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漢文教育”:被反對了100年,卻依然存在

世界上全國推行“漢文”教育,而且普遍的民眾都認識漢字的國家,除了中國以外,你還能想到哪國呢?有人說韓國。其實韓國已經廢除了漢字,認識漢字的都是老一輩的人,現在的韓國的年輕人,許多都沒辦法用漢字寫自己的名字。其實日本早在100多年以前興起過“廢除漢文”教育的聲音,這個聲音一直持續到今天也同樣存在,但是漢文教育依然在推行。

日本興起的“漢文廢止論”

日本的“漢文教育”:被反對了100年,卻依然存在

日本網友時不時的就會“漢文廢止論”為話題進行討論,可以說這個話題是日本的“常青樹”。有人說不需要漢文,也有人說需要,總之每次討論都是以“沒結果”而終。實際調查以後發現,這個問題日本人已經討論了100年以上!到現在依然是興趣盎然的討論。古代中國可以稱為“超級大國”的存在,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都是實行漢文教育,很多國家的官方語言也是漢語。很多日本的古籍,都是用漢字書寫的,由此就可以知道,當時日本的精英教育的精髓,就是漢文教育。但是到了明治時期,日本出現了另外一種思潮,那就是“是否還需要漢字,不如全盤西化”。雖然這個是屬於比較極端的“思想”,並未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但是卻打開了日本人百年討論漢文教育的開端。

明治時期確立了近現代的“漢文教育”

日本的“漢文教育”:被反對了100年,卻依然存在

明治時期的學生筆記

日本舊制中學中的國語教育開始於1886年(明治19年),當時的《中學校令》中,明確的記載有“國語及漢文”的字樣。這裡需要注意的是,記載的是“國語及漢文”,此時日本教育當中,漢文還未被包含在國語當中,兩者是同樣的地位。關於教育內容,大致是這樣記載的:漢字及漢文的讀與作文是普通中學學科教育之程度。

1901年(明治34年),日本發佈了《中學校令施行規則》,說明了日本實施漢文教學的基本方針。該方針是:國語以及漢文教育可以使其瞭解文章,獲得自由表達自我思想的能力,增加文學上的趣味與修養,啟發智德。(明治時期的日文原文:國語及漢文ハ普通ノ言語文章ヲ瞭解シ、正確且自由 ニ思想ヲ表彰スルノ能ヲ得シメ、文學上ノ趣味ヲ養 ヒ、兼テ智徳ノ啟発ニ資スルヲ以テ要旨トス)這也是日本近代第一次詮釋漢文教育的重要性,標誌著日本近代國語教育制度的確立。

日本的“漢文教育”:被反對了100年,卻依然存在

明治19年的宣傳單

其實從上文的日語原文當中,我們就能夠看出,當時日語的書面語當中,依舊是以漢字為主,入果沒有漢字的話,當時的日語不能夠稱作“語言”。

在廢除聲中堅挺的“漢文”

日本的“漢文教育”:被反對了100年,卻依然存在

日本大正時代的女性,自由思潮盛行

日本漢文教育的基本方針在明治初期得到確立,但是隨著發展其地位也不斷的變遷。

明治後期,日本倡導了口語文體以及言文一致,在一般社會大眾之間,漢文的實用性逐漸下降,這種潮流就導致了前文說到的“漢語廢止論”的產生。明治36年(1903年),在日本召開的“高等教育會議”之上,文部大臣的幕僚機構內部產生了對於漢文教育的討論。民間的討論其實無可厚非,但是能夠將漢語廢止論提升到如此高的高度,看來日本人也是很認真的討論過。但是在討論當中,並不能找到“廢除漢文”的明確答案。

大正7年(1918年)日本國語學者上田萬年提案“廢除漢文教育”,使得這個話題再次上升。大正10年(1921年),日本內部的漢文教育存續派提出了《關於漢學振興的相關建議案》,算是終結了當時的漢文教育廢除的討論。大正年間,日本流行的是“自由教育”的風氣,口語文運動流行。日本在一邊確立漢文地位的同時,也在思考漢文在教育中的地位。

日本的“漢文教育”:被反對了100年,卻依然存在

昭和時期的學生

昭和6年(1931年)漢文的地位再次發生轉變,當年修改了《中學校施行規則》,將“國語與漢文”的說法改為“國語漢文”。當時的漢文教材,多是以“讀解”內容為主。從這點來看,日本的漢文逐漸從“社會實用語”中去除,其地位也有所下降。至此,日本漢文教育的目的也發生了轉變,由最初的思想表達,轉變成了“德育教育”。在日本昭和12年頒佈的《中學校教授要目中改正》中記載:我ガ國ノ徳教ニ関係アルモノヲ主トシ文學趣味 ノ涵養ニ資スベキ詩文ヲ加フベシ。(大意翻譯:以我國德教教育相關之物為主,需增加養成文學趣味與涵養的詩文。)

在日本昭和時期的自由思潮以及“軍國主義思潮”的猛烈進攻之下,漢文依舊得以保留。雖然其實用度有所下降,但是日本的漢文教育存續派將漢文作為提升國民精神涵養的教育而保留下來。當然,當時也有人提出學習漢文是為了更加了解中國,其實這個正是日本當時軍國主義思潮所致,也反映當時的社會政局。

現在的日本漢文教育

日本的“漢文教育”:被反對了100年,卻依然存在

日本現代漢文教育書籍

昭和時期過後,日本進入平成年間,雖然也有一些關於漢文教育廢止的言論,不過也都是隨風而過,並未上升到國家層面討論的程度。日本現在延續的漢文教育理念依然是“國民精神涵養”方面,日本高等教育中,有很多關於孔孟之道的文章,也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詩詞。漢文教育已經在日本失去了實用性,可是其提升情操和文學素養的方面,依然還是必不可少。1961年日本修改了學習指導要領,將漢文歸屬到國語的教科書中的古典科目,並且日本專家開始著手將未翻譯成現代日語的漢文書籍逐步翻譯成現代日語,以便讓更多日本人對其理解。

結束語

日本的漢文教育,從最開始的“國語及漢文”,再到“國語漢文”,之後是現在的“國語”中包含漢文,這是日本教育改革的變遷史。雖然從字面上來看,漢文的地位似乎有所下降,但是漢文的影響依然是存在的。中國的古代文化,如今依舊深深的影響著日本人,這些古代文化,也是他們提升文學素養與國民涵養的必須。所以,即使“漢文廢止論”出現了百年之久,日本依然是無法廢除漢文,因為這是日本人國民素養之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