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人好羡慕的老家.老宅

我的老家在渭南渭北南师乡(现划归固市镇)那一块,那儿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相当便利,不大的村庄自然散落在一处处田间之中,自古以来自给自足的生活在这儿能得到充分体现,也是八百里秦川的一个浓缩。

自打八九年上中专离开农村后直到参加工作至今,说起来离开农村也有近30年啦,平时仅是逢年过节回老家看看父母、兄嫂。其实离开农村的这些年头,农村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回到家里,村里的一群群小孩在嬉耍,但是谁家的小孩基本都不认识啦,让我回味起唐贺知章“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诗句来。

城里人好羡慕的老家.老宅


城里人好羡慕的老家.老宅


城里人好羡慕的老家.老宅

人民公社生产队时的仓库


城里人好羡慕的老家.老宅

当年生产队时的仓库


我们村子不大,有五十来户,共四排,中间两排为老宅子,前后各一排基本为八、九十年代后家里孩子分户后重盖的。我家老宅子宽有10米、长约70~80米,在农村也属标准的三间住宅地。现在老宅子共建有两栋“gong gong”(农村叫法,谐音“拱拱”)房,关中渭南一带所谓中间为中堂(前后贯通,设有前后门)、两侧为两个大房子的基本户型。前边一栋大概在1992年建的,前边伸出一部分为平房,在收季时候可以在上面晾晒粮食等,这种房型农村有时也叫“东风带拖挂”。后面一栋房子是2000年翻建的,把厨房建到主房子里面,建有农村那种烧柴烧碳的炉灶,后面再盘(意“建”)个土坑(也叫火炕),冬天火坑一天都是暖和,农村老人都比较喜欢这种火坑。不过,以前农村盘的土坑基本是土和(音huo)泥做成土胚(农村也叫“泥底子“)搭成的,上面铺一层草席(农村用“芋子”编成),再铺褥子、被子等。我记得上小学的时候,一到冬季,每天晚上,母亲就让我到外边抱一捆包谷杆烧火坑,基本上一晚上都暖和和的,现在回想起来总感觉原来的农村冬天总是那么冷。

城里人好羡慕的老家.老宅

老宅子前门


城里人好羡慕的老家.老宅

图1:东风带拖挂(1992年)


城里人好羡慕的老家.老宅

图2:2000年建房,竹子处为原老枣树


城里人好羡慕的老家.老宅

图3:2000年建北面


城里人好羡慕的老家.老宅

图4:老宅子后门


我们家是“一头沉”(农村称法,即一个人在外边工作,家里人在农村)。父亲今年七十三啦,以前从事教育工作,退休后回老家。父亲当时工资也不高,现在退休工资也就是二千多吧,而且还要养活我妈和我们兄弟姊妹四个,他最乐津的事情是这一辈子盖了五回房,现在回想起来确实不容易,不要说城里买房,就是农村现在盖房一般人也弄一两套房都累得不行。除过前边所说现有老宅子两栋房外,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最早的房子是(也是我爸盖的第一栋房)关中所谓十大怪之一房子半边盖的“厦子房”,里面划分很简单,一半是灶房,一半是土炕,不知道我们小时四个小孩挤到一个土炕是怎么过来的。到了1982年左右吧,可能家里的小孩也长大啦,原来的“厦子房”确实不够用,我老父亲把“厦子房”拆了,又盖了一栋大房子,这个大房子其实相当于两栋房,一栋为“gonggong”(农村叫法,谐音“拱拱”)房,再盖了一个相当于两边盖的“厦子房”,中间用“天庭”连接起来,这种房型还真不好形象表述出来,不过在关中农村生活过的人肯定多多少少知道些。这就是我父亲盖的第二栋房子。

家里小孩多,我大哥上到初中就不再上啦,早早回到农村参加劳动啦。大哥1986年成的家,在农村小孩成家后一般都是要分家的,也所谓独立生活啦,村子给我大哥划分了一院住宅地,父亲又给大哥盖了一栋房子。这应该是第三栋的房子啦。加上前面那两栋,父亲一辈子盖了五回房,这在农村也是相当不简单的。

在现有房子的旁边,我家老宅子以前有一棵大枣树,树径粗的需要一个成年人双臂才能合拢上,枝叶繁茂,大树枝都伸到房顶上面去啦,小的时候我经常和小朋友上到枣树上玩,通过枣树爬到房顶上。每年收的枣有几老笼呢。枣刚摇下来,放到锅里一蒸,吃起来又甜又脆,比现在所谓的冬枣强多啦。每年还要晒一些干枣,送给亲戚朋友一些可以春节做甜饭,有时还带到附近固市、交斜集会上卖一些。前两天回去,我问父亲,家里原来的枣树是哪一年载的,父亲说他也不清楚,肯定是解放前吧,也所谓“前人栽树,造福后人”吧。这棵老枣树很可惜在2000年那次盖房的时候挖掉啦。

看着老宅子,又让想想起贺知章另一首诗,“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虽然农村也变化挺大的,但看着老宅子和通过老宅子的演变过程,又让我不断回想起儿少时在农村的一幕幕情景,也让我想起父母养育孩儿的酸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