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吃酒席,如果混進去吃喝,會被發現嗎?

精準三農


我個人覺得不會,只要人機靈點!尤其是在結婚的喜宴上。

為什麼我這麼肯定?

我覺得雖然地方風俗不一樣,但是結婚都是要宴請雙方親友的吧。

在我們家這邊,喜宴一般都是要等到滿十人一桌才可以開始用飯,實在等不到才會破例。

大部分的人都是拼桌,所以很多時候並不是某家人坐一桌,要是運氣足夠好,就能碰上這樣的情況,這就不會發現的重要理由之一。

再者,你跑去蹭飯總不能太高調了吧!

人家礙於面子不會過多的過問你,可能你吃頓飯下來,都不需要開句口。

這樣男方以為你是女方親戚,女方以為你是男方親戚,簡直完美。

所以只要你安安靜靜的吃飯,蹭頓飯是絕對沒問題的。





捲毛臻


農村裡吃酒席,什麼情況都會遇到,至於混進去吃喝的,那肯定是有的,有的會被及時發現,有的會在敬酒的時候發現,而有的吃喝走了也不會有人發現,主要就看實際情況了。


前幾年,記得有一次我們村王叔家兒子娶媳婦,親戚朋友請了上百桌。因為王叔常年在外跑生意,朋友弟兄交往的人比較廣泛,加上自家的親戚,只王叔夫妻兩個請的客人大概有80多桌,兒子和兒媳婦的朋友也就20桌左右。

按照我們當地的風俗,誰請誰收紅包,也就是收“份子錢”,吃飯呢不分,凡是來人皆為客,安排客人就席的也是自家的親戚朋友。


因為邀請的客人多,除了親戚和少部分朋友之外,父輩的朋友和兒子兒媳的朋友圈都是陌生人,安排入席的人不一定全部認識,所以就經常會發現有部認識的人前來酒席上蹭吃蹭喝。

再說,我們當地農村人都是自辦酒席,地點有的在村子的公房裡,有的就在村子的曬穀場或者空曠地帶,沒有門,很隨意。


開飯的時候,只要約夠8個人一桌就上菜吃飯。我記得當天,就有七八個十六七歲的孩子,不知道怎麼就來到酒席上,幾個人圍坐在一張桌子上,上菜後自己倒酒、倒飲料喝,添飯、夾菜,和其他客人並沒有兩樣。

如果他們當天不貪杯,吃飽喝足走人也沒人發現,後來,王叔夫妻倆帶著一對新人一桌一桌敬酒,敬到他們那一桌才發現,來吃喝的滿滿一桌人一個也不認識,問他們從哪兒來,他們才支支吾吾地說,是外地來打工的,見請的客人多,想的不會發現,來順便蹭點吃的就走,沒想到喝多了就忘記自己不是來做客的。


王叔一家當時也沒說什麼,還很客氣地敬了他們一杯酒,叫他們吃飽了走人,不要鬧事。後來,那幾個年輕人在眾人的眼光中灰溜溜地跑了。 每次說起這件事情,總會有人議論說,其實,每個村子辦酒席都會遇到來混吃喝的人,聰明的人還會熱情地和其他人打招呼,然後趕緊吃喝,立馬走人,這種還真不容易發現。


當然,請的客人少的,或者一桌一桌敬酒的,始終是要被發現的。混吃喝最多的就是辦喪事的酒席,因為主人家一般都是在家裡守靈、忙碌,而吃飯的地方則在公房裡,這樣情況下,安心來混吃喝的是不會被發現的。

你們村裡遇到過這種情況嗎?


花腰妹


主人家辦事喜事圖的就是樂呵,即使發現了也不會說什麼,下面說下我的親身經歷。

小時候特別調皮,記得有一年暑假,到隔壁村子去玩,正好趕上一戶人家兒子娶媳婦。

本來開始是看熱鬧的,後來開始擺酒席的時候(我們那裡農村酒席都是擺在街上),我看到桌上的好菜就挪不動腿了,當時也不知怎麼想的,就坐在那裡開始吃了。

後來新郎的父親挨桌敬酒,當他看到我時愣了一下,但沒說什麼,因為我們兩個村相隔也就二三里地,大家多少都有點印象。

晚上回家,我把白天的事告訴了父親,差點被父親打了一頓,幸好被母親攔下了,父親沒說什麼,就騎著自行車出去了,一直到很晚才一個人醉醺醺的回來。

後來有次我聽母親說,父親和那人本來關係不錯,後來因為一些事情鬧得不太愉快。

那天晚上父親去了那人家裡送了20塊錢(那時候的禮金是10塊錢的),解釋說白天有事讓我去,結果我忘記把禮隨了。

那人硬留下父親喝酒,兩人冰釋前嫌,又和好如初了。

真沒想到小時候的一次貪嘴竟然成就了一段友誼。


隔壁老王的幽默


感謝大家。

現在大家一般有什麼大喜事了,都會辦個酒席,邀請親朋好友過來聚一聚。

在農村的話,大多數都是請人來做的流水席。因為自己辦比去酒店辦要划算,有些地方交通也不方便,人多還要租車,辦個酒席就是圖個喜慶嘛,所以自己辦也熱鬧。

但是自己辦的話,難免會有人來蹭吃蹭喝。雖說之前隨份子時也有登記,但也很難察覺出來,有些人在外地安家、工作。幾年都難得見一次,能認識幾個就不錯了,更不用說那些遠房親戚之類的,恐怕都沒見過。

其實就算被主家認出來了,一般當時也不會說什麼的,因為辦完酒席基本上都會剩下許多菜,除了親戚各自帶一點之外,其餘的只能自己留著慢慢吃,實在不行要麼餵豬或餵魚。

但是那些混吃混喝的心裡面不羞愧嗎?如果是生活困難倒是情有可原,如果僅僅只是為了一頓飯,我覺得就沒有那個必要了。。





小胖影記


農村吃酒席,如果混進去吃喝,會被發現嗎?現在農民辦宴席,根本就沒有混進去吃喝的人。

對於這個情況,我是比較瞭解的,因為村屯的大事小情,紅白事寫人情帳,基本都是我的專利,因為我的字寫的還可以。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麼看的:

現在農民生活都過好了,一般家庭如結婚,升學、過生日、買樓等等都會舉辦宴席,招待親屬近鄰及四面八方的朋友客人,少則10了桌,多點100桌左右。

個別家庭場面是非常大的,我參加一個朋友的宴席,擺了300多張桌子,場面相當驚人。那麼,現在有沒有人趁人多,混個飯吃呢?可以肯定的說,正常人跟本沒有去混飯吃,因為叫人家發現了,這人丟不起。

但另有例外,我們村有個智商較比正常人低的人,30多歲,獨身。毎當村裡誰家有紅白事,他保證一大早第一個就去了,幫東家幹這幹那,一忙就是一天,而且從不隨份子,紅白事不完他是不會走的,他的目地就是湊熱鬧,圖個吃喝,他不管到誰家,東家都挺高興的,因為舉辦宴席,也不差他一個人。

現出,農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都有較高的素質和覺悟。混飯吃過去有,現在根本就沒有,因為混吃喝不僅丟人,丟面子,而且還突破了道德底線和做人的良知。


沙塵暴5478


農村吃酒席,如果混進去吃喝,是絕對不會被發現的。

如果說去農村混吃酒席會被發現,我相信他一定是沒去過農村,不知道農村吃酒席的具體情況。

可能各個地方不一樣,我就說說我們這邊的情況。

不管是喜宴,還是喪宴,人流量都非常的大,至少至少有二三十桌客人。

這還是其次,最主要的是農村吃酒席,一般會連續吃上三輪之後才結束。

我們不說多的,就說一桌六個人,二十桌議論就是120個人。

這些親朋好友裡面,辦喜事的人有幾個認識,五個裡面認識兩三個已經很不錯了。

剩下的都是親戚的家屬,平時根本沒見過面。

像這種情況根本沒法認誰是誰的親戚,誰是誰的朋友,陌生人混進去吃飯誰知道?

再者說了,農村有幾個人會去混宴席吃?

就算被認出來,農村一般不會說什麼,反正辦事的時候菜多得吃不完。

最後吃不完的,主家會挨家送,或者餵豬,沒必要搞得尷尬。


遇我得福


題主的這個想法很大膽,不過我以前也有過一樣的想法,但是經過我慎重的考慮和比較以後,覺得這個想法不可行,至少這個想法在農村是不可行的,在大城市裡面估計是可行的。為什麼會這樣說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農村吃酒席,所有來的客人是經過主人一一親自邀請過的,不是光發請帖就可以了的。而且每家來幾個人,來什麼人都是有不成文的規定的。也就是說主人對每一個客人是見過面認識的。突然出現一個陌生人,主人會一眼就認出來。

第二,農村吃酒席邀請的人,相互之間本身也認識。甚至,請來的人跟主人之間是什麼關係,其他人也都很清楚。突然冒出一個大家都不認識的人,是很容易被辨識出來的。

第三,農村吃酒席場面小,通常也就幾桌客人,超過十桌的都已經算是大場面了,不像在城市裡擺酒,動不動就是幾十桌上百桌。也就是說,來的客人總共不超過100人,而且相互認識的佔絕大多數。突然來一個不認識的,被發現的幾率非常非常大。

第四,農村吃酒席,同桌的聊天內容,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跟主人有什麼關係,以及相互之間有什麼親屬關係的內容。如果問到你頭上,對其他在座的一問三不知,這樣就會露出馬腳來。

第五,農村吃酒席,主人一家都會出來挨桌的敬酒。因為農村酒席桌數本身就不是很多,所以敬酒的時候,基本上一家人全部一起去挨桌敬酒。不會像城裡擺酒那樣,需要分開行動。這個時候露出馬腳的機會也很大。

鑑於以上幾個原因,所以我就打消了我的那個想法,希望也能打消題主的這個想法。





愛折騰的老程


怎麼可能認出?

一家那麼多人,是誰的朋友來參加紅白喜事都不知道,因為不可能全家人都在門口歡迎,只要你進來就說客套話,哪個人還能去攔你啊,若是有桌牌還行,若是沒有桌牌,根本就分不清!

有一次一個朋友家裡辦喪事,偏要去吃飯,我一般不參加的,後來沒辦法就去了,結果就晚了,到了飯店我選了個座位就坐下,看看朋友還沒到,也有幾個認識的,看他們開吃我也吃,這時,有人開始說話了,我發現怎麼說話時朋友還不出來呢?我就問身邊的人,鬧了半天朋友的地點在二樓,真是不好意思!

故意蹭吃的,我想很難被發現,但是是人誰能去白吃人家的飯啊!😂😂😂


陳庚子


前幾天一群老漢在公園坐著閒聊。說到興處,一個老漢講起了他到婚禮混吃混喝的往事。

後來聽別人介紹,此人今年60多歲,一生好吃懶做。三十多歲時媳婦領著孩子跟人跑了,只剩他孤身一人。

他說,農村的婚禮一般喜歡大操大辦。隆重些的婚禮一般都擺三四十桌。有新郎家人親友,新娘家人的親友。還有很多鄉親,同學,戰友,同事。一般都有幾百甚至上千人,一眼望去,大半都是生面孔。你坐到桌上,孃家人認為你是婆家人,婆家人認為你是孃家人。只要你大大方方,該吃就吃,該喝就喝。根本就不擔心露餡。就是露了餡,主人也不會因為有人白吃影響歡樂氣氛。大都裝作沒有看見。

他說,不過還是要注意一點,他認識的混吃喝的有好幾個人,其中就有一人被主人家逮住過。

混吃混喝要挑那些大飯店,人多排場大。人多眼雜,不容易被發現。還有就是一定要鎮靜大方,適可而止,適時退場。

說起來這都是前些年的事情了,現在大家生活條件都好了。沒有人因為一頓飯去混吃混喝了。


朱增林呀


這個問題有意思,也很可笑,你還別說,還真有這樣的事情呢。

我們附近就聽說過這樣的事兒,一個人大搖大擺的坐在了酒席桌上,大家誰也沒問,吃完就走,後來有人就聚到一起問這個人是新郎的啥親戚啊,大家都說不知道,因為我們這裡新娘及新娘的家人都坐屋裡,新郎的親戚也單獨坐幾桌,很少跟村裡的人坐一起的。

還有就是我們附近的,有幾個小孩子,四五個吧,不管村裡紅白喜事,他們幾個風雨不誤,他們幾個總是坐在一起,菜剛放桌上就被搶個精光,跟他們坐一起吃飯的可倒了黴嘍,他們都是孩子,大人又不能說什麼的,最氣人的是,吃完了剩下的他們幾個全打包拿走,哈哈,樂死我了。

其實現在吃頓飯也沒什麼,生活都好了,只不過多幾雙筷子而已,還給東家帶來喜氣是不,再說了,這樣的人很少很少的,只是各別現象而已,不說了,到此為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