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人到中年總要明白,多做“無用”的事,才能活得快樂

老子在《道德經》第十一章中說: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牗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何謂“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輻,即輻條,古代車輪的輻條一般是木質的。

轂,即輪轂,用一較粗大的圓木做成。

製作車輪時,輻條成散射狀,一頭插到輪轂上,另一頭插到輪圈上,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車輪。

《道德經》:人到中年總要明白,多做“無用”的事,才能活得快樂


何謂“當其無”?這裡的“無”有兩種解釋:

一說是指輪轂的中空部位,認為輪轂的中間只有掏空了,車軸才能夠插入,整個車輪才能夠轉起來,只有車輪轉起來了,車子才能夠動起來,所以,沒有車轂這個中空的部分,就不能做成車子。

一說是指車廂的中空部分,意思是說做車子既有輻條,又有輪轂等,這些實實在在的部件最終是為了組成一個車子的的空間,這個空間才是真正的有用的地方,無輪是人和貨物都要放在這個空間裡。

本人傾向於第一種解釋

老子其實在這裡強調的是,車子為什麼會轉起來?就是因為輪轂被掏空了,沒有輪轂的這個空間,車軸就無法插入。車軸和輪轂之間實際上也是有空隙的,正是因為這個空隙,才保障的了車輪的運轉,如果沒有這個空隙,將車軸和輪轂之間完全塞死,輪子便無法轉動,車子就不可能行走了。


《道德經》:人到中年總要明白,多做“無用”的事,才能活得快樂

這個“無”,其本質是指車軸與輪轂之間的那個縫隙,老子認為這個縫隙對車子的運轉非常重要。為了車子更好地運轉,我們後人還專門發明了粘油和機油,以增強車軸與輪轂之間的潤滑,以提升運轉的效率和車輪的使用壽命。事實上,無論技術如何發展,軸與轂之間的這個空隙都是必須保留的。

老子通過這個生活中的例子得到啟發,輪轂與軸之間的這個空隙看似空無一物,但是,車子之所以成為車子,其功能的發揮全靠這個縫隙。所以,無輪做什麼事,留一點空間還是非常重要的,沒有空間就沒有迴旋餘地,事物就容易僵死,這便老子關於“用無”的第一個比喻。

何謂“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埏,指揉、搓。

埴,指粘土。

埏埴以為器,

就是用粘土製作器具,比如杯子、碗、碟等。

老子說,這些器具之所以具有某種使用功能,因為他們都有一個空間,有了這個空間就可盛裝飯食酒水等物品,如果是實心的,這些功能就不具備了。所以,我們看得見的是粘土,看不見的是空間,但是,這空間才是我們需要的。

《道德經》:人到中年總要明白,多做“無用”的事,才能活得快樂

何謂“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戶,指門。

牗,指窗戶。

老子這裡實際上指的是建築房子的過程,這一過程可能是指的建造窯洞的過程,我們在土坡上開鑿出門窗,然後,再造出足夠大的空間,就可以居住了,沒有門窗,沒有足夠的空間,就不可能成為房子。今天也一樣,我們買房子,其實就是買得是空間,房子也是按照空間大小來計價的。

《道德經》:人到中年總要明白,多做“無用”的事,才能活得快樂

老子講了上述三個生活中的例子,其實都說明一件事:萬事萬物其功能所在之處就是因為創造了空間,擁有空間才擁有意義和價值,我們不能只看到事物的“有形”和所謂的“有利”的一面,更要看到“無形”和所謂“無利”的一面。這個結論其實具有某種普遍的價值。

我們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是——

過度追求有用,而忽視其無用;

過度追求佔有,而不懂得放下;

過度追求物質,往往忽視精神;

過度追求眼前,往往忽視長遠。

所以最後,老子得出一個結論:“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明白了老子上面三個實際案例的主旨思想,這句好就好理想了,世界上的萬物,我們所看得見、摸得著的,就可以稱之為“有”,有給我們帶來的感覺就是擁有、佔有,這就是常講的“利”,比如擁有了金錢,擁有了官位,擁有了榮譽等等,都叫“利”。

但是,這些實實在在的東西所構成的空間,或者說“能量場”,才是最有價值的東西。而一個真正高明的人,不會只抓眼前這些物質的東西,而是能夠很好地利用他可操縱地廣博的“能量場”。

《道德經》:人到中年總要明白,多做“無用”的事,才能活得快樂

由此引申開來,老子關於“無用之用”的法則,也是道家的一個重要的用人法則。

任何人性格皆有長短,能力皆有側重,既要知長之短,又要知短之長,一個人的長處越長,往往短處就越短,所以,長短都是一個相對概念,關鍵是用在什麼地方。

因此,一個真正高明的領導者,不要只是盯著人人都知道的長處,而是能夠用好的人的短處,短和長只是一個相對概念,關鍵是用在什麼崗位上。崗位用錯了,長處可能變為短處,崗位用對了,短處可能變為長處。

《道德經》:人到中年總要明白,多做“無用”的事,才能活得快樂

歷史上曾經有這麼一個故事,戰國時代的著名的大商人范蠡在齊國定居期間,二兒子到楚國做生意犯了事,要被殺頭。

范蠡非常著急,於是和夫人商量派個人去救二兒子,范蠡希望派小兒子去,但是,夫人不同意,理由很簡單,小兒子從小嬌生慣養,遊手好閒,同時沒有什麼社會閱歷,人命關天的事怎麼能夠派他去呢?夫人認為派大兒子去比較合適,大兒子做事沉著,社會經驗豐富,創業多年,應該能夠更好地完成這個任務。

范蠡說服不了夫人,於是就派大兒子去了。

大兒子到楚國後,打通關係見到楚國的令尹,楚相與范蠡曾經有過一面之交,聽完范蠡大兒子的敘述後,就決定想辦法把范蠡的二兒子救出來,范蠡的大兒子很是感動,決意為給楚相送上二百兩金子,楚相是一個清官,本不想要錢,但是,范蠡的大兒子死活都要把錢留下,沒有辦法,楚相留下了錢,並且打算將事情辦成後再把錢還回來。

第二日,楚相見到了楚君,並與楚君說,自己觀天相,發現楚國的上空有吉相,按照古代的習慣,天生吉相,國君應該大赦天下。

《道德經》:人到中年總要明白,多做“無用”的事,才能活得快樂

楚君聽後,就按照楚相的要求辦了,於是頒發告示,決定把全國在壓的死刑犯全部赦免,當然,這其中就有范蠡的二兒子。

結果,范蠡的大兒子在等消息期間,上街看到了君王大赦天下的告示,非常興奮,感到二弟真是運氣好,遇上這種好事,一定是死不了了,但是,他並不知道這是楚相一手策劃的。

范蠡的大兒子高興了沒有幾分鐘,他突然想到了給楚相送二百兩金子的事情,感到非常懊惱,覺得這兩百兩金子花得好冤枉,想來想去,沒有控制住自己,決定找楚相把金子要回來。

《道德經》:人到中年總要明白,多做“無用”的事,才能活得快樂

楚相聽了范蠡大兒子的來意後,二話沒說便將金子還了回來,但是,內心卻非常生氣,因為自己這麼良苦的用心沒有換來認同,他本來想事情辦完後把金子還給范蠡的大兒子,並把事情再講清楚,沒有想到范蠡的兒子這麼小家子氣,想來想去咽不下這口氣。

於是,第二天,楚相見到楚君說,聽說這次赦免的死刑犯中有齊國大商人范蠡的兒子,並且聽說范蠡派人來行賄了咱們的大臣,如果把范蠡的兒子也赦免了,豈不違背天意,有殉私情之嫌?

楚君講,那不好辦嘛,就把他兒子殺了,別人正常赦免不就可以了嗎?

結果,全國的死刑犯都得以赦免,唯有范蠡的兒子被殺。

范蠡的大兒子聽到消息非常震驚,拉著二弟的遺體回到了齊國,范蠡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非常生氣,但是,後悔莫及。

范蠡把大兒子嚴厲地批評了一番,並且和夫人說,當初我希望派小兒子去,你非得派大兒子,大兒子雖然做事老練,生活經驗豐富,但是,大兒子知道創業不易,把錢看得很重,人命關天的大事,再乎錢怎麼能行呢?小兒子雖然閱歷淺薄,但是,他為人仗義,從來不算計錢,如果是他辦這件事,怎麼可能為了錢而得罪人呢?

范蠡的老婆聽後,覺得有道理,但是後悔莫及。

《道德經》:人到中年總要明白,多做“無用”的事,才能活得快樂

我們今天理性地看待這件事,如果我們用一般的眼光來評價,范蠡的大兒子一定符合人才的標準,有能力、有工作經驗、有吃苦精神,但是,小兒子是不是就一無是處呢?

老子認為,這未必,長與短,是與非,優與劣都是相對的,天生萬物自有其“有用之處”,也有其“無用之處”。

但是,在歲月的長河中,我們往往會對人和事形成自己固有的看法,優和劣、長與短越來越絕對化,慢慢地,人們對事物的認識越來越偏執,越來越“有用化”。

殊不知,世間的美都是“無用”的,而恰恰是這“無用”,才最震撼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