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买车还是先买房,从本质上分析,我们中国人这一普遍的社会现象

这个问题应该说是一种很现实的问题,也是一种略微带点传统的观念。

简单来说,住房在中国人眼中不仅仅是一座房,住的地方,从传统观念来说,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中国传统观念自古就有安家立业之说,或者先安家后立业,或者先立业后安家。

但无论哪种情况,都与赚钱这个话题密不可分,也离不开这个话题。

先买房或者买车,自然是对经济条件一般的人来说。

因为有条件的自然不会考虑这个问题,全买无疑。

一点条件都没有的,买车买房任一样都是奢侈。

就拿刚毕业大学生为例,或者刚走向社会开始赚钱几年,小有点积蓄的普通社会青年为例。

无论是他们的观点是否先买车或者先买房,家庭长辈意见占据相当大一部分话语权。

家庭长辈肯定更倾向于买房,因为相比于年轻人,他们一般来讲更传统一些。

路是要一步步走,年轻人很多都有些眼高手低,但长辈更容易看清现实,因为这些他们都经历过。

即使他们那个年代,住房不大看重,更重要的是看中人品如何,但也是建立在长辈当时处在的那个相对公平的大环境下,因为周围人日子普遍都不好过,大家都一样,自然不会有太多的奢求。

扯远了。

年轻人,如果抛开很多顾虑,只考虑享受,不考虑国人传统的责任、观念等等,我相信很多人会选择先买车。

因为没有顾虑,租房与买房,住着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

但偏偏中国人骨子里有种责任情节,这种责任情节是传承来的,或者传承自父母,或者传承于周围生活环境,或者传承于学校教育,或者传承于书籍……

更文明用词或者说说法,也可以说传承于中华根深地久的文化文明……

这种责任可能是孝敬父母,尊敬老人,也即尊老爱幼;也可能是保家卫国……

总是,这种责任是一种担当,是与西方讲究的以自我为中心有点矛盾的地方。

简单来讲,我们中国人习惯于开始将自己摆在一个低的位置,考虑问题更高位置的是父母亲人,或者国家,或者从另一方面来说面子等等。

再简单来说,考虑问题,先考虑长辈的感受,预备结婚对象的意见,环境的舆论,社会流行价值走向……

综合起来,再看自己到底能不能接受。

那么,结果就出来了。

因为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的享受,而是将其放在最后综合考量,买房买车,无论自己开始意见倾向于什么,但最终选择结果往往是先买房。

所以说无论先安家后立业,还是先立业后安家,只要有条件了,买房是首选,也是一定程度上踏入社会所必须的选择。

其实,说到这里,如果首选先买车,应该就不需要多讲了。

先买车只是自个享受,享受便利,享受进入有车一族阶层,享受一定程度上自如的有来有去般潇洒。

但潇洒过后,心中或许会有点后悔般的自责,还是先买房踏实。

但是,买了房,暂时没有车,绝对不会兴奋之余,感觉没有车会不踏实。

安得广厦千万间,使得天下大批寒士俱欢颜。

古代大诗人杜甫,这句话也能看出,住房问题也是古人最迫切的需求,这种安身立命的观念,在中华传承已久,我想必然还会继续传承下去。

几千几百年后,后人看我们,也许也会听到……

努力奋斗前途广,有房有车有理想,

天道酬勤喜良善,安居乐业奔小康。

社会主义价值观,百姓个个来传扬。

生活一步一层楼,天翻地覆慨而慷。

先买车还是先买房,从本质上分析,我们中国人这一普遍的社会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