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上F35B,“女王”级采用滑跃甲板,“黄蜂级”为何不用?


看来是没有搞清楚这两款舰艇的性质,只是单凭使用相同的舰载机就凭空发问。

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是典型的航母,而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黄蜂级则是典型的两栖攻击舰,航母与两栖攻击舰的共通点是搭载固定翼舰载机或者直升机,但两者的用途全然不同;航母主要职能是制海作战,两栖攻击舰主责为侧重两栖作战。

先来看看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该型航母最早有多个版本,最终在综合考量性价比后,选择了当前的方案,即砍掉了弹射器,使得舰载机必须通过滑跃起飞作战。其实滑跃甲板最早的发明者就是英国人,因为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使用的是全电推进系统,两台MT-30燃气轮机和四台柴油机辅助动力最后只能为航母提供27节左右的最大航速,根本没有达到一般航母舰载机起降甲板风所需的30节航速。

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最终选用F-35B舰载机很大程度上和设计有直接关系,上文提到了该型航母最大航速不过27节,同时又砍掉了弹射器,因此根本无法实现常规舰载机的放飞能力。但是英国人并不傻,考虑到F-35B即可垂直起降也可短距起飞的特性,在全电推进动力输出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毅然选择了短距起飞、垂直降落的方案,凭借F-35B带来的隐身优势,在当前国际上也能屹立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

这里就有必要讲述一下F-35B的飞行特性,F-35B研制之初就是为美军海军陆战队专门开发的机型,其最大的设计特点就是通过机体中前部的升力风扇和机尾可90度向下旋转的矢量发动机,从而实现短距起降或者垂直起降能力。其所使用的F-135或者136型大推力发动机输出功率最高可达到惊人的204KN,为其提供了可靠、充沛的动力输出。

故而,F-35B诞生以后就成为美国两栖攻击舰的标配机型,英国和日本也选择了引进F-35B就是看中这一点。这三个国家中,美国与日本有一定的共通性,都是将其配置在直通式甲板的两栖攻击舰上,看中的则是可以垂直起降功能,能够为两栖部队提供优于武装直升机的火力支援和任务安全性;英国则不同,英国人是两者都注重,在动力和硬件配置不到位的情况下,加装滑跃甲板可使得F-35B可以大载重滑跃起飞,再以垂直方式降落,从而实现航母的作战能力。

这两种能力看似一样,但实质上却是千差万别。美国黄蜂级两栖攻击舰舰载机主要职能是对滩头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必要时也可遂行部分制空作战任务,相对航母舰载机制空、制海、反潜以及对陆攻击等多重任务,两栖攻击舰的需求要少得多,甲板调度需求和载机量也没有航母那般需求。其实当前的现状已经基本满足了海军陆战队的需求,其他的能力还有美国十艘航母战斗群去完成,没有需求就没有安装的必要。

其实,F-35B也可以在两栖攻击舰上滑跃起飞(详情见下图真相),但遗憾的是受限于两栖攻击舰的甲板长度,F-35B短距起飞载弹能力会下降,同时对甲板的调度会带来影响,占据大面积的两栖攻击舰甲板起飞停机位,反而限制两栖攻击舰的综合作战能力。

因此,综合上述两者从定位和作战功能都完全不同,因而在设计和硬件配置上自然有一定的区别。黄蜂级两栖攻击舰只要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有航母打击群去完成,再安装滑跃甲板就没什么必要了。


鹰鸽分析


同样是是使用F-35B这种短距起飞垂直降落的战机为什么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上采用滑跃起飞的方式而美国两栖攻击舰上则是使用全通式平甲板的起飞方式?这两种方式孰优孰劣该如何取舍?这里就包含了两个问题,对以上两个问题我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是作战理念不同。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设计定位是舰队航母,其主要职责是负责舰队远程防空、反舰等,所以需要的是大航程、大载弹量的舰载机,但是由于选择了F-35B基本上也是不可能了的,但是起码要保证将它的航程和载弹量发挥到最大,而加装滑跃甲板则可以提升舰载机在起飞时的最大重量。而美国则是在两栖攻击舰上使用,主要职责是对地攻击,而进行夺岛作战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夺取制空权,主要是掩护两栖攻击舰的登陆人员和直升机而已,无论是作战半径还是载弹量需求都不是很大,所以也就不需要多大的载弹量和航程。



第二,使用习惯的问题。英国是第一个使用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的国家,正因为是要而航母的滑跃甲板也是英国人为了配备短距起降飞机而设计的,其目的呢前面也说过了,而英国经过海鹞式舰载机的以及无敌级航母的使用经验,所以在下一代伊丽莎白女王及航母以及新一代短距起降飞机的使用习惯和以前是一样的。而美国在从英国引进鹞式战机战机也是直接登上两栖攻击舰,所以现在F-35B的实用习惯和以前也是一样的。

其实由于这个定位不同,所以职责也不同,根据实际应用所选择的方式也不同,而哪一种方式是适合自己体系的作战就使用哪一种,这才是好坏的评价标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