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孔雀》:看沒有愛的家庭氛圍,如何塑造出內心扭曲的孩子

作家方方,曾在一次採訪中跟記者說:“時代中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那裡,可能就是一座山。而我們偏偏處在一個塵土飛揚的時代之中

。”

我想,這句話說出了個人與時代的關係。個人的渺小對於宏大的時代來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時代中的“一粒灰”,可能成為個人身上的“一座山”,會影響人的一輩子。

而時代下的每一個家庭,很可能就是“這座山”上的一塊石頭,讓個人的生命多了一份不可承受之重。

電影《孔雀》講述的就是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河南古城安陽,某個五口之家的三個子女,因時代和原生家庭的雙重影響,踏上了不同人生之路的故事。

電影《孔雀》:看沒有愛的家庭氛圍,如何塑造出內心扭曲的孩子

影片以弟弟的視角,分三個部分來講述姐姐、哥哥和弟弟自己的故事,看似各部分情節獨立,實質上是相互聯繫著,反映出大時代下家庭和小人物的既正常又無常的生活。

今天的文章,我結合影片內容,來說說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1.貧瘠壓抑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感受不到溫暖和愛

每個人都渴望愛與被愛,但是在壓抑的家庭氛圍下,孩子們是無法感受到愛的。

影片中這個普通的五口之家,家庭氛圍就是貧瘠和壓抑:

(1)經濟拮据

影片中有這樣一個場景,講述的是姐姐為了實現自己當傘兵的夢想,偷走了媽媽買菜的錢,準備給前來招兵的人買菸酒送禮,姐姐回來後,看見哭泣的媽媽說著自己來回十幾趟找錢的辛苦,這時的爸爸和弟弟低頭不語,聽著媽媽坐那兒哭訴。當時,姐姐並沒說出錢是她拿的,只是不作聲,而這樣的氛圍想必也是她熟悉的,因為媽媽應該經常為錢哭泣。

電影《孔雀》:看沒有愛的家庭氛圍,如何塑造出內心扭曲的孩子

(2)沒有自由

影片中有這樣一個場景,看後讓人非常不舒服,就是一家人強行讓姐姐吃飯。當時,落選(當兵)的姐姐傷心地躲在屋子裡,不想吃飯,但是,在家裡必須吃飯,沒有選擇不吃飯的自由,於是一家人上場,強行讓她吃飯。當姐姐吃下一口饅頭後,家人才“放心”地撒手,而這個沒有了個人空間和自由的姐姐,臉上卻是憤怒之情。

電影《孔雀》:看沒有愛的家庭氛圍,如何塑造出內心扭曲的孩子

(3)沒有尊重

影片中的姐姐因沒能當上傘兵,心裡一直有這個夢想,於是自己用布做了一個降落傘。當她興奮地在街上騎著後面拴著自制降落傘的自行車時,被媽媽看見了,媽媽覺得女兒給自己丟人,追在後面一把將她從車上拽倒在地,自己也順勢摔在地上。回到家後,媽媽和爸爸又強行姐姐脫褲打針,而父母這種粗暴做法,讓姐姐失去了自尊心。

對於弟弟也是一樣。當爸爸看到青春期的弟弟,畫了一幅女性人體後,竟然大發雷霆,歇斯底里,還對著屋外大喊:“鄰居們都來瞧啊,瞧俺家出了個流氓!”爸爸的這一喊,讓弟弟徹底失去自尊心,最終選擇離家出走。

電影《孔雀》:看沒有愛的家庭氛圍,如何塑造出內心扭曲的孩子

(4)壓抑和無奈

影片中還有一個場景,一家五口人在那兒砸煤球,沒人說話,好像各自想著心事。突然下雨了,操勞持家的媽媽第一個行動起來,後面的爸爸和孩子們也忙起來,去拿磚頭圍住做煤球的泥,但是雨越下越大,一家人就無奈地站在屋簷下等著雨過天晴。過了一會兒,媽媽看雨勢更大,就用鐵鍬取土把煤球堆圍住,這時的姐姐走過來想幫忙,但經過煤堆時重重地摔了一跤,其他人依舊傻站著,姐姐自己站起來,“淡定”地走了。而一家人對於姐姐摔跤一事過於冷靜,其實就是壓抑和無奈的表現。

電影《孔雀》:看沒有愛的家庭氛圍,如何塑造出內心扭曲的孩子

另外,影片中的壓抑還體現在很少有哭聲。夢想破碎傷心時的姐姐、強行餵飯時的姐姐、強行脫褲子打針時的姐姐,以及被爸爸大罵流氓時的弟弟,他們都很少哭,即使哭,也沒有聲音。就像影片後面,姐姐和弟弟買菜時,姐姐在一堆西紅柿前面哭,也是極其剋制和壓抑的,這就是由壓抑的家庭氛圍導致的。不能大哭的孩子,內心是極其壓抑和絕望的。

電影《孔雀》:看沒有愛的家庭氛圍,如何塑造出內心扭曲的孩子

我們都知道,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國,正值改革開放的初期,人們剛從文革中逃離出來,就像影片中的父母,也是文革的親歷者,他們臉上的冷漠和無情,更多是一種“自我保護”,只是父母這樣的狀態影響著發育和成長中的孩子們。

影片中這個大家庭,一家人在一起的時候,很少交流,更是沒有歡笑。每個人的臉上基本沒有表情,有的表情也多是憤怒和無奈。只有哥哥的臉上常有些滿足感,而這樣的滿足感更多的是原始慾望。

其實,貧瘠不單是缺錢,更多指內心缺愛。就像影片中的這個家庭,他們經濟上雖然拮据,但還不至於吃不上飯,而一家人的內心都是麻木和冷漠的,很少交流感情,更是缺少關愛和溫暖。而缺愛的家庭氛圍,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健康。

電影《孔雀》:看沒有愛的家庭氛圍,如何塑造出內心扭曲的孩子

2.支配欲很強的父母,塑造出內心扭曲的孩子

影片中的父母是支配欲和控制慾很強的父母,尤其是媽媽,他們控制著孩子的工作和婚姻生活,而這樣的父母容易塑造出內心扭曲的孩子。

哥哥,從被偏愛到索取,再到自私。

哥哥因為從小得了輕微腦疾,父母對其偏愛,這不僅導致了姐姐和弟弟的不滿,還讓哥哥成為自私自利的人。

影片中哥哥的設定是傻傻的,但我覺得他根本不傻,因為他懂得什麼對自己是最有利的。他最聰明的一點是懂得配合媽媽,順從媽媽,這樣的順從對於支配欲強的媽媽來說,自然是最舒服的。

在這個家庭中,獨立是壞的,不被允許的,越想獨立的孩子越沒有好下場,而依賴和順從是好的,越“傻”的孩子得到的糖越多,與父母的關係越親密。

新年分糖時,媽媽說按照慣例,5人平分後,爸爸媽媽每人拿出10塊給哥哥,姐姐弟弟各拿5塊給哥哥,而拿到最多糖的哥哥,沒說一聲謝謝,反倒給自己喜愛的兩隻鵝一隻一塊;當姐姐找人幫忙報復欺負哥哥的人時,哥哥不知感謝,還說她多管閒事;當他想找對象時,用“激將法”來讓媽媽出面幫忙,包括後來和金枝結婚時,要求單過和要本錢做生意,都是一直在索取。

哥哥從習慣索取,變成自私自利的人,可能更適合生存下去,但從兄弟姐妹的角度來說,他的自私自利會帶來“殺身之禍”。

電影《孔雀》:看沒有愛的家庭氛圍,如何塑造出內心扭曲的孩子


電影《孔雀》:看沒有愛的家庭氛圍,如何塑造出內心扭曲的孩子

姐姐,從不被愛到執拗,再到偏執。

影片的開頭,穿著白衣藍裙的姐姐在拉手風琴,旁邊的水壺在突突地冒著熱氣,不遠處坐著一個老人,畫面很美。

但是,看見水已經燒開的姐姐,並沒有放下手風琴,起身去灌水,而是神情自若地拉琴,彷彿自己不在那個嘈雜的世界裡,而這就是姐姐性格的設定,她不懂事,甚至有些冷漠。

因為在家裡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愛,她總是鬱鬱寡歡,顯得自己和他人格格不入,比如當她當不上傘兵時,就自己做個降落傘、她為了要回降落傘不在乎貞操,以及她為了換工作可以和自己不喜歡的人結婚等等,她從對夢想的執著變成了執拗,甚至是偏執,倔強的她最後雖然與現實和解,但內心還一直渴望著愛。

電影《孔雀》:看沒有愛的家庭氛圍,如何塑造出內心扭曲的孩子

弟弟,從被忽視到自卑,再到虛榮。

弟弟,這個“沉默得像個影子”的孩子,因為一直被父母忽視,但他沒有姐姐的勇敢和特立獨行,他很自卑。當“傻傻”的哥哥給他送傘時,被同學嘲笑後,他都沒有膽量承認那是自己的哥哥,自卑心理導致的懦弱,讓他走進虛榮的世界。

當他帶著離異的女人回到家中後,虛榮心讓他走到甘心吃軟飯的地步,這時的他,已經完全不在乎他人的評價,內心已經喪失了對生活的希望。

我們看到,這三個孩子的內心都扭曲過,而成因都和支配欲強的父母有關,特別是媽媽。對哥哥的溺愛,讓他成為自私的人;對姐姐的強行管制,讓她成為偏執的人;對弟弟的忽視,讓他成為虛容且喪失生活動力的人。

電影《孔雀》:看沒有愛的家庭氛圍,如何塑造出內心扭曲的孩子

其實,這一家人的內心都是扭曲的。

影片中弟弟和姐姐,因哥哥給弟弟送傘時被打一事而罰跪,心中的不滿讓他們對哥哥起了殺心。弟弟買來老鼠藥,想在晚上動手,但是放了老鼠藥的水被姐姐倒掉,而在門口站著的爸爸,看到這一幕並沒有阻止,這是爸爸內心扭曲的表現。

第二天,當媽媽在家人吃飯的時候,用老鼠藥毒死一隻鵝時,一家人的內心都是扭曲的。

可能,生活的無奈讓爸爸覺得大兒子是個累贅;可能,媽媽對一家人的冷漠感到失望,用一隻鵝在挽救冰冷的親情;可能,那一家人都沒意識到,一家人應該是相互溫暖和相互關愛的。

電影《孔雀》:看沒有愛的家庭氛圍,如何塑造出內心扭曲的孩子

3.父母營造的家庭氛圍,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影片中的父母經歷過什麼我們無從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的生活不容易,因為時代會影響著每一個人。

在父母看來,孩子們有飯吃、有份穩定的工作、有個自己的家庭就是幸福了,但是他們忘記了,孩子們的人生和自己是不同的,而他們營造的家庭氛圍時刻影響著孩子的內心。

有人說,父母在那個年代把孩子養大已屬不易,不要強求太多。沒錯,那個時代的父母沒有精力想著孩子們的世界,更沒時間去理解孩子們的內心,但我想說,愛孩子是父母的本能和責任,無論境遇如何,都應該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有愛的家庭氛圍。

影片取名為《孔雀》,但影片最後五分鐘,我們才看到孔雀。當時一家人在公園遊玩,見到了孔雀,但都錯過了孔雀開屏。

孔雀應該是一種象徵意義,它代表生活的陰差陽錯,或指代夢想容易破滅,很難實現,抑或說明夢想的實現需要一個好時代,因為在那樣的時代,夢想和現實註定是割裂的,甚至生活就是這樣,羈絆和無奈居多。

電影《孔雀》:看沒有愛的家庭氛圍,如何塑造出內心扭曲的孩子


電影《孔雀》:看沒有愛的家庭氛圍,如何塑造出內心扭曲的孩子


電影《孔雀》:看沒有愛的家庭氛圍,如何塑造出內心扭曲的孩子

但我不是宿命論。

我認為,人活著需要夢想。如果沒有夢想,和“鹹魚”沒有區別,更重要的是,很多人不談夢想,並不是沒有,而是在給自己的逃避和膽怯內心找藉口。就像影片中的弟弟,他並不是沒有夢想,而是覺得追夢太過辛苦,於是自甘墮落。

但不管怎麼說,孔雀最後開屏了,哪怕更多時候,展現給我們的不是漂亮的翼羽,而是不怎麼雅觀的屁股。

影片中的姐姐,讓我看到了夢想的覺醒。無論身處怎樣的環境,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夢想。

電影《孔雀》:看沒有愛的家庭氛圍,如何塑造出內心扭曲的孩子

雖然姐姐無奈地與生活和解,接受了不太滿意的現實,但是當她想起自己曾經帶著自制降落傘,“飛”在大街上的那個瞬間時,內心也是美好的。

更重要的是,她的覺醒會警示她不要成為像自己媽媽那樣的媽媽—忽視孩子、不懂得尊重孩子,而這時,她就是一個“新人”,一個“新媽媽”,而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不就是由這樣一個個“覺醒的新媽媽”組成的嗎?

這時,由新人組成的家庭,很可能把時代落在個人身上的“一粒灰”給掃掉,這樣就緩解了時代壓在個人身上“那座山”的減壓。

最後,我想說,不管我們的生活多麼黯淡無光、歲月多麼平庸漫長,總會等到“開屏”的美麗瞬間,而這樣的瞬間,足以將生命照亮

電影《孔雀》:看沒有愛的家庭氛圍,如何塑造出內心扭曲的孩子


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