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生活中的物理知識12條,考試一定用的上!

「知識點」生活中的物理知識12條,考試一定用的上!

「知識點」生活中的物理知識12條,考試一定用的上!

01

掛在壁牆上的石英鐘,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這是由於秒針在“9”位置處受到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

02

有時自來水管在鄰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發生陣陣的響聲。這是由於水從水龍頭衝出時引起水管共振的緣故。

03

對著電視畫面拍照,應關閉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內照明燈,這樣照出的照片畫面更清晰。因為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透射光。

04

冰凍的豬肉在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解凍得快。燒燙的鐵釘放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裝有滾燙的開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這些現象都表明:水的熱傳遞性比空氣好。

05

鍋內盛有冷水時,鍋底外表面附著的水滴在火焰上較長時間才能被燒乾,且直到燒乾也不沸騰,這是由於水滴、鍋和鍋內的水三者保持熱傳導,溫度大致相同,只要鍋內的水未沸騰,水滴也不會沸騰,水滴在火焰上靠蒸發而漸漸地被燒乾。

06

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越走樣。因為鏡裡的像是由鏡後鍍銀面的反射形成的,鍍銀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勻都會產生走樣。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由光放大原理,鍍銀面的反射光到達的位置偏離正常位置就越大,鏡子就越走樣。

07

天然氣爐的噴氣嘴側面有幾個與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氣不會從側面小孔噴出,只從噴口噴出.這是由於噴嘴處天然氣的氣流速度大,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氣流表面壓強小於側面孔外的大氣壓強,所以天然氣不會以噴管側面小孔噴出。

08

將氣球吹大後,用手捏住吹口,然後突然放手,氣球內氣流噴出,氣球因反衝而運動。可以看見氣球運動的路線曲折多變。

這有兩個原因:

一是吹大的氣球各處厚薄不均勻,張力不均勻,使氣球放氣時各處收縮不均勻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不斷變化;

二是氣球在收縮過程中形狀不斷變化,因而在運動過程中氣球表面處的氣流速度也在不斷變化,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所以氣球表面處受空氣的壓力也在不斷變化,氣球因此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就不斷變化。

09

吊扇在正常轉動時懸掛點受的拉力比未轉動時要小,轉速越大,拉力減小越多。這是因為吊扇轉動時空氣對吊扇葉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轉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

10

電爐“燃燒”是電能轉化為內能,不需要氧氣,氧氣只能使電爐絲氧化而縮短其使用壽命。

11

家庭生活中常用的電水壺。你知道它在構造或使用方面與物理知識有關的問題嗎?

例如

問題:壺嘴和壺身構成一個什麼容器?

回答:它們構成了連通器。

問題1:提手上的花紋有什麼作用?

回答1: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有益摩擦。

問題2:提手部分為什麼要做得稍寬一些?

回答2:通過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對手的壓強。

問題3:電源連接線為什麼要用三腳插頭?

回答3:使電水壺外殼接地,防止漏電時造成觸電。

問題4:水被加熱的過程中,能量是怎樣轉化的?

回答4:電能轉化為內能。

問題5:壺嘴裡冒出的“白氣”是怎樣形成的?

回答5:從壺嘴裡冒出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12

小明同學在語文課上作了一篇關於雲南“過橋米線”的說明文,現摘錄如下:

“過橋米線”是雲南傳統的名特小吃。烹飪它的方法是:將剛沸騰的雞湯盛到一個大碗裡,然後舀一勺熱油進碗裡,在湯的表面上很快就形成了一層厚厚的油膜,此時把事先備好的生肉片等生食依次放進碗裡,令人驚奇的是從表面上看去連熱氣都不冒的湯實際上卻將生肉片都燙熟了。

請你應用學過的物理知識對上文中所描述的有關物理現象作出合理正確的解釋(要求說出並解釋兩個物理現象)。

解答:

⑴“湯的表面上很快就形成了一層厚厚的油膜”,因為油的密度小於湯的密度,油浮在湯的表面上形成油膜。

⑵“從表面上看去連熱氣都不冒的湯”,是因為油膜隔開湯水與空氣的接觸面,有效地阻止了湯水的蒸發,所以不見冒熱氣。

⑶“連熱氣都不冒的湯實際上卻將生肉片燙熟了”,湯實際上溫度很高,發生熱傳遞,肉片吸熱升溫,內能增加被燙熟。

中高考請關注:北清霸學官網(北大清華狀元學習力培訓中心)

「知識點」生活中的物理知識12條,考試一定用的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