坎里。


正是这些原因的综合作用,让看起来如日中天的丘吉尔落选。

战后的丘吉尔就是美国的希拉里一样,所有人都以为他们会赢,但是就偏偏输掉了,原因就是丘吉尔和希拉里看起来有巨大的声望,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底层百姓的真实需求,陷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西山讲历史


我是雪上长留马行处,见字如见面。

温斯顿.丘吉尔(1874年——1965年)在二战时出任英国首相(1940年一1945年),他领导英国人民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之一。

丘吉尔1900年10月从政,代表英国保守党当选议员,1910年出任内政部长,一战时曾辞职亲赴法国前线参加战斗,一战后,在1918年11月的大选后,在内阁内兼任陆军大臣和空军大臣两项职务,1924年出任财政大臣,1929年后,英国工党执政,这期间是丘吉尔政治生涯的低潮期。

1939年9月1日二战爆发后的数小时,当时的首相张伯伦邀请他加入战时内阁,邱吉尔被任命为海军大臣,由于战事不顺利,下议院对张伯伦政府提出不信任动议案,1940年5月8日,张伯伦向国王提呈辞职,并建议由丘吉尔组阁。

1940年5月13日,丘吉尔正式出任英国首相,领导英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战争,1945年5月7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德国战败后,英国的战时内阁解散,邱吉尔辞职,并重新大选。

刚打完二战的丘吉尔威望特别高,人们的呼声也高,本来他当选首相是十拿九稳的,他自己也是这样认为,他考虑的不仅仅是眼前战后重建的问题,更是大英帝国的未来,他在演说中制定了未来的施政主张,要维护日不落帝国在世界的地位,建立强大的殖民地,并成为世界强国。

再看竞争对手工党领袖艾德礼,行事却低调的多,他和妻子坐着旧汽车走遍每一座城市,慰问贫困家庭,提出要重建家园,让人民生活幸福,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不让战争再次重演。

此时的英国人民被战争搞的伤痕累累,早以厌恶了战争,如果丘吉尔当选,仍然免不了当兵打仗,可人民并不关心英国在世界的地位,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而艾德礼的理念,正符合人民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民众抛弃了丘吉尔,选择了更符合民众利益的艾德礼,最终工党在大选中赢得393席,远远高出保守党的197席,艾德礼当选首相。

谢谢阅读


雪上长留马行处


1945年7月26日,唐宁街10号内的丘吉尔挤出了两滴憋屈的眼泪,他率领的保守党携二战胜利的巨大声望,居然在下议院选举中输了。而且输的凄凉落魄,213对393的巨大劣势让工党直接获得了半数以上议员席位,党魁克莱门特·艾德礼直接成为英国首相,丘吉尔这个功勋战争首相居然没能连任,东边的斯大林一定会连牙都笑歪的。

在说明丘吉尔为啥输的这么憋屈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这帮英国佬到底是什么选举的。英国是君主立宪国家,皇帝是虚君不提,他们管理国事的是内阁,而内阁是由首相任命的。换句话说,在英国真正掌握国家权力的其实是首相。

那么首相又是如何产生的呢?答曰选举,但是不是直接选首相,而是选下议院议员,全英国一共分成659个选区,下议院就有659个议员。在选举中获得半数以上议员席位的政党,国王就会把他们的党魁立为首相。如果下议院多数席位的政党未能超过半数席位,那么就需要组建“悬浮议会”,也就是与少数席位政党联合执政。

这样的选举制度决定英国的首相必然与所在政党休戚相关,首相个人再牛,政党败选一样什么都不是。丘吉尔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自己作死加上身边一群猪队友。作为战时不限任期首相的所在政党,保守党在二战期间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抓军事和外交权利上,内政权利几乎是保守党自己全部放弃掉。保守党放弃,工党自然进入,所以在战时与民众结合最紧密的反而是工党,也因此工党快速的壮大,到1945年选举前,工党已经有260余万党员加800余万会员。

其实我们看这次选举时间会发现,那时二战并没有打完,日本还没被原子弹轰过。并不能算是战争结束,战时首相丘吉尔没有义务进行选举。工党在这时发起对丘吉尔的不信任投票,要求解散战时内阁,重新选举。这时候丘吉尔有足够的理由拒绝,战争并没有完全结束,可这时的丘吉尔开始作死,他同意了。在保守党还没有完全准备好选举的局面下选举,他本身就失了先手。

而后就是一群猪队友的神助攻,保守党的竞选口号是“选择国民领袖,帮他完成历史使命”,死命的打丘吉尔这张牌,并且还准备进行“又一场巨大而恐怖的战争”。打仗打的萧条不堪的英国民众真的已经厌倦了历史使命,他们只希望好好的生活下去,历史使命什么的先让我吃饱面包再说好吗?而工党则理智很多,他们的口号是“让我们面向未来”,并推出了非常细致的战后恢复计划。后果还用说吗?保守党这次选举主张可以说是从1918年到2018年最失败的一次。

到了喜闻乐见的两党互喷环节,保守党的猪队友们又失一局。他们居然和我国网络喷子一样低劣,唯一拿的出来的手段就是给工党扣大帽子。不停的喷工党是“盖世太保”“极权主义者”,宣称“工党上台是对英国人民荣誉与自由的挑衅”。大家在论坛里看帖子会不会非常厌烦那种没论据、没资料,就会给别人扣“汉奸”“精日”帽子的二货?英国人当时大抵和我们看帖子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反观工党就狡猾很多,他们把保守党执政期间造成的国家损失全给列了出来,然后不评价。高下立判,保守党这时选举失败已经是必然的。

可是这群二货居然还觉得自己胜券在握,坐等开票当选,工党则深入选区,坐着一辆破汽车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的演讲。好了,一边是傲慢固执的精英代表,一边是务实亲民的草根代表,换成你是英国人你会选谁?

就这样,丘吉尔同志悲剧了,三巨头死了一个,丢官一个,剩下个斯大林笑的猥琐无比。总结起来,丘吉尔的败选很简单,巨大声望没有转化成实际的收益。英国这种老牌选举国家里,谁展示精英形象谁倒霉,谁展示亲民形象谁赢,看看特朗普和希拉里的选举就明白这个道理了。


历史吐槽机


丘吉尔狼狈下台,侧面也反映英国为什么从蒸蒸日上如日中天到日薄西山日渐衰落?英国是现代政治的起源,当年的民主政治是多么的炫人眼目,老百姓和精英阶层共同分享权利财富,同舟共济!可是,到了丘吉尔这个时期,英国的民主政治,已经蜕变成了简简单单的利益:无利不起早;没有共同的朋友,只有共同的利益;.....英国人之所以选择丘吉尔,是因为张伯伦这个文首相搞不定纳粹德国希特勒,反而让小胡子希特勒越发嚣张跋扈;英国人只好推出了武首相丘吉尔--丘吉尔在军事方面有才华,而且还是内阁大臣。丘吉尔就在这个背景下匆匆忙忙上台了,丘吉尔不负众望,和盟军战胜了法西斯。但是,为什么英国人不感恩戴德,让丘吉尔再当选首相呢!?我前面已经表明过,丘吉尔只是英雄和军人,不是政治家;英国政治就是赤裸裸的利益,英国人认为丘吉尔是武将,不是文官,和平年代起不了什么作用,所以就不需要他了!我还要补充的是,有一点英国人是不好明说的,就是英国在战争中损失惨重,殖民地也是分崩离析;英国靠武力已经维持不了殖民地,就希望在文化软实力方面保持住殖民地,丘吉尔好斗和高高在上的宗主国心态,是不符合英国利益的,英国人抛弃丘吉尔也理所当然!


古河洋桥


因为英国人不需要丘吉尔了!

丘吉尔1874年生于英格兰牛津郡伍德斯托克。1940年至1945年出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之一。

1945年7月,德国已经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此时,丘吉尔、斯大林和美国新任总统杜鲁门,在德国波茨坦开会,商量敦促日本投降问题。

会议开到一半儿。英国国内议会提出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丘吉尔决定解散议会,付诸民意,来反击不信任案。在丘吉尔看来,他1940年铁肩担道义,危难之时显身手,临危受命,如今德国法西斯已经投降,现在要打败日本法西斯。英国人民怎么会不喜欢我?丘吉尔回国参加大选。据他的传记记载,半夜他的感觉非常不好,早晨看数据,他已经输了。当天他乘车来到白金汉宫,向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宣布辞职。 乔治六世接受了他的辞呈,并委任他的对手、工党领袖艾德礼组建新政府。丘吉尔下台了,波茨坦会议开了一半儿,丘吉尔下台了。艾德礼说我去开下半场。丘吉尔还得作为随从跟着新首相去。之前会上说了什么,丘吉尔还得跟艾德里汇报。

丘吉尔很生气很伤心。但他最后引用了古希腊一部著名戏剧作品中的一句台词,说:

“对本民族伟大人物的忘恩负义,乃是一个民族成熟的标志。”

在英国人看来,丘吉尔只是一个战时首相。战争结束了,人民需要过好日子,已经不需要丘吉尔这样的人做首相了。

英国人抛弃了丘吉尔,但是丘吉尔从来没抛弃他的祖国,他的人民。他成为反对党的领袖,继续问政,继续关心国事。1951年再度当选英国首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