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三國命運的兩場戰役

勢力軍隊位置:劉琦軍隊駐紮在江夏,劉備軍隊駐紮在夏口,周瑜軍隊駐紮在鄱陽湖,後來主力移到柴桑,孫權在柴桑,曹操主力軍隊駐紮在三江口以及赤壁以北,這裡曹操軍隊的位置特別說明一下:曹操軍隊南眺南屏山,東視柴桑之境,西面是夏口,西北是烏林。夏口的劉備軍隊與劉奇為倚角之勢,兩劉軍隊與周魚軍隊成首尾響應之勢。2、雙方第一次接觸是三江口之戰卻說曹操知周瑜毀書斬使,大怒,便喚蔡瑁、張允等一班荊州降將為前部,操自為後軍,催督戰船,到三江口。早見東吳船隻,蔽江而來。為首一員大將,坐在船頭上大呼曰:“吾乃甘寧也!誰敢來與我決戰?”蔡瑁令其弟蔡壎前進。兩船將近,甘寧拈弓搭箭,望蔡壎射來,應弦而倒。

決定三國命運的兩場戰役

寧驅船大進,萬弩齊發。曹軍不能抵當。右邊蔣欽,左邊韓當,直衝入曹軍隊中。曹軍大半是青、徐之兵,素不習水戰,大江面上,戰船一擺,早立腳不住。甘寧等三路戰船,縱橫水面。周瑜又催船助戰。曹軍中箭著炮者,不計其數,從巳時直殺到未時。周瑜雖得利,只恐寡不敵眾,遂下令鳴金,收住船隻。此戰已經可以看出來曹操的軍隊水戰能力遠遠不如周魚軍隊,甚至是兩劉軍隊。3、兩個決定勝利的地點————南屏山、三江口七星壇諸葛祭風的地點就在南屏山;赤壁之戰的第一把火就在三江口點燃的。

決定三國命運的兩場戰役

4、周瑜軍隊大破曹操軍隊,而劉備軍隊已經埋伏好了。曹操原來指望合淝的軍隊救援,誰知道孫權和陸遜已經率領軍隊在合淝路口堵住了去路,曹操沒有辦法。只好逃往彝陵了,在烏林又遭到甘興霸、呂蒙的追擊和埋伏,曹軍被分割成幾十部分,十幾名大將保護著曹操突圍。這個時候曹操的逃走路線應該是:合淝方向被陸遜卡住了,只能走襄陽了,由烏林、華容、南郡、彝陵、襄陽而回許昌。而在華容,關公放走了曹操,由此三國鼎立的局面已經初具雛形了。

決定三國命運的兩場戰役

火燒連營六百里

劉備軍隊駐紮在彝陵,老將黃忠中埋伏陣亡,好象是不祥之兆。2、劉備領陸軍、黃權領水軍總共8路大軍進攻猇亭吳軍敗,甘寧被殺。劉備軍隊佔領猇亭。從地圖可以看出來,猇亭與彝陵被長江所隔離,劉備的軍隊雖然佔領了猇亭,但是實際上也等於被長江斷了退路了。3、潘章、糜芳、傅士仁、馬忠被殺,從根本上斷絕了兩家和議的可能性。4、陸遜、徐盛、丁奉奉命到猇亭戰場與韓當、周泰合作,陸遜為統帥。此時彝陵被孫恆所佔領。5、陸遜不派軍隊救援被圍攻的孫恆,也不出戰。劉備把軍隊移於林木陰密之處,終於上了上了陸遜的當了,劉備輕敵了

決定三國命運的兩場戰役

6、 吳人善於火攻,赤壁一把火燒出了三國鼎立;猇亭一把火卻燒盡了蜀國的氣數。7、得趙雲搭救,劉備退到白帝城。黃權不得於降魏。8、曹仁趁機進攻濡須口,濡須口守將朱桓死守成功;曹真、夏侯尚進攻南郡,被陸遜伏兵於內,諸葛瑾伏兵於外,內外夾攻,曹軍大敗。魏、蜀、吳三家均停止交戰。9、劉備託孤,一代梟雄歸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