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歙縣鄭氏宗祠、名人、祭祀活動、族譜家規

歙縣鄭氏宗祠

安徽歙縣鄭氏宗祠、名人、祭祀活動、族譜家規


鄭氏宗祠座落於安徽省黃山市歙(shè)縣(古徽州府)鄭村鎮鄭村村,是鄭氏的祖祠,始建於明成化(1466年)年間。是為紀念元代著名學者、教育家鄭玉(人稱 “師山先生” )而建,距今已有500多年曆史。宗祠佔地1856平方米,規模宏大,空間層次豐富,為典型的徽州廊院式祠堂。1998年5月4日,鄭氏宗祠列為第四批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鄭氏宗祠又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徽歙縣鄭氏宗祠、名人、祭祀活動、族譜家規

鄭氏宗祠位於安徽省歙縣鄭村鎮鄭村距縣城西5公里。始建於明成化丙戌1466年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擴建祠前石坊重整祠堂規模保存至今。因額枋上鐫有“奕世忠貞”時稱“忠貞祠”又名“師山先生祠”。

鄭氏宗祠坐西北朝東南面闊24.9米,通進深73米,包括祠前的門坊、門前坦在內,佔地面積1856平方米其規模宏大空間層次豐富大門前建有四柱五樓門樓式石坊麻石墁地的門前坦中軸線上依次為門屋、廊院明堂、享堂、天井及寢堂。

師山先生姓鄭名玉字子美1298—1358年歙縣人元代著名學者、教育家。元至正年間朝廷授他以翰林待制、奏議大夫之職鄭玉辭不為官隱居鄉里創辦“師山書院”授業解惑遠近聞名人稱“師山先生”。明初朱元璋攻佔徽州時守將拘他為官他不願身事二朝自縊明志以身殉節族人以此顯榮民間私諡“忠貞先生”。至今黃山逍遙溪中尚有“鄭公釣魚臺”遺址溫泉石壁存有鄭玉摩崖石刻。

祠前石坊灰凝石質三間四柱五樓木柵門坊柱樑額遍佈錦紋雕飾典雅工麗。額枋上正面原鐫有“奕世忠貞”背面鐫有“名宗孝祀”、“直隸江南徽州知府洪有助、同知嵇汝沐、通判郭鍾秀、知縣□□萬曆乙卯孟秋同題”“裔孫允中、學詩同立”等字樣惜毀於“破四舊”時。

過門前坦即是前進門屋。七開間內柱縱向裝修隔斷形成前後門廊。簷柱採用木、石組合柱。大門明間及次間高出兩側梢間、盡間懸山屋頂外簷六鋪作柱頭施插栱補間鋪作皆用斜栱。中門前置抱鼓石左右廂牆設東西向邊門供日常下人出入。廊院寬敞青石鋪就400餘平方米中有甬道廊院及天井兩側均置廊廡。

中進享堂五開間樑柱用材碩大楹柱需兩人合抱享堂懸匾曰“濟美堂”。雀替、叉手、瓜柱、平盤鬥與墊木等處均施雲頭卷草雕飾。前簷柱與內柱間為軒軒地面降一步與兩側廊廡相連形成廊院。樑架採用草架覆水椽四椽木伏加前杆後架除山面用穿鬥式樑架外不用中柱樑及闌額均採用徽州月梁做法形成一高敞的主空間。前簷木、石組合柱石柱方47釐米。柱頭施插栱五鋪作用斜栱。補間鋪作採用江南地區丁字牌科做法僅外拽部分有楓栱。翼栱、翼板均透雕圖飾。內柱用木梭柱明間縫內柱直徑達57釐米。後進寢堂七開間高出地坪一公尺許設三踏道各七級。後簷柱與內柱間的梢間縫之內為神龕。山牆砌出混水博縫。

鄭氏宗祠為典型徽州廊院式祠堂規模宏大在徽州古建中僅次於國保“羅東舒祠”。其三進兩明堂腰廊縵徊簷牙高琢空間層次豐富建築古雅壯觀極具獨特風味。鄭氏宗祠中進享堂為典型的明代江南廳堂式建築其大木構架古樸典雅工藝精湛且保留了眾多的宋元古老做法如梭柱、叉手、楓拱、丁頭拱、平盤鬥等是研究徽州古建築歷史和宗族制度的標本對研究我國古代建築技術的演變具有重要的價值。200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鄭氏宗祠從前往後,由門坊、門廳、享堂、寢堂四部分組成。首先見到的是高大的門坊聳立在儀門之前方,門坊三間四柱五樓,寬約9.86米,高12.5米,是明代萬曆43年(公元1615年)祠堂大修時加造。梁、柱和枋額遍飾錦紋雕刻,典雅工麗。牌坊正面上方原刻有“奕世忠貞”4個大字,背面是“名宗孝祀”4個大字,刻字蒼勁。此坊無聖旨牌,傳為鄭氏民間私制,故稱門坊。牌坊高大雄偉,雕刻精美。“文化大革命”時,石坊上面的字及部分紋飾被當作“四舊”而鑿掉。門坊兩邊連建有圍牆,石坊一層有木柵欄門,從而形成了該祠的大門。

穿過門坊是一個院落,經過院落,迎面的是儀門,有一對抱鼓石豎立儀門兩旁,似在抱鼓迎客。中為木階級和大門,上有門神畫相。儀門上方正中掛有“鄭氏宗祠”牌匾,標誌著祠的正式名稱。儀門之中間門一般不開用的,平時人們進出走邊門,逢節日或大事才開中門。儀門正背兩面,與院落構成門廳,門廳面寬,正中屋脊升起,以示尊崇。《重修鄭氏宗祠碑記》,在儀門的西牆上。該《碑記》之西,還有一塊碑記,據說是舊時修建祠時,人們捐款名單,由於“文革”時字被鑿去,大多看不清,僅“嘉慶”兩字模糊可見。

過儀門,見其背面建築也很講究。甬道兩邊是廊廡,兩廊廡之中就是一個大院落,比門坊至儀門的院落大得多。過院落就是享堂。享堂構建宏敞,梁木用材碩大,丁頭拱眼內及駝峰、雀替、平盤鬥等處雕有精美的雲紋、花草紋飾,具有明代建築風格。享堂是族內議大事、辦慶典或族人聚會之地。享堂照壁後建築也很講究。要特別提出的是,該祠以頌揚元代至正間文人高士鄭玉和鄭氏宗法建設的。鄭玉,一生芳潔自守,隱居鄉里,創辦書院,傳經講學,人稱“師山先生”。因此該祠又稱“師山先生祠”。鄭氏後世人崇仰他,以“濟美”名其堂,表示要繼承先祖業績,後世承前世之美。“濟美堂”匾,高掛於享堂照壁上方之正中。

過享堂是天井和寢堂,是祠的最後進。寢堂地面高於前面天井136釐米。有三處石級通往寢堂,每處7級,中間的寬326釐米,兩邊的各寬236釐米。寢堂是祠堂中最高之地,是擺放祖宗牌位和族人跪拜祭祀之地。正面靠牆須彌座上有木階梯,是舊時按世序安放靈牌位的。牌位不是任意拿來放上去的,要舉行隆重的“進主”儀式,送進一定位置的。靈牌是雙層的,正面寫有神靈(靈主)的世序、姓名及子孫落款。從祠堂三大作用(安放祖宗牌位和族人祭祀,慶典,議族內大事或族人聚會),寢堂是祠中最重要之地。寢堂地面比前邊享堂高,是為了顯示寢堂之莊嚴與神聖。

寢堂及天井並天井兩邊廊廡,有石柱6根,木柱32根;享堂及院落有石柱4根,木柱26根;院落及廊廡有石柱10根,木柱10根;門廳有石柱12根,木柱14根。石柱是方的,木柱是圓的,共有方石柱32根,圓木柱82根,總共114根。從儀門至寢堂,全祠雨天可不走雨路而相通。除大門外,原來還有邊門與鄰近祠宇相通,今因鄰祠不存,邊門也已封砌。

柱、檀、椽、雀替、斗拱,都是優質木材特別加工製成的,既牢固,又美觀。瓦、屋脊上的吉祥獸、鰲魚,地面鋪磚,都是開窯定製專燒的。石料多數就近取材,以灰沙岩為主。因年代久遠,木料已更新過多次。磚瓦也調換更新過。石料尤其是柱礎,一般是原件未動,由於時間長久已有部分分化,有的柱礎被碰撞過,顯得陳舊而不規則。整個建祠工程浩大,原料浩繁。

鄭氏宗祠三雕優美,遍及全祠。石雕主要在門坊上,圖案多種多樣,其中有的同宗教有關係;在儀門和寢堂的須彌座等處的石雕比較簡單。在寢堂、享堂、門廳三處的木雕也較簡單,但數量並不少,尤其是享堂內。磚雕則主要在屋脊上的吉祥獸、特種瓦。全祠的三雕,除門坊外,總體比較簡單、粗放,顯得歷史久遠,祠堂建造古老。而門坊的石雕,圖案種類多樣,做工相當精美,在全縣近百座石牌坊中實為少見。

鄭氏宗祠,位於古歙西郊6公里處鄭村。該祠座落於村的正街上村首,南北兩端為村中大道,北隔村道,與鄭村鎮政府(原“餘園”舊址)相望,南邊門口原為一個大平坦,東與血防站及鄭禪戶毗鄰,西邊則被一、二村民組庫房及張清果、胡桂平二宅進逼。

今日鄭村是解放初鄭村、西溪兩村合併而成,大致鄭村在西,西溪在東。鄭村以鄭姓人為主,西溪以汪姓人為主。舊時鄭村有鄭氏4個祠堂,即令君祠、貞白祠、師山祠,系三個男祠,另有一個稱為媲美祠的,是女祠(西溪事暫略)。由於歷史的種種原因,尤其是太平天國革命戰爭,和所謂“文化大革命”,這些古建大多遭到破壞。僅留下濟美堂用作鄉糧站而保存下來,即今日之鄭氏宗祠。這個已有540年(1466—2006)歷史的鄭氏宗祠。是現存古歙最古老、面積最大的祠堂。《碑記》上說“屬徽派祠宇建築中之精品”,是名副其實的。

 本族名人

  鄭復光(1780—約1853年),清代著名科學家。字元甫、瀚香,安徽歙縣人。精通數學、物理與機械製造。1846年寫成《鏡鏡冷痴》5卷,集當時中西光學知識大成。在完成此書的基礎上,製造了中國最早的一臺測天望遠鏡。另著有《鄭元甫札記》(手抄本)、《鄭瀚香遺稿》(手抄本)、《安徽通志稿》有傳。

祭祀活動

  鄭氏宗祠中寢堂為祠堂中最高之地,是擺放祖宗牌位和族人跪拜祭祀之地。正面靠牆須彌座上有木階梯,是舊時按世序安放靈牌位的。牌位不是任意拿來放上去的,要舉行隆重的“進主”儀式,送進一定位置的。靈牌是雙層的,正面寫有神靈(靈主)的世序、姓名及子孫落款。相關具體祭祀活動詳細記載暫無,歡迎網友提供。

 族譜家規

  鄭姓家譜一般奉行秘不授人的家規,在新家譜修撰完畢後,舊的家譜除留下一兩部外,其餘全部銷燬。

  修撰於不同時期的鄭姓家譜,由於歷史的原因和一些人為的因素,大多未能保存下來。家譜的持有者一般奉行秘不示人的家規,另外在新的家譜修撰完畢以後,舊的家譜除留下一兩部保存在宗廟中外,其餘都要全部銷燬,以免外流和不肖子孫售與他人。無疑,這是鄭姓家譜在流傳和保存過程中困難重重和不為人知的主要原因。另外在一些鄭姓人自己編訂的族規家法中,也有一些關於保存家譜的規定。

  目前已知的鄭姓家譜,明代以前的都未能保存下來,能夠見到的多是清代和民國時期的家譜。但這些家譜中無不涉及到明代以前的內容,有些還是此前家譜的重修或續修,所以較多地保留了以前的內容。如浦江義門《鄭氏宗譜》,原是在南宋以前家譜的基礎上修撰的,其中還有宋代碩儒歐陽修、朱熹等人的序,但至宋末元初時毀於戰亂,直到元朝中葉時才得以重修。後來在明清和民國時期又14次續修,成為一部內容完備的家乘譜牒。這種不斷修撰和增補的做法,在鄭姓家譜中具有普遍意義。

  歙縣鄭村鄭氏宗祠的歷史,《重修鄭氏宗祠碑記》有簡要介紹,其《重修鄭氏宗祠碑記》刻在儀門的西牆上。該《碑記》之西,還有一塊碑記,據說是舊時修建祠時,人們捐款名單,由於“文革”時字被鑿去,大多看不清,僅“嘉慶”兩字模糊可見。

  相關同族族譜還有:安徽歙縣雙橋鄭氏宗譜不分卷,藏於安徽博物館 (明)鄭民瞻編,鄭九夏繪圖,明萬曆五年(1577廂本)二冊。

  安徽歙縣雙橋鄭氏續異姓譜不分卷,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清)鄭文然修,清鈔本。

  安徽歙縣峰陽鄭氏家譜不分卷,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明鈔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